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抖音因为简单、好玩,已经风靡国外内的年轻人,很多有创意的年轻素人迅速成为网红。但是,这并不仅仅是年轻人的地盘,老年网红在抖音正在迅速崛起。业内有一个不成文的标准,100万粉丝才算是一个有影响力的号。在抖音上,老年人超过500万的大号并不少见。他们大多是素人,没有过多培训,也没有商业化,而是体现了自己真实的生活吃喝玩乐。你可能想想不到,一个农村老太太玩抖音的最大成就,是收割了一批能帮她干农活的劳动力。这是咋回事?
骆淑景丨文
丈夫一命呜呼,寡妇急寻老伴
俗话说“一白遮百丑”,爱芬就长得白,脸白腿白身上白。任日头再晒也晒不黑,山风再吹也吹不裂。就是现在都60岁了,脸上还没有一个斑点,皱纹也是细细碎碎轻易看不出来。和同龄人相比,妥妥年轻10多岁。
爱芬还是村里最潮的女人,第一个买智能手机。她不但会用手机拍照,还会美颜,闲暇时就把自己的美颜照发到朋友圈里。照片上美过颜的那个女人,涂着薄薄的红嘴唇,画着细细的弯月眉,俨然只有30来岁。逗得方圆附近几个半老不老的男网友,争着抢着给她发红包,还有的给她续话费,巴结得不行。有一次爱芬有病住院了,几个网友还前去看望她。
但爱芬老说自己命苦。丈夫八年前去世,留下一堆债务和一个冷清的大院子。丈夫活着时是个“挣命鬼”,性子急,干活不惜力气,栽烟、种核桃、种辣椒,“野鸡占荒坡”,啥钱都想挣。
有一次半夜两点去地里锄地。眼花了,发现前面有个白衣飘飘的女人。他不由自主地去追,追着追着追到一一座坟前。回来后受惊吓,从此就有了病。辗转病塌一年多后一命呜呼。
两个女儿远嫁,一个儿子初中没有毕业就去城里打拼。十多年了也没有站稳脚跟,不时地回来要钱要物。生儿子时是计划外,被罚一大笔钱,因此惯得很。两口子就把累死累活挣下的钱,都拱手送给儿子一家在城里享受了。
丈夫去世之初,爱芬准备再找一个老伴。但相了几个后,都无疾而终。有退休工人,有机关干部,还有一个企业厂长,皆因她提的条件太高而望而却步:她要人家拿出20万,她立马和他去登记。
儿子知道后骂她:“你咋恁不要脸呢,你个死老婆子,哪值20万?黄花大闺女都要不了20万呢。”儿子说话没大没小,爱芬也不生气,她说:“我还不是想给你攒点钱买房子吗?要是光我,我要恁些钱干什么?”
想帮手,来了聋子一家
找老伴不成,爱芬慢慢冷静下来。振作精神,日子还得往前过,地还得种,不能让丈夫留下来的“基业”荒废。村里年轻人出外打工,在家的中老年人以种烟为主。
爱芬家以前种了七八亩烟,现在她还想种七八亩。以前育了六七亩品种核桃,现在还得加强管理。只是她一个年近六旬的老太太,一没有力气二没有技术,儿子也不肯搭把手,这地怎么种?
有办法!爱芬决定和别人搭帮种。栽烟的时候,她托亲靠友,在这个表弟家烟炕子带几十串,在那个远房哥家烟炕子捎几十串,她则给他们搬烟、串烟,以此换工。
这样种了两年,就不行了。栽烟需要劳力多,人家都是一大家子齐上,车拉人扛,爬高上低,她一个女人家,死皮赖脸沾亲戚光也不是常事。就是表弟、堂哥没意见,媳妇们也会怨气冲天。于是第三年,她就把地全部改种成庄稼,种小麦种玉谷,这些大路货技术性不强,容易找帮手。
爱芬需要找帮手,刚好就来了帮手。这世上的事,有需就有供,有求就有应,老天爷都在那里安排着呢。这不,村里来了个聋子,一家三口都是劳力。聋子是岭上人,他母亲嫁到本村。待母亲和继父过世后,聋子就下山来住进他们的窑洞,成为常住人口。
聋子心灵手巧,种地、修房盖舍、拖拉机、旋耕犁等农用机械,还有修理热水壶、电暖器等,一看就会。只是从小听力不行,人称聋子。
聋子长到30岁,说不下媳妇。经人介绍,就娶了一个智力不全名叫喜英的媳妇。喜英口齿不清,连饭也做不熟,每天只会干些拾柴捞水的粗活。好在结婚一年后,喜英就给聋子生了一个男孩,起名望云。
