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夏学海采写的长篇报告文学《草根书记》,庚子年末,由江苏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
这部作品翔实地记录了解放后江苏省委派出的第一个扶贫工作队张黄六运工委,在极具困难的情况下,为人民群众谋福祉的真实情况。全书27万字,十四个章节,加上引子和尾声。前文引子介绍了张黄六运地区的地貌特征、土质形成的历史原因以及人民生存状况。追溯历史,既有翔实的史料,又有当事人的回忆,具体真实。张黄六运地区,因为黄河夺淮造成的特殊地形,导致先民们生活无着,直至解放后,这一地区仍然十分穷困。当年的张黄六运特点就是 “小小张黄六,直通华东局,穷得叮当响,中央也明白”。张黄六运“这个地区是当时盐城专区最穷的地区之一”,“1949年前是“黄圩到陈沟,十年九不收,夏季回家转,冬春往外溜。”“逃荒多,疾病多,死亡多”。 “1949年后群众生活得到一定改善,但仍然没有摆脱贫困局面。”这样交代背景,把人物放到广阔的历史长河中去考察,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第一章至第七章,是党和政府为改变张黄六运地区的面貌做出的正确决策——成立“张黄六运地区工作委员会”,专门治理这里的盐碱荒滩,树立典型,带动全局。书中旁征博引,摘引许多珍贵资料,再现当年的穷困景象,为陆玉山等人带领人民群众战天斗地的事迹做铺垫,把人物放到历时的背景中去表现,有深厚的历史感和年代感。第八章至十二章主要记录了陆玉山作为工委书记带领当地人民群众改造盐碱地,实行旱改水的事迹,此部分写的具体生动,再现了当年陆玉山以及工委一班人,为实现脱贫攻坚,改造盐碱土,种植水稻的可歌可泣的事迹,表现了老一辈领导人的精神风貌。陆玉山肩负改变张黄六运地区贫困落后面貌的重任,毅然决然地接受由条件较好地区的县委书记处书记转任张黄六地区工委书记的任命。在他的带领下,17名同志浩浩荡荡地开往全区最穷困的张黄六运地区安营扎寨,扎扎实实开展改造盐碱荒滩的战斗,在这寸草不生,百姓无法生存,甚至动物也无法栖身的贫困地区,率领张黄六运地区人民开始了改造盐碱荒滩,战胜贫穷的艰难历程,凸显了党的英明决策,千军万马治碱灭荒,誓拔穷根栽富苗。
第一个举措是治碱灭荒,改良土质,提高农作物产量。张黄六运地区地形特殊,油泥一般埋藏在地下一米深左右,翻一亩需要60到80个劳动力。翻碱过后用不了几年又回复到盐碱土的状况,还得重新覆盖油泥土或者冲子底下的黑土。陆玉山书记带领人民群众要在这样的土地上拔去穷根子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这是愚公移山式的战斗,他们真正做到了“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和那里的人民结合在一起,在人民群众中生根开花”。治碱灭荒,改良土质,提高农作物产量,是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举措。
第二个举措是种植水稻,让祖祖辈辈生活在这个穷困地区的人吃上大米。在这个黄河夺淮造成的特殊地形和土质进行旱改水、碱改水,种植水稻,在一些人看来是天方夜谭,可是陆玉山带领的一批工委干部,把南方种植水稻的经验传授到张黄六运地区,引进种植水稻经验,硬是把前人没有做过,现代人也很难做到的事做到极致,真真切切为民着想,使得缺吃少穿的张黄六运地区人民吃到了大米,过上了温饱生活,这一伟大创举,是造福于人民,惠及子孙后代的千秋伟业。我清楚地记得,当年人们很难吃上大米,小孩子缺奶需要大米,许多人家都是多方寻找,想法设法用粗粮兑换大米,回来是用一小块纱布缝合成袋子装上一小把大米放在山芋粥锅里煮熟捞起来喂小孩,大人哪有米吃,张黄运人民吃上大米,应该感谢陆玉山那一代领导者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幸福生活。
第三个举措是种植棉花,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在种植棉花的过程中,陆玉山书记的足迹遍及整个张黄六运地区的每个生产队,深入田头,给种植棉花的群众传授棉花的生长习性,如何保苗、间苗,他了如指掌,说的群众心服口服。最终让棉花生产取得了预想的效果,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他心里始终装着人民,孜孜以求的是改变张黄六运地区乃至响水全县的贫困面貌,奉献了毕生的精力。
第八到第十四章是第三部分,记述陆玉山在文革动乱年代仍然不忘为民服务,提高民众生活水平的情怀。建立响水县以后,陆玉山仍然负责农村农业工作,仍然坚持推广种植水稻的战略措施,推行碱改水、旱改水,大力倡导并亲自负责棉花生产。这也可以说是陆玉山书记领导全县人民脱贫攻坚的“三大战役”,取得了显著成绩,为人民群众带来了富裕生活。尾声交代了陆玉山晚年的生活情形,至死不渝的忠贞和幽默风趣的本色,这一节文笔感人至深,通过陆玉山自传述说、老搭档陈立才的回忆以及陆玉山子女的讲述,展现了陆玉山的高风亮节,情动之处,让人潸然,深深地为陆玉山大公无私,一心为民的精神而感动,富有感染力,极有教育意义。
长篇报告文学《草根书记》序
新中国诞辰70周年之际,一部由本地作家夏学海采写的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工农干部带领民众力克时艰,纾贫解困的长篇报告文学出版了。这部名为《草根书记》的作品,给我们带来了温饱不济的年代记忆,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厚重质感和时代变迁的深邃思考。他从一个时点,一个区域,一个侧面,在过往的真实中撷取了我们现在人所需要的思想营养和精神钙质,它的出版可喜可贺!
