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若歆
本文字数较多,预计一盏茶的时间阅读完毕
商务君按:疫情爆发以来,各大知识服务平台以免费数字阅读资源、疫情专题课程、专家直播课等形式满足读者的激增需求。我们看到,知识传播载体和内容产品形式已经实实在在地发生了改变。此次疫情除了对数字出版、实体书店造成了巨大影响之外,对知识服务影响几何呢?
“你是数字产品,所以我以前不在意你,但是现在我要用你了,我就要用得舒服,所以我要对你提要求!”
在全民抗“疫”的当下,许多出版机构都陆续推出了相关防疫读物,用知识抗“疫”是这个行业的社会责任和担当。但这一次,线上免费发布电子版、听书平台第一时间上线音频版,以及免费数字阅读资源、疫情专题课程、专家直播课等激增需求,我们发现,知识传播载体和内容产品形式实实在在地改变了。
面对突发事件,对于在多年融合转型路上储备了数字化内容生产机制的出版机构而言,不仅能够得心应手地推出直击用户痛点的产品,更可能是一次弯道超车的机会——激活下沉用户、接受市场检验、考验产品运营和用户服务能力。而实际上,对于绝大部分出版机构而言,或许到了重新思考出版的新内涵、知识服务的底层逻辑的时候。
本报采访了一线的数字出版人、互联网内容机构从业者,从知识付费、听书、在线教育等多维度剖析知识服务的终极内涵,通过对比传统出版机构和互联网内容平台的运营理念和最新布局,探寻知识服务产业的发展前路。
知识战“疫”的效率几何
在1月20日前后,全国范围内逐渐掀起“抗疫”潮。南方传媒旗下的广东科技出版社最先响应,48小时连夜紧急出版,于1月23日全国首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护》。
而此时,有声阅读平台懒人听书已经第一时间成立网络疫情防控工作组,由高级副总裁牵头,版权部、生产制作部、运营部等各部负责人24小时在岗,1月27日晚上10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护》有声书在懒人听书上线。
随后,除了第一时间上线包括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等在内的多家出版机构的防疫读物,懒人听书还打造《安全防疫在家宅,精品好书免费听》书单,免费开放的精品有声书涵盖原创、出版、影视IP、儿童等多个品类。
懒人听书的《安全防疫在家宅,精品好书免费听》书单
随着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首都出版协会等行业协会发起战“疫”倡议书,产业链上下游提供的知识服务资源包含但不限于免费电子书、有声书、疫情科普节目、知识付费课程。
也有一些平台自制内容产品,充分切中用户了解、防护、应对疫情的刚需:蜻蜓FM推出的科普节目《抗击疫情 权威科普》,截至2月初播放量已接近500万次;儿童数字阅读平台咿啦看书平台用户和活跃用户均增长了7-8倍;樊登小读者除夕上线的“平安书单”,目前播放量达到200余万次;人教点读App用户新增约550万,平均日活约为160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简称“华师大社”)的华狮小助手App日均下载量增长了50%;1月28日-2月7日,清华大学出版社(简称“清华社”)的高等教育专业知识库“文泉学堂”总访问量达760多万,新增注册用户8万余人,在活动期间的用户带动下,该社其他未开放平台销售收入增长200%。
蜻蜓FM的疫情相关科普节目
整体而言,除了依靠“停课不停学”带来大幅增长的在线教育产品之外,其他知识服务产品呈稳中有增态势,其中又以刚需性的疫情科普主题产品为主要流量入口,紧随其后是疫情延续影响,比如吴晓波频道的经济类主题产品策划,十点读书发起“寻找温暖同行者”公益计划,十点课堂海蓝幸福家、壹心理、笔记侠等平台,打造疫情之下的“自我关怀系列”课程和直播。
