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读点书,不然你的三观是由别人界定的!
以下这些“坏消息”你一定仍记忆犹新:
药物S在一夜之间被抢购一空;
XXX选址有问题,会造成水污染,项目将被叫停。
......
类似于以上这种在大众口中传播的谣言可谓是数不胜数。
在抖音上看到几个蛮有意思的视频:
一种是记录疫情期间在家闲出屁的我们:
比如:学蛆爬、阳台露天演唱会、数瓜子壳、给宠物教学二元一次方程等等等等......一片国泰民安、繁花似锦的景象;
另一种也是记录宅在家里的一天:
不同的是,他们的作息是这样的:读书、学习、健身、看视频、完善与整合项目资源、打电话拜访客户。
为什么说有趣,因为同样是宅家,却展现出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诚然,第一种视频的热度要远高于后者,但,风口过后,摔死的往往是前者。
有人会说,这些现象不仅出现在中国,看看国外,有过之而无不及。
确实,我不否认,但今天是想和大家聊聊,当人类被按下了暂停键,我们将何去何从?
为什么我们的三观要靠媒体“喂”给我们的东西而决定,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究竟如何区分“好信息”与“坏信息”。
当全民族安静下来,是一个国家开始进入深度思维的启示。
白岩松说过一句话:你仔细看看我们现在的朋友圈,不光是鸡汤,我觉得首先是在秀自己怎么活着,我说我连怎么活着都不知道,天天看人家怎么活着干嘛,我自己的生活方式:看看书,听听音乐,发发呆不是挺好吗?很多人说你做主持人的肯定很爱看书,我说你搞反了,我不是因为做主持人才喜欢看书,而是因为喜欢看书才做的主持人,一定是这样。
记得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过一种令人堪忧的现状:
媒体的天性,就是不断的用更加夸张的方式,来获取更多的关注,这样的情况,在当今这个技术驱动的社交媒体时代只会更加严重。
如果再加上算法加持,那么,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越来越多的,时刻抱着手机的年轻人,他们每天输入的都是同质化的东西,你不过就是在跟你同智商甚至低于你的人在天天交流,那么请问,高于你的人在你手机上吗?
如果想明白这一点,那么,那些谣言为什么能产生如此大规模的影响,也就很好理解了。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特别是社交网络出现之后,任何一件事情都会被不断地重复、不断地出现,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刷屏”。
而每一个“坏消息”,都会随着社交网络的运行机制被放大,长期下来会对大众产生相当大的心理负担。
这种负担,对于天性敏感的人来说,则更加致命,过多的“刷屏”,是在消耗大众与生俱来的“同理心”。
这种同理心,是用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它会改变我们大脑中原本的那个意识形态,重塑“原型”。
它很容易使我们变得焦虑,并且,如果接收信息的人什么都不做的话,那么,存在于我们大脑中的那个“原型”就无法匹配到相对应的行动,这样只会让我们更加焦虑和难受。
举个例子:
当你走在大街上,发现有大量人群聚集在某一处的时候,99%的人会选择近距离跟风,即使不会,也会放慢脚步,观望一下。
同样,当某个社交平台出现了一篇名为《XXX研究表明,S药可以治疗C病》的文章之后,于是,借助现在自媒体运行机制,此文在大众面前疯狂“刷屏”,不断传播与放大。
当你看到别人已经开始大量抢购而你还无动于衷的是时候,你开始焦虑,当你看到全网几乎断货的时候,你终于也按耐不住了……
无节制地沉迷于社交网络,正在逐渐压垮我们的判断与独立思考的能力。
因此,每当这个时候,我希望你放下手机,停下来冥想一分钟,想一想自己最近的注意力和情绪是不是完全被媒体左右了?是不是已经出现了类似抑郁的心理状况?
如果的确如此,请你意识到自己身上出现的这些变化,如果是你周围的亲友,也请你提醒他们意识到他们身上出现的这些变化。
你需要的,不是把自己浸淫在铺天盖地的网络情绪中,而是需要把自己从漫天的信息流中剥离出来,然后静下心来冥想,好好调整一下自己。
如同白岩松说的那样,宁肯发呆,也好过被“娱乐至死”。
说了这么多,究竟什么是“好信息”,什么又是“坏信息”呢?
在当下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又该如何区分它们呢?
