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浮在网络上,怎么能不挨宰呢。
作为一个在微博、知乎、微信等各种社交网站都玩得风生水起的人,我上网遇到杠精的几率比上班遇到同事的几率还大。顾名思义,“杠精”就是那些热衷于抬杠的人。更确切地说,是对抬杠这门技艺纯熟到成精的人。
杠精的基本修养是,无论对待什么言论,总能一针见血找出别人语言中的漏洞,然后站在无辜又正义的上帝视角,遇佛杠佛,遇魔杠魔,能量巨大,角度刁钻,令人惊叹。
今天,轻读实验室“国家二级抬杠运动员”Crazy鱼,带你聊聊杠精的世界。
365行,行行出杠精。杠精的家族庞大,网上的总结已经很多了,最常见的莫过于一枝独秀杠、以偏概全杠、无中生有杠、断章取义杠这四杠。
一枝独秀杠
- 攻击力:2
- 句式:“难道只有我一个人这样认为吗”
- 原理:无论你提出什么观点,此杠总能以强烈且不容质疑的反问,体现自己不落俗套的独立精神。
- 举例:
- 网友:“《延禧攻略》也太好看了吧,里面的服装真精致。杠精:“怎么大家都爱看这种没营养的电视剧啊,只有我觉得很难看吗?
以偏概全杠
- 攻击力:3
- 句式:“我XX就没事啊”
- 原理:在你表达一种经历或观点时,用其他个案反驳你的结论,彰显自己的博学多识。
- 举例:
- 网友:“熬夜对身体伤害太大了,我以后再也不熬夜了。”
- 杠精:“也未必啊,我抽烟喝酒熬夜很长时间了,也没见我身体不好啊。”
无中生有杠
- 攻击力: 4
- 句式:“XX也有XXX。”
- 原理:习惯于将别人没有提到的概念理解为反对,并上纲上线开展批判,最后抛出自己的正义言论。
- 举例:
- 网友:“这次去日本旅行非常开心,去了很多日料店,为日料大师的工匠精神点赞。”
- 杠精:“日本就工匠精神啦,中国人有工匠精神的一抓一大把。先学好中国的传统文化,再去学洋鬼子的东西吧。”
断章取义杠
- 攻击力:3
- 原理:不顾上下文语境,强行从某句话中的某个词作极端理解,并加以指正。
- 网友:“闺蜜生了一个胖儿子,超可爱哒,我也想生一个这么可爱的胖儿子”
- 杠精:“什么意思,女儿就不可爱啦,你家里有皇位要继承啊!”
网传头疼部位分析图
四大杠精各有特点,共同点都是:不管你说的对不对,反正我对。他们不在意事件本身,只想要一个“我赢了”的结果。
因此有人总结道:
“你跟他讲道理,他跟你讲法制;你跟他讲法制,他跟你讲政治;你跟他讲政治,他跟你讲国情;你跟他讲国情,他跟你讲文化;跟他讲文化,他跟你讲孔子;你跟他讲孔子,他跟你讲老子;你跟他讲老子,他跟你装孙子。”
为什么会成为杠精
小杠怡情。抬杠本是件具有古典情趣的事,是古代哲人间的日常思维训练。
庄子与惠子就曾在河边抬杠,还抬出了一桩美谈。
庄子:“鲦鱼悠然自得,真是快乐啊。”
惠子杠精附体:“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快不快乐呢?”
庄子反抬:“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抬杠进化到今天,已然成了网络文化,随处可见的杠精也成了不讨喜的存在。
很多人纳闷了,杠精乐于抬杠不能自拔?
1、攻击他人,找存在感
知名心理作家武志红在《巨婴国》里说,婴儿通过哇哇大哭来吸引母亲,引起关注。
想得到他人的注意是人的天性,但每个人获得关注的方式不一样。杠精通过攻击他人,吸引所有人的注意,继而找到存在感。
杠精通常是生活中缺乏关注和缺乏认同的人,往往低自尊,缺乏安全感。
他们在内心缺乏稳定的自我同一性,需要不断抬杠建立自尊,找到存在感。
一般情况下,他们不关注自己杠的话题是什么。只要你回复了他,就达到了他的目的。
2.以自我为中心
现代人特别在意三观合不合,甚至认为自己的观点就是正确的三观,于是就有人去矫正别人的三观,继而引发争论和矛盾。
《中国梦想秀》节目中,一名女子生下来一个月被亲生父母抛弃送养,并拒绝和亲生父母相认。
主持人周立波当场指责女孩心胸狭隘,说她应该学会原谅,否则永远不会幸福,还说出了“在你儿子眼里,你是个尖酸狭隘的女人”的话。
节目一播出,立即引来无数网友的谴责。
很明显,周立波犯了“以自我为中心”的错误,将他人纳入自己的三观体系,他人只能从自己的认知角度认识世界。
不能站在他人的角度理解事物,还以本人的标准衡量别人的对错。
“如果你跟我的认知不一样,我就要杠到和我一样。”
3.认知功能差
还有部分杠精的产生是因为认知功能差,俗话就是,阅读理解能力不行。
知乎上有网友分享了自己小时候的杠精经历。
“采蘑菇的小姑娘背着一个大竹筐,清晨光着小脚丫走遍森林和山岗,”“妈妈,小姑娘为什么不穿鞋”“因为小姑娘没钱买鞋子”“那如果小姑娘踩到玻璃渣怎么办?”
