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微博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热议话题:
#低级快乐正在拖垮你#
博主说,当下各种土味视频直播爆火,但他不懂,这类直播到底好看在哪里?
“狗血小短剧泛滥、低智段子满天飞,辣眼睛的表演随处可见,简直是一场低俗的狂欢。”
这条微博被点上了25万赞,评论区很多网友纷纷附和,可以说:
天下苦土味视频久矣。
但,也有人提出质疑:
快乐什么时候还分高下了?
“是不是刷土味视频就叫『低级快乐』?读书就叫『高级快乐』?
那如果我刚读完书,再刷土味视频,我是哪一种快乐?
如果我用短视频刷莎士比亚,又算哪一种快乐?”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
快乐真的有高级和低级之分吗?
如果有,那么标准是谁定义的?
当我们在批判土味视频时,我们到底在批判什么?
成年人是如何消失的?
刘擎教授曾在《十三邀》上讲过一个故事。
他发现他的学生们,阅读能力好像下降了。
“一门课上读6本书,3周读1本书,应该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但他们却有障碍。
因为他们把太多的时间,花在段子和小视频上了。
他们沉溺于丰富的、好玩的、有意思的资讯,这使得他们变得比我们更见多识广。
但你可能读了很多东西,最后却发现,你茫然若失,不知道自己获得了什么。”
这种现象被刘擎称为:“成年人的童稚化”。
刘擎指出,童稚化的标志就在于,我们不太能够延迟满足。
而这,也是土味短视频被指摘的关键。
成年人的童稚化,其实并不是今天才出现的新现象,更不是中国独有。
早在1982年,美国批判家尼尔·波兹曼就曾专门写了一本书,介绍这种社会现象:
《童年的消逝》。
很多人知道尼尔·波兹曼,都是因为他的另一部著作:《娱乐至死》。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童年的消逝》在美国媒体文化研究史上的地位,并不亚于《娱乐至死》。
尼尔·波兹曼在书里提到一个重要的理论:
今天大家常说的所谓“成年”、“儿童”,并非是天然就有的概念,而是一种社会概念。
是16世纪随着印刷术的普及,才被人们创造出来的。
因此,阅读能力,成为判断一个人成年与否的标志:
成年人,就是指具备阅读能力的人;
儿童,则是指不具备阅读能力的人。
然而到了20世纪中期,随着电视的出现,成人和儿童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
因为电视面前,人人平等,儿童通过电视就能了解到成人世界的一切。
听起来,“童年的消逝”似乎在说,儿童因为电视变得早熟,变得不像儿童。
不是的。
尼尔·波兹曼真正的担忧,不是儿童过早得进化为成人,而是成人退格为儿童。
什么意思呢?刘擎曾对这本书作出解读:
“书写时代,读完一篇小说,需要你有很长久的注意力,但你会获得一种延迟满足。
而电视乃至抖音是什么?
是满足你不能延迟满足的心态,让你失去结构性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加剧你童年的心态,从而让成年人变得童稚化。”
以前的人感知和理解世界的方式,靠的是文字逻辑,是严肃的书写文化、逻辑结构。
然而现在靠的是图像感官。
在这里,现实世界的意义消失了,深刻消失了,成年人也就消失了。
从书本到电视,到电脑再到手机,信息媒介不断变化,阅读方式也在不断变化。
最终带来的,是人思维方式的变化。
成年人的消失,不仅仅在于成年人的“定义”或“概念”正在消失,而是一场思维逻辑的变革。
一场“长不大”的集体危机
尼尔·波兹曼不是第一个注意到这种社会现象的人。
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参议员本·萨瑟,也曾出版过一本书:
《拒绝成年》。
萨瑟列举了一连串的例子,讨论现在美国年轻人“长不大”的现象。
一个20多岁的“成年人”,在行为和认知上,可能和一个10岁的孩子差不多。
其中一个现象,就是现在的美国青年普遍拒绝“成年”。
成年对于他们来说,更像是一种角色扮演。
比如,去交房租,在它们看来,这是一件成年人才要应付的事。
那么在这个时候,他们就会扮演出一个成年人的样子。
而在其他时间,他们则默认不需要像个成人。
于是有人说,美国千禧一代的年轻人都“没有离开童年时代的房屋”。
而这几年,在Twiitter和Instagram这样的社交网站上,更是出现了一个新的话题标签——
“做成年人”(adulting)。
同样是《十三邀》里,演员郝蕾也曾发表过类似言论:
“现在整个社会都在走入一种低龄化。
就大家都不想思考问题,而是自我撒娇,不愿意面对清醒的自我。
成年人要装嫩,年轻人要装不负责任、装无辜。”
“成年人”长不大的现象,在日本同样存在。
日本著名的经济评论家大前研一,用了一个更骇人听闻的词形容:
“低智商社会”。
他批评现在的日本年轻人,只关心自己半径三米以内的事情,不喜欢思考,读的书越来越幼稚,喜欢冲动购物等等。
所以,当人们批判“土味视频”时,他们真正批判的,其实是一种“延迟满足”的消失。
这才是“低级快乐”更背后的意思:
人们变得很难延迟满足,而渴求即刻的、快速的、密集式的“快乐”。
“你怎样定义,你就怎样生活”
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
“快乐就快乐,即刻的快乐和延迟的快乐,有什么区别?