我与《草根书记》的主人翁陆玉山是同乡。当时我父亲是翻身生产队队长,陆玉山经常到我们队里来,找我父亲了解基层情况,给我的印象很深。他熟悉农村工作,出口成章,老百姓都喜欢听他讲话。
《草根书记》以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苏北“张黄六运”4个公社为写作原景,从“老天降下水患疫疠,饥馑灾荒接二连三”写起,以14章78节27万字的篇幅,翔实的记录了一个经历枪林弹雨的共产党人带领人民群众战天斗地谋幸福的群体故事。
当时新中国成立不久。在这样一个新旧社会两重天的时代,社会变化剧烈,人物命运多舛,现实足以超越想象,生活的变化往往比个人内心的变化还要丰富。作者正是着眼于中国农村的巨大变化,寻找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为时代立传,讲述了让年长者可以回味,年轻人可以感知的那一个时段的温度。
作品的故事情节集中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曲折感人,人物形象多样鲜明,框架合理,主线清晰。作者对于“张黄六运”地区农村的世态人情作了深入的刻画,写得既沉重又有诗的韵味,展现了写实的细腻和深刻,显示了报告文学的表现力和鲜活的生命力。
这本书选择的时间节点是很有创意的。这个时期往往被遗忘,往往因“复杂”二字难以下笔,但是作者取舍有度,以正能量的笔触写出了那个时代的真实,写出了老一辈工农干部的真实,写出了“张黄六运”这个角落的真实。在党的领导下,陆玉山和他的同事们以最朴素的阶级感情,焕发出强大的精神动力,这是共产党人带领民众闹翻身,求福祉,谋复兴的豪迈壮歌。
长篇创作被认定是记述人物命运的。但命运是什么?命运便是历史,是人与人的关系,它大致规定了我们每个人的人生过程和方向;是社会存在,是每个人都无法遁逸于其外。出身草根的工农干部陆玉山善良、纯朴、坚韧、正直、幽默,面临命运的多舛,没有屈服,没有绝望。在忙碌艰辛的工作生活中,他“跟着共产党,永做革命人”,坚守理想信念,相信同事,相信群众,对纾贫解困充满了希望,对美好生活充满了向往。为了不复制父辈命运凄惨的转轮,他参加了革命,他记住了马克思,毛泽东、朱德……
陆玉山书记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人民的翻身作主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岁月。可是,面对贫瘠的土地和贫困的人民,他寝食不安。为了改变老区面貌,1964年10月,中共江苏省委组建“中共江苏省张黄六工作委员会”,任命建湖县委书记处书记陆玉山为工委书记。在自然条件最差的响水县张集、黄圩、六套地区作为试点,探索一条苏北平原治水治碱治风沙、栽稻种棉植林带的发展农业的开创之路。
1942年当地下交通员时,50里路来回只需半天时间的陆玉山,是“铜头铁嘴草上飞” 的工农干部。1964年,他带领17位工委干部发誓:“学习焦裕禄,干劲要鼓足,三年不翻身,死也不瞑目。”
张黄六地区虽有40万亩土地,但盐碱荒草多,好年头亩产100多斤杂粮,因而逃荒要饭多,疾病死亡多。陆玉山访贫问苦,发动群众,大搞碱改水,认真落实农业“八字宪法”,从兴修水利,改良土壤开始,千军万马治碱灭荒,万亩试验田喜获丰收。
在这个基础上,他带领农民把积肥当作头等大事,改革耕作制度,洗脑子,教技术,在改造后的风沙盐碱地上倡导插秧种稻,使苏北平原呈现了万顷稻浪耀金波的喜人景象。当地群众称他为“陆稻人”。
十七岁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陆玉山,解放后一直在基层领导农业生产,他一身泥水,两袖清风,和农民同甘共苦,农民叫他“草根书记” 。他在七十八岁时倒下了。他欣喜地看到了大地丰收,人民幸福的锦绣图景。
成千上万人怀念他。有副挽联这样写着“尽瘁鞠躬,有口皆碑好公仆。关心民疾,无人不赞老革命”。一个不忘初心的共产党人,以心血和赤诚,写下了牢记使命的一生。
