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医生眼中的安乐死:只有看透死亡,才能知道如何活得更有意义
李清
最近台湾& amp# 039;宋世雄& amp# 039;体育名区富达人人生最后一刻的家庭视频在网络上广泛传播。
这段弥留时刻不同寻常:没有哀伤,更像是个小小的庆典。所有家人着正装,紧紧地环绕着傅达仁,唱起他自己改编的歌谣。傅达仁举起杯,微笑着吞下药剂。三分钟后,他平静地倒在了儿子怀里,告别了生活了八十多年的人间。这位逝者的儿子这样写道:对不起爸爸,我们不知道您所受的痛,我们还不明白您所期盼的安乐善终是如此平安。直到现在我们才真正了解您的理念“平安自然,无痛的安乐善终”能使绝症病患多一个选择。
看完那段录像,我悄悄的哭了,为这位老人的勇敢选择,也为他的家人超越世俗的大爱。
针对这件事,我问我儿子:如果我像那位台湾老人,你会怎么样?儿子显然不愿意我跟他探讨这个问题,不高兴说:你又没病没灾。
我说:那是自然规律,我的意思是你怎么想?
儿子回答:八九十岁了,想做的都已经完成了,受病痛折磨,这三个条件都符合,要是主动要求的话,我就同意。
我说,第一条未必能做得到。
但我很欣慰,儿子能够理解我,也对生命有了思考。
许多人忌讳谈论死亡,认为不吉利。
作为医生,我见证了许多死亡。我知道,死亡是自然规律,谁都无法躲避。
既然无法躲避,那就要尊严的离去!
三十年前大学期间,实习医院的急诊科主任、一位德高望重的教授曾经给我们学生传递过这样的理念:对某些病人的抢救,比如溺水、触电、车祸、农药中毒等,必须全力以赴,因为这些病人如果抢救成功,他们还可以健康的生存;而对某些病人,比如晚期肿瘤病人生命的最后阶段,就不要过度的抢救。
可惜,许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
一个走到生命尽头的人不能安详地离去,反而要忍受心脏按压、气管插管、心脏电击以及心内注射等惊心动魄的急救措施。即使抢救成功,也不能真正摆脱死亡,而很可能只是依赖生命支持系统维持毫无质量的植物人状态。
其实,许多情况下,这种程序化的抢救,只是患者家人对自己的一种精神安慰,“我花钱了”、“我尽力了”,但对患者而言却是一种生命灾难。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患者本想与亲人做最后的亲情交流与告别,却被插满各种管子,欲生无望,欲死不得,这才是最大的痛苦。
国内一个学界泰斗,当知道自己确诊为晚期肿瘤的时候,勇敢的从楼上跳了下去。我想他已经悟透了人生,我想他没有任何遗憾,我想他也不愿意让人看到肿瘤最后衰弱的样子毁掉他一生的形象。仅就这一点说,他是一个当之无愧的英雄。
但他选择离开的形式却让人唏嘘不已。
如果他有条件选择安乐死,他的人生肯定更加完美。
著名作家琼瑶在79岁之际发表致儿子儿媳的一封信。“预约自己的美好告别”:希望当生命临近终点的时候,不要执意留住她的躯壳,让她人工的活着。她希望能够有尊严的,无痛苦的离开。
国外的医生同行,一旦确诊自己是晚期癌症,大都能坦然的面对,不过度治疗,平静的走完最后的人生。
我也会这样选择!
国际社会对于安乐死的伦理学论证中,有几个基本的共识或前提条件:
1、当死亡不可避免时。
2、当不存在有效的医学干预时。
3、当患者无法承受巨大的痛苦和疼痛时。
4、当有意义的人的生命已经不再可能、并且患者希望能够在医学的帮助下安宁地死亡的时候。
作为医生,我支持符合这种条件的安乐死。
生的顺利,死的安详,这是每个人的愿望。面临死亡的临近,病痛的折磨,是忍受痛哭坚强的活着,还是放弃治疗安乐死去,甚至提前选择安乐死尊严的离开,社会应该给人们更多的选择。
死亡是每个人的最终归宿。理性的看待死亡,平静的面对死亡,安详的离开,才是对死亡最好的态度。
当然,在我们这个文化背景下,在我国实施安乐死是一个非常艰难的事情。而正因为艰难,才应该尽早的去正确面对,从理论探讨,到制定法律,再到完美实施。不求进度,但求完善。千万不要像以往的某些事情,开始回避,等现实逼到一定程度时仓促立法,结果执行起来困难重重。
人们常说,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它的长度,而在于他的质量。既然生命是有限的,那就要在每一个时刻活出精彩;既然死亡是无法避免的,那就选择尊严的离开。
正如这位接受安乐死的台湾老人说的那样:年轻时奋斗向前,年老时喜乐再见。
看透了死亡,也就悟出了生命的意义:尽自己的所能帮助别人,尽自己的所能奉献自己,尽自己的所能去享受生活,尽自己的所能去爱和被爱,能做的就要去做,离开时不留遗憾。
这才是完美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