行业用知识战“疫”的积极性和知识服务产品的线上优势尽显,但我们也要看到,无论是用户基数还是细分领域知识需求,传统机构的延伸空间还很大。
而除了紧贴疫情的知识服务,面对“宅”在家的广大用户,知识服务行业是要与游戏、视频等娱乐性产品来争夺时间的。也正因如此,往年春节期间,在没有重大热点的前提下,通常只是保证日常内容的更新,而不会做更多的专题策划,这是出版机构甚至许多互联网知识服务平台的常态。对于许多传统出版而言,这也造成了其在此次疫情期间响应机制滞后、人员和策划都难以应对突然事件激增的知识服务需求。正如资深出版人、未来之音CEO卢俊所言,“实际上,春节应该是文化和教育企业的销售旺季,这也反映出当前传统出版乃至知识服务领域面临的最大挑战仍然是模式和身份转变,或者说是协作体系和组织方式的挑战。
樊登小读者App上线了免费的疫期专题活动“读书、运动和游戏,给孩子健康的三件宝”
知识付费的新拐点
从传统出版从业者的角度看,所有新的知识载体,从电子书到有声书再到知识付费产品,都经历过“狼来了”的阶段,但随着整个内容生态圈的扩大,不同形式的知识产品之间的带动作用明显,且催生了许多新的商业空间,产业链被被不断细化。除了通过版权合作、内容合作等多种方式介入新平台的知识服务生产,一些“固执”的传统出版人也能够放下“偏见”,重新去审视互联网内容平台在新媒体营销、内容传播、内容策划尤其是深度用户运营方面的重要价值。
我们看到,经过前几年的爆发式增长和“贩卖知识焦虑”的质疑之后,有声书和知识付费平台已经进入拼品牌和拼运营的中场赛。在这个阶段,无论是覆盖用户广、商业模式更为成熟的有声书,还是用户画像更垂直、内容衍生方式较为灵活的知识付费平台,其头部效应已经凸显。从“群魔乱舞”到平分秋色,知识服务巨头们如何一步步提高自己的市场议价能力的?
2019年下半年,懒人听书完成了新一轮亿元融资,融资后估值20亿元,一些互联网公司在“资本寒冬”艰难度日,懒人听书备受资本青睐不是没有原因。从2012年成立至今,懒人听书始终专注于有声书垂直市场,坚持PGC模式,争取最优质的的版权,目前积累了4.3亿用户,付费率达8%,收入中内容付费占比70%。在形成“版权-音频生产-用户-收听场景”内容付费闭环的前提下,该平台从2016年尝试付费当年就实现盈利,迄今其净利润逐年递增。与其他平台相比,懒人听书的发展策略显得有点“轴”,虽然也根据用户需求涉猎了知识付费和电台节目,但整体策略还是将运营重心集中在优质内容版权的投入和原创内容的开发上。也正因如此,懒人听书的用户留存率较高,目前较多付费收入均来自于重复消费。
与有声书平台的“白手起家”不同的是,知识付费领域的头号玩家,无不是依托在传统媒体和自媒体领域的专业优势,延伸内容运营空间。纵观得到、十点读书、吴晓波频道等知识付服务平台的成长轨迹,从单一的图文到涵盖图文、音频、视频等形式在内的多种介质,从线上知识到线下场景,从公域流量积累到自建平台培育私域流量,事实上,从内容策划-传播-销售-用户需求-产品策划,他们构筑起的内容生态,或者说形成的“厂店一体化”内容生产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传统出版机构向知识服务商转型的理想状态。
对于知识付费平台而言,形成这种市场优势一方面是内容层面,在垂直领域的专业性成为了其的“金汤匙”。吴晓波频道微信公众号从2014年5月上线,2016年推出了知识付费产品,2019年推出App,目前总用户数达1000万,每年仅线上付费收入几千万元。此次在疫情主题策划和“疫情下的经济与人心”5场专家直播的带动下,平台内容点击量和用户增长明显。在吴晓波频道总编魏丹荑看来,除了经管类内容产品的天然门槛之外,吴晓波频道对优质内容的把控和生产是优势所在,“无论是2万用户,还是上千万用户,我们每天的内容质量都差别不大。”
吴晓波频道策划的“关于疫情、谣言与勇气的公开课”