从他的曲折坎坷、坚毅刚强的一生中,浸透着对弱势群体命运的浓烈悲悯和关怀,昭示了时代的风卷残云和贫穷愚昧必定走向富裕文明的基本规律。
作者用朴素的笔调,丰满的事实,写出了一群可亲可敬更可爱的工农干部,写出了他们的高贵的灵魂与品格。他们是埋葬旧世界的掘墓人,他们是新中国农村建设的开拓者,他们是中国农业发展史上的英雄,他们是党的农村干部的优秀代表,他们是当之无愧的人民公仆。
一位书评家阅读书稿后这样评价:“盐城有一位作家写了一部20多万字,记述一个叫陆玉山的老革命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困难时期毅然挑起重担,带领民众抵御水涝海风,把贫瘠的盐碱荒地改造成为稻浪、棉海、绿水、林带的事迹,生动感人,堪比焦裕禄。这是一部不忘初心的好作品,是给建国七十年的献礼。”
我仔细地翻阅书稿,深有同感。以陆玉山为代表的一代工农干部,他们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新中国建设时期,始终执行党的指示,为人民的利益艰难奋斗,体现了我们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优秀品质。这一点,是习总书记强调的,也是我们每一个党员不可忘却的至高站位。
我们党的历史是曲折的,我们党的目标是远大的。一代一代共产党人像“离离原上草”一样,不惜牺牲生命,不惜心血汗水,不惜个人利益,在漫长的战争征程中和建设年代的工作岗位上,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为劳苦大众求解放,为人民谋福祉,为民族强大求复兴,赤诚与日月同辉。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他们。
适如作者所言,经过三年时间的采访写作,文本中叙写的人物,在他们的身上嵌有金玉一样的东西。他们所经历的苦难,我们千万不能重蹈;他们为之奋斗的苦行,我们理应借鉴;他们那简单快乐的满足,我们应该分享传承。让我们在干净纯正的内心世界里,殷切地渴望每一个人都生活得更好。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再过二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这个大喜大庆的氛围中,在当前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教育活动中,我高兴地将这本书介绍给大家。
是为序。
朱文泉(原南京军区司令员、上将)
2019年9月2日
选摘最后一章:“自立精神契约,唯民唯善唯德”,
最后一节:少年的情怀,一生的方向
曾读过一篇散文,这样叙述文学家汪曾祺对故乡高邮的怀念:故乡二字意味着什么?对汪曾祺来说,那里有童年的记忆也是归根的选择,那里有所珍爱的亲朋好友也是自己心安之处……我们能逃离故乡吗?对许许多多的人来说是不可能的。因为儿时的情怀,是改变不了的胎记,在生命中是无法抹去的。
陆玉山也是这样,虽然离开家乡响水已经多年,但是他的心却从没有离开这片土地,因为这里是他魂牵梦绕的衣胞之地,心灵寓所,生活家园。无论时空怎样超越,这些都会在他的情感里悄悄流淌。
他在异地工作,不断地超越自己,创造工作业绩,但是他的心始终未离开过生他养他的家乡,他的心已经交给了故土。故乡有大爱,故乡是他的灵魂支柱,他怎能忘怀光溜溜到这个世界上的背影?!为了改造这片蛮荒之地,他的汗水都流干了,心思都熬干了。守望土地,守望家园,他以真诚、善良,追寻自己作为一个草根干部的人生梦想,追求自己渐趋完善的人格之美。
时间:1989年仲秋,陆玉山回到了“文革”后又在外地工作了14年的故乡——响水,他感叹地说:“这次回来就安居了。”
他迎着秋风,循着乡道,去张集、走黄圩、到运河、看六套,“张黄六运”变了;再看灌河一线,海州圩里,同样大变特变了。改革开放,包产到户,发展工农业经济,响水大地换上了新装,乡村处处都是新面貌,人民群众意气风发,正在奔小康的大道上阔步前进!