养过孩子的人都知道,孩子自带杠精属性,正是因为儿童认知功能发育不完全,无法分清主次信息,对细节问题才会刨根问底。
而杠精的心理水平和认知功能,有时也和儿童差不了太多。
4.树立威信,满足快感
人类普遍存在一种自我提升的偏差,在很多方面觉得自己比别人好,比别人厉害。
心理学上有个观点叫“优于平均效应”:假设随机选取一群人问他们,与其他大部分人相比较,你有多聪明?
大约70%的人觉得自己的能力比平均水平强,大约90%的人觉得自己比别人更加有道德。
在这种心理暗示下,人们更倾向于反驳别人的观点,认为提出不同观点和看法是更有能力和水平的表现。
现代行为学创始人康•洛伦茨曾说:抬杠是语言暴力的形式之一,抒发暴力对人类有谜一样的吸引力。
每个人在网上也好,线下也好,总会遇到或多多少的各路杠精。学会和杠精打交道,可以避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使自己免于被同化为新的杠精。
如何避免成为杠精
遇到杠精,立即回怼,让杠精闭嘴,可能是最常见的方式,可是,我们浪费了时间,却品尝不到胜利的果实,甚至还可能憋了一肚子气。
杠精出没时,该怎样做到片叶不沾身全身而退呢?
1.理解杠精
与杠精的相处过程中要时刻谨记:战胜杠精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
当面对杠精,你要明白:争吵是没有意义的,不用理会这类人。
因为他们把无知当成真理,把愚蠢当成优越。
他们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么恶劣,更不会对自己的话负责任。
2.允许被说服
随着杠精行为的风靡,反杠也越来越多了起来。当杠的苗头出现时,有些人总是手疾眼快给对方贴上“杠精“的标签,将对方直接定罪,单方面宣布胜利。
杠精与网络喷子不同,后者言语具有攻击性、观点也站不住脚,但杠精的观点可能是正确的,甚至还非常有道理。
有时候,接受被杠精说服,可以很快从一段耗费心力的交谈中解脱出来。
3.批判性思维
杠精和辩论家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看二者的辩论有无逻辑。
现代杠精这么多,根本原因是逻辑思维教育的缺失。
《学会提问》被誉为批判性思维领域的圣经。书内列举了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的大量实例,传授人们富有理性、逻辑性和批判性地提出、思考、判断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作者尼尔•布朗在书中指出了常见的几种谬误:
1. 人身攻击:针对个人的人身攻击或侮辱,而不是直接反驳其提出的理由。
2. 偷换概念:在论证中关键词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含义,一旦不同含义之间的转换被认出来,这个论证就讲不通了。
3. 诉诸权威:指引用某一权威的话来证明结论,但该权威对这一论题并没有特别的专门知识。
4. 诉诸感情:指使用带强烈感情色彩的语言来分散读者或听众的注意力,让他们忽视相关的理由和证据。常被用来加以利用的感情有害怕、希望、爱国主义、怜悯和同情。
5. 一厢情愿:做出错误的假设,即因为我们希望 X 是真实的或者错误的,那么 X 就是真实的或错误的。
观察杠精们的行为,受过逻辑训练的人能够一眼看出杠精展现的各类逻辑谬误。
比如上文提到的“以偏概全类杠精“就犯了断章取义的谬误,“一枝独秀类杠精”则犯了引入概念的谬误。
很容易理解,成长环境、生活教育方式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思维和行动。抬杠,不仅仅是两个言论的辩论,而是两个世界的碰撞。
你可以不接受,不喜欢,这是一种自由,但不屑和抨击,翻到另一种世界观,只能说明你的无知和武断。
最后,对以杠为荣的人送一句话:
看到与自己想法不同,但又符合逻辑和情理的东西,心中想的应该是:“啊,原来别人的世界里还存在这种想法”,而不是去挑刺和抬杠。
唯一值得去杠的,不是和自己想法相左的言论,而是挑战人性和道德底线的发言。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有趣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