另一方面是强大的用户链接能力,这种链接既包括内容链接,即将专业内容用大家听得懂的方式讲出来,平衡内容的专业性和可读性,也包括传播链接,在内容策划之初就想好了“用户爱看什么”,找准需求,直击痛点。吴晓波频道在设计课程时讲究的是“从0到1,从1到N的”学习路径规划,以及“道术结合”。以理财课程“我的财富计划”为例,该计划从基本的理财原理入手,从初级的基金、保险到中级的股票、房产再到高级的海外投资等,用户选择课程后可以进阶式地学习。同时,以30%的理论、70%的实操实现解决用户某方问题的终极目的。而十点读书打造的“十点课堂”则将自身在新媒体运营和传播方面的逻辑迁移到了知识付费,无论是文案打磨还是推广资源,都是以爆款文章的逻辑策划付费课程。
吴晓波频道理财课程“我的财富计划”
即便这知识付费平台因为消费场景与读书、知识的天然关系,能够快速实现用户转移。但他们也不是没有走过弯路,从用户付费习惯的培养到风头正盛时,全民对“贩卖知识焦虑”的质疑和抵触,当前阶段,整个知识付费行业可能面临的问题是——用户购买太多知识产品没时间看、学习之后没有“立竿见影”的成效。在十点读书副总裁、十点课堂负责人廖仕健看来,这些问题本质上和纸质书面临的问题如出一辙,在知识交互的产品逻辑下,参差不齐的产品质量可能会影响用户体验,而从知识交付到用户行为培养,知识付费逐渐向行为付费转移。
产品理念指导产品策划,未来知识付费以及整个知识服务领域的突破口可能以下几方面:
一是产品类型多元化、细分化、垂直化是大势所趋。魏丹荑认为,知识付费的长尾效应正在显现,随着短视频和直播的风口,越来越多拥有知识技能的人积累垂直粉丝,任何KOL/KOC存在的领域,未来都有可能通过PGC内容实现新增长。咿啦看书创始人、CEO任晖也表示,相对于“大而全”的平台型公司,母婴、宠物、钓鱼等细分领域将会涌现更多“小而美”的平台。
二是用户付费场景需求的深度挖掘,主要体现在用户习惯养成的陪伴性和学习交流的社交性两个方面。十点课堂依托销量最高的付费课程《撕掉单词语法书,颠覆你的传统英语学习》,打造了长江商学院客座教授杨萃先的英语口语训练营,通过“21天周期性陪伴训练”陪伴用户养成学习习惯,目前实现了接近50%的复购。且这种复购不是在不同产品主体之间的复购,而是同一产品或者说同一种服务的复购。同样是训练营,吴晓波频道则侧重于为个人与个人、导师与个人提供交流空间,形成了企投家学院、新匠人学院、新上学大课等线下品牌矩阵,其打造的公开课在每个城市设立课代表,每年专门为其提供12场线下活动,通过类似于书友会的方式增加用户黏性。
十点课堂小程序页面
三是打通知识付费的传播链,同传统纸质书到IP多媒介开发的逻辑,知识付费产品也可以实现从课程到短视频、直播等新内容形式的转化。此次疫情期间,十点课堂尝试的公益直播未来可能成为长线产品,通过快手、抖音等平台,最大化发挥大V面向公众的知识输出能力。廖仕健认为,相对于原来录制课程需要专业拍摄团队的支持,直播这种轻松、真实的状态不仅能简化生产流程,还更容易与用户建立情感连接。而吴晓波频道目前以《大败局》为核心,形成图书、课程、节目等的全媒体互动,也是打通产业链的另一种尝试。
融合出版的下一个“接力棒”
采访中,多位互联网内容从业者谈到知识付费的未来发展时,都以图书类比知识付费产品,毋庸置疑的是,在“知识付服务”的同一个概念下,无论信息技术如何改变着传播载体和产品线铭泰,本质上,都是优质作者、意见领袖、知识红人等生产的内容资源,通过不同载体实现知识的最大化传播和服务。除了“不老”的内容之魂外,我们今天所探讨的传统出版的转型、融合、发展,实际上是在讨论如何用更合适的内容生产方式,为好产品匹配上精准用户。至于选择做单纯的内容提供商,还是知识产权运营商,可能和出版机构本身的体制机制、规模、定位相关。
在疫情影响、用户转移、一代互联网原住民在社群中占据主导地位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下,媒介变化已成必然。而我们在此讨论知识服务的新机会,讨论出版机构还能借势做些什么,是看到特殊时期线上知识服务需求并没有完全得到满足,这既需要行业反思,但更重要的是补足短板。诚如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副理事长、秘书长敖然所言,疫情中出版界积极响应,纷纷发力数字出版,既是公益的初心使然,也是疫情促生转型的必然。“出版行业应该借助这个机会,向互联网公司学习去把握用户、运营用户、提供刚需产生用户黏性。”
