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湖南杨守女子钟方勇,取得了676分的好成绩,报考了北京大学考古系。
但有人却说考古专业冷门,还可能找不到工作。得知有网友觉得考古没前途,有一群大佬表示不同意!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大V、彭山江口沉银遗址的水下考古领队@考古君 在微博说道:中国考古人都是你坚实的后盾,祝你学业有成!并为未来的小师妹送大礼包!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至少已实现九省考古圈联动,为钟芳蓉送去祝福。(8月2日《人民日报》)对这一热点事件来说,就事论事只是个人的高考选择和人生志向问题,而背后不少网友的担忧、劝阻,所展现出对读书的态度,影响更深远。
应该说,不少网友对钟芳荣的选择表示出的担忧,置于现实语境不难理解。因为从普通人的理解看,钟芳荣作为留守女孩,也就说其家境不是很好,而对于这样的孩子,在考得高分、有更多更好选择的情况下,应该选报一些热门的、日后好就业、能挣大钱的专业。但钟芳荣却反其道而行之,选择了冷门的、很可能面临难就业也难挣大钱的考古专业。
但问题是,这些网友忽视了一个前提,或者说没有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大学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不错,学更多的知识、练就更多的本领。获取基本的挣钱谋生手段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对一个即将进入大学的年轻人来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其个人的喜好、人生志向也同样重要。甚至一定程度上说,有时候后者更是做人生抉择,如选报大学专业的重要考量。
可喜的是,钟芳蓉听从了自己内心的爱好和志向,是比仅为谋生选专业等世俗要求更高层次、更高境界的选择,更符合大学教育的初心和本质。这一点,我国考古学先驱如李济、夏鼐、董作宾等均是榜样,他们当年选择冷门的考古专业,条件更艰苦,是今日钟芳荣所面对的困难所不能比的。
换句话说,钟芳荣作为高分留守女孩选择北大考古专业,本不该是新闻,更不该被担忧,乃至劝阻,但事实却恰恰相反。这其中,有国内考古专业无法回避的现实原因,但根本在于,目前不少国人心目中仍然深藏着“读书无用论”。只不过,与此前广义的,面对所有学科、专业的读书无用论相比,此次的表现穿上了“冷门学科、难就业、难挣钱”的外衣,针对的是考古专业。
热门专业高度扎堆,冷门专业无人问津,这样尴尬局面的存在,对我们全面丰富大学学科教育、培养社会全面所需人才,都极为不利。而此次湖南高考高分留守女孩钟芳荣报考北大考古专业,却被不少网友评价“可惜报考古专业”,本质还是“读书无用论”作怪,就是一个再次警示,值得有关方面深思。(余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