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快速、神秘的组织非首席编辑,90后新鲜肉,万年单身狗,欢迎。
今年十一,一快我约了8顿饭,喝了5桌酒。
饭局上,一个共同特点是,无论干啥,大家都离不开手机。见面第一件事是加微信、玩的开心了别忘了发个抖音、照片拍得好要微博秀一下,就连喝酒的时候,也恨不得用微信群摇个骰子再决定该罚谁喝……
结果,7天下来,算上不太熟悉的新朋友,一快我的朋友圈一下子又多了十好几个人。每天群里聊两句、朋友圈点个友谊之赞成了这个假期很重要的一件事。
一快我也知道每天在社交网站上逗留很无聊,毕竟我平日里可是个努力工作、积极向上的五好青年呀(老板请pick我),可是不知道为啥,放了假以后就像是上了瘾一般的喜欢刷社交媒体。眼看着上班有两天了,我还是不能脱离这种假期综合症。
天啦噜,一想到我的工作狂老板在加班,我却抖音刷到无法自拔……
难道这就是人跟人的差距?
以前也听过,读大学的时候,有些自控力不错的同学会把这些致瘾的社交媒体都删掉,连微信朋友圈也统统关闭,为的是让生活更纯粹。可是,如今社交媒体早就不仅仅是工具这么简单的产品了,里面的各种段子、新闻资讯也是快快我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假设真的删掉微博,选题小天后我怎么能快快把握舆论的风向、找到有趣的素材呢?
好在,跟我有同样想法的人不止一二。
事实上,对很多创意人士(包括独立艺术家和自由职业者)而言,社交媒体颇为重要,因为他们的生意往来常常有赖于社交平台。“我感觉我似乎必须上社交媒体,才能了解全球动态,和朋友保持密切联系,满足职业需求,以及紧跟潮流趋势。”某位匿名作者在创意人士线上资源网站The Creative Independent的建议板块写道。
那么,社交媒体账号到底该不该删?近期The Creative Independent网站就这个问题请教了艺术家、制作人和作家,从“绝逼要删”到建议你“协调好网络生活和创意工作”,他们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
Part1.放假一个月
人物:崔泰允(Taeyoon Choi,音译)
身份:
态度:尝试脱离,建议休息一段时间,在现实生活中重建联系;
心路历程:
“
我也有过同样的问题,然后我删除了一些账号,最后又重新注册回来,如此往复。社交媒体产品提供快速的心理回报,它设计的初衷就是让你上瘾。有时,它可能极其有害且令人迷失方向,使你陷入轻度甚至严重的抑郁状态。这就是哲学家伯纳德·斯提格勒(Bernard Stiegler)在文章《生物力量、精神力量和替罪羊的逻辑》(Biopower, psychopower and the logic of the scapegoat)中所提出的‘精神力量’效应,即通过技术手段吸引注意力。
此外,虽然社交媒体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沟通方式,这种互动却是浅薄且有限的。正如尼古拉斯·卡尔(Nicholas Carr)在《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The Shallows: What the Internet Is Doing to Our Brains)所解释,我们牺牲了“一心一意的专注”,变成了一心多用的“杂耍者”。
如果你感觉社交媒体浪费了你的时间,使你产生焦虑,我建议你暂停使用1个月,看看你的感受如何。与此同时,找到与人交往的其他方式,比如直接发邮件、线下见面,并尽可能积极参加活动和派对。通过这种方式与人互动,你或许会发现更多的乐趣,而这一经历也能使你不再想念社交媒体。此外,写日记是很好的选择,可以取代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想法。写信给朋友也不错。
理想而言,你希望能够按照自己的方式享受社交媒体带来的娱乐、社交和职业发展。当你带着自控力使用社交媒体时,你就能够和世界各地的朋友联系,获得其他途径无法提供的宝贵机会。举个例子,我有个朋友住在偏远地区,远离任何当代的创意圈子。她通过社交媒体了解艺术和文化领域的最新消息,同时分享自己的作品。对她来说,社交媒体是维持创意生活的命脉。
