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一位文武兼备的豪杰帝王,他从社会底层崛起,率领一众兄弟驱逐胡虏,复兴华夏,不但打下了明朝近三百年基业,其统治思想和定下的规制甚至还影响到明之后的满清王朝。
朱元璋在位几十年,该办的事几乎都办了。据说他一生感到的最大遗憾,就是大明朝国都的迁都事宜。
(南京明故宫遗址)
史料介绍,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派太子朱标巡视关中,为迁都关中作准备。太子朱标详细考察了长安和洛阳,比较两地的优劣,回来后向父皇奉上陕西地图。
意料之外的是,朱标自秦中视察返京后不久即患病。虽然在生病期间,他还向朱元璋上书陈说筹建都城的事,但第二年竟然病死了。
太子朱标壮年而逝,白发人送黑发人,年近七十的朱元璋受到沉重的打击,再也没有精力和心情考虑迁都的事情。他在当年年底亲自撰写的一篇《祀灶文》中,表达了万般无奈的心情:“朕经营天下数十年,事事按古就绪。惟宫城前昂后洼,形势不称。本欲迁都,今朕年老,精力已倦,又天下初定,不欲劳民。且兴废有数,只得听天。惟愿鉴朕此心,福其子孙。”
朱元璋失子之后悲情中的表述,听起来确实比较凄凉。明朝国都一事,便成了朱元璋一直至死都没有妥善解决的问题。
朱元璋对南京城内的皇宫“前昂后洼”最为不称心。按惯例,古代帝王修建宫殿,均就南低北高的地势而建,取意为步步升高,一代更比一代强,江山可以万代相传。
而南京城里的皇宫基础下沉后,呈现出南高北低的态势。宫城前昂后洼,让人觉得形势不称。按照风水学家的话说,这预示绝后和亡国。对于迷信风水的朱元璋来说,更是一种缠绕在心头的不祥之兆。
史料记载说,朱元璋从定都应天(南京)的起,心里就不踏实,由于南京区位不是在“中国的中心”,一直觉得南京不是大明的万年帝都。
其实南京自古为虎踞龙蟠之地,作为有影响的都城已历经数朝,很富有王者之气。据说秦始皇为了把南京的龙脉挖断,才留下了一条穿城而过的秦淮河。
大明的政权是朱元璋从蒙元手中夺回来的,虽然元人退回了关外蒙古,但威胁无时不在。由于南京距离北疆遥远,指挥征战十分艰难。如果赋予边城特别兵权,又担心拥兵自重出乱子。所以朱元璋不得不把北平府划归山东行省,由四子朱棣镇守,称燕王。
后来有人言指明朝迁都北京是明成祖朱棣的想法和所为,其实不是。最先有此念头的正是朱元璋本人。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由于总认为南京不在“中国的中心”,而实行了一个南京、一个北京的“两京制”。
朱元璋定都应天后所建的皇宫,是颇通堪舆术的军师刘基为他卜选的地方,处于钟山的西南脚边,原是一处名为燕雀湖的低洼湖塘。确定在此处修建皇宫时,朱元璋下令将这里的湖塘填平起殿。先后调集几十万民工填湖,共填了十多层,一层碎砖石间隔一层泥土。燕雀湖被填平后,为了防止地基下沉,又在殿基下打入无数密集的木桩,上盖巨型条石,然后再在上面建造宫殿,由于填湖工程十分浩大。需要大量的士石,所以南京民间留有“迂三山填燕雀”的传说。
据相关记载,皇宫建筑时有一个故事。说是当时军师刘基把填好的前湖地确定为皇宫正殿基址,标桩打下去后,朱元璋觉得基址位置过窄,不够理想,便将柱基往后面移动一点。刘基当时就断言,这样移一下也不坏,但大明王朝将来很可能有移都之周折。此言后来果然应验。
还有一则故事说,南京城及皇宫建好后,朱元璋率领群臣登上紫金山,俯视都城之气派。他炫耀地问群臣“我的都城建得怎么样?”群臣自然都是溢美之言。唯独他14岁的四儿子朱棣说:“紫金山上架大炮,炮炮击中紫金城。”朱元璋定睛一看,不禁惊出一身冷汗。原来,南京都城周围山峦起伏,东面钟山,南面雨花台,北面幕府山等,一些重要制高点都在城外,这是城防的大忌。朱元璋心中恼怒,不过,当时没有发作。回去后,他让太监给负责筹划筑城的刘基送去了一筐橘子。刘基知道皇帝怪罪自己筹划失当,送橘子是恨不得将其剥皮抽筋吃肉之意,吓得连夜逃入茅山避祸···。
