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仲裁案& amp# 039;发表结果后,微博上出现最多的几句话中出现了——这句话。& ampquot连一条鱼都不给!& ampquot& ampquot
那么问题来了。你知道南海有什么鱼吗?
南海当然有很多鱼~ ~清蒸、红烧、水煮鱼、啤酒鱼、酸菜鱼、糖醋鱼。艾玛说她饿了!
不懂就不要急着回答,看这篇文章~ ~
文/任康
图/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珊瑚生态组
在南海海域潜水时最常见的是身材轻盈、体色华丽的礁口鱼。
珊瑚礁为海洋生物提供了一个立体的生态系统,而地形、地貌和水文环境的差异,也造就了礁区鱼类物种极高的多样性。根据2010年以往的历史资料,西沙和中沙的鱼类种类记录632种,南沙记录548种。典型的珊瑚礁鱼类主要包括隆头鱼科、雀鲷科、蝴蝶鱼科、鹦嘴鱼科等。隆头鱼是珊瑚礁区的重要鱼类,种类繁多,而且体形和体长的差异变化很大,其主要特征是厚唇,体被圆鳞,头部完全裸出,腭前部常有突出的犬齿。隆头鱼具有强力的咽喉齿,因而常以贝类、甲壳类和海胆为食。一些小型的隆头鱼如裂唇鱼属的某些种类是大型鱼类的“清洁工”,常为石斑鱼、笛鲷、海鳝以及定期到访的鲨鱼等提供剔除寄生虫的服务。无独有偶,从事这份有前途的工作的还有一些虾类,即我们常常在水族箱中见到的清洁虾。
雀鲷科鱼族,身形小巧,具有鲜明的体色,其种类和数量在珊瑚礁区是数一数二的。其中,人们最熟悉的当属双锯鱼和宅泥鱼(又名三带圆雀鲷)。双锯鱼是与珊瑚礁海葵共生的典型,因为这个习性也常被称为海葵鱼。我们常见的小丑鱼就是双锯鱼属的种类。双锯鱼体形娇小,体长通常不过5~6厘米。它们的体色绚丽,和海葵相映成趣。双锯鱼具有环身的红白条带,在深浅不一的礁盘或者珊瑚礁斜坡上,到处可见它们穿梭在海葵周围的身影。遇到敌害的时候,双锯鱼便迅速钻入海葵茂密的触手丛中。它们对海葵的毒素天然免疫,因而能与其和谐共生,海葵也能从这些小鱼的口中得到食物碎屑。宅泥鱼具有黑白相间的条带,主要生活在湖内的浅滩或者礁石平台,通常会在珊瑚丛的上方形成或大或小的鱼群。它们具有强烈的领地意识,特别在生殖期会变得极具侵略性。
颜色鲜艳的蝴蝶鱼和刺尾鲷在三沙的珊瑚礁中十分常见
蝴蝶鱼是珊瑚礁鱼类中颜色最光怪陆离的鱼了,而且体形出众,游泳姿态如同蝴蝶。蝴蝶鱼的体色会随成长略有变化,有趣的是,大多数蝴蝶鱼幼年时背鳍或身体后方常有一个伪装用的眼斑,成鱼后眼斑消失。大部分蝴蝶鱼的眼睛位于一条黑色纵带上,也有伪装欺敌的效果。
鹦嘴鱼顾名思义,其最鲜明的特点就是长成板齿状的上下颌,如同鹦鹉的喙,所以又被叫作“鹦鹉鱼”。鹦嘴鱼牙齿坚固,这与它们啃食珊瑚虫的食性有关。涨潮的时候,鹦嘴鱼常成群结队从较深水层来到珊瑚礁区,利用“铁齿铜牙”将珊瑚虫连同其石灰质骨骼切割吞下。珊瑚礁区是许多热带鱼的家园,它们常结成或大或小的鱼群,如笛鲷科的金带齿颌鲷
除了色彩斑斓的珊瑚礁鱼类,在南海我们有时候还会在礁石的缝、洞中见到石斑鱼、笛鲷、海鳝等鱼类。它们经常把头露出洞口,洞察着珊瑚世界的变化,一有动静就缩回洞中,或者从另一出口逃脱。
无论是在珊瑚礁盘,还是在湖中的浅滩,都能见到各种形态各异的软体动物,包括众多名贵的贝类,如单壳的鲍鱼、马蹄螺、蝾螺、法螺、宝贝、芋螺、凤螺、唐冠螺、蜘蛛螺和水字螺等,以及珍珠贝、扇贝、脊鸟蛤、樱蛤、帘蛤和砗磲等双壳贝类。在全国各地的海滨城市,我们常能见到许多贝壳工艺品,其中相当一部分来自三沙海区。在珊瑚礁造礁过程中,少数贝类固着在礁石上起骨架作用,多数贝类则作为沉积物的重要组分。