什么是好信息?以呈现事实为主要目的,为你的思考提供原料,能够帮助你更好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信息。
而坏信息呢,指的是:以自身的传播为主要目的的信息。基于这个目的,它可以不择手段,比如:夹带谣言、煽动情绪、挑拨离间、输出片面观点……
简而言之:好信息的本质是“为你提供养料”而坏信息则是“追求自身传播”。
如果一条信息符合下面这几个特征,那么,它很大概率,就是一个“坏信息”。
1.缺乏事实
它们通常是对某种社会现象、社会热点的评论和批判,大多数行文是:
先讲最近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然后揪住一个点,洋洋洒洒开始自己的批判,间或举一些非常片面的例子。
用大白话说就叫做“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
这种模式,分辨起来非常简单,你只需要问:
- 你所引用的事件,是事实的全貌吗?
- 你所讲的情况,有统计数据吗?
- 你的判断和分析,是你自己的看法,还是有理论依据?
- 你所得出的结论,是自己臆测,还是有实际案例、文献资料可以支撑?
大多数情况下,你会发现,这些问题的回答,在文章里面,几乎没有。
那基本就可以判定,这样的信息并无太大价值。
2.人云亦云
具体来说,也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提供了事实,但没有来源。比如各种:研究表明、据媒体报道……
严格的做法是什么呢?研究表明,那么是谁做的研究?写出来;媒体报道,什么媒体、何年何月的报道?写出来;讲一个案例,是发生在何地何时的案例,从哪里看到的?写出来。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这样才方便读者去溯源和核对。假如读者对你讲的信息不信服,或是产生兴趣,需要进一步了解详情时,才能按图索骥。
但这一类信息并不欢迎读者去核对。因为它们的信息源往往也是道听途说的,自己都没有做过检查。因此,模糊信息来源,既是偷懒,也是一种心虚的表现。
另一种,是引用多手信息。什么叫多手信息呢?就是信息从源头发出,经过许多环节的引用和转述,最后,再到你的面前。
这种有一个很简单的判断方法:看它发出的截图,上面是不是叠加了很多个水印。
为很么要避免多手信息呢?因为信息在传播过程中,非常容易失真。断章取义,以讹传讹,虚假证据……这些情况,实在太常见了。可以说,信息的流通每多一步,失真的风险就高一个数量级。
而一个严谨的作者,他是有义务去做事实核对的。因为他需要保证,所呈现给读者的每一个事实,都是确切可靠的。而不是把事实核对的义务丢给读者。
如果一篇文章,连文章里引用的信息,都懒得去核对一下,懒得去查找源头、检查是否失真,那它的可靠性和可信度,自然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3.立场先行
它的模式是什么呢?有事实,也有来源,而且看起来逻辑合理、严谨,几乎无懈可击,但是,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
它往往只选取了对自己有利的事实,有意无意忽略了反面的证据和观点。
这种模式通常有一个特点:
会在开头就开宗明义抛出自己的观点,并且用大量的事实来佐证它,让你一口气读下来觉得十分顺畅,完全按照作者的思路走。
简而言之,两个特点:
1)读起来非常爽;
2)读完之后,你印象最深刻的,不是文章提供了哪些事实,而是作者的态度是什么。
如果一篇文章读下来,给你这样的感觉,那你就要留意了。它有可能是作者精心调配、设计的结果,就是为了让你完全接受他的逻辑。
好的文章,你读下去不一定会觉得爽,但是它可以调动你的思考,让你自己思考得出结论,而不是受制于别人给你灌输的思想。
所以,如果一条信息对你来说很重要,重要到你想把它转发到朋友圈、分享给朋友,那么,不妨先后退一步,审视一下:
文章里面有哪些事实?有无来源?是否可靠?是否有立场?
慢慢锻炼这种能力,直到把它变成一种本能,一种内化的习惯。
这不但是对你身边的人负责,也是对你自己负责。
4.情绪煽动
简而言之:如果读完一篇文章,你第一反应是义愤填膺,或者非常激动,那么,在你分享转发之前,不妨先退一步,问问自己:
我是否陷入它希望我产生的情绪里面了?
当然,我不是告诉你:会让你产生情绪的文章都是坏信息。绝对不是。这里面的关键点在哪里呢?
