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首位在美利坚土地上升起五星红旗的侨商,还斥巨资租两架飞机在美国天空中盘旋,拉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的横幅,哪怕再多的美国人民有意见,他也毫不畏惧,播放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响彻大街小巷。
他身上虽然没有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液,体貌也毫无华人的特征,但他最经常说的话是:
我是百分之百的中国人,中国就是我的家乡。
他曾为中国捐款数亿人民币,帮助创办40多所学校、医院和敬老院,小型的公共设施更是多到不计其数。当他得知某些美国媒体发出对中国带有偏见性的报道时,他又花一大笔钱将其收购,彻底赌上它的嘴。
他到底为什么会这么热爱中国?他在成功后,又为中国做出了多少感人肺腑的事?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长着“洋面孔”的“百分百中国人”——熊德龙。
1947年,熊德龙出生于印尼的一个普通家庭,他的生母是印尼人,生父是个不负责任的荷兰人。在熊德龙快出生时,父亲狠心抛下他们母子跑路,生母无法养活这个孩子,只能将他丢弃在孤儿院的门口,任由他自生自灭。
但幸运的是,熊德龙碰到了来自中国的好心夫妇熊如淡和黄凤娇,夫妻俩不忍心看孩子吃苦,就咬咬牙收留了他,并为他起名“熊德龙”。
大家可千万别以为这是对有钱的夫妻,收养个孩子很容易。他们其实并不富裕,只能靠做面点维持生计,并且在熊德龙之前,他们已经收留4个孩子,生活压力本就够大了,再加一个只会让日子更艰难。
可即便如此,他们也没有放弃,反而还最疼爱这个小儿子,夫妻俩平日省吃俭用地供熊德龙吃饱穿暖,哪怕老母亲在大冬天踩着三轮车出去捡破烂,也要为熊德龙积攒学费。
就这样,年少时的熊德龙是在感动中度过的,虽然他知道自己身上流淌的血液和父母不一样,但他认定自己就是他们的亲儿子,他就是中国人。
并且,他也没有让父母失望。16岁时熊德龙为了减少家里负担只身跑到海外发展,十几年后,他凭借着过人的才智打下了自己的商业帝国,成为了赫赫有名的商界大鳄。
然而有钱后的熊德龙却没有贪图地享受人生,他第一时间就想起了养育自己十几年的父母以及心心念念的家乡中国,他决定用“涌泉来报滴水之恩”。
比起拆掉自己的专机座椅,也要为中国多运送一些物资的穆沙拉夫,“长着洋面孔”的熊德龙对中国的情谊也天地可鉴。
1979年,熊德龙带着妻子来到广东省梅州市。他先去看望了自己的养父母,跪在养母面前失声痛哭,随后他又跟随当地的父母官参观了梅州的工厂、农村、学校和叶剑英元帅的故居,每到一个地方他都会情不自禁地停下脚步,深深感受下故土的气息。
在这次的故乡之旅中,熊德龙深知家乡跟西方的某些国家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他决定为父母和家乡的经济、文化发展奉献出绵薄之力。
熊德龙先是为养父母建造了一栋两层高的小楼,并对其他兄弟姐妹给予一定的经济援助,后来他又为梅州的发展捐了数亿人民币,帮助创办了四十多所学校、医院、养老院,其中包括了嘉应大学、剑英大学、梅州华侨博物馆等。另外,熊德龙还支持了市博物馆、梅县人民医院风庚楼,如淡长廊等福利设施的修建,大大改善了梅州人民的生活水平。
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熊德龙对家乡的贡献不止是出钱,还出力。作为商人的熊德龙本身是非常忙的,但只要家乡有事情需要他,比方说嘉应大学的募捐建校资金等,他都会第一个参与,并且还带头募捐。
曾有人问他,你明明是印尼人,为什么要这么对中国呢?
熊德龙脱口而出:我有一颗百分百的中国心和客家情,我是长着洋面孔的“中国人”。
在熊德龙心中,中国才是他永远的故乡,因此无论何时何地,他都会毫不吝啬地表达对中国的喜爱,哪怕在美国的土地上也不例外。
1995年10月1日,作为“华侨领袖”的熊德龙在美国洛杉矶隆重举行了一场升旗仪式,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响起,他饱含热泪地升起五星红旗,让五星红旗在美利坚的天空中飘扬。并且他还租了两架飞机在空中拉着横幅,横幅上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当然了,这样的行为或多或少会引来美国人民的不满,有些媒体还借机发出对中国带有某些偏见的报道。
这让一片赤子之心的熊德龙怎么忍得了?他直接花了一大笔钱收购了美国的华文日报国际日报,还收购了几家印刷厂,用自己力所能及的行动一次次地扩大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现如今,熊德龙已经74岁了,他的养父母也都已经离开了人世,可他依旧没有忘记是中国人的孩子,只要祖国有需要他的时候,他都会挺身而出。
比方说此前疫情蔓延,熊德龙当即就从印尼采购了一大批医疗物资,其中包括了10万只口罩,十万只手套和体温计、消毒液等物资,为我国抗击疫情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深受人民的赞誉。
纵观熊德龙从弃婴到富商的逆袭人生,他的成功值得我们学习,但他对中国的情谊才是最难能可贵的。他是一个懂得感恩、知恩图报的人,无论身处什么位置,都时刻想着家乡中国。不可否认,他确实有一副“洋面孔”,但这都不重要,他永远是我们的好朋友,好兄弟。
不知道你们如何看待熊德龙对中国的情谊呢?欢迎评论区留下看法。这里是大佬档案袋,每天来这了解一个大佬的人生,一段时间后你就是朋友中最博学的那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