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是当地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传递某个地域人群性格特征的“味道”。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9年2月19日发布的《世界濒危语言图谱》所公布的数据,在目前存世的6000多种语言中,607种不安全、632种危险、502种非常危险、538种情况危急、200多种语言已在最近三代人的期间内灭绝。
在全国汉语七大方言中,广东就占了三种,分别是粤语(又称广州话、广府话、白话)、客家话和属于闽方言闽南分支的潮汕话。今天,南都N视频发布《岭南方言在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中的传承与推广现状报告(2021)》,从新媒体作为传播媒介的角度,探究三大方言的应用状况。调研表明,大湾区目前主要盛行三大方言:粤语、潮汕话(闽南语)和客家话。其中,粤语流行文化受香港的影响,最为兴盛;闽南语流行文化在台湾的影响下有一定的传播力;客家话相较之下则最为弱势。
华师、暨大等高校成立方言文化保护机构
从调查情况来看,在粤语、潮汕话、客家话等地区的中小学,都很少进行方言课程的教学,或者举办与方言文化相关的主题活动。据了解,在高校和中小学校园,有老师或志愿者团体积极推广校园方言,但是基本上呈零星态势。
暨南大学甘于恩教授、羊城网创始人劳震宇、建设大马路小学原校长叶丽诗共同编著了书籍《绘声绘色看方言:广府童谣氹氹转》。这本书收录了六十首广府地区脍炙人口的童谣,配有生动有趣的插图和专业的导读与分析。扫二维码即可收听广州本地小学生的粤语正音演绎。此书将广府文化引入校园,得到教育界和文化界的肯定。
广州市越秀区少工委连续多年在区内举办学生粤语讲古比赛,越秀区少年宫还开设粤语讲古班,通过讲古这种生动有趣的艺术形式,传播方言文化。此外,华阳小学邱志清老师也致力于将粤剧文化融入班级教学中。位于天河区的华阳小学,学生大多不是本地居民的子女,粤语并非他们的母语。邱志清老师联合粤剧大师吴非凡,在自己带领的班级里培养孩子们唱粤剧,并且代表学校于2021年2月23日到广东美术馆参加了“时代先声——广州文艺百年大展”的艺术展演活动。
在广东地区,有的大学成立了致力于方言文化保护的机构,如:华南师范大学岭南文化研究中心、暨南大学语言资源保护暨协同研创中心、岭南师范学院粤西方言与文化研究所、韩山师范学院潮学研究中心。
视频、推文比赛是推广方言的有效方式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也和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共建了语保志愿者工作站,通过大学生群体来推广和传播方言。该语保志愿者工作站2017年3月25日成立,面向全国高校和其他社会各界开展各种志愿者活动和比赛,发动社会大众用不同手段记录、保存、展示当前方言文化实态。
N视频记者曾采访广外语保志愿者工作站的指导老师杨慧君副教授。据其介绍,语保志愿者工作站成立4年以来,先后培养200多名志愿者投入语保工作。2020年,该工作站骨干邵美影同学获得教育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奖”先进个人奖。
杨慧君称,广外语保志愿者工作站每年大概招30—40名志愿者,至今已有约200名志愿者。志愿者需要完成日常工作任务,如活动策划、推文制作、公众号运营等。每年他们都有实践周定期举办活动,如讲座、调研等,吸纳更多同学参与。广外语保志愿者工作站还联合了其他高校团队。2017年,该站面向全国招募了20支高校队伍,共同举办比赛和活动。“目前来看,举办视频比赛、推文比赛,都是比较有效的推广方言方式。”
除此之外,不少高校和研究机构都创办新媒体传播平台,宣传方言文化。
甘于恩自2016年开始,开设公众号“语言资源快讯”,招募志愿者写推文、录音频、拍视频,用方言介绍家乡美食、民俗、文化。“语言资源快讯”公众号先后招募了十余批来自全国各地高校和有关单位的志愿者,人数逾一千人,共16批,其中半数以上从事线上创作与编辑工作。该公众号坚持日更制度。栏目设置包括:方言与美食、方言诵读经典、方言与戏曲等,在大学生群体中掀起了用方言介绍家乡文化的风潮。“语言资源快讯”除公众号形式外,还入驻了触电新闻和头条号、喜马拉雅FM等平台。
2020年3月,甘于恩被教育部、国家语委授予“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奖”先进个人称号。他表示,希望这个公众号成为记录和保存方言的载体,“让后人利用建模等技术将语言的原貌复原。我寄希望于年轻一辈!”
建议
从政策上保护和推广方言
课题调查发现,岭南方言文化有一定程度的流失。原因与社会传承意识不强,保护力度不够,引导作用不大有关系。为此,我们建议:有关主管部门应该对方言文化保护和传播制定相应规划,从政策上对方言进行保护和推广。全面开展语情调查,了解和掌握语言资源的“家当”,为科学的语言决策服务。
可利用媒体平台,加强宣传。通过广泛宣传教育,让群众以及全社会达成共识:方言是文化的载体之一,要加强保护和传承。比如,南都、N视频的“N言N语”栏目,通过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新媒体形式,让方言深入人心。“走读岭南方言”系列报道,在介绍语言的同时,展现方言背后的人文、民俗,对广东各地的文化风貌做了一次全新的传播。
各地可补充方言读本或乡土读物,比如陈平原和林伦伦编写的《潮汕文化读本》,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理解程度,由生动的童谣、故事与诗词、散文引发一个个知识点,组成了有关潮汕文化的百科知识文库,涵盖潮汕地区的衣食住行、风俗、礼仪、历史、人物。此外,还可以在中小学(幼儿园)中开设适量的以推广传承方言文化为宗旨的课程,引导和鼓励孩子们多说方言。
借助流行歌曲、明星效应等时尚元素,吸引更多年轻人共同参与方言文化保护。各地要鼓励方言文艺创作,组织方言民谣、民间传说的搜集和整理,大力宣传当地方言的文艺作品。
对即将消亡的方言挖掘整理,科学利用数字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进行保存。同时要加大专项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
广东省三大方言分布
粤语:使用人口近4000万。主要分布在五大片区:以广佛为中心的粤海片、以台山为代表的四邑片、自阳江沿海一直西延至徐闻的高雷片、以莞城为代表的莞宝片和以石岐为代表的香山片。
客家话:使用人口约1500万。客家方言以梅州话为代表,内部一致性较强,在省内分布极广,基本覆盖东南西北尤其是多山区域。
闽南方言分支:使用人口约1700万。基本分布在沿海区域。主要可分为两大片区:以汕头话、潮州话为代表的潮汕片,覆盖几乎整个粤东沿海地区,各地发音及词汇差异较大;以雷州话为代表的雷州片,遍及整个雷州半岛及其周边地区。
注:本文主要就视频和音频两大类内容进行调研,分别涉及类型风格、活跃程度、粉丝数量、传播效果、社会价值等不同的维度。述及的新媒体平台包括视频类的抖音、快手、B站、视频号、N视频等;音频类的喜马拉雅FM、蜻蜓FM、荔枝FM等。
策划:陈伟斌 柯晓明 研究员:吴智俊 柯晓明 (陈艺丹对本文也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