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在我的人生中占据了大部分的重要性,所有的记忆总是新鲜快乐的。
曲友中不管是哪一方面的工作者,对于昆曲的热爱,无异于对宗教的感觉,无论老少贫富,业余或职业者,相互之间也相当于教友的亲切。他们的演、唱或生活锁琐小事,即使远隔重洋,即使生死之隔,总不时在我眼前一幕幕地重演出来。——节录自张充和《曲人曲事》,
收入白谦慎编《张充和诗文集》
属于张家的昆曲传奇
清末民初的教育家张冀牖(1889—1938)祖籍安徽合肥,辛亥革命之后举家迁居苏州。在当时的苏州,名门望族都开明地接触新学,将子女送入新式学堂读书,但他们同时也维护着传统文化,仍然营造园林,精于鉴赏书画,闲暇时唱曲自娱。因此,昆曲在苏州民间依旧是一项十分兴盛的传统活动,到处都有曲社,曲友们活力十足。
张家虽是外来家族,但很好地融入了苏州当地的文化风气。张冀牖本就喜爱昆曲,对曲谱版本颇有研究,他将昆曲引入自己创办的乐益女中教学,聘请传统曲班出身的曲家授课。在张冀牖的影响下,唱曲、听曲成为张家孩子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他们自然喜欢上了昆曲,其中有数人日后都为昆曲的传承作出了贡献。
张充和16岁时,叔祖母过世,她自合肥老家到苏州与家人团聚。从小接受传统私塾教育的充和,对姐姐们学习的新学十分陌生,但是乐益女中的昆曲课让她感到亲切,她对这门传统演唱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张冀牖也为女儿请来名师特别指导,充和的第一位老师是著名昆曲家沈月泉之子沈传芷,而素有“江南笛王”之称的李荣忻则教充和拍曲、吹笛。
抗战初年,张充和在成都演唱昆曲《刺虎》
现在记不清是哪一年了,只记得第一次演出的地点是上海兰心大戏院。那次我们演《牡丹亭》里的《游园》《惊梦》《寻梦》三折戏。我唱杜丽娘,我的朋友李云梅演春香,我的大姐元和扮演柳梦梅……
——节录自张充和口述、孙康宜撰写《曲人鸿爪》
张元和在乐益女中毕业典礼活动中演出舞剑
半世纪曲人书画录
《曲人鸿爪》是张充和珍藏私人纪念册,自1937年开始,从抗日战争时期到婚后移居美国,张充和总是随身携带《曲人鸿爪》册页,每遇见曲人知己便请他们留下书画以为纪念。至1991年,经过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累积,张充和收集了众多曲友的书画与题咏,共三大集。不仅形成了一部曲人书画录,其中收录的作品往往是纵情唱曲之后留下的即兴之作,见证了当时曲人赠答唱和的风雅,有赏心悦目的良辰美景,亦有在战火中漂泊的记忆。
张允和演《佳期》的身段,1953年
第一集存藏抗战前后,吴梅、杜岑、路朝銮、龚圣俞、陶光、罗常培、杨荫浏、唐兰等人的作品;第二集存藏1949至1966年间,身在美国的李方桂、胡适、吕振原、王季迁、项馨吾,以及身在台湾的蒋复璁、郑骞、焦承允、汪经昌、夏焕新、毓子山等人的作品;第三集则存藏1966年以后姚莘农、林焘、赵荣琛、余英时、吴晓铃、徐朔方、胡忌、洪惟助、王令闻等人的作品。
出版面世
2010年,《曲人鸿爪》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面世,该书由张充和本人口述,耶鲁大学教授孙康宜笔录,如同与读者谈天一般,再现当年曲会令人神往的情景,并对《曲人鸿爪》册页收录的各家题词书画作出画龙点睛的诠释和导读。该书最特殊之处在于通过用书画连接成的线索,以另一种途径带领读者了解昆曲传承所走过的道路,见证曲学薪火相传的历程。
《曲人鸿爪》封面存影
曲人流风
节选《曲人鸿爪》所录曲人作品
吴梅,《北双调・沉醉东风》,1937年春,苏州
吴梅(1884—1939)是中国最早把昆曲带入大学使其成为正式科目者,在戏曲创作、研究与教学领域皆有建树。吴梅与张冀牖为多年好友,充和喊他伯伯,经常请教曲艺,他是充和最钦佩的曲学前辈。
1937年春天,充和捧着全新的《曲人鸿爪》册页请这位曲学大师题字,吴梅抄录了自度曲《北双调·沉醉东风》,此曲原为题清代画家王蓬心(王宸)的山水小幅而作。题字后数月,卢沟桥事变爆发,充和与家人辗转逃往成都、昆明。刚到昆明时,充和曾向当时也在昆明的吴梅报告父亲的死讯,吴梅十分伤心。1939年,吴梅在昆明乡下喉疾复发,病逝时年仅55岁。值得一提的是,吴梅少时欲学昆曲寻不着老师,后来才有机会师从清唱大家俞粟庐,使得他日后十分重视培养曲人后辈。吴梅的门生日后也都为充和留下书画,《曲人鸿爪》见证了这段曲学薪传。
