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017年9月我在个人微信公众号上发的文章(微信搜索:产品经理梁家俊)。现在回到头条新闻。希望能起到借鉴作用。
短视频应用程序太热,很多人都在努力工作。UGC短视频应用的主要领域是什么?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多亏了这篇文章,我能知道5分钟的工作全貌。
希望以此抛砖引玉,跟你深入讨论其中的每一块应该怎么做。本文导图:
一、产品侧:
两大核心主线功能:工具及社区;
1.1工具:
1.1.1、基础功能:
如录制流程的易用性、剪辑、滤镜、一键美颜、倒计时、闪光灯、拍摄速度等,这是几乎所有不错的短视频应用都会具备的功能,网上也有很多可直接接入的相关工具包。
1.1.2、差异化功能:
如果前期没有高额投入吸引优质用户,那就得打造工具上的差异化功能,吸引用户使用。目前主要的分两类: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人无我有类:录制工具上如FXguru的实景类贴纸、Action movie FX的电影IP类贴纸、Wetoo的AR贴纸、like的魔法和3D魔法、funimate的声音魔法等等
like 3D魔法
此类功能能形成一定的壁垒和门槛,需要有经验丰富能力强的设计团队,可吸收动画制作、电影后期等人才来制作;类似魔法、AR效果等需要不少图像处理、底层SDK方面强大的技术团队来实现。如果想要通过纯工具来突破,那必须找到自己的差异化功能,才能给用户一个下载使用的理由。
人有我优类:篇幅有限,仅举一个例子:同样是普通的卖萌类贴纸,B612咔叽就比faceu丰富,其数据也比faceu好看很多,详细数据差异可以上我上期文章:专业装逼必备:不用你花钱花时间,三分钟了解10大短视频应用的4大关键数据!
1.2社区:
工具只是用户下载,和后来偶尔用用的原因,提高用户使用频率,形成更强黏性,要靠社区。社区要留住用户,功能上来说,两点:用户看到自己想看的内容、用户输出的内容是有激励的。所以产品侧在社区中主要做好以下两个事情:
1.2.1推荐算法:
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视频特征分析、观众特征分析、场景特征分析;
视频特征分析:视频创作者信息(国籍、性别、年龄、关注人数、过往创作行为、过往作品情况等等)、视频内容信息(标签、时长、特效、背景音乐、滤镜、封面图像识别等);
观众特征分析:社会化信息、历史及最近观看行为、创作行为、与其他用户互动行为、浏览的话题等;
以及基于以上的观众和视频联合特征分析(通过两者信息组成矩阵来计算)
场景特征分析:时间场景、地理位置等;
1.2.2用户激励:
主要满足以下几大用户需求:成长需求、尊重与认可、虚荣心、经济收入。功能简单来说有以下:
用户自我成长:用户个人主页、故事线、用户等级;
尊重与认可:引导用户分享站外其他社交媒体、机器人点赞评论、点赞及评论消息推送、同类用户视频推荐等;
虚荣心:各种排行榜、各垂直行为上的勋章、认证达人等;
经济收入:打赏(如火山火力值)、广告、电商销售(美拍)
综上可见,UGC短视频应用工具侧需要对流行文化、前沿技术比较了解,有一定工具产品基础的产品经理,新人的话甚至可以从游戏策划、电影制作、动漫等转型过来。需要有创意、阅历多同时对细节要求极致,才能真正打造出酷炫、突出的工具;社区侧则需要有丰富的社区策划经历,最好对算法和商业化变现也有一定了解的产品经理。
二、产品运营侧:
2.1内容运营:
主要包括拍客运营、音乐运营、推荐内容和审核。
2.1.1拍客运营:
很多短视频的冷启动阶段,甚至到后面的阶段,都需要有官方签约的拍客支持,输出内容,比如抖音3、4月时的爆红就跟签下多个公会和高校社团来输出视频有关。
拍客运营主要包括:前期招募(跟产品定位有关,应该找什么调性的拍客,去哪里找等等),需要运营人有一定的人脉或者经验积累,比如公会、MCN机构、海外各社交媒体上的网红资源、各行业专业人脉等等;