其中,大众类出版机构或许可以从互联网内容行业的内容付费模式中取经,打造自己的价值内容产品。而以为垂直细分人群提供知识服务的专业类、教育类出版机构,尤其是教育刚需产品的机会可能更大,也有人判断“随着疫情的发展,原本扮演者辅助角色的在线教育将逐渐成为舞台的主角”。
近日,人民教育出版社特将2020年春季开学即将使用的义务教育教科书、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普通高中教科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等出版物的电子版
我们可以看到的是,除了有道精品课、学而思网校、新东方、猿辅导、VIPKID等在线教育举头持续发力,在手机应用市场和移动端加大了投入力度,其他中小企业也利用机会寻找破局之道,甚至出现一家提供技术支撑的平台一天内的注册量达到3000家的情况。与疯狂的在线教育行业相比,出版机构的在线教育产品也在默默发力。除了前文提到的在疫情期间用户表现大幅增长的产品之外,在教育部的“一声令下”,人民教育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等专业教育社都为应对“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开放免费自建资源。
山东教育出版社紧急制作70多种鲁教版2020年春季用中小学教材教辅电子图书,上传到官方网站供师生免费下载使用
对此,资深数字出版人、北京触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联合创始人窦林卿的观察是,当“停课不停学”的车轮动起来了,中小学阶段会迎来一段混乱的适应时期,一方面,对于出版社产品的产品服务能力是一种检验,好的产品自然能在群雄混战中留住读者。另一方面,相对于不具备生活自理和自主学习条件的中小学生群体,大学和职业院校或许是高效做好“停课不停学”的用户群体,除了前文提到的清华社、华东师大社之外,同济大学出版社的“同济德语”,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的“慕知”App,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的“国际汉语教学研究”等专业化的教育产品都将有广大需求。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的“慕知”App
显而易见的是,在疫情期间能够迅速响应,精准服务读者的,均是在这10多年数字化探索中占领先机的出版社,从融合发展理念到内部机制实现了传统出版转型“基本盘”建设的出版社。以华师大社为例,从2006年开始数字化探索至今,该社的在线教育业务逐步从To B转向To B和To C并存,从以往服务于幼儿园、学校的“一次性销售”转向C端基于产品的用户运营。在组织架构上,一个信息中心作技术支持,一个数字出版部作为融合发展“急先锋”,高教分社、教辅分社等各分社各自生产自己的融合出版产品,从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两条腿”走路到全社线上线下业务的真正融合。
华师大社“华狮”小助手App
而对清华社来说,多年探索形成的文泉学堂(以图书为基础的知识库)、文泉课堂(数字课程资源,支持老师翻转课堂和学生碎片化学习)、文泉测试(支持教师考试和学生练习自测)等文泉系列学习平台,为垂直用户群提供教育和学习需求打好了基础。在“停学”指令下达后的次日,文泉学堂知识库开始向用户提供免费阅读服务与备授课资源保障服务,并后续联合15位图书作者,推出“品经典,趣答题”一天一本书的线上精品导读公益活动。