王茀民,《红梅》,1946年,苏州
王茀民(1896—1953)出身书香门第,多才多艺,能诗善画。其祖父王小松为紫云曲社创始人之一,王茀民受家庭熏陶,尤嗜昆曲,又从苏州名曲师沈月泉学曲,兼学身段。1928年应名曲家红豆馆主(溥侗)邀请赴北京言乐会曲社执教。王茀民曾和梅兰芳同台演出《断桥》,梅兰芳饰白娘子,俞振飞饰许仙,他饰演小青,获行家好评。
1946年中秋,王茀民参加充和家中所开的曲会。曲会中有人演唱近代昆曲艺人俗创的《红楼梦》传奇中的《乞梅》,演宝玉冒雪到栊翠庵中,向妙玉乞取红梅。曲会后,王茀民提笔在《曲人鸿爪》书画册中画了一株艳丽的红梅,并“戏节《红楼梦》乞梅词一阕”以为纪念。
卢前,1941年,重庆
卢前(1905—1951)从吴梅学曲,除唱曲之外,亦擅度曲。他身兼诗人、文学和戏剧史论家、散曲作家、剧作家、学者,是名副其实的全才,久负“江南才子”盛名。
1941年,充和在重庆任职于音乐教育委员会,当时卢前也在教育部工作,两人在策划劳军节目的会议上初次见面。公演节目是昆曲《铁冠园》的其中一出《刺虎》,讲述闯王李自成在崇祯帝的宫里搜捕到美丽的宫女费贞娥,她自称是崇祯的女儿,“一只虎”李过向闯王讨娶费贞娥,成亲之夜,费贞娥趁李过酒醉刺死了他,并自杀身亡,悲壮的故事十分切合对日抗战的情境。当时由充和饰演费贞娥,尚缺四个跑龙套的人,卢前自告奋勇。由于跑龙套的四人都是高级官员,高官跑龙套,引得观众掌声、笑声不停。演出完毕后,卢前在《曲人鸿爪》上即兴赋诗,颇有自嘲意味,这首小诗很得充和喜欢。
鲍老参军发浩歌,绿腰长袖舞婆娑。
场头第一吾侪事,龙套生涯本色多。
李方桂,《荷露珠》,1954年,加州伯克利
著名语言学家李方桂(1902—1987)也喜爱昆曲,他跟徐审义学唱,后又与其妹徐樱(亦是昆曲名家)结婚。李方桂在成都时曾随充和学习吹笛。1947年,李方桂先后在哈佛与耶鲁大学作研究,1949年任教于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此时充和与傅汉思住在加州旧金山,距离西雅图很近。李方桂与徐樱时常来充和家里唱曲吹笛,仿佛在异国重现了过去的曲会活动,使充和萌生了继续收集《曲人鸿爪》的想法。
李方桂给充和作此小画,灵感来自元代曲家乔梦符的《清江引》,其中有两句曲文:“笔尖和露珠,花瓣题诗句。”意指用笔尖蘸着露珠,在花瓣上书写,传达内心的情感与诗意。李方桂巧妙地将“和”改为“荷”,创出了《荷露珠》花卉图,颇有一番新意境。
韦均一,《吹笛仕女图》《遍青山啼红了杜鹃》,分别作于1946和1947年,苏州
韦均一(1899—1995)是充和的继母,她出身江阴长泾书香门第,曾就读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无锡国学专修馆本科,并参与过五四运动。韦均一不仅长于书画,也擅昆曲(专唱小生)。她仅年长充和15岁。充和曾回忆道:“我们一起学戏,她爱画画,我爱写字,她看我写字可以一看看个大半天。家里人都不喜欢她,但她喜欢我,跟我很亲,我们像两个很好的朋友那样相处。”(节录自苏炜《三位沈先生——听张充和讲故事》)
1946年,充和返回苏州与家人团聚。某一天,韦均一趁等候客人的空闲,在《曲人鸿爪》书画册里画了一幅《吹笛仕女图》,描绘充和端坐吹笛的姿态,充和十分珍惜。来年中秋,在充和准备前往北大任教前夕,继母又为她作了一幅小景,题字“遍青山啼红了杜鹃”出自《牡丹亭·惊梦》,这亦是《曲人鸿爪》首册的压轴之作,象征着充和下一段旅程的开始。
胡适,书元贯酸斋《清江引》,1956年,加州伯克利
胡适(1891—1962)与充和最有名的故事,莫过于充和报考北大,入学考试国文得了满分但数学零分,时任校长的胡适惜才,破格录取充和。1956年秋,胡适至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客座一学期,其间,他常到充和家中写字。胡适虽不是曲人,但在整理出版方面对曲学研究颇有贡献。他为充和在《曲人鸿爪》册里写下元代曲家贯酸斋(1286—1324)所著《清江引》(惜别)一曲。
若还与他相见时,道个真传示:不是不修书,不是无才思,绕清江,买不得,天样纸。
焦承允,《诗经》集句,1966年,台北
