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昆明10月14日电 专访:中国一系列保护生物多样性行动“鼓舞人心”——访世界自然基金会总干事马可·兰贝蒂尼
新华社记者张家伟 刘万利 杜洋
中国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期间宣布的一系列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行动和规划措施“广受欢迎”,“非常有力”并且“鼓舞人心”,世界自然基金会总干事马可·兰贝蒂尼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兰贝蒂尼说,中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从而有力地推动本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同时,中国将率先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支持发展中国家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这些都是“让人兴奋”的消息。
他对中国过去10年里加大对本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力度给予很高评价。他举例说,中国在大熊猫繁育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东北虎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中国的这些成功实践可以在世界其他地方复制。
兰贝蒂尼说,中国领导人重申了生态文明理念,这一理念将自然置于我们社会的核心,从社会、经济以及文化角度彰显自然的价值,而正确看待自然是我们创造繁荣、平等、平安的社会以及确保人类未来的基础。
COP15定于10月11日至15日和2022年上半年分两个阶段召开。13日下午,大会第一阶段的高级别会议在云南昆明闭幕,会议正式通过“昆明宣言”。
兰贝蒂尼说,这次大会非常重要,因为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以及自然环境受损等都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各方协调一致,共同应对。
兰贝蒂尼指出,COP15向全世界、各大市场以及不同经济体传递出清晰信号,即人们要改变当前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人们需要发展,但发展过程中要为最不发达经济体提供支持并且今后的发展不应以影响和损害环境为代价。
“昆明宣言”承诺,确保制定、通过和实施一个有效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扭转当前生物多样性丧失趋势并确保最迟在2030年使生物多样性走上恢复之路,进而全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2050年愿景。
兰贝蒂尼说,他认为当前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一些造成自然生态损失的关键经济领域需要实现绿色发展,包括农业、渔业、林业、基础设施等,因此“我们期待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经济发展足迹以及资金流动方面,大会能给出清晰、切实、可衡量的目标”。
兰贝蒂尼说,他还期待分阶段举行的COP15能为全球在自然生态保护方面给出一个方向,就像各方在巴黎气候大会上为应对气候变化所做的。就全球设立一个有利于自然保护的发展新方向来说,COP15是“不可错失的机遇”。(参与记者:眭黎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