有优势自然也有短板,尤其是在时间紧、任务重的突然紧急事件背景下,有的出版机构显得力有些“力不从心”。这些问题,或许也是未来一段时间出版机构融合发展的努力方向,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内容资源不成体系、平台运营能力和用户服务能力不足。
在卢俊看来,当前整个行业面临的现实是,出版社绝大部分还只是内容提供方的身份,数字化内容运营者和服务者的身份是缺席的。而根本原因在于当前出版产业的商业逻辑,他用“工厂和店铺”来类比产品提供商和服务提供商两种角色“出版社是工厂,教育和知识服务是店铺,当前教育和知识服务已经进化到厂店‘一体化’,大部分店铺基本都是自主生产内容、运营服务和渠道分发,而相对而言,出版运营和分发用户少、黏性弱、效率低,所以很难打开局面。未来,出版社机构的真正挑战是如何克服这种尴尬处境,如何有效实现厂店一体化的数字化转型。”
窦林卿也认为,正是因为出版社天然的TO B模式,在传统链条上,只是对接下游渠道,而从来没有直接面对过终端读者。为了改变这种割裂状态,最近10年来出版社一直倡导的运营能力提升,也就是直接面向最终读者的知识服务能力。
作为在这次疫情期间奋战在知识服务一线的实践者,华师大社副社长王健更加直观地体验了目前运用能力不足带来的挑战。他表示,原来出版社的主要工作是出书卖书,在线上产品运营上更多的只是增值服务,面对突如其来的线上教育资源需求,一方面,线上内容资源建设并不成体系,在满足用户多样化的线上教育需求时显得“捉襟见肘”;另一方面,激增的用户访问量,给平台的技术维护和运营都造成了较大压力。实际上,华师大社为此至少奋战了5年有余,为实现“发布端融合,用户端精准”目标不断努力。
关于未来发展,一些出版人相对悲观,认为底层商业逻辑的不同,运营能力的缺失决定了只有极少数出版社可能艰难转型成功,大部分出版社最终都可能仍然是内容提供商。但也有一些在人才建设和融合思路上有了一定气色的出版社,将这次线上爆发看做一次加速融合的机遇,“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未来可期。综合采访情况来看,要想扭转出版机构“为他人做嫁衣”的被动局面,掌握自己的知识服务运营主动权,要在内容积聚模式、产品开发方式、考核激励机制、人才培养与引进、运营服务模式等方面持续发力。而在整个知识服务领域,细分化、垂直化需求将持续,坚持特色,不求大而全,增强内容策划能力,打造私域流量高地,或许不失为一种突围方式。
无论前路如何,可喜的是,这一次的抗“疫”挑战出现了一个转折局面——缓慢而传统的出版社内部发生了微妙变化,上至社长,下至编辑和发行人员,当出版社的大部分人都在考虑自己对线上业务的权责利,线上业务很可能会出现质的飞跃”。
一线从业者谈知识服务的未来
在这个特殊时间节点,来自出版和互联网内容机构的一线从业者虔诚而谈,一起探讨和思考知识服务的新可能,也是对行业发展的一次深刻检视。在此表示感谢!
(以下受访者按照姓氏首字母排名)
敖然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副理事长、秘书长
陈强 蜻蜓FM运营管理部负责人
窦林卿 北京触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联合创始人
姜占峰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技术总监、 “车学堂”负责人
卢俊 资深出版人、未来之音CEO
廖仕健 十点读书副总裁、十点课堂负责人
任晖 咿啦看书创始人、CEO
王健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副社长
王祺 清华大学出版社音像电子与数字出版社分社营销经理
魏丹荑 吴晓波频道总编
肖宏文 樊登小读者创始人、主编
杨柳 懒人听书媒体品牌公关
出版商务周报:在全民抗“疫”的当下,整个书业都扛起了知识抗“疫”的大旗,除了彰显文化企业的使命和担当之外,从产业发展而言,知识服务行业将迎来哪些新变化?
