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谣言总是层出不穷,换个马甲就又重新上马骗人,真是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小编汇总了最近朋友圈最“流行”的十大食品谣言,大家快转发给你的朋友,千万别被这些谣言骗了。
西瓜注了“红药水”,假的!
每年夏季到来,不光西瓜会成为市民们主打的“宠儿”,关于西瓜注“红药水”的传言也会再度袭来。“西瓜注入红药水后,里面都是污红色的水,还有一股难闻的酸馊味。”这样的描述是真实的吗?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博士、北京智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经理张玉萍介绍,“西瓜皮厚,针扎的话对针的要求就会很高,细了不行,扎不进去,粗了也不行,很有可能会导致西瓜裂开。即便不裂开,针扎过的西瓜也会有伤口,很容易腐败变质,缩短保存期限。”
张玉萍博士认为,一个个打针,也需要不少人工,还容易腐烂,很明显对于西瓜生产和销售者来说,都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另外,张玉萍博士表示,注射的色素或甜蜜素在西瓜内部也不可能分散均匀,如果注射了色素,一打开西瓜就会发现异样。注射了甜蜜素,能通过品尝发现色素、甜蜜素不能在西瓜内分散均匀素的作用,大家都喜欢吃甜的西瓜,育种的时候自然会挑选比较甜的品种。”
孩子吃辣条后死亡,假的!
网曝江苏省连云港灌云某村一8岁男孩和一个7岁女孩吃完村里小店买的“辣条”后死亡。目前当地派出所否认“辣条”致死可能初步分析死因可能系家中磷化铝熏虫致中毒。
据了解,经相关部门化验目前已经排除食物中毒可能,初步分析可能系现场屋内粮食采用磷化铝熏蒸法杀虫,磷化铝遇水蒸气反应产生有毒气体被误吸后导致意外中毒死亡。
桃子喷洒防腐剂,假的!
近日,一段“桃子喷洒防腐剂”的视频在网上流传。视频中,一男子正向一筐筐的桃子上喷洒液体。视频的拍摄者称这是山东临沂运往外地的桃,“打的全是防腐剂”。有网友看了这段视频后表示:这个夏天不敢吃桃子了!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林果所所长、研究员叶正文指出,桃子采收后一般可以保鲜7天左右。需要长途运输销售的桃子,有条件的会经过冷库预冷8—12小时后,再经过冷链运输到全国各地。现在物流发达,国内运输时间一般1到2天,所以在桃子的生产上根本不需要防腐剂保鲜。如果没有冷链运输的条件,桃农会通过喷洒浓度为0.1%的氯化钙溶液或者植物提取的生物保鲜剂来保鲜,这两种溶液都不是防腐剂,对人体无害。另外,在盛夏季节,有一些桃农也会通过给桃子喷水降温的方法来保鲜。
临沂市农业局官网昨天发布了辟谣声明称,临沂及周边的桃绝无应用防腐剂的现象。视频中,桃农是在为桃子喷水降温。
临沂市农业局网站上另一篇文章指出,给桃子喷水有三个原因:第一,现在正处高温季节,果品在常规运输条件下水分蒸发很快,喷水可以补充果实表面的水分,降低表面温度,减少对果实内部的水分蒸发,起到一定的保鲜作用;第二,夏季日照强度高,过分着色后颜色偏暗,而喷水后便可增加果实鲜亮度,特别毛桃喷水后,可以冲洗掉杂乱的桃毛,使表面干净美观;第三,有些不套袋果在采收环节,特别遇雨后再采收,周转箱会附着些泥沙,对其进行清洁也是果品包装贮运环节中的一道工序。但要注意适度清洁,保护好果实。
有人打捞地沟油用于餐饮,假的!
