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叶晨文、本报通讯员刘明马超车
“村里发展了树木救援事业,我家从贫困家庭回到了小康家庭,我的心很高兴,正在有力地工作!9月3日,富平县杨屯乡大丰村贫困家庭冯若江一边干农活一边高兴地说。
68岁的冯若刚苦了半辈子。早些年妻子和儿媳先后生病,并丧失了劳动能力,他常年在家照料病人,全家仅靠儿子在外打工的收入维持生活,并要承担不菲的医疗费用。去年3月份,聊城市委政策研究室下派的驻村“第一书记”贾振斌来到大冯村,伴随而来的还有“构树种植扶贫产业项目”,给冯若刚“栽下”了新希望。
如何让群众脱贫不返贫?这是贾振斌来到大冯村后一直思考的问题。“上项目不光让群众脱贫,还要增加集体收入。”贾振斌说。扶贫组带领村干部和68位村民先后三次去河北、北京等地考察学习,带回了构树种植和深加工项目。
“第一年成本高,主要是树苗钱花费较多。之后十到十五年的时间都不用再花钱买苗儿了。”贾振斌介绍说,构树属桑科类落叶乔木,其树叶是优质高蛋白饲料,也可以作蔬菜和茶叶,茎和皮是造纸的上等原料;叶、茎、根均可入药,第一年构树亩产4吨左右,市场价每吨约500元,除去每亩1200元的成本,第一年就可以回本;第二年,亩产可增加到8吨左右,第三年是高产期,亩产将达到10吨左右,预计每亩构树的纯收益在4500元以上。
“深入了解这一项目后,村民的种植热情高涨,今年村里栽种构树达260亩。”村党支部书记冯恒云介绍说,村里发展产业优先考虑贫困户,像冯若刚一家,7亩地流转给种植基地,一年收入7000元,父子二人在基地打工,一天工钱约60元,“冯若刚父子购买了一台二手旋耕犁,仅春季在种植基地干活,就赚到八千多元的劳务费。”
构树项目让村集体增收也有了保障。该村利用上级的扶贫资金购置构树专用收割机,为合作社或者农户收割,收取的费用归集体所有。“一亩收割费40元,一年收割4次,按300亩算,刨出去费用,村集体每年收入4.5万元。”贾振斌说。目前,该村与一家专门从事构树饲料加工的企业——康寿源生物有限科技公司建立了合作。公司将在大冯村以每亩地1000元的价格流转200亩地集中种植构树,并加工饲料,康寿源下一步规划发展种养销一体模式,养殖销售以构树为主食的猪牛羊等高品质肉食。
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维护村民利益,冯恒云牵头成立了茌平县天工人巧构树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实行统一种植、管理、销售。”冯恒云说,进驻企业要优先收购村民的构树,以保证村民收入。另外,贾振斌和村干部考察引进构树茶叶等初级加工项目。“构树种植很简单,不用打药,只需浇一次水就可以,一个人管几十亩地都没问题。”冯恒云说,有了加工项目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带领更多的村民走上致富路。
近两年,类似构树项目一样的省、市、县各级扶贫产业项目落户大冯村,光伏发电、大棚种植等不仅让大冯村这个省定贫困户脱了贫,还让贫困户享受到了实惠,去年年底,大冯村的贫困户由最初的30户降至9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