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宁9月2日电题:采下致富果 摘掉贫困帽——青海共和县沙珠玉乡枸杞采摘季见闻
新华社记者陈杰
耐海塔村的枸杞又红了。
傍晚时分,金色的阳光穿过枸杞林,映在卓玛的粉色头巾上,无比鲜艳。一粒粒小红果子在卓玛指尖翻动,随后落入她身旁的桶中。
初秋时节,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的枸杞熟了。短暂的采摘季里,沙珠玉乡耐海塔村的枸杞地中热闹无比。近200名采摘工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沿着一排排枸杞树辛勤劳动。
一个月前,下卡力岗村的劳务经纪人就已组织村民来耐海塔村摘枸杞,村里有不少人报名。“摘一斤挣1块5毛钱,我还不太熟练,一天能摘40斤左右。”下卡力岗村村民卓玛说,骑电动车过来只要15分钟,工作的同时还能照看家人。
这段15分钟的致富路,本被一片沙漠所覆盖。“我们住在沙漠旁边,以前风一吹到处都是沙子,门都出不去!”耐海塔村村民王积玉说。王积玉今年55岁,是村里的劳务经纪人,今年他组织了近30人的队伍采摘枸杞。
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导致沙珠玉乡长期贫困。经过数十年治沙造林,沙珠玉乡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这片沙漠绿洲终于引来了“金凤凰”——有机枸杞种植基地。
“以前漫天黄沙,道路不通,乡亲们宁愿在家吃稀饭也不想出去打工,现在生态治理好了,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了。”王积玉说,共和县玉苗产业有限责任公司与耐海塔村签订了土地承包合同,土地流转后,村民还可以来种植基地打工,这样村民就可拿到两份收入。
采摘后,小小红果子被送到共和县的枸杞加工厂,经过初加工再运到国外深加工,最终销往欧盟、北美等地区。
“我们的枸杞通过了德国的有机认证,德国公司与我们签订了长期销售合同,收购公司的枸杞产品。”共和县玉苗产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赵全录介绍,在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及当地政府的扶持下,公司目前已建立枸杞种植基地10个,种植有机枸杞2.32万亩。
赵全录告诉记者,公司通过固定用工和临时用工两种方式,为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枸杞田间管理、枸杞采摘、枸杞加工等近400个就业岗位,贫困户人均年收入超过2万元。在为期三个月的采摘季,有1500多名当地村民参与采摘工作,平均每人能拿到1万多元工资。
临近日落,还有不少人在枸杞地里忙碌,各色头巾掩盖不住收获的喜悦,人们收获着枸杞,也收获着火红的生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