古代杏林“以儒通医”的文人雅士为数不少,其中也不乏因屡试不第、致仕无望而弃儒从医,最终成就一番事业的名医。这之中最著名的当属落榜后修的一代药圣李时珍。
李时珍祖上世代行医,父亲却希望他读书做官。李时珍14岁就中了秀才,这给他父亲带来了莫大的希望。然而考取举人何等之难,李时珍连续参加了两次乡试都榜上无名,第二次还由于过度的用功和劳累得了骨蒸病,连续高烧不退,险些丢了性命。两次落榜后,李时珍集中一切精力,希望能够通过第三次乡试。然而嘉靖十九年,已经23岁的李时珍第三次落榜,李家的举人之梦彻底破碎,李时珍无奈抛下八股文,弃儒从医。经过短短4年的时间,李时珍就成了全国名医。公元1556年,湖北楚王世子突然得了暴厥症,找了很多医生,都没有治好。楚王很着急,慕名请来李时珍为世子医治,李时珍一服药便药到病除。为了报答李时珍,楚王委任李时珍主管王府祭祖之事,官居七品。3年后,嘉靖皇帝招揽天下名医,楚王应招,推荐李时珍入太医院,任太医院判一职。可是,李时珍只做了一年的官就辞归故里。
李时珍回到故乡后不再以开馆行医为主,而是集中精力实现重修本草的伟大理想。明朝之前的医家本草之书,共集录草药1558种,在当时已经算是很完善的。然而李时珍认为,旧的本草之书品数太烦多,名称也太杂,“或一物而析为二三,或二物而混为一品”,这样是不正确的,于是“穷搜搏采、芟烦补阙。”李时珍用18年的时间进行野外考察,用10年的时间三易其稿,阅读的书籍800余部,终于完成了其重修本草的心愿。重修的本草之书增加药物374种,分为16部,合共52卷,首标正名为“纲”,其余各附释为“目”,以补足与纠正药物的原资料;“次以集解,辨疑正误”,将产地形色等详细说明;再次为气味、主治、附方,当作本草的体用。李时珍历经近30年的时间,完成传世名作《本草纲目》的编撰,成为一代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除李时珍以外,金元四大家中的朱丹溪,以及近代立达中医院的创始人张锡纯也因科举失败而成就了一番医学大业。朱丹溪自幼聪敏好学,可连续参加两次科举考试都名落孙山。朱丹溪的心态比较好,很快便从科举失败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并立誓要学医济人。学习两年后,42岁的朱丹溪治愈了老师许谦的顽疾,这更加坚定了他从医救人的信心和决心。据史书记载,朱丹溪医术高明,时人尊之为“朱一贴”“朱半仙”。1916年在沈阳创办我国第一间中医医院立达中医院、中西医汇通学派的代表人物张锡纯,也有过一段科举失败的经历。张锡纯出身于书香门第,10多岁就能写一手好诗。其父对其寄予厚望,逢人便说自己的儿子“异日当以诗显名。”遗憾的是,两次乡试张锡纯均落第,终未“以诗显名”。这之后,他干脆放弃了科举,一心研习医术,终成一代名医。在一项有关部门开展的调查中,有70%的当代中医名家都将张锡纯和他的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放在了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物和书籍的首位。
落榜并不意味着失败,这些因落榜而中医药结缘的名医经历说明,落榜者也可以取得辉煌的成就。
中科易康·国医名师大讲堂∣运营者个人号:TCM580
国医名师传承拜师学习∣中医专长医师考核报名∣中医药行业职业资格考试∣国际中医药大会∣中非中医药合作与发展论坛∣国际中医药人才输出与合作∣国际中医医师考试辅导与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