这男孩长得虎头虎脑,十分可爱。可惜长到7岁上一年级时,有一天在教室里犯了病,口吐白沫,抽搐不已。送到医院一看,说是颠痫。以后再三医治也治不好,又送到聋哑学校上了几天,还是不行,干脆回来。聋子给儿子买个自行车,整天在门前骑来骑去。一家三口倒也其乐融融。
村里年轻人外出打工的,出国打渔的,都是走户跑户,只有聋子一家死心踏地住在村里,哪儿也不去。聋子租种别人一些撂荒地,自给自足,吃喝不愁;一家三口还有低保,加上残疾人补助,日子算是过得去。
爱芬和聋子是邻居,中间只隔着一户人家。丈夫在世时,农忙时节也喊聋子来帮过忙,现在丈夫不在了,两家人来往更勤了。
麦收过后,爱芬到城里买来新品种玉米种籽,聋子拉着犁耙,一家三口都去爱芬地里帮忙。前面犁着,后面撒籽。七八亩地三四天就种完了。玉米出苗了,苗长壮了,地里的草也跟着长上来了。聋子又掂上锄,去帮爱芬锄草。
到了玉米收获时候,聋子又开上拖拉机,一家三口去帮爱芬收玉米。收回来后,夜里坐在院子,又帮着剥玉米包子,串玉米,然后挂在房檐下。等玉米穗子干了,聋子又把自家的脱玉米机扛到爱芬院里,一家人帮着脱粒。到最后,又是聋子开着拖拉机装上玉米袋子,爱芬也坐上进城卖玉米。村里人说,爱芬种庄稼最容易了,有长工,有短工,她最后只管数钱就是了。
我俩互相帮衬着,糊糊涂涂过
爱芬爱打扮。夏天她穿上女儿退下来的吊带裙,在院子里走来走去,冬天穿上女儿的羽绒服,红的绿的,什么颜色都有。她还拾起女儿用剩下的口红、眉笔、香水等,整天涂脂抹粉,描眉画眼。加上她性格活泼,喜欢热闹,这就吸引得附近的闲汉,都喜欢前来串门子。爱芬就教他们发视频,玩抖音。
赵村的磨欠子和王村的留栓子,是最肯来的。磨欠子家有老婆,但还是偷偷摸摸往爱芬家蹿。有一次,为争着给爱芬犁地,磨欠子和留栓子,差点在地头打起来。两个人都把犁扛来了,一个说,我昨天都应承她了。一个说,她一个月前都靠给我了。最后还是爱芬出面,说,这次你犁,下一次他犁,才平息了争端。
村里还有两个精不精憨不憨的小光棍,也来凑热闹。农忙时村人出钱一天给100多,让他们帮忙搬烟,他们都不干。但爱芬一招手,他们长跑就去了。大家都说爱芬会搁哄人。
几年下来,爱芬不但还清了债务,手里还攒了不少钱。她对别人说,“别看我一个妇道人家,一点不比村里一个男劳力挣得少。我一年玉谷、辣椒、核桃等,各项收入算下来也能弄三万多呢。”当然,钱最后都送进儿子腰包了。儿子一家四口,吃喝拉撒,在城里花销大着呢。
村人说的长工,就是指聋子。短工,则是指上面这几个。
聋子不但帮爱芬种地,还帮衬着做许多事。家里厨房锅台水泥掉了,他赶快找点水泥给抹上,看见猪圈墙塌了半截,他又赶快找些砖给垒上。爱芬得了腰肌劳损,痛得直不起来。他帮她熬药,喝了药水后再用药渣敷痛处,聋子又帮她细心热敷。
有一次爱芬半夜发烧口渴得直冒烟,就发语音让聋子赶快来。聋子来了,赶忙打开一盒酸奶,送到斜躺在床的爱芬的嘴边,喂她喝。然后烧开水,服伺她喝了退烧药。喜英有时不满意聋子和爱芬亲近,经常口齿不清地对外人说:“不要脸,老在一坨!不要脸,老在一坨!”但憨憨的抗议无效,两个人愈来愈亲密,谁也离不开谁了。
聋子帮爱芬做事,爱芬也帮聋子做事。她说,“我们是互相帮助,鱼借水,水借鱼。”
她把儿子女儿源源不断退下来的衣服送给聋子一家穿,还把儿子送回来的肉、蛋、奶等吃不了的东西送给聋子一家吃。家里的多余家具,她也送给聋子使用。
聋子给她干活,一到吃饭时候,她就给他们蒸一锅大米饭,炒一大锅菜,让喜英和望云都来,四个人坐在一起吃饭,不亦乐乎。她还把自己退下来的的手机送给聋子,教他玩微信。
月亮地里,聋子坐在院子梨树下,痴迷地玩着手机,一个人乐得哈哈大笑。
有人从他家门前路过,聋子高兴地说:“哈呀,这个东西太神奇了,你看这里头啥子都有,你想看啥就有啥。”
爱芬也不忌讳对别人谈他们的关系,她对女邻居说:“唉,找老伴太麻烦了,牵扯儿子女子,财产,这了那了,弄不成。这样也中,他呢,媳妇是个憨憨,我呢,没有男人,都是可怜人。我俩互相帮衬着,糊糊涂涂过,不想恁多!”
