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宝丰县有一个金招牌:魔法。魔术使当地人跳入南方,丰富了自己,丰富了故乡,创造了独特的“保风文化现象”。
在瞬息万变的时代潮流中,宝丰魔术事业几度沉浮,但总有高明的魔术师,变出新的戏法,把老路变通途。
凤九 | 文
▌来自魔术之乡的大师,让小村庄改头换面
今年两会上,河南有位人大代表会变魔术,他叫马豹子,曾经是年赚上千万的“魔术大王”,现在是宝丰县赵庄大黄庄村村支书。
他的魔术变得相当漂亮,生生把一个偏僻的小村变成了富裕的文化产业聚集区。
大黄庄村是宝丰县北边一个平原小村,约2100多号人,没啥资源,除了种地,村民自古以来就是靠走江湖卖艺养家糊口。
然而,现在你看到的大黄庄是这样的景象:小楼林立,小轿车一辆接一辆;每天不同物流公司的车满载着货物,进进出出,小商品市场和图书销售市场的商户们忙着分拣商品、装箱发往全国各地。
大黄图书市场每年的图书批发销售量占了全国总量的半壁江山,是中国农村最大的图书批发市场之一,2016年,图书销售额超过4亿元。
村里的小商品市场入驻的商家也有300多个,辐射力很强大,带动了周边3万多人的就业,年收入可以达到15亿元。
2016年,大黄庄的商品销售总额超过35亿元。
这一切都是因为魔术,估计很多人脑袋上都打着一堆问号,啥魔术这么神奇?
那得从“宝丰文化现象”说起。
宝丰县隶属于平顶山,北宋时期,因为当地矿产资源丰富,朝廷赐名“宝丰”。不过,它最负盛名的还是文化——以魔术为核心的民间传统文化。
魔术尤以赵庄镇为最,像大黄庄村、周营村等是赵庄起步较早的魔术村,并且发展得很好。
早期的魔术表演很简陋,“一捆围布一根绳,三根竹竿来搭棚,真真假假变戏法,换得银钱回老营”,一张票才5分钱,看的人也不多。
周营村的刘顺说:“当时很多人认为变魔术是假东西,是骗人,没人把它当艺术,我们也只是把它当吃饭的工具。”
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制度让农民得以从庄稼地里走出来。大黄庄、周营村的农民纷纷放下锄头,外出变戏法。
刘顺这时候开始带团到街头表演,他经历了5分钱一张票到1000元1分钟的巨大转变。
2009年,他在周营村建起了公司,集魔术表演、魔术师培训、魔术道具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综合魔术大观园。
进入21世纪,宝丰魔术走向巅峰,民间演出团体达到1400多家,从业艺人5.5万之多,统统占了全国总数的一半,全县一年演出收入最高超过10亿元。
以魔术为主的民间艺术表演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民间文化产业链。于是,2005年,中国文化部将宝丰的特色文化产业称为“宝丰文化现象”。
接着,2006年,中国杂技艺术家协会正式命名宝丰为“中国魔术之乡”。
▌盛极一时的魔术急转直下,谁来拯救千百年的老手艺?
鼎盛时期的宝丰魔术,是许多老艺人最闪耀的回忆。
当年从大黄庄走出去的魔术师,都是衣锦还乡。据说生在魔术世家的毛新强,在外带团来回都是坐飞机,曾在镇政府门口摆过三天大戏。
对于当地的村民来说,魔术、曲艺、杂技、武术等民间艺术是一种时尚,人人都能来两下子。街头巷尾,经常能看见村民聊天聊着聊着就玩儿起了魔术,随身携带扑克、皮筋等道具。
当地还有个顺口溜: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大黄玩魔术,人人有一手。他们拿起锄头是农民,放下锄头就是演员,农闲时会到各地演出。
马豹子就是其中一员。他19岁进入魔术行业,30岁之后开始带团,从十几个人的团带到200人的团,跑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苦没少吃,钱也没少挣。
然而,随着电子媒介的发展,电视、网络新媒体等接踵而来,小小的屏幕装了世界上最新鲜最丰富的各种玩意儿,谁还愿意掏钱买票去看传统的小魔术团表演呢?