但是,当时正是改革开放的初期,响水的各项经济指标,在全省、全市仍是处于排后的位置。每年省、市都派扶贫工作队进村、进乡,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响水工农业发展把脉定策,鼓劲加油。
陆玉山是个闲不住的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了解,他针对土地承包后的农田管理上的一些问题,向县委提出“农户要搞好生产经营管理”的建议,他说,过去吃“大锅饭”,农户生产经营管理实践少,农村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以后,以农户为单位生产经营,一切从头搞起,普遍缺乏管理经验,即使采取一些管理办法,大都是传统经验,缺乏现代管理手段。有的农户在生产经营上商品经济意识差,信息不灵,盲目生产,以致出现“高产穷户” “高投入低产出”等问题。辛辛苦苦忙一年,到头来算盘一响,收入寥寥。因此,农户如何加强生产经营管理的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要搞好农户生产经营管理,就要遵循国家宏观指导,充分利用内外部的条件,选定生产经营最佳模式,按经营项目制定具体方案,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搞好经济核算,努力实现经营目标化,管理科学化。他的建议,受到了县委农工部的重视,并且形成了文本,在响水广为宣传践行。
对于中低产田改造,可以说陆玉山是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专家、领导,他从解放前任黄圩区委书记到六十年代任“张黄六”工委书记,来来回回,几十年为响水这块土地呕心沥血,走惯了烂泥路,盘熟了盐碱地,但是,时过境迁,到了一个新的时代,科技发达,机械化正逐步展开,再不能用过去小车推,大锹挖,打人海战了,他提出要“依靠科技改造中低产田”。
他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农业生产要上新台阶,出路在科技,潜力在科技,这表现在许多方面。选用优良品种,可以较大幅度提高产量;光、热、水、肥等因素的充分发挥和利用,也可以显著地提高作物单产。实践充分证明,农业科学技术措施越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地方,农业生产的潜力越能充分发挥出来,受自然灾害影响而发生的产量波动也就越小。可见,农业要迈上新的台阶,就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把大面积的中、低产田改造为中、高产田。
1995年前后,响水群众大力发展银杏、杜仲、红枣等经济林木,他听说许多人家栽银杏不成活,成活也不结果。他就到黄圩乡去调研,了解银杏发展情况。当时县委宣传部办公室主任刘益民陪着他。遇到农民,他就让停车去问,一路上他就问了四五个人,到了张集遇到一个五十多岁老农民,他问栽白果没有?老农民说,栽了几十棵,活了没有?都活了。老农民说:栽白果地有劲(即土壤肥沃)的地方不长,靠近水潮湿的地方不长,就是翻碱出来的黄土最肯长。陆书记问:“绝呢!你怎么晓得的呢?”老农民说:“我家猪汪塘边一棵长了几年就是不结果,我用小车推圩沟黄土,栽上几十棵白果都活了,比猪汪塘边晚栽三年,现在都挂果了。我们庄上好几家都发现了这个窍门,现在栽银杏就换土栽,既能成活,结果也快。就是这样,陆书记到处宣传这个经验做法,对发展银杏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当他了解到实行大包干以后,过去形成的农科推广网站已经线断网破,农科站技术人员只顾自家包产田,少看别人“瓦上霜”了。陆玉山认为这是很严重的问题,他认为怎样适应新形势,建立健全新的农科推广体系,这是科技兴农的一个重大课题。
