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姚亚楠 唐如钰 每经编辑:叶峰
今日(11月1日),美瞳品牌“moody”母公司“未目(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超10亿人民币的C轮融资,创下了本土美瞳赛道单笔融资最高纪录。据悉,本轮融资由五源资本和KKR联合领投,老股东跟投;据清科私募通数据,这也是“moody”年内斩获的第四轮亿元级融资,而其强大的吸金能力也是赛道火热的缩影——2020年以来行业融资频繁且屡现大额案例,去年初至今赛道累计吸金超25亿元人民币。
在“颜值经济”的风口下,“双眸美颜”市场正迅速扩大,据Mob研究院预测,2025年,中国美瞳行业市场规模可达500亿元人民币。对此,有投资人即表示,作为宽市场、低渗透、高复购的“颜值经济”细分领域,美瞳行业逐渐迈入喷井式发展期,越来越多的本土玩家正涌入赛道。
国货品牌崛起,“双眸颜值”赛道真香?
记者获悉,截至目前“moody”已经完成6轮融资,背后不乏高瓴、腾讯投资、GGV纪源资本等一线机构的加持,累计资金超14亿元。该公司方面表示, 2020年其彩瞳产品销售额已突破2亿,今年交易规模有望超8亿;本轮融资所得则将用于产品的研发与升级,进一步加强科研团队和研发中心的建设,并加速公司的国际化发展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moody”的吸金力也是行业投融资火热的缩影,据每经记者不完全统计,2020年以来美瞳相关领域发生融资案例15起,累计金额超20亿元人民币,且背后多为高瓴、腾讯投资、GGV纪源资本、真格基金等头部机构布局。此外,公开资料显示,全国范围内现存美瞳行业相关企业约2000家,其中有近75%的企业是过去三年里成立的。
美瞳赛道主要品牌融资情况
(数据来源:清科私募通以及公开资料)
事实上,作为颜值经济的细分领域,美瞳穿戴已成为爱美人士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天猫隐形眼镜行业人群洞察白皮书》即显示,美瞳占据隐形眼镜市场近六成,其中新生代人群占了消费群体的一半;2021年上半年彩色隐形眼镜同比增速达83%。此外,据Mob研究院的预测,2025年中国美瞳行业市场规模可以达到500亿元,有望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市场。
GGV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徐炳东则表示,近年来中国美瞳用户消费频次的快速上升以及对于品质的追求使得中国逐渐成为全球最大且重要的单一市场。
在宽市场、高复购、低渗透等优势的诱惑下,美瞳作迅速成为“颜值经济”下的新风口,引得创业者和资本积极布局。
4iNLOOK创始人陈裕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就曾强调称,美瞳市场最陡的增速尚未到来,因为当前主要的用户50%是白领,消费能力高但是渗透率不高,“等到00后这波渗透率高的用户逐渐有了独立的经济基础和使用场景,这个品类才算完成真正的规模化增长”。
“医疗器械+消费品”双重属性,供应链要求更严苛
与此同时,记者注意到,在当下,对供应链的把控和管理是新兴美瞳品牌布局的重点。不同于其他消费品,在我国美瞳已被列入三类医疗器械监管,购买、使用等各方面均有严格要求,这即对新品牌的供应链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当前国内绝大多数美瞳品牌并非自主生产,多采取品牌设计开发款式,代工厂生产的模式。
而当下国产品牌的代工厂则主要来源于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中国台湾的美瞳生产量占全世界将近一半,中国大陆的自动生产线的代工厂尚未超过10条,并且,部分顶尖代工厂合作门槛较高,如中国台湾的晶硕光学的合作伙伴大多是日本的美瞳大品牌,如T-Garden等。
“KILALA可啦啦”创始人赵松耿在接受媒体采访谈及美瞳供应链时就曾表示,美瞳需要兼顾消费者在时尚和舒适两方面的需求,审美的更迭和上新速度对供应链的要求越来越高,柔性快反供应链不仅需要品牌多年与工厂磨合的默契,而且需要更大的投入,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日抛的生产成本最高,每种花色都有起订量。
不低的代工门槛和稀缺的生产线,也倒逼着本土新兴品牌开始布局自有生产线。
事实上,与这波新消费浪潮的发展路径类似,走出早期生长的美瞳品牌开始向供应链倾斜;有资金和资源实力的创业者向上游供应链寻求创新或提升效率已是必然。记者注意到,今年3月,即有消息称“moody”已开始涉足上游工厂的建设,在厦门投资设立为爱睿思(厦门)科技有限公司,核心团队来自晶硕光学,预计在2022年中旬可达量产,五年后产能将达每年10亿片。最新一轮融资消息公布后,该公司亦表示2019年成立至今其已经投入3亿人民币用于材质和生产线研发,未来将继续投入超5亿资金。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