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各地攻坚克难,采取线上线下等办法,助力农产品出村进城——
采购团向村民发放鸡苗。
村民将大米称重,卖给采购团。
驻村工作队员帮农户销售鸡蛋。
5月27日,巴报精选电商新零售平台正在直播推广本地特色产品——有机核桃油。记者 张敬伟 摄
恩阳区上八庙镇窑垭村村民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当地土鸡蛋。记者 夏雨 摄
为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以产品为媒介、用消费搭桥梁,与贫困村、贫困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成为激发社会力量参与脱贫的重要方式。
互联网时代,流量带动销量。为了拓宽销售渠道,我市不少帮扶单位、帮扶干部、新型经营主体、电商平台负责人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通过各种途径创新销售农产品。迎着五月灿烂的阳光,本报记者赴多个乡镇,了解为帮助老乡卖货,他们都想了什么新办法、做了哪些新尝试。
团购来一波
贫困村来了农产品采购团
记者 何欢 文/图
“各位乡亲们注意了,下周我们单位和企业组成的采购团,要来村里发鸡苗和树苗,还要集中收购农货,有意愿的提前找村干部报名。”近日,南江县高桥镇桅杆村里,第一书记周园果通过村村响广播和微信群,向村民们发布了一则消息。
桅杆村是工行南江支行的挂联帮扶村。今春以来,针对疫情影响农产品销售的情况,工行南江支行特别开展了“春暖行动”,制定了一系列带贫减贫措施,包括承接企业吸纳贫困户务工、捐赠农资扶持农户发展产业、购买农家产品、帮助困难群众购买医疗保险等。其中,由工行南江支行和南江县至诚致远商贸组建的采购团,帮了村民大忙。
“60多个鸡蛋,这次我卖了103元,还领了10多只鸡苗,发展产业的信心更足了。”村民何凯良笑得合不拢嘴。
“桅杆村地处偏远,但也正因为山高谷深,村里自然生态条件好,种出来的农产品绿色无污染,深受城里人喜欢。”周园果说,今年帮扶单位加大消费扶贫力度,联系南江县至诚致远商贸公司,一方面为农户免费发放鸡苗、青花椒苗、橘苗,一方面开展集中收购活动,收购的农产品以鸡蛋、大米、蔬菜等为主。“农产品有的用于员工消费,有的将进行加工包装,上线中国工商银行融e购平台销售。”
“我这次卖了几百斤大米,以前在市场上最多卖2元一斤,这次工行收购的是4元,我太高兴了。”贫困户何思成已经70多岁,靠种庄稼和蔬菜为生,这次除了大米,他还卖了莴笋、牛皮菜共计100多元。
“为了防止返贫和新增致贫,工行特别重视产业扶贫和消费扶贫。”中国工商银行总行下派干部、南江县委副书记娄可伟介绍,通过消费扶贫,对贫困户捐赠发放鸡苗、青花椒苗等,让乡亲能够更好发展致富产业,同时收购农副产品,让他们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
朋友圈里吆喝
驻村工作队员当起土特产代言人
记者 何欢 文/图
“这段时间家里的鸡蛋、鸭蛋、蔬菜大量上市,却卖不起价,多亏了驻村工作队找到渠道,帮我卖了个好价钱。”近日,平昌县同州街道友谊村的贫困户廖光菊逢人便夸。
“这些驻村工作队员卖货真是一把好手。我今年77岁了,平时就养点鸡鸭,卖个蛋,以前拿到城里去卖,来回坐车要钱,费时又费钱。”贫困户杨先旭感慨。
让廖光菊和杨先旭点赞的驻村工作队,到底有啥绝招,把农户的货卖得这样好?