后来,明军攻取汴梁(今开封)后,有人建议可以定都汴梁。朱元璋非常重视,亲自前往汴梁进行实地审视。他认为汴粱虽然位置适中,但是无险可守,四面受敌,地形显然还不如南京。不过,考虑到汴粱是宋朝的旧都,当时西北未定,就将汴梁定作运送粮草和补充兵力的基地。
洪武二年(1369年)八月,朱元璋平定陕西,定都之议再起。主要的候选城市集中在长安、洛阳、应天、汴梁、北平几地,大臣们的意见不一。朱元璋见众臣谁也说服不了谁,竟然异想天开地提出以安徽老家临濠为中都的想法。
(凤阳皇城遗迹)
在临濠建中都,显然含有朱元璋想要光宗耀祖、荣归故里的私心。但群臣不敢反对。于是,朱元璋下令仿照南京规制在临濠营建中都。中都的具体地点在今凤阳县城西南的凤凰山山脚下,由左丞相李善长全面负责中都的营建,工匠多时达百万人。到洪武八年(1375年)已成规模。当年四月,朱元璋在驾临中都视察后,却突然宣布停止中都的营建。
据说朱元璋手下重臣中,只有刘基坚决反对在此建都,他认为凤阳根本不适合作为国都,“凤阳虽帝乡,非建都地”。朱元璋解释停建的理由,说是劳民伤财。其实,这其中还有更深层的原因。朱元璋身边的功臣许多都是他的同乡,江淮人在朝中占了很大比重。江淮功臣居功自傲,常有违法乱纪之事,且在朝中结党谋私。朱元璋当上皇帝不久,便开始着手加强中央集权,他担心建都凤阳后,会助长乡党势力,不利于朱家皇权的稳定。
另外一说是工匠在营建过程中,破坏了朱家的万年根基,惹恼了朱元璋而停建。
中都停工后,之前已有大臣建议,可以定都宫室完备、又省民力的北京。朱元璋采信了这一点,遂定北京为“京师”,但朱元璋却从没有到北京去主持过朝政。
洪武十一年(1378年),生性多疑的朱元璋又罢北京都位,恢复南京的京师地位。但南京皇宫的“南高北低”,有悖帝王居高临下之尊这块心病,让朱元璋闷闷不乐,不久又对南京的京师地位再起疑心。
在朱元璋的心中,最理想的定都之处是关中。关中,也称关中平原,地处陕西秦岭北麓渭河之滨,平均海拔约500米,又称关中盆地。此处农业发达,人口众多,系富庶之地,史称“八百里秦川”。在这里定都,才是真正的“中国”。
所以,视刘邦为一生偶像的朱元璋,最看好这片风水宝地。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开始着手迁都前的筹备。朱元璋专门派太子朱标赴陕西考察地理形势。却不想太子朱标这次“关中考察”,回京途中得了重病,第二天春天病死了。朱标的病逝,让朱元璋精神受到沉重打击,以致望天长叹,说出了“废兴有数,只得听天。愿鉴朕此心,福其字孙”。的话,迁都的事他已经无力而为了。
(影视剧照)
后世史学家认为,当年如果朱元璋建都关中,如果太子朱标没有病死,也许不会有“靖难之役”,中国的那一段历史或许需要改写。历史与明太祖开了一玩笑,也改变了朱元璋心中规划的明王朝千秋基业蓝图。
靖难之役后,朱棣当了永乐皇帝。他初期仍以南京为京师,而没有立即迁都到北平。不过,他提高了北平的地位。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朱棣改北平为北京,但前面加“行在”,以示与南京的 区别。直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九月,才正式定都北京。
衷心感谢各位朋友阅览《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欢,可点击栏目右上角的提示“订阅”或“关注”。我们共同赏析历史趣闻,回忆历史往事…(声明:文中配图均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