敖然:2003年非典疫情助推了电子商务产业,京东、当当增长速度陡然加快,2020年疫情会导致用户更多的转移到线上。从使用功能上来看,纸质这种载体对应的文字和图片功用已经发挥到极致,而海量的、动态的内容和超链接的需求会催生新的介质形态,只是目前的显示屏技术存在短板。
从历史发展来看,面对突发的公共社会时间和卫生事件,一些竞争力不强的产业形态和企业被淘汰或许也许是必然现象,同时也会催生出有竞争力的新业态和新企业,涌现新的业务模式和商业模式。
窦林卿:总体来说,这次疫情导致了“全民居家”抗疫,首先这会对线下的渠道产生严重的影响,尤其是传统的零售链条,但是同时,又因为是“全民居家”抗疫,所以对于所有出版社来讲,这又是一次线上业务拓展的机会,一次培养广大用户数字产品使用习惯的机遇,用户们从第一次知道,第一次安装,第一次打开,第一次使用,甚至到第一次不满意,第一次投诉,第一次提意见,都会实现用户从0到1的使用习惯的培养。
我想说的是,不要放过用户使用习惯养成的机会,不要放过用户反馈真实需求的机会,不要放过和更多用户建立连接的机会。
任晖:整体而言,数字化内容在未来3-5年内将会迎来高速发展。以儿童数字内容为例,一方面,儿童数字阅读需求出现了更深层次的变化。过去,普通家长在与孩子进行阅读互动时,可能只是讲故事,很难深度介入到阅读中去。而智能阅读让人和书的关系发生了改变,从原来的单向阅读到加入交互和反馈环节,能够实现更多的专业阅读指导,比如可以在英文阅读中增加大量AI老师的阅读指导,孩子的阅读质量将得到大幅提高。另一方面,与家长习惯于纸质阅读不同的是,对于新一代“互联网原住民”可能更习惯于数字阅读,而数字阅读本身所具备的环保、成本低、便于携带和储存以及个人阅读行为数据分析等优势,都是传统阅读所不可比拟的。虽然纸质阅读和数字阅读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相互依存的关系,但从大趋势上来说,数字阅读逐的市场份额可能会越来越高。
出版商务周报:面对疫情期间激增的在线教育“刚需”,出版社尤其是教育类出版社能做些什么?
敖然:教育类出版社具有天然独家的资源优势,他们的策略原本是通过免费获得用户,以独有价值把握用户。疫情中的公益性活动或许使他们收之桑榆。目前,教育出版转型必备的基本条件都已具备,后边具体发展就要看出版社各自的策略,而其他的出版类型机会仍然存在,要看是否能做出真正有价值的内容,创建和用户关联的机会。
王健:事实上,原来的在线教育市场,基本也是以线下为主,线上为辅。面对特殊时期的特殊需求,可能像学而思等在线教育平台能够更迅速地将重心转移到线上,满足用户需求。从长远来看,但就教育培训的特殊性来说,在这段特殊节点过去之后,短期内还是会以线下为主,对于K12阶段的学生来说,在线上课离不开家长的陪同,但线上的教育教学比重可能会逐渐增加这是不争的事实。
对于出版社来说,首先,在内容资源上,建设丰富的多媒体资源体系,提供更佳灵活的产品展现形式,对于我们社来说,现阶段就是针对不同的学科需求,建立不同的课程模板,能让用户进入平台后能够循序渐进地获取需要的产品,满足其学习或教学需求。面对此次疫情期间老师提出“马上开课啦,你们有没有一些现成的在线课程的可以供我们直接使用?”,我们不至于“手足无措”。其次,强化数字产品的运营能力,包括支撑大量用户访问的支撑,后续提高用户黏性等。最后,必须在建立自己的用户反馈数据,只有用户需求才能促使产品策划的不断迭代。目前,华师大社建立起了自己的产品矩阵,从内容资源到平台,图书、微信公众号、网站、App,用户可以以最低的成本、方便地获取知识服务,更重要的是,通过不同介质获取的用户数据促使未来更好地开发产品。
窦林卿: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3个月到半年,几乎所有的线上业务都会有一个发展机遇,相信即便是疫情结束,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还会有缓冲性的、非硬性的措施,去控制一些线下的聚集活动数量和规模,在这段情况下,从知识付费、到电子书、到有声书、到在线教育都会迎来属于自己的发展机遇,其中这些产品的教育属性,是会影响其发展程度的关键因素,因为教育是刚需,教育属性的越强,发展优势会越明显。
对于教育产品来说,每一次外部环境变化的时候,用户都会改变习惯,在困境中自己寻找出路,并形成新的习惯,往往在这个时候,用户们会被迫认真的了解产品、使用产品、淘汰产品,最后性价比高且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会迎来自己新的发展机遇。
出版商务周报:在突发紧急的疫情面前,也暴露了出版机构在融合发展和知识服务方面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是否是行业发展的桎梏?未来如何优化或解决?
