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蔡小霞编辑|上雁(见习)
北江是流经县城背面的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最长的河流,当地村民将其称为& amp# 039;漠河& amp# 039;的总和。
沿江两岸,杉林莽莽,竹影摇曳,不时露出几间苗楼和穿红戴绿的苗女。30年前,一部《闪闪红星》让贝江广为人知。
近年,当地一位名为蒙可畅的年轻人成立了“贝江村”品牌。他将沿江两岸村落生产的农产品——五彩鸡蛋、贝江鸡鸭等,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到全国各地,甚至卖到了韩国去。
去年,蒙可畅的公司年销售额达到1500多万,合作的当地贫困户也达到了300多户,大部分都是贫困户。
设计师回村卖鸡鸭
蒙可畅今年33岁,习惯戴一副黑框眼镜,凸起的小肚腩十分抢眼。他最近喜欢在抖音上拍吃蜂蜜、烤鱼等乡野美味,分享乡村闲云野鹤的生活。
2012年底,一直在大城市上班的蒙可畅回到了家乡融水苗族自治县的产儒村。“2003年离家,现在回来。整整十年,外面世界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我的家乡,几乎一点没变。”
十年,蒙可畅从一个小小的搬运工做到了公司设计总监的岗位;十年,他从刚开始搭乘绿皮火车外出到高铁再到飞机;十年,产儒村的生活依然清贫穷苦;十年,从产儒村到县城,依然要颠簸四个小时,这个小小的村落仿佛被时光遗忘。
这一次回到家乡,蒙可畅没有再外出。他辞去了设计总监的职位,留在村里,打算自己创业。
“十年了,总要为自己的家乡做点什么。”
蒙可畅盯上了家乡的土特产——鸡、鸭还有蛋。
“我们县森林覆盖率达85%,没有工业污染,鸡鸭都是放养的。像鸭子,体积小,肉质扎实,用山泉水白灼,吃完满口回甘。”
蒙可畅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但是村民们会养不会卖,拿到乡里的集市上摆卖,不仅不好卖,价格也低。”
蒙可畅决心为家乡的土特产找到一条更好的销路。“刚开始,晚上去村民家收,白天就在路边摆摊卖鸡、鸭、蛋,一天卖出10只的话能赚100多块钱。”
蒙可畅很快意识到这种销售模式的弊端:收货的时候,农户容易以次充好;其次是路边卖,客户消费体验不好;第三是很不稳定,每天都要挑地方。
成立新潮的“鸡鸭专卖店“
蒙可畅很快地转移了“战场”——深入农贸市场。“比在路边卖鸡鸭要稳定些,但农贸市场实在太臭了,而且跟别的商家没有两样。”
没有区别意味着没有竞争力。两个月之后,蒙可畅在融水苗族自治县农贸市场旁边开了一个“鸡鸭专卖店”。县里的人觉得新鲜:听说过手机专卖店、鞋包专卖店,可从来没有听过“鸡鸭专卖店”的。
专卖店占地40多平方米,提供多项免费服务:免费WIFI、免费报纸、茶水、电视。要是客户看上了哪只鸡鸭,当场宰杀并送货。这样稀奇的店铺为蒙可畅吸引来大量的客户,蒙可畅很快雇了两个员工,在店里帮忙收货、宰杀。
但是,创业之路并不总是一帆风顺。2015年,一次大规模的禽流感,导致蒙可畅收到的订单量雪崩式下滑。
“我们跟农户都要提前半年预定,当时手上积压了5万只鸭子,这些鸭子一天的吃食要1.75万元,实在拖不起,最后降价甩卖,亏了80多万。”
即使谈到这段经历,乐观的蒙可畅脸上也未露难色,“算是白忙了一整年。但这之后,我就有意识地减少禽类的销量,多扩充其他品类,例如特产香菇木耳蜂蜜笋干灵芝等。”
做电商 将五彩鸡蛋卖到韩国
2013年,蒙可畅在淘宝网注册了一家店铺。同时,他开始摸索农产品“进城”之路。
“在专卖店销售,主要的消费群体还是当地或者附近的人,而通过电商,我们的产品可以卖到全国各地去,这个市场就很大了。”
鸡鸭等生禽难以在网上销售,而鸡蛋的“电商之路”也遇到两个“拦路虎”。
第一, 做电商,需要产品标准化生产、筛选。而蒙可畅去农户家里收回来的鸡蛋,量少、品种大小都不一样。
“我们这里主要是家鸡、凤鸡、苗鸡、乌鸡,每一种鸡生的蛋,颜色大小都不一样,通常的线下售卖是把鸡蛋按照品种分类。”
蒙可畅回忆说,“但当时这几种蛋混在一起,五颜六色的,我就想了个点子,混在一起卖,就起名五彩鸡蛋,不标准反而成了我的标准。”
第二, 鸡蛋在运送过程中容易破碎,蒙可畅先前采取的包装是买回来珍珠棉,挖出一个个洞,把多余的珍珠棉丢掉,把鸡蛋放进洞里,这样做虽然防止了鸡蛋易破碎的问题,但成本却颇大,并且有很多珍珠棉被浪费掉。
蒙可畅关门研究了十天,五年设计师的经验帮了他大忙。
“后来我设计出不需要后期挖洞的珍珠棉鸡蛋包装。当我网上寻找生产厂家设计产品,把设计图给对方参考时,对方还质疑我不像个卖鸡蛋的,倒像是同行。”让蒙可畅骄傲的是,现在他的设计图已经在网上传开了,这种鸡蛋包装被许多商家模仿采用。
如今,许多人通过蒙可畅的淘宝店了解了贝江沿岸诸多特产,并找到蒙可畅进行大规模的线下交易。“对我们来说,淘宝除了销售功能之外,更重要的,是宣传渠道和产品展示的平台,我们连官网都省了。”
通过电商平台,蒙可畅还将五彩鸡蛋卖到了韩国。“韩国客户是朋友的朋友,买过一次之后,就经常在我这边买,说是健康放心。”
目前,蒙可畅一个月平均能卖出二十多万枚鸡蛋,销售额可达50至60万元。
带领村民共同脱贫致富
何秋田是最早跟蒙可畅合作的养鸭户。2014年,他的养殖场只有一百多只融水香鸭,缺乏销路,一年的收入也只有几千元,是当地的贫困户之一。
和蒙可畅合作之后,不到两年的时间,老何的摩托车就换成了小汽车,养殖的规模也扩大了几十倍。
如今,老何已经在村里盖起了楼,养了两万多只鸭子,一年收入也有十来万。
2016年,和蒙可畅合作的八十多户贫困户中,有将近一半已经脱贫。目前,与蒙可畅合作的当地养殖户数量达300多户,固定供货的养殖户也有60户,蒙可畅公司去年一年销售额达1500万元。
解决贫困户“销路难”的实际困难,让当地土特产走出大山,是蒙可畅创业的初衷。
如今,通过自己的不断摸索,借助淘宝平台,下一步,蒙可畅计划拓宽“土特产出山”之路。
“建一个加工厂,增加灵芝笋干等干货的销售量,未来肯定是往新零售方向去走,做线下体验店+线上售卖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