拍客管理:招募之后,要定下拍客的管理规则,包括奖励机制、产出标准要求、优胜劣汰机制等,都需要具体数字化,并且形成合理的奖励级差。另外虽然形成了一定的雇佣关系,但比较松散,拍客自己对产品是否认可是否支持对他们输出的作品质量影响很大,运营人员要多跟拍客多沟通,拍客作为种子和重度用户,对产品的建议、看法也很值得借鉴。
2.1.2音乐运营:
短视频应用里面,齐全、好玩的曲库已经越来越成为标配,这些音乐也都是需要运营的。
剪裁音效:don't make me think,别让用户自己来剪歌曲,那每段歌曲截哪段,需要思考和乐感;
更新及建设多元化乐库:如果是全球化的短视频应用,曲库还得做本地化;同时也要时刻跟紧潮流,更新乐库;
音乐话题:善于发现洗脑神曲,并包装成话题等,让用户玩起来。
2.1.3推荐内容和审核:
审核包括了机审和人审,机审只是把一些涉及色情暴力等内容筛去,但
至于哪些视频优质可以被推荐等,这就需要人工审核了。
不同阶段不同时候运营对内容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所以审核的标准也是实时变化的。同时初期数据量不大,算法还不完善的时候,还需要运营人员协助人工打标签,推荐内容。这一块需要的人力比较多。
2.2话题运营:
目前大部分UGC短视频产品十分依赖话题运营,通过话题带动用户玩起来,因此这一块也是重中之重,需要研究一个合适的话题产生机制,以下是个人思路,欢迎交流:
个人认为一个良性的话题产出流程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站内寻找:运营后台中增加每个视频的点赞数、评论数、分享数的统计,话题运营人员可以方便的在后台中筛选到选定时间内,点赞、分享等数量达到一定要求以上的视频,然后对这些视频进行人工筛选,选出其中因为玩法优质而高赞的视频,进行归纳,看看有没有一些新的玩法,以及玩法有没有可复制性,并监控选中的这些新玩法视频的点赞等走势,看其是否有火的潜力;
站外监控:看竞品以及其他社区类产品的运营话题,看看有没有可以借鉴的,好的社区话题应该是容易模仿、引起情绪的,短视频又是比较容易进行模仿和发泄情绪的,所以这块的运营同学需要多看各类产品,吸收灵感;
跟紧热点:关注各大社交媒体上的热点,结合热点容易激起用户创作的冲动。
2.3用户运营:
包括拉新、留存、kol运营:
拉新:
易用性--是否可以让用户免注册登录使用?能否给用户沉浸式的看视频体验?能否让用户迅速上手知道怎么用工具产出视频?
内容吸引性--刚进来的用户应该怎么让他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找到感兴趣的人?针对不同渠道进来的新用户应该看到怎么样的推荐内容?
深度体验--通过什么机制可以让新用户来深度体验产品,并且能持续激励其深入体验呢?新用户需要一个怎么样的曝光机制让其能被其他用户发现?
留存:
拉活跃:用户视频收到点赞、评论、分享,被关注,好友发视频、话题推送等等,都可以发tips提醒;
很久没来平台时候,通过tips、短信进行用户召回等;
Kol运营:
除了拍客,还有产品中逐渐涌现出来的头部用户,需要及时发现他们,并且鼓励他们保持甚至加强投入,需要有专人维系跟他们的沟通。
三、推广:
推广主要包括了买量、市场推广、公关
3.1买量:
前期新增比较缓慢时候,要让产品到达安全期,还是需要有一定的买量,不同国家、不同渠道的买量成本和效果差距十分巨大,需要市场人员和后台数据同学紧密结合;
3.2市场推广:
核心:怎么引起产品内的功能、内容在各社交媒体上传播,甚至让站内的话题火到站外?
3.3公关:
跟各媒体的合作,推公关稿;各大应用市场评分,舆论监控,用户反馈联系等。
结语
以上是UGC短视频应用业务基本覆盖的范围,每一块业务都可以展开讲很多,今天先描述全貌。欢迎补充,以及欢迎各块专家跟我深入交流,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