在南海我们还能见到古老的鹦鹉螺,它们虽然叫“螺”,却是和章鱼、乌贼关系较近的头足类动物。此外,一些没有贝壳,身体柔软,而且色彩鲜艳的软体动物也是珊瑚礁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它们常被统称为海蛞蝓,主要包括具有鳃羽和触角的裸鳃类(裸鳃目,也常被称为海牛、海鹿)和具有退化内壳的海兔(无目)。海蛞蝓大小从2厘米到60厘米不等,许多都色彩华丽。不过,要在珊瑚礁中发现它们也得费上一番工夫。
砗磲经常呈两壳微张的状态,以滤食海水中的营养物质
砗磲常“坐落”在礁石之间,或陷在珊瑚沙砾中。砗磲的贝壳可长达1米,质量能达到200千克。砗磲大部分时间呈两壳微张的状态,以滤食海水中的营养物质。此时我们可以看到砗磲绚丽的外套膜,其边缘呈黄、绿、青、紫等鲜艳的颜色,发出荧光。砗磲的寿命很长,可以长到很大,甚至有人将其外壳用作浴盆。
珊瑚礁区的棘皮动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有星形、五角形、圆筒形等,而且都具有极强的再生能力,外部器官甚至内脏受损或断落时,还会再生出来。常见的棘皮动物有蛇尾、海参、海胆和海星等几类。蛇尾与海星相似,但体盘相对较大且两者的腕足之间具有明显分界。蛇尾的腕足细长,可弯曲缠绕,形似蛇的尾巴。它们以有机质碎屑和微小的底栖生物为食,是珊瑚礁中的清道夫。海胆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是长满棘刺的半球体,常以海藻为食,这也在某种程度上为珊瑚的生长、发育扩大了空间。
长棘海星以珊瑚虫为食,严重破坏珊瑚礁
长棘海星,又名棘冠海星,颜色常呈鲜红,表皮长满棘刺。这些棘刺不仅锐利,而且带有神经毒素,人或动物被其扎伤后会引起剧痛,甚至中毒死亡。对珊瑚礁来说,长棘海星是一大噩梦,因为它们的主要食物便是珊瑚虫。捕食珊瑚虫时,长棘海星借助腕下无数的小足紧紧吸附在珊瑚礁的表面,有时甚至能够将自己的胃翻转出来覆盖在珊瑚表面。与此同时,长棘海星会分泌出消化液渗入珊瑚骨骼中,把珊瑚虫化为营养丰富的大餐。成年的长棘海星个体在15厘米以上,一年之内能吃掉5~13平方米的珊瑚组织。法螺是长棘海星的克星,对其毒刺具有天生的免疫力,它能将带齿舌的捕食器伸入长棘海星的口盘,吃掉其肉质部分。法螺的壳高可达40厘米,是名贵的观赏贝类,同时也能作号角和佛教法器。因为长期的采集,如今法螺的数量已经急剧减少,这对珊瑚礁来说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选自《科学画报》
南海系列文章
中华有宝地,其名为南海
点击以下关键词,查看热点话题
点击以下关键词,查看生活百科
科学画报
普及科学知识,提高民众科学素养
◆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微信公众号、刊物、机构如需转载,
请保留作者、注明转载自科学画报。
◆微信号:kxhbcx,关注请长按下方二维码
◆订阅《科学画报》,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