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建利/文
二七区张仙这个村,在过去郑密路还是西南郑州主要交通要道的时候,由于临着路边,并不闭塞。但是因为郑密路到了这个地方,因为处于爬坡地带,再者,郑密路地势高,整个村庄显得就在沟的下面。
与此情况相同的还有邻村张丘。上世纪,张仙临着郑密路的几家房子比较气派,有一家我还去过。张仙的街里头很多是旧舍,绿树葳蕤,环境安静。村内的道路,多是依着地势形成的,马路修成之前,还是土路。有的地方还是土岗,或者深坑。深坑里甚至有积水。村落之外的田地,或者垄岗、或者洼地,不在一个水平线。所以看起来,有的地块高处只能看到庄稼的上头枝叶或者参天的大树。有的地块在低处,整个看起来一览无余,包括水沟。那时,走到村子里头,会村户门里听到狗叫,也会看到鸡们悠闲地跺着步子。村民开着拖拉机,或者几个背着农具出入村中。村中还可以看到院墙外的柴禾垛或者粪堆。
关于张仙村的史料记载,说的是旧时,因为一个张姓医生而得名。张丘是因为村内有高大的土丘而得名。旧时郑州一带,旧事,对医生职业有所歧视。医生被成为“看病仙儿”。与此同时,和另一种职业相对:“某半仙”。这种喊法都是当着面子,而是背后称谓,具有轻视、污蔑,甚至调侃意味。这种陈旧观念在今天已经被摒弃。
今天所言的张仙和张丘,是两个互相临近的村庄。也不知哪个年代,有年夏天,一个老樵夫到村外一处高地打柴,被毒蛇咬了一下,有一个赤脚先生救了樵夫一命。赤脚医生到处云游,没有定所。老樵夫问明赤脚医生的年龄姓氏,知道姓张,时局混乱,流落至此,于是留他在村内让给自己看好病,同时准备女儿嫁给他。
这个张医生,医德高尚,医术精湛。行医大半辈子,曾经帮助远近不少乡民,口碑甚佳。张仙由于德高望重,在去世的时候,人们都前来祭奠,人山人海,有的人甚至泪流满面,久久不愿离开现场。
于是就有心情抗的住的人说:“张老先生,这是仙游,我们有病了怎么办?”有人说:“这不是死,是仙游去了。说不定在咱附近寻草找药呢!”有的老头老太太竟然点头还说:“说不定张神仙还会回来的。”
周围乡民商量,把这位张医生埋葬在一个高高的垄岗之地,以便大家远远地都能看到他。大家都同意了。这个埋葬张医生的地方后来就叫张丘。人们都说张丘张医生的墓地周围长的药都是草药,就不断有人前去采摘。有一次,有个老头为了给孙子找跌打药,前去张丘,路上远远看到一个老头,倒骑着小毛驴,身边还跟着一个瘸着腿背葫芦的老头。两个人的脸一个朝前,一个朝后。倒骑着驴的拉弦,背葫芦的唱歌。真是逍遥自在,神仙快活。采药老头拿着随便采来的草药回去后很快治好了大孙子的病。周围乡民得到消息,一下炸锅了。大病小情都去张丘采药,结果百病祛除!乡民们议论纷纷,有的说是这是神人临凡相助。大家聚堆一商量,干脆凑钱建个庙把,就就叫“张仙庙”吧。至于埋葬赤脚医生的坟莹一带,人口渐多,形成村庄。人们以坟丘命名,叫做张丘。庙宇建成了以后最初就是张医生,后来年深日久,庙里换了高大上白富美的张仙。至于张医生行医的事,鲜有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