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曾家岩书院《70年蝶变》怀旧展(中)
老结婚证:新如青枝绿叶红苹果
马拉
《70年蝶变》的时光墙,右上角为老结婚证。
曾家岩书院主办的国庆70周年怀旧主题展《70年蝶变》,也堪称一个重庆市民“看着办”的实物和图片展。来自寻常百姓家的日常生活物品及纸质图片,飞到书院这幢带有民国中西合璧范式的贵族建筑中,家与国,城与人,四季和三餐,心喜与物哀,巧接地气,别开生面。我们用3期专栏,打望“蝶变”现场及其背后的故事。
1.时光墙
差不多整个曾家岩书院都成了《70年蝶变》的展场,走进挂着楹联“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的二门,迎面墙壁和靠墙香案上,来自各家各户的老物件,虚拟出一面主要是1960兼及1980年代带有社会主义民间风格的家庭文化时光墙。
中国杭州都锦生丝制厂出品的杭绣泰山迎客松,27X72公分大小,装在大镜框里、紫檀木微雕月宫、《毛主席和周总理、朱委员长在一起》印铁画(这张著名的接机图,原始照片里本来还有国家主席刘少奇)、椰林渔村的贝壳画、刻有凤凰亮翅图的梳妆镜、32W的双卡收录机、成都无线电一厂生产的CD783型黑白电视机、重庆留真相馆的大幅着色婚纱照、沈阳军区政治部1963年3月1日颁发的“五好战士”奖状,授给一个名叫唐家和的士兵。他跟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职”的雷锋叔叔一个军区,也获得了雷锋曾经获得的同样称号,这是当时军人的一种政治荣誉。
跟奖状同期只是晚半年的一式两份结婚证,由河南镇平县民政局1962年9月30日发出,显然是一对国庆节办喜事的夫妻。这款结婚证的平面设计和纸张质地,显然比同期那张奖状高一个档次,蕴含着一种更为长久的时间价值观,果然,1980年后,“五好战士”的评选和奖励制度就废除了,而结婚证承载着的洋洋喜气,永不过时。
框线由玫瑰、荷花、向日葵、麦穗、绸带围成,天头是翼展的双面国旗簇拥一轮大红五星,地头是齿轮围合的镰刀铁锤党徽。婚书正文的底纹,是“自主自愿”的大字和雷锋叔叔参军前开过的那种拖拉机和水电站的图案。整个证书的色调,绿边红心,有一种青枝绿叶红苹果的色香,还有老普洱那种老木头的时间味。
2.结婚证
但吕真最先没有闻到这种时间味,而是相反。她说:“二门这个结婚证,花花绿绿的,最先看到它的一瞬间,我有点诧异,我觉得像一个赝品,因为它太新了。这个结婚证是怎么来的?去年,我看见一个90后小朋友在朋友圈发图,他奶奶去世了,他回老家,翻箱整理奶奶的东西,从床底下一个老箱子翻出一堆奶奶珍藏多年的东西,其中就有这个结婚证。这个小朋友是屋头的长房长孙,他每次回家,奶奶就会在床底下掏掏掏,把那个箱子掏出来,把里面一个包包打开,存了好多钱,就给他好多,说全都是你的。北方的民俗就是这种感觉。”
奶奶走了,这回只有他自己掏了:还有一沓钱,有角票、元票、百元票,凑起来大概有两三千块钱,还有已废止的老粮票、爷爷的第一张工作证,爸爸79年的待业证。“最珍贵的,还是那张结婚证,就是我们展出的这个。这次做展览,我就想到他上次翻到的奶奶这些老箱底,征得他同意,就拿来了。我们第一感觉也一样:我说我看到的那一瞬间,觉得像赝品一样新;他说他翻出来时也很诧异,那么新!保存了半个多世纪,近60年,还这么新,这个结婚证对他奶奶来说意味着什么?是她一辈子保存得最好的东西。她当年嫁到北方另一座城市的婆家,就是婆家的人了,这两张纸就证明‘从此我就是你们家的人,一辈子都是你们家的人’。这就是她的身份证明,是她的身世。”
3.采访机
在曾经非常贵重的精密机器的展柜里面,从徕卡、柯达、玛米亚这些精巧的老牌相机,到重庆电视台第一代索尼电视摄像机,像苏式萨姆7地对空导弹一样笨重,机器上面凝聚着好多“机比人贵”的段子。吕真说:“真是这样的,这种摄像机是1981年索尼公司跟随日本外事代表团到重庆来展销的,重庆电视台正在筹建,急需这种机器,市领导当即决定,好东西,要买就买一批,一共3台。早期的新闻人,任何时候,机器的安全第一,那真是机器比人金贵。”
在火力凶猛的“萨姆7”边上,有一台巴掌大的日制爱华采访机和所配的磁带,火柴盒大小,这是曾经的重庆晨报时政记者吕真的生产工具。“当时还有点贵,因为我是时政新闻记者,所以报社就给我配了这个机子,跑其他新闻的同事,就没有。这么多年过去了,我把它翻出来,心想可能早就坏了哟,最精彩的是,里面那个小磁带还在;里面的声音,跟当年一样,能够放出来······”
1998年,这个采访机“带”着她到了北京“两会”。“我提前几天去,去逛老鼓楼街、琉璃厂。听说有个京味茶馆很有名,很多天桥老把式,在里面唱双簧,当时都已六七十岁了,现在可能都不在人世了。一个胖胖的小伙子,戴着瓜皮帽,他是老板,开这个茶馆儿,让那些老把式在他那里唱,这个事情感动了我。当地一个朋友带的路,在一个小巷子里面,我们进去,坐八仙桌,听他们拉京胡、唱京剧、演双簧。那是我第一次看双簧,太有趣了:一个老头扎个小辫,涂起白脸,穿个肚兜,在前面对口型表演;另外一个老头,躲在他后面说唱他口型要对的声音,有时候故意说错,作弄他。”
无论处江湖之远,还是居庙堂之高,双簧都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表演行当。在琉璃厂,她和她的“爱华”,爱上了另一种声情。“我走到那里,那条街上,卖古玩的,已没有什么人了。黄昏时分,你猜我看到了什么?七点钟吃完晚饭,有四个人坐在街边:两个下棋,下棋一般都是边上站着看的人比坐着下的人还着急,这个喊走马,那个喊飞象;另外一位穿着背心,把背心捞起来,露出一半肚皮,在那里拉京胡;他旁边坐了个老头,大概70岁,就开始唱。他那一嗓子出来,我一下就······真的······我一下就遭了,从此我就爱上了京剧,就那么一下,当时简直遭震撼了。要是有摄像机,我就把它拍下来了。他们边上坐了些老太婆,洗衣服的洗衣服,聊天的聊天,该干嘛干嘛,好像根本没听到,也没看见那边两位爷,拉的拉得很上劲,唱的也唱得慷慨激昂。这种感觉很巴适,爽惨了,我就用我的爱华采访机,给他录下来了!想不到,今天还能原音重现,时光倒流,全在我的脑海里。”
文/图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马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