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等我。这是我在头条的第52篇原创文章,说说骨盆和盆底的关系。
医疗和健康的专业名词,总是不免晦涩、难懂,让人记不住。我在工作中遇到会混淆骨盆和盆底的姐妹,不在少数。加上骨盆修复的广告宣传中,总是会带上盆底,比如骨盆一收,盆底紧致等等,就更让人对二者的关系,感到迷惑。
那么,经过这一番分享和探讨,我们明确了骨盆和盆底分别是什么:
骨盆呢,是骨性结构,相当于一个框架,支撑和连接着上半身和下半身,里面盛装着盆腔器官,一些复杂的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结构,附着在上面。而这些软组织中,包括盆底。
盆底盆底,顾名思义,就是骨盆的底部,像吊床一样封闭骨盆的最下端,兜住尿道、膀胱、V道、子宫、直肠等器官。
现在,我想让你试着做个小练习:
请你在一把椅子上坐下来,像个淘气宝宝那样,前后摇晃身体。
接下来,使整个上半身向前倾斜,体会盆底有没有扩张,也就是刚才支撑坐姿的坐骨结节,有没有互相远离了一点。
然后,身体回正,你会发现盆底回缩了,坐骨结节靠拢。有节奏地、慢慢地重复几次这个动作,感受每当骨盆的位置、角度发生变化,盆底会如何跟着舒张或收缩?
你看,人体的这些奇妙联系,无处不在,只是平时我们没有留意到。由此我们不难想象,骨盆与盆底,结构上紧密相连,息息相关,功能状态上则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根据坊间的宣传,人们常常这样理解:骨盆是骨性结构,骨盆正了,盆底跟着就正了。而实际上,骨盆歪斜,根源恰恰来自于肌肉的失衡,使得骨骼回不到原来的位置。久而久之,反过来进一步加剧肌肉的失衡。这些失衡的肌肉,就包括盆底。
当骨盆的骨骼结构和关节松动被归位,但造成这些歪斜的肌肉弹性、力量没有发生变化,问题将依然存在。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主张先修复盆底,再关注骨盆。而当骨盆发生明显的问题,在手法修复之后,要把盆底的修复也安排上。比如,当产后耻骨联合分离,引起疼痛、走路受限时,我们会进行骨盆的手法修复,同时加入盆底修复。
骨盆由于特殊的位置,哪怕一点点的变化和失衡,对全身的连锁影响也是显著的。而我们往往在问题比较明显时才会觉察得到。对于存在一点问题,但还不至于大动干戈去做修复的我们,日常的觉察,极为重要。因为有了觉察,身体的自我调整就会自然开始。这种自我调整,有时胜过运动锻炼。
所以,随后3期文章,我将带着姐妹们共同感受骨盆的觉察和放松,来自广受欢迎、轻松舒适的费登奎斯动中觉察体系。
我是君姐姐,传递女性健康力,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