- 好信息把你当成一个可以平等对话的个体,因此,它一定不会拒绝让你思考。
- 但坏信息,它会把你当成一个传播的工具,因此,它会让你陷入充盈的情绪里面,从而让你丧失思考能力。
我们知道,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左脑负责理性思考,右脑负责情绪创造,右脑是以杏仁核为中心的边缘系统,负责情绪;左脑是以前额叶皮层为中心的新皮层,负责思考。这两者是什么关系呢?互相抑制。
也就是说:当右脑被激活时,左脑就会暂时被压制;反过来,当左脑被激活时,我们的右脑情绪水平就会降低,变得没那么冲动。
所以,坏信息的做法就是:通过激活你的右脑,使你的左脑被压制,从而短暂丧失理性思考能力,让你成为它们传播的载体。
举个例子。如果坏信息希望你传播它,可能会用激烈的语言下定论,并引导你行动:
“我已经出离愤怒了!如果你是一个有良心的人,请发声!”
它会大吼大叫地把信息抛给你,要求你立刻,马上,按照它所说的去做。
因此,如果一篇文章里面,充斥着反问句、排比句、感叹号,以及各种口号式的短句;如果读完一篇文章,你第一反应是怒火中烧、情绪激烈,那么不妨问一问自己:
我是否陷入了情绪陷阱里面?
只需要这么一问,你就能立即激活理性脑,压制情绪脑,从而摆脱情绪的束缚,更好地审视这篇文章。
许多时候,理性和非理性,其实就是这么一念之差而已。
5.简单断言
也许你会发现,疫情期间,但凡院士们公开发言,在他们的报告里都充斥着可能、也许,等这样的字眼。
有网友质疑说,这样模棱两可的发言有什么意义呢?说点真话不好吗?
但实际上,这是一种缺乏科学素养的观点。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科学的思维恰恰就是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一个理性的、讲求科学的人,哪怕手头上的证据非常充分,他也能够清晰地意识到:
我所讲的,都是我基于证据作出的推测。它可能很接近真相,但无论多接近真相,都存在着“我错了”的可能性。
也就是说,除非我在转述事实,否则,只要我呈现的是观点,就必然是很可能,永远都到不了一定是。
因此,如果你读一些科学的、严谨的文章,你会发现,文章里面极少用到肯定的语气,大多数时候都是风险很低、极大概率、很可能、无需过分担忧,等等。
反过来,绝对化、肯定化的语气,正是坏信息们的最爱。
为什么呢?原因非常简单,因为我们的大脑偏爱“流畅性”试比较下面两个句子:
1)药物S能治疗疾病C
2)药物S对疾病C的某些症状有明显改善,具体机制可能是……目前正在计划进一步的临床实验。
哪个句子更严谨?当然是2。但你想一想,哪个句子更容易传播,更容易被大众理解、接受、相信?
大脑有一种偏见,喜欢简单,喜欢流畅,喜欢有力。原因很简单:简单和流畅可以减少对认知资源的耗用,因而更方便大脑储存;有力的句子可以起到警示作用,告诉大脑它很重要,因而更容易被记住。
这就是谣言的威力所在。你会发现,任何一则谣言,都是言简意赅的,既简单,又重要,你一看就能明白什么意思,无需耗费时间去思考 —— 因而,它才更容易被我们接受,更容易被传播。
这就叫做简单断言。简单,是指把复杂的问题、事物过度简化,用能不能、对不对、好不好,来取代复杂的描述和分析。
断言,是指把其他的可能性一刀切,用肯定、绝对的语气,告诉你:不用想了,就是我讲的这样。
所以,如果一篇文章里,充满着斩钉截铁的结论,不容置疑的语气,那么,请先给它打一个问号,问一问:是谁给你的勇气?
6. 群体叙事
最后,简单提一个点,群体叙事。
什么意思呢?我在前面讲过:坏信息的秘诀,在于让你对号入座,先把自己安放进某个群体里面,再挑动起群体的对立,让你产生群体偏见,从而产生同仇敌忾的冲动。
所以,任何情况下,一旦有人企图给你归类、贴标签,告诉你:你是谁,你的敌人又是谁;
一旦有人企图用我们都是……的人,等言辞来跟你拉近距离;
一旦有人让你注意自己的立场,别为对手说话,你没错,都是别人的错时,你就得打起警惕了。
无论是两性对立,劳资对立,地域对立,学历对立,甚至是爱国,娱乐,鄙视链……一切对立,背后都离不开党同伐异四个字。
别沦为别人的棋子。
记住:你首先是你自己,其次才是群体的一员。
最后,总结一下:
少刷手机,读书、学习能缓解一切焦虑,哪怕发呆,也别让自己“娱乐至死”。
坏信息一般具备的特征:缺乏事实、人云亦云、立场先行、情绪煽动,简单断言,群体叙事。
希望对你有用,欢迎留言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