我花自己的时间,刷我的视频,这是我的自由,你凭什么指手画脚?”
这种想法当然没错,书单君写这一篇,绝不是一刀切地在黑短视频。
事实上,短视频也分很多种,包括我自己偶尔也会刷。正是通过它,我才认识了罗翔、戴建业、沈奕斐、杨宁等等优秀的老师。
退一万步来讲,即便刷的不是知识类视频,而是土味视频,也无可厚非。
因为真实生活真的太苦了啊。
当年轻人996完回到家,累得只想瘫在床上。刷一刷土味视频,对他们来说几乎是一天中唯一一件不用动脑的事。
这时候,你给我一套《约翰·克里斯朵夫》,我说我会选它,那就太假了。
我们扮演儿童,是因为想暂时忘记成人世界的艰难。
我们沉溺短视频的虚假,是想暂时逃避真实的生活。
但问题是,逃避问题,永远不等于解决问题。
做一个“成年人”究竟意味着什么?
这个概念,就像苏格拉底手里的苹果,人人都可以参与阐释它。
过去,在非洲的肯尼亚草原的一些原始部落里,一个人要杀死一只狮子才能成人。
在中国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
现在,我们的法律规定年龄满18周岁的,都可以定义为"成人"。
而杜克大学社会学博士田丰,更是光在他那本《从青年到成年》里,就讲到过关于成年人的三种定义。
除了年龄和行为标准,更多的学者,拥抱的是“以心理状态定义成年”。
一个叫Arnett的学者就提出:
“在当今社会,成年不应是一种外在的行为标准,不应由他人评判,而应由自己内心判定,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状态。”
简单地说就是:“你怎样定义,你就怎样生活”。
记得许知远问过马东一个尖锐的问题:
“作为一个做内容的人,你有没有发现,整个社会的流行文化都在变得粗鄙化?”
马东的回答是:
“流行文化从来就没精致过,你不得不承认,世界上只有5%的精英有意愿积累知识,了解过去。
剩下那95%的人就是在生活。”
你当然可以选择刷土味视频,作为对抗艰难生活的方式。
但你需要知道,从小刷土味视频的人,是不可能成为马东的。
决定把什么信息投喂给你的,永远是这世界上那5%的人。
而你如果想要知道手机屏幕外,那个更真实也更辽阔的世界,你就必须掌握背后的密码。
深度阅读,批判性思维,才是那把解读密码的钥匙。
也许在这个“信息大爆炸”时代,很多年轻人依然需要“二次成年”。
撰稿:小周官、林尉
主编:林尉
图源:《十三邀》、图片来源于网络
部分参考资料:
[1]大前研一《低智商社会· 如何从智商衰退中跳脱出来》
[2]本·萨瑟《正在消失的美国成年人:成年危机及如何重建自立文化》
[3]田丰《从青年到成年:社会转型、阶层分化与城市成年轨迹》
[4]刘擎x《西方现代思想讲义》
今日荐书 ➠《童年的消逝》
今日荐书 ➠《拒绝成年》
书单这里有一群老派的读书人,与你分享思考。当世界下沉,我们阅读。
点击转发,做一个清醒的现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