我也利用社交媒体分享我的工作进展、想法和已完工的项目。多亏了社交媒体的曝光,我得到了不少很棒的工作机会,比如博物馆和艺术节。但我遵守一条规则,那就是已完成的项目尽量先发布在自己的专业网站上,配上必要的文件和文本,再分享至社交媒体。这有助于我优先考虑作品质量,而非社交媒体所提供的即时满足感和同行认可。我还在诗意计算学校(School for Poetic Computation)的社交媒体发布每天的照片,毕竟能够看到和听到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对我们的圈子而言非常重要。然而,工作和生活、曝光和私密之间必须留有界限。
如果你查看社交媒体的频率超过每小时一次,每次不止几分钟,那它显然已经成了一种干扰因素,妨碍你全身心参与到现实生活中。与社交媒体上所展示的他人世界相比,你的世界更复杂、更美丽、也更有意义。耕耘自己的生活、关系和工作,并在必要时与社交媒体保持距离,这是你的责任。
”
Part2.更改你的设置
人物:艾迪·文格克内切特(Addie Wagenknecht)
身份:视觉艺术家
态度:尽量避开,但不一定要因此失去你的线上社交圈,因此你可以调整手机设置;
对于任何有这种感觉的人(你不是一个人!),我的第一个建议永远是关闭社交媒体应用的所有通知,不再急于回应每一次唧唧声的召唤。我手机上唯一开启的通知是来电和短信。如此一来,朋友在需要时依然可以联系到我,但在我上床睡觉后,这些通知也将进入飞行模式。
当我不再接收每一条点赞通知时,我便只在真正想要时才查看Instagram/推特/Reddit社交新闻站点。这意味着,我可能几分钟、几个小时、甚至几天都看不到一条通知。我甚至把手机里的Facebook都卸载了,因此,我查看它的次数就更少了。我发现Facebook的干扰对讯息比对我来说最高,所以试图尽量避开它。
当我感觉使用社交媒体带来的有害情绪超过有益情绪时,我有时会完全卸载所有应用一段时间,并请我在这些平台上经常互动的亲友换一种方式联系我(比如短信或邮件)。工作中,如果我想远离社交媒体,但仍需要保持活跃,我发现最好的方法就是登录发布需要发布的内容,然后再次关闭,不看任何消息、点赞、通知等等。
总之,你没必要对社交媒体采取极端做法,不妨在使用习惯和提醒设置上做一些小小的改变,结果会大不相同。
”
注销是你的好帮手
人物:金伯利·哈林顿(Kimberly Harrington)
身份:作家
态度:有所选择地删除,卸载又重装也是一种乐趣;
我真不敢想象我浪费了多少个月(甚至多少年)的时间,不断滚动、转发、点击、加滤镜、发帖、编辑和转发。我结识了新朋友,也失去了一些朋友,接到了一些付费项目,建立了了不得的人脉,巩固了被遗忘已久的网络和关系,也遭受了汹涌而来的不安全感和嫉妒情绪,而这一切都是因为社交媒体。
我的建议是,在非黑即白的问题之间寻找灰色地带。这不一定非得是全有(保留一切,不做任何更改)或全无(删除所有账号)的选择。想想每一个平台、你所不喜欢的元素以及可以做出的改变。答案可能是“彻底删除”或“取关那些气得我想跳桥的傻X”。
举个例子,我在推特上主要关注了喜剧编剧、作家、记者和几个傻X。我把注意力放在需要联系的对象或者逗趣的人身上,神奇的是,我居然因此开始真正享受推特。至于Facebook,我会定期注销账号,因为我受不了它那充斥着负面有害信息的恶劣环境,毕竟我连自己的基本负面情绪都几乎无法控制。在Instagram上,我取关了任何使我感觉自己活得不如狗的人,不管他们是住着我梦寐以求的避暑别墅豪宅,还是练出了我求之不得的蜜桃臀,还是拥有我转发无数条锦鲤也赚不到的一个亿。无论我多么喜欢他们,也要坚持眼不见为净。
一个真实的人和“TA经营的个人品牌”之间是真实存在区别的。讨厌这个品牌,不想它出现在你的生活里,这是正常的心理。此外,我必须开始接受一个道理,那就是我对他人生活方式的反应不是他们的问题,而是我自己的问题。我开始扪心自问,思考解决每一次反应背后的触发因素。到底是什么使我缺乏安全感?那个人(或那张照片或照片下面的描述)带出了我的哪一面?我姑姑曾告诉我,“出现在你生命里的人都是有原因的,”每当我对社交媒体上某一件事产生强烈反应时,我都会想起这句话。
