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林镇王家沟王氏家族的传说——王文山
榆树市黑林镇东北约3公里处有一个小山村——王家口。
王家沟属于黑林镇黑林村六组,分为上王家沟和下王家沟。在下王家沟曾有一名门望族——王氏大家族,以近代吉林教育家王文珊及其四子王朴山为代表,在榆树乃至吉林的近现代教育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吉林中学堂首任校长王文珊
王氏始祖王顺时祖居山东省昌邑县北乡四甲潮海社小湾庄,传至五世祖王君行。王君行于乾隆十三年(1748年),闯关东落脚在吉林城北伯都讷厅乌金屯,时隔三年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又迁居法特哈门北边外头道荒卡岔河西四家子落户,后来因家大族繁,又迁居卡岔河东二道荒王家沟落户。后又分户于朝阳沟、小西沟、亮甲山前蛤蟆泡子、太平川南岗崔家屯等处。这些王氏后裔均系王君行一脉相承,祖茔地在四家子村西一里许。
吉林市第一中学校园内王文珊塑像
王氏六世祖王士俭娶曹氏为妻,居于王家沟,传至第十世祖王廷元。王廷元娶官宦世家“太平川于府”于凌奎女为妻,生子王文珊,王文珊系坊间人称“少三大人”于荫霖的外甥。王廷元家虽然闯关东多年,但依然以农耕持家,家境一般。于家把几方土地(一方约等于30垧)当嫁妆赠与王家。王文珊自幼到太平川姥家于家私塾读书,与舅舅于荫霖、于岱霖、于蘅霖、于藻霖以及太平川朱家子孙一起读书,切磋《四书》《五经》《六艺》等。王文珊学习刻苦,后来考中伯都讷厅秀才,并与光绪八年(1882年)壬辰科乡试,北闱中式举人,从此改变了王氏大家族的命运。王文珊仅比三舅于荫霖小6岁,从小在一起读书,关系交往比较密切,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1895年农历七月初七日,于荫霖回到了老家太平川,曾写下《与甥少石相见》一诗:
困苦悲伤阅六年,
强支敢谓耐冰坚。
患难之后重相见,
白发多于汝舅颠。
王文珊(1844—1918),字少石,笔名琅琊嫡派。光绪八年(1882年)壬午科举人,后补直隶州知州,吉林近代教育家。曾任榆树种榆书院山长(校长)、吉林崇文书院山长、吉林中学堂监督(校长)、吉林省教育总会会长、省女子师范学堂监督、省图书馆馆长。
王文珊自幼聪慧好学,熟谙诗、书、经、史。以家办学,“教人悉根六经,辅以宋儒语录,力求实践,不做理性空谈”。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几经酝酿的《奏定学堂章程》缍颁行,绵延1300余年的科举制度一朝废止,新式学堂在全国陆续建立。其时,吉林虽“地处东隅”,但遵“天造家帮吉林实故乡”的遗训,吉林省当局以为“省会之区,风声所树”,“中学之设立万不可缓”。近代普通学校教育的先驱王文珊就是在这个形势下揭开了序幕。
光绪二年(1876年)王文珊出任伯都讷厅种榆书院山长、主讲。光绪八年(1882年)中壬午科举人。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再度出任伯都讷厅种榆书院山长,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吉林绅董上书保举:“该举人明经修行足为多士模范,公同聘请来院(吉林崇文书院)主讲卫生。学者闻风向往事如院,肄业数倍于前,除课试外……日以崇正黜邪,洞古知今,为多士殷殷劝劬,及今掌教六年,文风士飞为之一变,掇科登第者踵相接洵,称师表足资历成就者众。”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科举后,在省立师范馆任教,并兼任省乡土志编辑馆副编辑。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吉林城区内先后设立东关、西关、北关和南关小学堂,王文珊任四关小学堂总校长。
吉林女子小学堂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吉林将军衙门提学司筹划于省城(今吉林市)设立中学堂,选派“老成持重,堪以兼充”的王文珊为监督,创建吉林省的最高学府——吉林中学堂(即今吉林市第一中学)。重任在肩,立即操挂,仅愈一月,2月16日吉林中学堂开学,首开吉林省近代普通学校教育先河,一向“民风闭塞”的北方重镇,在教育鼎新潮流里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初期办学条件“一切苟简”,创办之艰辛可见一斑。
吉林提学司关防
吉林中学堂略具规模以后,王文珊同年6月21日离职改派为学务公所议绅,兼任吉林省教育总会会长。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5月23日,在吉林地方自治会长松毓的支持下,省城再度创办新立女学堂,即培养初、高等女子小学堂和蒙养院(幼儿园)师资的吉林省女子师范学堂,“乃立家庭教育之基础,以期女学发达,懿廉世居斯邦颇知公益所在”。
吉林省立女子师范学校
当时妇女受封建思想影响,不愿上学。他和教师登门劝说,招一班师范生,一班保姆生。学堂进行女德教育、家庭与国家关系教育和技艺教育。废除“请安”、“跪拜”等旧礼,不近脂粉,不着西装,不垂脑后挽成发鬓。女师的兴办为妇女走向社会创造了条件。
吉林提学司
年近五旬的王文珊因“品端学粹,士林翕服”再度被举荐为学堂监督。薪水六十两外加津贴二十两按月去给。首批招生四十余名。新自参与编创女师校歌:白山松水,女奴肇始,我校夙清芬;学力无荒,乐群健体,进德继先民。文章艺术推陈意,科学贵知新;奋发有为,异阴敬业莫逡巡。
宣统年间,王文珊任女子师范附设两等小学堂总理。
“吉林三杰”之一的成多禄(1864-1928)
王文珊同“吉林三杰”之一的成多禄交好甚笃,切磋教育,探讨书、画、诗、词技艺。辛亥革命前夜,王文珊与革命党人宋教仁结为挚友。革命家林祖涵(伯渠)曾于宣统二年(1910年)在吉林学务公所任普通科一等科员,王文珊以议绅身份为其从事进步活动提供诸多条件。再后的“吉林四天”之中的王希天、谢雨天、穆木天也都与王文珊有密切的亲属关系。
王文珊终生矢志教育,晚年所作《民国初年选举省议会、国议会员有感》一诗有证:
强邻压境起狼烟,
忧国为民老泪弹。
班超投笔应有志,
鹏举岂奈宋室迁。
洋式衣衫三尺棍,
选民资格是银钱。
诗书真理移山海,
甘为后代当牛肩。
1918年10月,任省立图书馆馆长时病逝。
王文珊一生钟爱于教育事业,两次出任榆树种榆书院山长、主讲,吉林崇文书院山长、主讲。创办了吉林中学堂、省立女子师范学堂,集幼儿园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为一体。为榆树乃至吉林的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首开吉林省近代普通教育先河,使吉林教育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不愧为“吉林近代教育家”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