姜占峰:总结起来,出版机构面临的主要问题或者说挑战,一是从产品形态上看,出版单位提供的内容以电子书等数字内容资源为主,而非基于数字内容资源与技术融合后能够击中用户需求痛点的功能型/学习型知识服务,后者恰恰是互联网内容企业的优势所在。二是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运营服务能力不足,无法满足突如其来的大流量高并发用户访问,我登录了很多网站或App,经常会遇到登录不上、卡顿或自动退出等现象,其主要原因是知识服务平台的网络运营架构、带宽和数据库访问并发等均无法满足突然爆发的用户访问。人民交通出版社打造的车学堂平台,数据存储、运算、访问、身份验证等就分别部署在四个不同的专业云平台,而且带宽流量可以自动根据用户访问量自动调整,可满足同时100万人在线访问。
出版单位不缺乏优质内容资源是大家公认的,但是无法与技术融合形成满足用户精准需求的服务,也是事实。虽然行业的数字化探索至今已超过10年,但实际上步伐缓慢,真正既叫好又叫座的精品还是少之又少。未来,知识服务的发展方向一定是以用户为中心、以优质内容为基础、以精准服务为核心的精品发展方向,出版机构亟需在内容积聚模式、产品开发方式、考核激励机制、人才培养与引进、运营服务模式等5各方面进行持续创新、深化探索。
窦林卿:问题主要还在出版社的用户运营能力方面,因为出版社天生的TOB业务模式,近些年才开始去面对终端读者。作为内容生产机构,出版社和用户之间并没有建立连接。而在数字内容链条上,出版社要么找一家数字内容平台进行授权,要么自建平台进行数字内容的发布和运营,但前者出版社和读者之间依然缺失连接,后者则具备较大的平台建设成本和运维成本。目前来看,在云计算和数字出版技术非常成熟的今天,采用SAAS云服务的模式快速自建平台或者产品,是出版社发展线上业务性价比较好的路径之一,既保证了通过自有品牌对用户的直接运营,也降低了平台开发建设和运维的成本。
出版商务周报:与用户量和覆盖面更广,运营能力更强的互联网平台相比,出版社自建数字平台的差异化和竞争力在哪?
王健:与互联网内容公司相比,出版社的机制决定了商业模式的不同。更多的还是通过内容策划实现知识产品的有效分发,无论是自建平台,还是通过其他渠道最大化传播。可以预想的是,未来,首先是人才层面,每个编辑都会成长为全能型“产品经理”,具备策划选题,制作多媒体产品,营销推广,用户维护等多种能力;其次是产品层面,衡量好产品的标准是,不管是纸质的还是数字的,只要符合用户需求,用户愿意主动选择的就是好的;最后是用户层面,一定要加强和用户的有效沟通和链接,实现真正的用户运营。
出版数字化发展的10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摸着石头过河,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东西,或许我们很难打造“惊天动地”的产品,但能够通过融合发展实现业绩持续增长,一切都是可以期待的。
出版商务周报:无论是数字出版,融合发展还是知识服务,传统出版专向知识运营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可以预想的行业未来发展是一种什么状态?出版社大力布局线上知识服务的重要产业意义是什么?
窦林卿:布局线上业务可以很好的提高整体业务的抗风险能力,因为线上业务最主要的意义不是收入,而是在战略层面的布局和储备,是基础设施建设,是修路,是打通链条。一个出版社绝大部分人的精力都在线下业务时,线上业务怎么可能成为出版社的主要收入?当学校的老师提出线上产品需求,用户习惯的改变倒逼着出版社变革。我们也看到,现在不只是社长在考虑线上业务了,而是发行员们在考虑如何开展线上业务了,当编辑、发行、部门主任、社长都主动求变,之前已经储备过的线上通路和运营经验就会发挥作用,社领导只需要利用好手里的指挥棒,确认新的业务流程下的激励机制就可以了,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线上业务很可能会出现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