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在起飞前就知道自己在太空任务中无法返回,那么他还会选择登上这艘飞船吗?
前苏联宇航员科马洛夫就是这样一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壮士,他为何义无反顾地踏上这趟旅程呢?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人类航天史上一次极其悲壮的航天事故,科马洛夫事件。
当飞行员时的科马洛夫
在冷战时期,谁能成为到达太空的第一人,成了美苏两国在太空领域竞争的关键。
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号发射升空,成为第一名到达外层空间的人类,名垂青史。在这之后,是无数优秀的宇航员为之努力的结果,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有资格成为太空第一人,就比如科马洛夫。
太空第一人加加林
最有可能替代加加林的,就是科马洛夫,他是1960年前苏联第一批选中的宇航员,之前是空军的首席飞行员,1959年,科马洛夫与大约空军3,000名飞行员一起参加了太空第一人的候选活动。
科马洛夫
科马洛夫非常优秀,他最后被选为第一梯队的二十名候选人之一,这20人被送到了莫斯科郊外的TSPK,也就是俗称“星城”的宇航员训练中心。
最终,科马洛夫因为年龄问题,没能达到当时的航天首席设计师希尔盖.科罗廖夫规定的标准,主要是科马洛夫当时已经32岁了,是20人中年龄最大的候选人,而科罗廖夫规定的最大年龄是不超过27岁。
受训中的科马洛夫(左)
但科马洛夫拥有更优异的工程和技能知识,所以被宇航局留了下来,成为了后续计划的候选人。
然而此时的苏联,太空任务成为了政治的工具,苏美两国都不惜一切代价要在太空领域战胜对方,这就为后面的悲剧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1963年,苏联获知美国将进行不载人飞船的发射,美国的飞船可以乘坐3人,而苏联第一代飞船东方号只能载一人,所以当时的赫鲁晓夫得知后很着急,要求科罗廖夫所在的航天局必须在1964年实现3名宇航员同时升空,以在这一领域压倒美国。
东方号
赫鲁晓夫的命令,让设计人员们非常为难,如果重新设计,时间上肯定来不及,那沿用加加林升空使用的东方号(Vostok),又容纳不下3名宇航员,最后的只能是冒险,就是拆除掉东方号中一切不需要的设备,腾出空间,将原先的1张座椅改为3张,并排放不下,就改为三角形置放。
两人位改三人位
但是这样的话,就超过了火箭的最大载荷,为此,苏联还第一次从西方进口了更小巧的无线电通讯设备,来代替原先东方号上笨重的设备,以尽量减少每一克多余的重量。
使用西方设备
但是另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如何解决着陆的问题。
此前,东方号飞船本来是配备有弹射座椅的,在加加林返回地球时,需要炸开飞船的舱门,然后启动里面的弹射座椅,座椅弹出后释放出降落伞,安全着陆。
东方号弹射座椅
而将东方号改成3人座椅后,重量增加,就无法加入弹射座椅,只能使用普通座椅,那么着陆就必须是,炸开舱门后,释放出降落伞,用降落伞减速,等于是降落伞要承受整个飞船的重量,这样风险就大了很多。
降落山方案
最后科罗廖夫他们反复论证,最后采用了一种新型材料卡普隆合成材料做降落伞,这种降落伞能够承受更大的载荷,这个着陆方式的转变,也为后续的灾难埋下了种子。
新型降落伞
这架被改造的飞船被称为“上升号”(Voskhod ),它在1964年带着科马洛夫和其他两名宇航员,成功进入太空又安全返回,还实现了人类第一次出舱行走,中间没有出现任何的问题,但这种激进的太空计划存在极大的风险。
第一次出仓行走
在20世纪60年代,美苏在太空领域争霸的终极目标就是实现载人登月,因此,一系列新型的飞船就要抓紧研发,当时,美国研发的是“阿波罗”系列登月飞船,而苏联的计划就是“联盟号”飞船。
联盟号
1966年,科马洛夫和加加林一起被派往了苏联的这个联盟号计划,要实现登月,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飞船在太空的对接问题,而科马洛夫在参与这个计划后,就利用自身的航空工程师的优势,和设计小组讨论,发现联盟号的舱门尺寸太小,降落伞在弹出时会有一定概率的故障,但是设计小组并没有更改这一方案。
科马洛夫发现舱门问题
科马洛夫和加加林在后续中,越来越担心这个问题,但是两人还是一起严格参加训练,休息时两人会在发射中心外面打猎喝酒,这是他们唯一的放松方式,也因此,两人建立了非同寻常的友谊。
科马洛夫和加加林
1967年。科马洛夫被任命为联盟1号飞船(Soyuz 1)的指挥官,而太空第一人加加林竟然成了他的后备宇航员,这充分说明了科马洛夫的综合能力要更强,虽然科马洛夫比加加林大7岁,身体素质也差一些,但是宇航员考量的是一个综合素质,特别是在危机状态下的应对措施。
加加林称为科马洛夫的后备
科马洛夫和加加林都是经验丰富的宇航员,通过多次太空飞行,他们深知,联盟号飞船的设计存在重大安全问题,但是当时,只有他们两人有资格参与这个计划,而当时苏联的计划,是发射一人到太空,然后再发射,另一艘飞船对接,最终返回地球。
危险的太空对接