焦承允(1902—1996),江都(今扬州市)人,1949年春任甘、宁、青邮政管理局业务科长,经邮政总局调台湾省筹备建立台湾邮政管理局。1969年在台湾省邮政总局会计处处长任上退休。焦承允自青年时代即爱好昆曲,赴台后,他与夏焕新、郁子山、蒋复璁等首倡曲会,1952年与夏焕新、王鸿盘等组成蓬瀛曲集,充和的大姐元和也是曲会成员。焦承允在台湾师范大学昆曲研究班教授昆曲,培养了多名学生。他整理曲谱亦不遗余力,除了协助张元和撰著《昆曲身段试谱》,又编订《蓬瀛曲集》初集、续集,《壬子曲谱》初集、续集,《炎芗曲谱》和《承允曲谱》,对昆曲在台湾的推广与扎根起了很大的作用。
1965年,充和与汉思至台湾访学,两人时而邀请蓬瀛曲集的曲友至寓所举行曲会,由此认识了焦承允。1966年元旦的曲会后,焦承允在《曲人鸿爪》册写下《诗经》集句。
吴子深,《墨竹图》,1966年,台北
苏州著名画家吴子深(1893—1972)亦雅好昆曲,其家为吴中望族,收藏宋元古画甚富,以建造美丽的沧浪亭著称(充和常在庭中演唱)。1949年吴子深迁居香港,1965年应张大千之请赴台北,任教于台湾艺术学院国画系。1966年元旦,吴子深来到充和在南港的寓所参加曲会,兴致高昂地在《曲人鸿爪》册页里连作《溪山图》《墨竹图》,充和特别喜欢《墨竹图》及其上的题诗。六年后,吴子深于印度尼西亚辞世。
劲节英雄志,孤高烈士心。
四时浑共一,霜雪不能侵。
陆蓉之,《古松》,1966年,台北
南港的元旦曲会后,过了几日,充和与汉思应邀到颇具盛名的陆家参加了蓬瀛曲会。陆家那位年仅14岁的才女陆蓉之,能唱又能画,令充和印象深刻。陆蓉之的传统修养与家庭背景密不可分,其父陆永明是蓬瀛曲集的发起人之一,母亲郁慕南工书法,也能唱曲,外公郁元英在台湾师范大学教拍曲。那日,陆蓉之在《曲人鸿爪》中画了一幅《古松》,陆永明为充和题诗,郁慕南以秀丽的工楷录明代曲家杨慎的《风入松》,郁元英则为充和抄录了一首元末曲人任昱的小令《重到湖上》。曲友们在交流昆曲的过程中,知心与投契都展现在书画里了。
余英时,1982年,耶鲁大学
余英时(1930—),天津人,祖籍安徽潜山。余英时对中国历史、思想史皆有开创性的研究,在海外引领思想史研究数十年。余英时与充和均为钱穆的学生,钱穆90岁生日时,两人曾合作完成了一组祝寿诗。充和与汉思1961年从加州搬到康州,汉思研究汉代文学,而当时余英时正在哈佛专攻汉代史,彼此在学术上时有联系。1977年余英时从哈佛转至耶鲁历史系任教,前后有十年在耶鲁大学与汉思及充和共事,来往自然更加密切。
1968年春天,充和到哈佛表演昆曲,余英时曾写了一组赠诗给充和,多年后引起了一场中国和美国读者的“和诗热”。孙康宜教授认为,余英时是充和的海外朋友中与充和“相知最深”的一人,能对充和的艺术本质作出精确的表述。有一回,充和向余英时展示她改装的仿古墨盒,说:“你看,我多么玩物丧志。”没想到余英时回道:“你即使不玩物,也没有什么‘志’啊!”充和大笑不止。
其实余英时对充和那种“没有志”的艺术生活颇为敬慕,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现代人往往已无法再过得那样优雅淡泊了。1982年,余英时在《曲人鸿爪》册页中题诗:
卧隐林岩梦久寒,麻姑桥下水湍湍。
如今况是烟波尽,不许人间有钓竿。
曲终,人不散
1986年汤显祖逝世370周年纪念活动之际,张充和与年近80岁高龄的大姐元和再次同台合演昆曲《惊梦》,充和(左)饰杜丽娘,元和(右)饰柳梦梅。俞平伯先生看了演出剧照,说这是“最蕴藉的一张”
若要举出充和最为世人所知的名句,应是“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了。“十分冷淡”看似淡漠至极,然而,正是经过淡如水的交往,才能真正存下知己。2015年6月,充和于美国辞世,享年102岁。她于人间虽已曲终,不过,在曲里、诗里、画里,她与曲友们相聚不散。
文|赖奂瑜
图|本刊资料室
参考书目与延伸阅读
1. 张充和口述、孙康宜撰写,《曲人鸿爪》,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2. 白谦慎编,《张充和诗文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年
本文刊载于《典藏·古美术》中文简体版2018年9月刊。原标题:《曲终人不散——张充和《曲人鸿爪》书画册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