近期,大量网民在微信中传播一段时长约32秒的小视频。视频是在夜间拍摄的,视频中一名男子疑似正在从下水道打捞地沟油装车,视频拍摄者称“晚上,有人在下水道里抽那种东西……在外面吃火锅、买食油要注意哦,这个社会上什么都有……”
该视频经微信群扩散后,在社会上广为传播,部分不明真相的群众也跟着转发、扩散。对此,拉萨市公安局高度重视,立即安排相关部门核查事实真相,给群众一个交代。目前,警方已查明:“有人打捞地沟油疑似用于我市餐饮业”视频中描述的内容不属实。
经调查,视频中捞油的男子姓杨,系拉萨利西桑环保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员工,该公司经营范围为收集处理单位、工厂、酒店废弃油脂等业务,而杨某的职责为打捞拉萨市各大餐馆及单位食堂附近下水道的地沟油,这些回收后的废油经初步加工后专卖至区外的一些化工厂商,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作业时间通常为凌晨。杨某称:“我当时正在捞油,也没有仔细听拍摄的人在讲什么,也听不懂。”
长期食用胶带捆扎的蔬菜可能致癌,假的!
近几个月有传言称,“捆扎蔬菜的胶带有毒”“用胶带捆扎的蔬菜甲醛超标10倍”“长期食用胶带捆扎的蔬菜可能致癌”。那么,这些说法有科学依据吗?被胶带捆扎的蔬菜还能不能放心吃了?
据《生命时报》报道,捆扎蔬菜的胶带和平时用的透明胶带差不多,实际上就是涂过粘合剂的塑料膜。虽然胶带不是食品,但由于它会和食品直接接触,因此也要遵守食品安全法及相关食品安全标准的规定。不过,在塑料膜和粘合剂的生产过程中,由于聚合不完全或溶剂挥发不完全,确实可能有少量甲醛等小分子残留。但捆扎蔬菜用的胶带一般只有一小条,而且塑料膜和粘合剂都是聚合物,在自然放置的状态下很稳定,因此降解释放大量甲醛的可能性极小。也就是说,按规范生产的胶带并不会有多大的安全问题。
此外,科信食品营养信息交流业务部主任阮光锋在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介绍,近些年来,市面上用来捆绑蔬菜的不只是普通胶带,还有可能是由天然成分如动物胶和植物胶制成的胶带。就拿植物胶来说,我们平时会用米饭或者糨糊粘信封,其实这就是利用了淀粉的黏性。除了植物,一些动物皮也可以做成胶,这些胶自然也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吃酱油会让皮肤还有伤口疤痕变黑,假的!
从小就常听到大人说:“味精吃多了会变傻、滴血可以认亲、便秘吃香蕉能通便、吃酱油会使皮肤变黑”诸如此类的传说。这些口口相传的健康俗语,我们听久了似乎渐渐成为了“事实”,尤其是通过现代发达的互联网传播,各种看似有科学道理的“谣言”更是在我们的观念里深深地扎根。那么到底该如何分辨呢?
营养科和皮肤科专家都表示,酱油中的成分和导致皮肤变黑的黑色素没有任何关系,吃酱油并!不!会!导致皮肤变黑!
酱油主要由大豆、淀粉和小麦粉经过发酵而成,这些成分被吃下后,在人体中会变成无色的氨基酸和多肽混合物。而且酱油的黑色来源于所含的焦糖色素,色素物质不会直接转移到皮肤中,对黑色素细胞的合成并不起作用。之所以有“吃酱油会变黑”这样的说法,可能是因为酱油的颜色令人想多了。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伤口愈合后,疤痕的颜色会比正常皮肤颜色深,会不会就是因为吃了酱油这类深色食物导致的呢?
皮肤科专家介绍,皮肤受伤后,黑色素就可能从人的表皮细胞转移到了真皮细胞中,真皮细胞的代谢速度比表皮慢,因此颜色就会留下来,这跟酱油等深色食品并无关系。很可能这段时间你正好吃了酱油,所以就怪罪到酱油那了——酱油好冤!
紫菜和粉丝都是塑料做的,假的!