“我2018年来到友谊村,当时村上还有5户未脱贫,且增收始终是村民的短板。”驻村工作队队长袁怀忠说,在友谊村里,年轻人外出务工,在家的大多是中老年人,种植蔬菜,养猪、养鸡、养鸭等,销售问题着实令人头疼。
一遍一遍地入户走访,袁怀忠很快与友谊村老百姓熟络起来,哪家种了哪些菜,哪家喂养了什么,全部记在了心里,“从我驻村起,就和队员们帮助村民在朋友圈销货。”袁怀忠说,没想到这一发,同事、朋友不断打来电话了解土鸡、土鸭,以及鸡、鸭蛋等农副产品。这个订1只鸡,那个订50个蛋……友谊村的土货一时间成了“抢手货”。
“尤其是今年,因为疫情影响,老百姓的农货难卖。前段时间我们集中销货,已经代销了3万多元,其中贫困户7000多元。”驻村工作队员刘红英说,“五一”期间,队员们还接到不少成都的订单。
近年来,我市倡导帮扶单位开展“以购代捐”活动,拓展扶贫产品销售渠道,通过朋友圈销农货的例子不在少数。通江县杨柏镇永丰观村也是其中之一。该村在脱贫攻坚政策帮扶下,主要发展水果。为帮助果农销售,驻村工作队员把朋友圈变成“扶贫圈”,为果农找订单、找销路。
“2018年,村里李子丰产,却遭遇滞销,差点烂在地里。”永丰观村合作社负责人余显平说,驻村工作队员们朋友圈一发,城区不少超市、水果摊等老板上门买李子,现在已经和一些商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再也不用担心销路问题。
直播嗨起来
第一书记化身带货主播
记者 赵秋林
“这里是通江县两河口镇柏林包村,今天由我为本村代言,向大家推介我们的优质农产品,欢迎大家买买买。”5月11日一大早,柏林包村第一书记钱锟吾便来到村委会。打包好的土特产品被一一码放到桌子上,这些就是他今天要重点推介的“宝贝”。
“我们通江可是块风水宝地,自古以来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素有‘银耳之乡’美誉,盛产银耳、黑木耳等有机食品。这是来自柏林包村的黑木耳,长于青冈树,营养价值高,口感更爽脆。”在直播间,钱锟吾热情地向网友们推介着通江银耳、黑木耳、土豆粉、蜂蜜、竹笋、土鸡等土特产品。“天然有机无公害,营养丰富味更美,如果您喜欢,可以点击下方链接,一键下单。”
直播“带货”,钱锟吾可是头一回。“今天第一次当主播,说实话还有些紧张,还好准备充分,不然要出洋相。”钱锟吾打趣地说。
虽是第一次当主播,钱锟吾的幽默风趣、真实靠谱还是圈得了一大波粉丝,观众们看得津津有味,直播间内气氛热烈,大多数网友表示支持。截至当天下午5点,钱锟吾通过直播共销售黑木耳20斤、通江银耳20斤、土豆粉20斤、蜂蜜10斤、竹笋20斤、土鸡15只,销售金额1万余元。
“今天虽然卖得不多,但我还是很开心。能把我们村的绿色有机食品推介出去,这是我梦寐以求的事。”钱锟吾说。
“活了大半辈子,第一次知道可以通过手机直播卖农副产品,而且效果还不错,比农户自己去沿街售卖要好很多,以后村里的农产品完全可以依靠这种方式来打开销路。”柏林包村党支部书记魏文义说。
电商添把火
山货“上网”成俏货
记者 彭敏
眼下,正是枇杷上市时节。
“刘叔,今年你屋的枇杷不错,我等会来收购。”5月22日中午,通江县民胜镇农村电商一站式生活便利服务站负责人杨艳的一通电话,解决了村民刘云年的枇杷销售问题。
收购的枇杷在电商平台上颇受欢迎,杨艳忙得连午饭都没来得及吃。她紧盯屏幕,处理着接踵而至的网络订单,一丝不苟地核对发货信息。“我们力争做到当天下单当天发货,让客户尽快收到新鲜产品。”
近年来,通江县乘着东西部扶贫协作的“东风”,大力学习借鉴浙江遂昌发展农村电商经验,取得了可喜成绩。杨艳的电商便利服务站就是农村电商“通江模式”的亮眼环节之一。
2018年,通江县发展农村电商,推销土特产品,杨艳便转行在民胜场镇经营农村电商便利服务站。客户网上下单后,她到农户家收购相关土特产品,打包邮寄,销售的产品有土鸡、鸡蛋、大米、水果、腊肉、腊肠等。
“我们已经合作两年了。多亏了电商平台,把我们卖不出去、卖不起价的东西卖出去了。”讲起电商销售,新场村村民杨述森赞不绝口。通过杨艳的电商平台,杨述森已销售土鸡100余只、鸡蛋200余个,收入6000元左右。
在农产品推广方面,杨艳也想了些招数。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发布现场采购、土特产制作等视频……随着时间推移,客户越集越多。眼看着销量增长,为保障货源供应,目前,她已与民胜镇6个村128户贫困户签订了供销合作协议。
“现在,仅土鸡蛋,一天就能卖出上千枚。”谈话间,杨艳手机响了,成都的王先生订购了2箱枇杷和20斤腊香肠。
“为了确保农村电商在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方面持续发力,今年计划新建10个乡镇电商服务站点,调整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让更多群众搭上‘电商快车’致富。”通江县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手记
消费扶贫助力农产品走向市场
记者 彭敏
贫困地区由于基础设施落后、交通落后、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传递给市场的信息往往不充分。大批优质的农产品“养在深闺人未识”,销售的难题也就不可避免地成为精准扶贫的“拦路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探索建立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强化产业扶贫,组织消费扶贫。消费扶贫一头连着贫困户,一头连着消费者,要将好产品推向大市场,贫困地区的干部群众面临不少挑战。
消费扶贫是帮助贫困地区群众增收、实现脱贫奔康的重要帮扶方式。消费扶贫如何推进?打通堵点很重要。在大力推进消费扶贫的过程中,需要政府、企业搭建桥梁,不断探索创新消费扶贫“带贫减贫”机制,畅通信息流、物流、商流,助力农产品走向大市场,让更多贫困户可以“足不出户”卖全国,带动群众增收,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责编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