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冬临小品中因骗子说河南话就成被告,原告图个啥?
文/陆地上的海蛎子
北京电视台的春节晚会于大年初一与观众见面。著名小品演员郭冬临表演的小品《取钱》获得较大的成功。不过北京电视台、小品编剧,包括郭冬临本人都肯定不会想到,因为小品中一段河南地方话的配音而引发争议,更被好事的河南籍律师正式告上了法庭。
该律师在诉讼中说,本来河南人就被各种各样莫须有的地域歧视,加上该小品中骗子一口地道的河南话更是火上浇油,让观众普遍认为操着一口河南话的就是骗子,这伤害了9480万河南籍同胞。这位律师在诉讼中要求小品的演员郭冬临、编剧魏新及北京电视台三方公开向河南人道歉一周,并赔偿河南人每人精神损失费1元。别以为每人1元钱是个笑话,河南可是全国第三大人口大省,9480万人,这不就意味着,这三方要共同担负近亿的赔偿费吗?!
其实在该质疑刚刚在网上被兴起的时候,该小品的编剧魏新就已经向河南人郑重道过谦了,他说这真的与郭冬临郭老师无关,完全是因为他自己是山东人,因为老家靠近河南,自己又不会说其他的地方话,所以就给骗子配了自己的家乡话,从而被误认为是河南话。没想到他这道歉不说则已,一说反而又引起山东人的不满,他们觉得骗子使用山东话也给了观众不良的误导,“干嘛不直接用普通话?”要求魏新再次给山东人道歉。看来这雪球是越滚越大了。魏新现在八张嘴也解释不清楚了。
记得在春晚刚结束的时候,就已经有人就这事说过,当时还猜测可能会惹祸上身,只是没想到有律师还真的去做啦。正如之前老海曾经说过的那样,身边就有很多河南的朋友,可真没觉得他们是什么骗子,相反,不少朋友都很仗义。也许正如有的网友所说的,如果要是那样的话,那哑剧也许最合适。其实不管是什么原因,也许此事没发生咱们自己身上,总觉得有点小题大做,可真的是这样吗?
目前舆论的重点还是在河南人身上。不知道为什么河南人一直被各种躺枪。多年来河南人一直背负着种种莫名其妙的罪名。因而此次事件不亚于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该律师称,自己身为河南人,经常被别人拿来取笑,让他感觉有非常明显的歧视。之所以要提起诉讼,就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唤起公众对各种有意无意歧视的注意,让社会更加和谐、平等。
虽然目前北京电视台表示还不知情,要等到立案了再说,不过西安大成律师事务所已经接受委托,并准备象征性地收取1块钱的费用,以示对律师们的尊敬。老海的腹诽就是这些人真是太闲了,你们这1块钱来1块钱去的跟闹着玩似的,考虑过郭冬临和魏新的心理阴影面积没有?尤其是郭冬临和北京电视台,他们招谁惹谁了你说?这骗子的河南话也不是出自他们的口啊?这不也是华丽丽地躺枪了吗?谁给他们提告和诉讼去呢?
不过话分两头,说不定这么一诉讼一过堂,这小品倒成了最大的赢家了----想不火都难道。而在最后老海在想这事如果能判郭冬临他们输的话,那以后估计演艺圈还真就没办法搞啦,也许正如一位河南的朋友所说的那样,这个河南律师也许是过于自卑或者说为了出名才会如此,但他同样不能代表河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