科马洛夫在发射前就预知到了危险,他要求如果返回地球发生事故,他的葬礼必须要以公开的形式举行,以便苏联高层能够看到他们的所作所为,以便之后更正确地对待航天事业。
1967年4月23日,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发射中心,科马洛夫还是毅然登上了联盟一号飞船,这次发射连测试都没有完成,因为美国的飞船接连发射,让苏联的时间紧迫,必须要马上载人发射。
发射前的科马洛夫
在科马洛夫登上这艘飞船之前,就已经肯定自己几乎不可能活着回来了,他的好友,也是唯一的后备队员,太空第一人尤里·加加林甚至在发射当天,试图强行登船替他执行这项几乎必死的任务。
但是这个时候,科马洛夫是不可能退出的,在发射前一个月,他和当时的好友罗萨耶夫见了一次面,对他说,自己有可能不能活着回来了,罗萨耶夫于是问道,为什么不拒绝这次任务呢,科马洛夫回答说,如果我不去的话,他们会让加加林去的,科马洛夫继续说,我说好要照顾好他的,之后他们的谈话结束。
而加加林试图挽救科马洛夫,加加林已经是国家英雄了,还是有史以来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类,具备极高的威望和荣誉,所以他向当时的苏联最高领导人勃列日列夫,写了一份长达10页的备忘录,说了他们和技术人员一起发现了联盟1号存在203个结构问题,这些问题很严重,这次发射很危险,加加林建议,应推迟任务,
加加林做最后的挽救
但问题是,谁能替他把这份备忘录交上去呢?结果把他这封备忘录提交上去的时候,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被降了职,所以,加加林意识到,推迟发射是不可能的。
最后,科马洛夫还是登上了联盟1号,飞船在发射过程中没有出现问题,联盟1号进入预定轨道,开始绕地球飞行,但这个时候,飞船的一系列问题,就开始暴露出来。
联盟一号
首先,飞船的天线无法正常打开,这样飞船的导航就很困难,和地面的沟通出现断续,更严重的是,飞船的两块太阳能电池板,只有一块正常打开,另一块出了故障,这样飞船的电力不足,设备随时都可能停止运转。
太阳能板有一块打不开(模拟图)
由于电力不足,飞船的通讯和飞行姿态都出了问题,科马洛夫试图手动修复飞船姿态,但是作用不大,他返回地球的机会正一点点减小。
正是由于联盟1号的一系列问题,苏联宇航局决定取消第二天发射的对接飞船,这一决定可能挽救了后续升空的两名宇航员,这个时候,科马洛夫必须靠自己的能力或者是靠运气返回地球。
独自在太空中的科马洛夫
第二天,科马洛夫的联盟1号开始返回地球,在进入地球大气层后,飞船的进入姿势非常不好,一直在旋转,在接近地面时,速度达到了40米/秒,而这个时候要打开降落伞,使飞船的速度降到5米/秒以下,这样才能保证宇航员的安全。
飞船返回地球
在接近地面9-11公里的时候,科马洛夫打开了飞船的一个舱门,放出了主降落伞,但这个时候出现了科马洛夫和加加林之前的担忧,由于舱门太小,主降落伞一直没能完全打开,飞船的速度还是没有明显下降。
主降落伞
科马洛夫于是又打开了副降落伞,结果副降落伞和主降落伞缠绕到了一起,飞船最后以45米/秒的速度撞向地面,变成一块铁板。
降落伞缠绕
最后在现场,发现科马洛夫尸体的残骸呈不规则状。苏联的几名军方高层在观看了科马洛夫的遗骸后,一言不发,最后他们对科马洛夫举行了国葬。
科马洛夫遗骸
而在坠毁过程中,科马洛夫和地面人员的通话录音没有被公开,在很多资和一些文学作品中,说到科马洛夫在最后时刻和妻子还有女儿通话,还嘱咐女儿要好好学习,这些是否属实呢?
很多年后,一份据说是来自于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的泄密录音,记录了科马洛夫在最后时刻,和地面塔台的对话,美国情报部门在土耳其的某个秘密监听站,监听到了他们最后的对话。
在录音中,听到一个人在大骂地面塔台人员,说他们全都是XX,情绪一度失控。
神秘录音
想听这份原始录音的,可以去我的主页@晓涵哥来了搜索“神秘录音”关键字。
但是,这份录音的真实性仍然存疑,首先,录音中科马洛夫不太像明知道自己要去赴死的样子,和地面人员的大吵大闹,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这也不符合科马洛夫这样顶尖宇航员的行为,另外,当时科马洛夫的飞船,以非常高的速度进入大气层,产生了大量的摩擦,飞船会被电离化的离子包围,形成一种隔离效应,这个时候叫做黑障,飞船和地面的通讯会完全中断,地面人员听不到任何来自于飞船的通话。
这样,就不存在所谓的最后通话,即使到现在太空飞行器返回地球的黑障问题也没能解决。
而加加林在科马洛夫事件之后,变得郁郁寡欢,他早就预料到了这个结局,但却无力改变,之后不到一年,他在一次驾驶一架喷气式战机时,突然失事,年仅34岁,他的骨灰和他的好友,科马洛夫一样被埋入了克里姆林宫宫墙。
驾驶飞机的加加林
科马洛夫坟墓
科马洛夫以自己大无畏的精神参与了这一次注定失败的任务,而同时期美国进行的阿波罗计划中,也发生过多次严重的事故,在登月成功之前,美苏一共有14名宇航员牺牲。正是这种一次次由特殊年代造就的悲剧,才让现在人类的太空任务变得越来越谨慎和安全,这些人类的太空先驱们值得被我们记住。
好这就是今天本期视频的全部内容,如果你也喜欢,请关注@晓涵哥来了我会持续创作更多精彩的原创文章。
#全能创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