2003年前后,宝丰魔术行情急转直下,观众越来越少,多数时候,演一场连本钱都赚不回来。大团萎缩成小团,小团往往演不下去就散伙。
到2012年底,据不完全统计,宝丰县民间演出团从1400多家一下子减少到不足300家,5.5万的从业艺人还剩下5000多人,“宝丰文化现象”跌入谷底。
魔术师不再是大家追捧的职业,而是不务正业的行当,魔术学校招不到学生,大多关门,村民纷纷转行,宁肯去搬砖糊墙,也不干魔术。
但马豹子带的团却没有吃不上饭,在逆境中依然顽强发展着。
魔术大王马豹子
2009年,他回到大黄庄担任村支书,在处理村务的同时,他想的还是魔术,这是大黄世代相传的绝活,不能就这么凋零下去。
他觉得,关键是群众基础,有观众,表演才能往下传承。
那么,如何能吸引并留住观众呢?关于这个问题,他可谓是想破了脑袋。
▌一边表演一边卖货,大黄模式活了宝丰魔术
一个偶然的机会,马豹子碰上村里的郑延辉批发皮衣,43元的成本,卖45元,赚2元,他就好奇地问了句:“好卖不?”
郑延辉说:“货不孬,又便宜,咋不好卖?就是量少,挣不了几个钱。”
他突然想到可以把演出和卖东西搭配起来,一边儿表演一边儿卖东西,不收门票,肯定会吸引很多人。
但村里人觉得他在说疯话,免费表演,如果观众都不买东西,还不得喝西北风?马豹子却坚持:魔术是“变”出来的,时代变了,老路不通了,你不变能中?
于是,他就着手实施,免费演出,现场卖杂货,薄利多销。很快,他发明的大黄模式成功了,一传十,十传百,宝丰的演艺团像疯长的草一样增加到了2000多个。
大黄的目标市场主要是县以下的农村,那里的群众对文艺表演十分稀罕,而他们卖的货,物美价廉,比商场便宜,所以销量很好。
农村市场的承载量大得惊人,走量就是他们赚钱的窍门。
大黄的魔术团一下变成了销售团。小到锅碗瓢盆之类的杂货,大到面包车等,无所不卖。
2016年后,大黄的“魔术+销售”模式取得了惊人的成果。江浙的床上用品,每年靠大黄卖出去7个多亿。12家物流公司进驻大黄庄,一线城市的大企业们纷纷派代表来大黄庄洽谈坐镇。
2018两会上的马豹子
2017年春节,每天有2000多辆运货的车进出大黄庄。大一点儿的演出团,一年能赚70多万。
现在农村电商兴起,大黄庄的实体销售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反而比线上更具优势,那就是现场感。现场表演、交流、看货,是线上体验不到的。
大黄的图书批发市场,每天发出100吨图书;小商品批发市场里,有的店铺两个月卖出60万元的灭蚊药。
大黄模式的创新,是“宝丰文化现象”的拓展延伸,可以称为“新宝丰文化现象”。
但说到底,功劳最大的还是魔术。
正如马豹子所说:“这种最接地气的草根艺术不仅让魔术村的群众富了起来,而且也丰富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魔术之乡”也好,“宝丰文化现象”也罢,并不仅仅是因为玩儿魔术的人多,最重要的是这里头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能营造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氛围。
当然,凡事都不会十全十美,马豹子依然有发愁的事情,比如销售火爆的同时,魔术表演的质量会不会拉低;传统戏法如何能顺应时代,传承创新;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怎么提高……
因此,宝丰魔术,任重道远。
(图片来源于网络)
豫记版权作品,转载请微信80276821,或者微博私信“豫记”,投稿请发邮件至yujimedia@163.com
豫记,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