有时她也会悄悄对知心女友说:“聋子可捣蛋了,甭看表面上痴乎乎,实际上心可细了,比我掌柜那会儿伺候我还周到呢。”
核桃熟了,爱芬叫上聋子一家,到地里帮忙打核桃。聋子会上树,聋子在树上用竹竿打,爱芬、喜英,还有15岁的望云,都在下面拣。人多力量大,不几天就打完了。
爱芬的儿子虽然还是横草不动竖草不拿,但每次回来,还知道带些礼物,到聋子家去看望。他对聋子说:“叔,我经常不在家,我妈一个女人家,柴不来水不去的,很困难。谢谢你帮我妈的忙了。”这样聋子干起来更有劲了。
前年儿子又给爱芬生了一个孙子,二胎。小两口忙生意,没时间带,就把孙子送回来交给爱芬,然后不管不问了。爱芬夜里搂白天抱,被死死缠住,有时候连饭都吃不上。急了,她就喊喜英去帮忙,帮她抱孩子。这小男孩也奇怪,认生,谁抱他都哭。但喜英一抱他,他就唔哩哇拉对着她笑。喜英就抱着孩子,像手里端着一篮鸡蛋,小心翼翼,在门前转来转去,或者坐在小凳上,一抱就是一个上午。
有一次两个邻居在一起议论,甲说,“爱芬这女人,真会占便宜啊,常年免费使用聋子一家的劳动力。”乙说,“哎,甭看她恁时髦,才是个不讲究的人呢。她也不嫌脏,要是你,你愿意聋子一家脱裙尿裤到你厨房吃哩喝哩吗?你愿意聋子鼻涕涎水爬到你跟前给你贴膏药吗?你愿意把你孙子交给憨憨抱吗?你要愿意,你也占便宜去!”甲说,“哈哈哈,那我可不愿意!”
帮衬着,就是一副丰收景象
聋子和爱芬的合作关系最近遇到了一点小麻烦。聋子是贫困户,政府在城区附近给贫困户盖了安置房。一口人25平米,聋子三口人分得了一套75平米的楼房。
上面来检查,要求聋子一家必须住到安置房里,否则就取消他一家的低保待遇。没有了低保,聋子一家怎么生活?这倒是个问题。
爱芬就给聋子出主意,他来检查时你住进去,他检查一走,你再回来啊。聋子也不愿意去住楼房,住到楼房里,时间长了,吃啥喝啥?住在村里的窑洞里,自由自在,种地方便,憨子喜英每天可以上山拾柴禾,下地刨红薯,儿子望云还可以骑上自行车在门前跑来跑去。要是住到楼上,不把人急死了?
春节前,上级是一定要来检查的,聋子就去城里过了个春节。春节过后,聋子一家又回到村里。夏天了,县里安全大检查,又说聋子一家住在窑洞里不安全,塌死人谁负责?非让他搬出不可。没办法,聋子自己动手,又在窑洞前盖了两间小平房。
按照政策,贫困户住进新宅,旧宅是必须扒掉,归还国有的。好在聋子户口不在本村,本村没有权力扒他的两间小平房。而有权力扒他平房的人又来不到这里,暂时无虞。
大家说,聋子这是钻了政策空子。只是他需要一会儿去城里住楼房,一会儿又回来住平房。一家人流浪猫似的,来来去去,和政府打着游击。
今年猪肉价格大涨,玉米的行情也好了。爱芬早早地又在东坡包了五六亩地,种品种玉米。聋子一家,还有磨欠子、留栓子,以及村里两个小光棍小留子小勇子,大家齐心协力帮助爱芬收玉米。
几天光景,十几亩玉米就全部收回来了。一群人在前面干着,爱芬在后面忙着给他们拍视频。黄灿灿的玉米就堆满了院子。晚上爱芬招待干活人吃饭喝酒,儿子也回来了,大家魁首五魁地吆喝,一派丰收景象。
(图片来自网络)
//////////
骆淑景
女,六十年代生人,现居三门峡市卢氏县;喜爱文史,笔耕不辍,著有多部长、短篇作品。
豫记·甄选河南好物
在微信中搜索salome1203,添加小秘书微信
进入“豫记·河南好物群”,获取更多豫地风物。
(添加时请备注“豫地风物”)
THE END
欢 迎 投 稿
邮箱 yujimedia@163.com
豫记系头条号签约作者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salome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