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入夏以来山东青岛近海遭遇浒苔侵袭,这是青岛15年来遭遇的最大规模浒苔侵害。山东近海为何会出现如此严重的浒苔侵害?未来我们应该如何治理浒苔侵害?7月12日,光明网记者在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上专访中国生态学会常务理事、生态领域专家陈尚,对此进行解答。
近日,浒苔绿潮开始侵入青岛市所属海域,青岛市发布海洋大型藻类灾害蓝色预警,同时启动四级应急响应,设置前置打捞、近海防御打捞、海湾拦截和浅海及岸上清理等"四道防线",确保海岸整洁,守护滨海旅游环境。(王海滨摄/光明图片)
浒苔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海洋中的无毒藻类,在失去水分死亡后会散发恶臭。浒苔的大量繁殖会遮蔽阳光、死亡分解会消耗水中氧气,对其他海洋生物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陈尚博士分析,浒苔灾害是多种原因造成的。首先是江苏等地渔民的紫菜养殖。养殖筏架就像网一样可以附着杂藻,渔民在清理筏架的时候,存在将清下来的浒苔进入海里的情况。第二是滩涂上的鱼虾蟹养殖,养殖池也会附生浒苔,池水每隔十几天需要更换,换水就会把附生的浒苔排到海里。第三,黄海海底的沉积物主要是泥和沙,里面都含有浒苔的孢子,海浪搅和后孢子就会释放到海水中,这是浒苔旺发的三个主要来源。
如果浒苔不靠岸,可视作一个自然生态过程,但是靠岸就会造成生态灾害,还会造成海水养殖损失,以及滨海旅游景观破坏和经济损失。
由于江苏至山东的海流方向是确定性的,是从江苏南通往山东青岛方向走,从每年5月的漂流期开始,浒苔遇到适合的水温,水也比较肥,浒苔就会在海水中边漂流边快速生长,导致6至7月到达青岛海域的时候形成很大规模。而大规模浒苔靠岸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灾害。
那么面对浒苔灾害如何进行处理?陈尚博士表示,从2018年起,自然资源部牵头山东省和江苏省开展联合治理,对浒苔进行早期打捞。在4、5月期间浒苔在清理阀架浒苔苗比较小的阶段,发动渔民将浒苔收上来。此时回收浒苔只有几万吨,花费较少的资金就能解决问题,但是如果拖到了7月,浒苔已经爆发性生长,则处理成本就会成十几倍增加。打捞工作可通过政府主导的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奖励机制实现,经由自然资源部牵头,江苏省和山东省政府共同参与设立,可在江苏和山东海域的边界划线,由自然资源部下属单位做监测,通过遥感卫星对从江苏管辖海域进入山东海域的浒苔覆盖面积进行测算,以此确定一个考核指标。如果实际输入面积低于考核指标,由山东补偿江苏,反之由江苏补偿山东。具体指标可由自然资源部和两省约定,通过这个海上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督促大家主动承担责任。(光明网记者 张蕃)
来源: 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