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备无患。
文/易琬玉
编辑/范婷婷
小方在国外住酒店时,经历了一次火灾的紧急疏散,尽管她及时逃离,还是被浓烟熏着了。这次死里逃生让她心有余悸,回国后,她总想在家里备一套逃生装置,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直到有一天,她在抖音刷到连军的缓降器,立马去淘宝搜索订购了。
“大部分人不知道有这个东西,也不知道该搜索什么关键词”,尽管连军在2011年就设计好了缓降器,并在第二年登上了央视《我爱发明》节目。
十年过去了,这件产品依旧没能广泛出现在普通家庭。他们的淘宝店,永远是收藏加购的人多,下单的人少,“大家都想备着,但永远不想用到 ”。
普通人也能从高层安全下落
连军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在“中航181”工作了一辈子,也和机械打了一辈子交道。和众多军工厂一样,“中航181”是个代号,它位于武汉,主要做航空仪表的研发和生产。
退休前,连军的工作主要围绕“飞行器救生座椅的开伞器”展开,弹射救生座椅的开伞器需要稳定可靠的计时,内部的计时装置往往都是机械的而非电子的,“这种机械计时装置叫擒纵结构,在机械手表、军用设备上其实都有用到”。
退休后,连军脑子里总是源源不断地冒出许多机械设计,于是在2011年,他利用擒纵结构设计出了一台缓降器,“齿轮转动的每一步都被擒纵机构管住了,相当于是稳定、连续的一抓一放,从而完成对下降速度的控制”。
缓降器并不是连军的首创,但是擒纵结构的缓降器,“不仅在国内,在全世界也是绝无仅有的”。以往的缓降器往往是通过摩擦力来减缓下降速度,但是摩擦力并不恒定,所以人在下降的时候会有加速-减速的顿挫感”,同时因为金属和橡胶的存在,这类装置需要时常检修,“怕水也怕高温”。但是连军的缓降器不会有这些问题,它下降的速度稳定,也不需要经常检修。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缓降器听起来就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可能消防员才会用到吧”。但连军和他的团队们并不这么认为,他们的想法是做出普通人也能轻松上手的缓降器,“就把缓降器固定在窗边,和家装融为一体”。
为此,他们还专门设计了缓降器的外观——一幅画作为外壳,“平常看起来和普通的装饰画没什么区别,打开里面就是缓降器,随时都可以用”。之所以采用这样的外观设计,一是为了让缓降器看起来没那么突兀,二是让它固定在一个地方,“因为缓降器不是即买即用,如果不固定好,可能之后自己也不记得放哪里了,固定在一个地方,还有幅画做提示,就很醒目,紧急时刻要用,也不用到处找”。
缓降逃生,不等不靠
火灾是缓降器最被需要的场景,尤其是对于高层住户而言。
在我国,只有建筑高度高于100米的超高层住宅才会强制安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此外,酒店、别墅、高档公寓也会要求安装上,但是普通高层住宅因为有消防栓,所以对自动灭火装置没有强制要求。
2017年6月22日,轰动一时的杭州保姆纵火案,造成母亲和三个孩子死亡。保姆用打火机点燃茶几上的一本书,扔在布艺沙发上,导致火势失控,保姆提前逃离,女主人和三个孩子被困在唯一一间没被火势波及的房间求救。但因为消防水泵出现故障,火势未能及时扑灭;同时因为入户门被锁,消防员没法进入屋内,四人求生无门。
2019年12月30日清晨,重庆涪陵区踏水桥小区居民楼发生大火,致一家六口死亡。尽管在发现起火后就及时报了警,但不管是专业的消防团队、热心救人的邻居,还是受过消防培训、尝试自救的住户本人,都没能将一家六口从死神手里夺回来。
(图源澎湃新闻)
这两起事故,都反映了很多小区存在的隐患:消防通道长期堆放杂物,消防车进不去;消防栓水压不足,无法有效灭火;尝试从窗口逃离的当事人,找不到可以利用的工具……
每次看到这样的新闻,有人跳出来说买房不能买高层,也有很多住在高层的人开始害怕,但如果灾难真的发生,我们又该怎么办?
因为事故的发生,高层住宅逃生引起了社会的共同关注,“最明显的是,2019年冬天,多起高层火灾接连发生后,来了解、下单缓降器的人明显多了”。但人们的心理又是微妙的,“相对便宜的安全绳和逃生面罩销量一下子涨起来”,但面对更贵的缓降器,“大部分人还是会犹豫一下,都觉得灾难不会这么快就落在自己头上嘛”。
因为安全绳只适用于六层以下的逃生,对于高楼住户而言,更有效的逃生工具就是缓降器。为了让更多人知道这个产品的存在,连军团队在大部分城市都建立了营业点,“很多人还是要实地试一下才放心”,在杭州的仓库里,三楼窗边有一台试用的缓降器,许多代理商来试用,外墙都被磨出了一道道印子。
让大家知道缓降器的存在
“连军缓降器”在八年前就开了淘宝店,除了线下的营业点,这是他们唯一的线上渠道。起初,团队也常去各个小区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我们发现, 大家知道这个叫‘缓降器’后,会打开淘宝搜索、对比价格,索性就开了淘宝店”。
缓降器的浏览并不高,“因为大家并不知道这个东西的存在”,尤其是团队还走过许多弯路,“我们参加消防展,发现来的都是同行;投放电梯广告,大众也没什么感知“。像逃生装置类产品,推广起来其实很难,因为它们并不能即时满足某种需求,一旦价格稍高,消费者就会更加犹豫。
“我们的缓降器3000多一台,应该是淘宝上卖得最贵的”,在团队看来,这种救命用的东西要保证随时取用、万无一失,浏览到售价不及自家十分之一的缓降器,他会想,“这些卖家,自己敢跳吗?”团队里每个人都曾从窗台“跳下去”,他们每次去安装,"客户都想我们做个示范,那说跳咱就跳一个吧",他们非常相信自己的产品,产品也从没让他们失望。
贵有贵的道理。他们曾经给中海油提供过一批缓降器,“对方要求非常严格,我们的产品已经有国标和欧盟证书,他们都不看,要自己出钱做测试”。他们的缓降器,被安装在中海油的油井上,出现在广东省消防物资采购清单里,也被房地产商提前统一安装在楼房里。
(连军团队运营的抖音和逛逛)
“买不买其实和钱没关系,和观念有关”,接触的客户里,有住着豪宅别墅也不想“浪费”钱的,也有自己安装后安利给邻居的。如何培养起这种观念,是推广中最大的难题。“产品本身有很大市场,只是知道的人还不够多”,为了让更多人知道缓降器的存在,团队开始在短视频发力,“因为一条平常的缓降视频,居然能有几千万浏览”。
此后,他们在抖音发布了许多视频,并在橱窗里放上淘宝链接,为店铺引流。除此之外,也积极经营起了“逛逛”,视频下面就是商品链接,“大部分第一次看到缓降器的人都会觉得新奇,他们不一定会买,但很有可能会收藏加购,起码知道有这么个东西存在”。
(安装完成后的缓降器可藏在装饰画里)
团队每年都会安装约两万台缓降器,至今为止还没有一位客户真正用到过,“希望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它,但永远不要用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