他从有关信息中了解到许多地方在兴办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如粮食研究会、蔬菜研究会、水果研究会等等,吸收乡镇的技术员和有一定技术专长的农民为会员,通过引进推广科学技术,以共同的经济利益为纽带,把从事同类生产的群众联系起来,使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在一起,开辟了科技向生产流动的新渠道,把分散经营的农民用研究会这种形式组织起来,成为新的农科推广体系中的一种形式,是很好的经验,值得借鉴。在他的建议下,响水县第一个杜仲协会在七套乡亭泉村成立了。在村能人小卓的带领下,几年时间,全县发展杜仲近千亩。一时间杜仲皮作为传统中药的一种,销往四乡八厂;以杜仲叶为主要原料的杜仲茶厂,红红火火。
我曾读过一首题为《苏北平原》的组诗,其中有一节非常吻合陆玉山此时的情怀:
一株稻子从往事中苏醒
低头数着去意,心中的观点,饱满,微黄
生命中全部的力量
在颗粒中凝聚、闪烁
浇灌身体,用力收拢最后的意义
在冬天之前将这些经典的片段
隆重发布。仿佛被神点亮过
这些明晃晃的箴言,有勤劳的律条
支撑。一眼望去是亲人归来
人生六十一甲子,岁月如驹奔古稀。一天,陆玉山的心情豁然清朗,他喝了几杯小酒,躺在床上鼾鼾欲睡之时,他的脑海里浮出了许多儿时的场景。
在一片茫茫的土地上,母亲拉着他的手,在田里挖野菜。他问母亲:“妈,我们家怎么这样穷,连一块地也没有呀?”母亲抚摸着儿子的脑袋,安慰说:“三子,我们家从来就没有地,这是命里该派的吧。”是呀,这样一个穷乡僻壤的农家妇女,她怎么能知道穷人为什么没有土地呢!母亲又说:“等你长大了,有出息了,就有地了。”
从那时候起,他从心里记住了妈妈的话,对土地的挚情挚爱就已经深切透骨,五体投地。只要有了土地,只要有了庄稼,就饿不死,就有生活的作落了。
在他只有13岁的那一年春头上,灶堂无烧草,锅里无米粮,他背着草篮,扛着草抓子到野田里刨草根子,回家晒干当草烧,可是田是地主家的,连草根子也是他们的,地主家人砍坏了他的篮子,他低着头,拖着草抓子,悻悻的往家里走,走到村头,看到一个用破瓦缸支起来的土地庙,怒气不打一处来,一草抓子就把那个用破缸支起来的土地庙砸得粉碎,愤愤地说:“土地爷呀,你讲道理吗?我们家年年给你烧香磕头,可是你怎么不给一块土地给我们呢?!这天下真是不公平呀!”说着说着,陆玉山抽泣起来,没有拾到草,明天连热水都喝不上了。
“我长大了,一定要苦很多的钱,去买一片很大很大的土地。”
他的双手拳头握得紧紧的,从牙缝里蹦出了这句话。
后来,他就满世界的到处飞呀飞呀,终于落到了一片土地之上。他伺候这片土地,研究这片土地,这片土地上长出了水稻,长出了小麦,家家都吃上大米饭,吃上了白面馒头……
一阵子迷迷糊糊,朦朦胧胧过去了,陆玉山酒意顿消,他回到家乡看到的一切都叠映在他的眼前。用老百姓自己的话来说,共产党领导我们推翻了旧社会,分到了土地,摆脱了贫困,这可是最大的行善积德的好事!也是共产党执政为民,民心所向的最好的诠释!
想到这些,陆玉山潸然泪下。无论是饿着肚子翻黑土那么艰难,条件再怎么艰苦,环境再怎么艰险,自己再怎么艰辛,他都无怨无悔! 然而,年过七旬的他再也扛不住疲惫,看到了夕阳西下的晚景。
他说,我要把过去这些记录下,让我们的后辈人知道,响水这块墩厚的土地承载过的苦难,更展示着无限风光的未来。
于是,他以仅念过二年私塾的文化基础,拖着糖尿病、肺气肿长期困扰、并曾罹难脑血栓的老弱身躯,数日坚持,伏案长书,写出了近两万字的《张黄六地区治水改碱纪实》和《响水为什么成了老灾区?》的长文,对响水地区盐碱地改造做出了非常翔实的记录,并对中低产田再改造提出了可供借鉴的指导意见。200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也是他参加共产党60周年纪念年,他写出了《坚信共产党,乐做革命人》人生回忆录,向党倾诉一生的工作经历和体会;在78岁高龄时,他还秉笔伏案撰写《关于水稻在盐阜平原上高产的六大要素》经验文章,可惜,他没有完成这一夙愿,只写了一半,即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张黄六”人民崇敬的草根书记陆玉山再也不会回来了,他已驾鹤西去,化着一朵五彩祥云,照耀着他一生永远眷恋的土地,一生永远挚爱的土地,一生为之奋斗的土地!
但是,死亡无法阻止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灵魂的存在,他人虽然走了,他的灵魂还在,他的精神还在,他的幽默还在,响水人民不会忘记他!
“张黄六运”人民曾经允诺建造的陆公祠,将是一座不倒的丰碑,永远屹立在响水人民心中!
校对 徐珩
来源:紫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