有段时间,“塑料紫菜”视频热传,爆料人说自己在食用紫菜时发现紫菜嚼不碎,于是将其撕碎泡在自来水中,泡软后拿出几块紫菜展开,用指甲在紫菜表面划,称紫菜有一股腥臭味,断定是黑塑料制成的。
粉丝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和水,淀粉本身就是一种碳水化合物,含碳氢元素,所以易燃,一般干粉丝都是可燃烧的。光凭能否燃烧来判定,不靠谱。紫菜藻体呈膜状,塑料薄膜一般是用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等热塑性塑料制成。紫菜和塑料薄膜差异较大,但由于工艺不同,可能有的紫菜好撕开,有的不好撕开,不能简单通过不好撕断定就不是紫菜,还是需要科学检测。
做成饼状的紫菜是坛紫菜,由于富含粗纤维,因此有一定的韧性,且收获期较晚的紫菜韧性更强。干紫菜遇水后会迅速吸水变软,而塑料不会吸水,二者存在本质差异。
隔夜饭致癌,假的!
网上曾出现「吃隔夜饭容易致癌」的传言,造成自己带便当的上班族困扰。营养专家朱恩琪指出,隔夜饭致癌的说法还没有科学根据,但反覆加热后抗氧化营养较易流失,建议搭配新鲜水果。
一般隔夜菜亚硝酸盐含量不足以致癌。与新鲜蔬菜相比,隔夜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会增加,但在正常饮食的情况下也不至于达到致癌的量。以绿叶菜为例,如果烹调后不加翻动放入冰箱,24小时之后亚硝酸盐含量约从每公斤3毫克升到每公斤7毫克。人体摄入200毫克亚硝酸盐才可能发生中毒,这说明要达到中毒的量,至少一顿需要吃上几十公斤的隔夜蔬菜,就正常人而言,这明显是不可能的。
隔夜菜对健康最大的不利,实际上是营养损失大,专家依然建议大家最好少吃。比如,维生素C比较怕热,炒菜时损失一般能达到30%至40%,如果二次加热,维生素C的含量就会保存得更少了。
雪糕化了又冻有毒,假的!
有报道称,如果雪糕贮存时达不到所需贮存温度,会引起结构变化,甚至产生有害物质,如可溶性毒蛋白及胺类等。
专家表示,有可溶性蛋白但没有“可溶性毒蛋白”的说法。
蛋白质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蛋白质发生变质,分解出有害的其他物质,如富含蛋白质的鸡蛋、牛奶等变质,分解出硫化物;二是蛋白质会吸引细菌大量繁殖,吃了含这些有害菌的食物,就很可能导致胃肠道疾病;三是一些人会对蛋白质过敏。
雪糕融化再冻,最可能影响健康的是冷藏环境不符合要求,引发细菌过量繁殖,这和蛋白并没有关系。因此,建议买雪糕时首先要看是否在保质期内,包装有没有破损,通常应选择外形完好的雪糕,避免给细菌繁殖造成可乘之机。
毒豆芽五毒俱全,假的!
自2011年沈阳爆出“毒豆芽”事件后,曾经的珍馐美食一时间变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毒物”。随后几年,伴随着各种信息渠道的“揭黑”,全国各地的豆芽产业遭遇毁灭性打击,市场销量骤降,一时间关于国内食品安全的舆论风波再次狼烟四起。几年间,全国各地出现了千余起与“毒豆芽”相关的案件,近千人被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获刑。
2015年5月2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农业部、国家卫计委联合出台了《绿色食品芽苗类蔬菜》标准,为豆芽中无根剂使用划定限量,只要在使用限量范围之内的均是可正常食用的豆芽。
历经两年半的波折,福建芽农全尚根拿到了撤诉刑事裁定书。2014年3月,他因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逮捕,一审获刑10年半,不服后上诉。2013年以来,添加“无根水”(含6-苄基腺嘌呤)制发的无根豆芽曾被认为是“毒豆芽”,但并无科学证据表明“无根水”中的主要成分6-苄基腺嘌呤、4-氯苯氧乙酸钠、赤霉素等物质是有毒有害物质。全国各地对无根豆芽案件的刑事判决不一,有罪、无罪、撤诉、发回重审等都有,“毒豆芽案”的司法纠偏工作仍在进行。
谣言止于智者,辟谣只需动动手指,快转给你的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