只要不旅行的时候,我就会删除手机上的大部分社交应用。这样一来,当我在某句话上卡壳了或是等候约见时,我会选择读一本书,而不是屈服于诱惑,停不下滚动页面的手,最后只能憎恨所有人类。你懂的。基本上,我就是试着更改、改变或重点关注我的接触途径和我所听到、看到和与之互动的人。如果你发现这些调整的效力还不够,那么,是的,请选择出门右拐/注销账号/删除应用。或者抛弃一部分,保留一部分。无论如何选择,你都不会后悔。你想做出改变(否则为什么要征求建议?),那就寻找一个可行的切入点。你会适应的。你会感觉好一些。这么做是值得的。
最后讲个故事: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我一个朋友弃用了所有社交媒体。我一开始没有注意到,直到我收到了一封祝贺我出版新书的手写信(!)。我给她回了一封邮件,感谢她给我寄了一封真正的手写信件(!)。然后,她以短信形式给我发了语音备忘。自此,我们几乎每天互通语音备忘,即使她现在已经重返社交媒体。
那种感觉好比拨打一个奇怪的单边电话,一天中的任何时候都能发,持续15-20分钟的自我疗愈时间,谈谈自己内心的想法,不需要点赞、看见或评论。它唤起了社交媒体出现之前的日子最使我怀念的东西:真正的社交,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交谈,对想法、思想和故事的长篇回应。
我提起这件事,因为这种做法值得风行起来。此番往来通信启发我查阅她提到的事物、进一步了解她手头上的项目,最终,我们对彼此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是单纯的社交媒体互动永远无法比拟的。感觉特别……有意思。
社交媒体短期内不会消失。试着找到方法,让它为你所用,提升它给予人的满意度、娱乐性和社交属性,减少所有你不喜欢的因素。你懂的,就跟人生一样。
”
职业前景并不取决于能见度
人物:萨沙·赫特(Sasha Hecht)
身份:音乐记者
态度:社交媒体没你想象中的那么重要,删除值得尝试;
社交媒体应用就好比一个从情感上虐待你的伴侣。它们一次又一次打破我们的信任,每一次都以道歉收场,并承诺不再犯。它们坚称自己只是作为一种资源存在,目的是服务我们,丰富我们的生活,而与此同时,它们却逆向控制我们的思想,使我们相信,没有它们,我们一无是处。它们故意操纵我们的情感,使我们离不开它们。它们控制我们和朋友以及爱人的沟通方式。它们掌握了我们所有的秘密,也知道我们做什么都为时已晚。
那么我们还有理由留下来吗?社交媒体真的让我们更加了解世界上发生什么了吗?又或者,当我们默认接受“今日新闻”开始和结束于我们在各自的信息孤岛里一滚而过的任何标题党头条时,我们的媒体素养正每况愈下?我们和亲友之间的联系真的越来越紧密了吗?又或者,我们正在丧失培养、发展和维持人际关系的意义,只为换取轻松和便利?能见度提高了,我们的“地位”也跟着提高了吗?又或者,我们对“地位”的基本理解(大概就是其他用户与我们所发布的内容互动)已经被算法操控,它们根据我们贡献给平台的时间/精力/内容多少,通过突出特定帖子的方式奖励我们?
删除社交媒体可能感觉就像抹去你身份的一部分,我懂,但我向你保证,在那之后,生活还会继续。它当然会改变一些事情,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事情始终不变。与普遍的看法相反,删除社交媒体之后,你不会像《回到未来》的马蒂·麦克弗莱(Marty McFly)一样逐渐被人遗忘。你的家人和朋友仍然在乎你,你仍然是世界的一部分(甚至可能更重要)。而且,当你被迫把注意力集中在其他任何事情上时,你会惊讶于自己所能完成的一切。所以,不要犹豫,放胆去做。下载备份你在每一个平台的文件/档案(很容易的,自己查查),删除你的社交媒体账号,然后去干点酷酷的事情吧。反正,你随时可以回来,那你又有什么损失呢?
”
额~总体看来,社交媒体影响创造力这个实锤看来是在创意圈落实了,但是到底删不删各位看官怕是自有一套判断。至于一快我,微信是我的线上工作平台、微博和抖音是我的灵感源泉、知乎和豆瓣是我找到同好的地方。统统不能删。
但一快我会克制的,请各位爸爸们监督我,一定要做个不沉迷社交网络的五好青年。(老板记得给我加鸡腿呀!)
PS.阅读更多针对创意人士的建议,或提出自己的问题,请访问The Creative Independ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