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YOYO
编辑 | 馨羽
在流量时代,各种有意思的文字梗总能在不同时期出圈,然后掀起一小阵热潮,比如“凡尔赛文学”还有“糊弄文学”,再比如各种霸总为代表的“明学”。
这几个月来开始发酵并迅速在各大平台出圈的,就是“废话文学”。
在微博,网友展开了#废话文学大赛#,话题总阅读量上亿,登上热搜;
在B站,各种“废话文学”的视频播放量都极高,弹幕留下无数“再来亿遍”的打卡记录;
抖音上搜索“废话文学”,可以看到明星艺人和广大网友的玩梗互动,全民“废话”热潮席卷而来……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废话文学”。
关于“废话文学”,我长话短说,但是说来话长。
本质上就是一种看起来是废话,实际上就是废话的文学形式,能营造出一种“说了但又没说”的感觉。
其实,在解释的话术中,标黑的就是“废话文学”的一种,语言是真有趣,就是说了等于没说。
这种抖机灵显然是互联网众多网民最喜闻乐见的形式,各种脑洞不断打开,进行各种“废话文学”的创作。
见了好朋友,
就是:“一日不见,如隔一日。七日不见,如隔一周。”
觉得非常受教,
可以说:“听君一席话,如同一席话。”
想要引经据典,可以信手拈来:
“俗话说的好:俗话说的好。”
看到有人熬夜,可以体贴关怀:
“这么晚还没睡的人,应该还没睡吧。”
讨论小说或电视剧,可以说:
“结局总是一如既往地一如既往。”
感慨时光老去年华不再,可以说:
“现在的年轻人啊,和老一辈比起来是真的年轻。”……
“废话文学”的兴起让所有人了解到:听废话的人有多崩溃,说废话的人就有多开心。
热衷于“废话文学”的互联网原住民们普遍认同的是,鲁迅是“废话文学”的鼻祖——“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
当年那些要求熟读并背诵全文的内容中,只有这样的“废话文学”看一眼就忘不了,还能记一辈子……
不过,这句话绝对有强调的语义在其中,如果替换一下,感受会更为明显:
平铺直叙版:我家在上海外滩有两套房子。
鲁迅废话版:我家有两套房子,一套在上海外滩,另一套还在上海外滩。
怎么样?是不是有内味儿了?这绝对集“废话文学”“凡尔赛文学”之大成。
其实,“废话文学”早就已经默默进入我们的生活,只是此前我们浑然不觉。
比如岳云鹏的《五环之歌》:“啊,五环,你比四环多一环,你比六环少一环。”
还有诸多影视剧作品中,平时可能未曾留意,当带着“废话文学”的滤镜去寻找,好像到处都有“废话文学”。
正剧《康熙王朝》中,康熙皇帝就官员贪污腐败问题进行了一场狂风暴雨且“废话文学”气息浓厚的发言:“当朝大学士统共有五位,看看这五个人吧,哪个不是当朝大学士?”
耳熟能详的《西游记》,唐僧问一老者:“这城门上写的是比丘国,怎么改成小儿城了?”老者答:“原本啊……这是比丘国,这如今啊改名小儿城了。”
再比如本身就各种车轱辘话反复说的琼瑶剧。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看到这里,不仅恍然大悟:我之前还没发现,当我发现的时候我已经发现了。
网友们能如此轻松地驾驭“废话文学”,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说废话确实轻松,而且还能在诗词上进行二次创作:
三人行,必有三人。
无言独上西楼,有言不上西楼。
十年生死两茫茫,五年生死一茫茫。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能短到哪儿去?
“废话文学”被赋予了全新的时代内涵,其本身所具备的娱乐性、批判性和宣泄性,使它的讨论度在各大平台呈指数式增长,而其较低的创作门槛,也使网友迅速参与其中:
你搁这搁这呢?
据我所知我一无所知。
我前脚刚走,后脚就跟上了。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已经过来了。
人在不开心的时候 是真的不开心。
听了你的分析,我决定再分析分析。
关于明天的事情,我们后天就知道了。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不崩的。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具体什么情况,还得看情况。
冷知识:每呼吸60秒,生命就会减少一分钟。
研究发现,坚持每天早上吃一个鸡蛋的人,比没吃鸡蛋的人,多吃了一个鸡蛋。
“废话文学”背后蕴藏的是当下年轻人的宣泄与自嘲,也能够满足年轻人对建立连接与归属感的渴望,以“废学”来抛梗接梗,年轻人既有了一个新鲜又易发泄的出口,也能够由此来寻找同类,有一种被连接、被理解的愉悦与舒畅。
“废话文学”更像是一种可套用的语言互动模板,可以轻松将当下流行的形式运用在自己身上,全民化的使用与传播,使其在社交媒体迅速发酵。
所以,如果你愿意花点时间了解“废话文学”,你就会发现你多花了点时间。
有人说,“废话”中的这种语义重复造成了预期差异,是幽默的来源,也是人们反叛高密度信息社会的一种心理策略。
还是朱自清先生看得清楚,活得通透。关于废话,他专门写了一篇《论废话》,很有意思:
(注:这篇文章发表在1944年5月28日的《生活文艺》中,绝对不是那种坊间诸多编纂的鲁迅语录)
“人生是个动,行是动,言也是动;人一辈子一半是行,一半是言。一辈子说话作文,若是都说道理,那有这么多道理?况且谁能老是那么矜持着?人生其实多一半在说废话。诗文就是这种废话。得有点废话,我们才活得有意思。”
“其实谁能不重复别人的话,古人的,今人的?但是得变化,加上时代的色彩,境地的色彩,或者自我的色彩,总让人觉着有点儿新鲜玩意儿才成。不然真是废话,无用的废话!”
当你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你一定在看文章吧。不知道看完之后会是什么感觉?
是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还是我上次这么无语还是在上次?
又或是但凡你说的有一点道理,也不至于一点道理也没有。
虽然我们说废话、写废话,但我们依旧是快乐的。而且这种快乐,在充斥着忙乱和焦虑的生活中,尤显可贵。
有人问我为什么会写这篇文章,小编只能说:
因为你想看废话文学,所以我写了废话文学,所以你得到了废话文学。
当你看完我的文章时,那你就看完了我的文章。
所以,废话文学,你学废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