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段的同济科普人:陈全、吴於人、关大勇(从左向右)
吴於人的“摄影棚”,位于上海高校林立的杨浦区本溪路。在一栋科创实践基地的三楼,她和“弟子们”一起打造了一个“物理乐园”。有中小学生来做客时,这里就是物理实验室;吴於人带着年轻老师们一起讨论实验细节时,这里又是现成的教研室。
除了常见的实验器材外,“乐园”也配备了像威尔逊云雾室这样的专业设备。但最吸引眼球的,或许还要属桌子上那把看起来有点年头的扫把。看起来和物理没什么关系的它,承担着在镜头前展示广延大气簇射的重任,单条视频在抖音播放超过43万次。
吴於人的短视频似乎有一种魔力,再艰深的物理定律,也能具象为3岁小朋友也能看懂的实验现象。背后,有她作为物理学教授的专业底气,也有团队成员的共同摸索。这些毕业于同济大学的博士、博士后,共同组成了名为“不刷题”的后援团,称得上是一支“科普天团”。72岁的“科学姥姥”吴於人走红后,曾给她做过群演的晚辈们,也正计划着把自己的讲台搬上短视频。
“玩”出来的科普网红
72岁的吴於人最近正在适应自己的新身份——拥有150万粉丝的科普网红。这是她几十年物理生涯之外的“副产品”,但只要核心反应没有偏离初心,她对此也并不抗拒。“我很清楚,人家不会觉得我这个人怎么样,只不过是内容带动人家认识我而已。”
11月18日,接受媒体采访的间隙,吴於人喊来了一个师傅,用两根晾衣杆夹着一个篮球比划起来。她想要定制一个零件,把眼前的物件改造成一个能够感受摩擦力、重力存在的实验装置。
吴於人使用的实验器材,不少都是自己动手制作的。
“这就是玩么。”吴於人口气轻松,说话间她又叮嘱过道里的工作人员闲下来都去“吊吊脖子,写写参数”。前两天她不知道从哪里搬来了医院里改善颈椎病的牵拉仪器,正致力于记录不同年龄、不同伏案时间人群最舒适的牵拉力大小。
这是一个面向青少年的科创基地,同济大学退休教授吴於人是这里的顾问。基地不少员工都是同济大学的老师或者研究生,几乎所有人都曾在名为“不刷题”的抖音号里出过镜。
账号申请于2018年,起初只是发布一些基地线下讲座的片段,反响平平。相比之下,吴於人出镜的视频总是数据更好一些,为此账号专门建了名为“科学姥姥”的合集,开始专注更新吴於人的科普短视频。负责视频拍摄的,是团队里的年轻人李浩荣。
习惯了站在讲台和学生面对面沟通的吴於人,一开始很不喜欢面对镜头,李浩荣便拉来了自己年仅5岁的儿子坐在镜头前。录了几期后,吴於人开始渐渐习惯把镜头当成观众,小朋友才“功成身退”。李浩荣面对的挑战则在于如何确定账号定位,找到最适合的后期风格。
过程中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不刷题”的更新时断时续,形式也几经调整。直到今年7月,“不刷题”才真正进入正式运营状态。依然是吴於人担任编导、出镜者,李浩荣负责摄影、后期剪辑,更新频率则固定在了每周3次。很快,账号粉丝数就突破了百万。
为了更好地模拟飞船发射时的反作用力,这条视频一直录到了深夜才完成。
一条一分多钟的视频,录制顺利的话也需要一两个小时,运气不好时甚至要熬到深夜。难点主要在于实验装置的选择,毕竟,要在几十秒的时间里直观呈现物理现象,并不容易。即便找到了合适的道具,一旦发现可能有更好的表现形式,吴於人也会叫停拍摄。她自评说:“其实拍到现在也没有哪条短视频是绝对满意的,总觉得还可以把科学原理解释得更清楚。”
这样不断推翻重来的过程,对于吴於人来说是乐在其中。
同样专注于物理科普的田若平回忆,自己和吴於人的相识就是源于一个实验装置。当时他在网上分享了团队制作的“滴水起电机”,视频辗转被吴於人看到。她主动联系了这位远在广西的同行,表示希望能够在自己编写的一本青少年教材中引用该装置的设计。此后,两个人便开始了像孩子一样的实验装置竞赛。“吴老师经常发明了一个小实验装置以后,兴冲冲给我打来电话。我有时发明了个新玩意儿,吴老师也会惊讶:怎么能用这么简单的设备解释清楚这么复杂的科学原理?”田若平说,每当这时吴於人话语间都充满了不服气。
教授、博士和门外汉
录制一些单人无法完成的实验时,吴於人会喊来“小陆”、“小高”帮忙。伴随着年轻的称呼,两位同样头发花白的老师拿着实验器材走进了画面。评论区总有网友因此打趣到:“这该是老陆和老高吧?”
其实,“小陆”、“小高”都是吴於人在同济大学物理学院时的同事。二人虽不是科研人员,但在协助吴於人做实验方面,已经积累了十几年的经验。
吴於人和老搭档“小高”
彼时吴於人除了讲课外,还负责着同济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在和学生接触过程中,她发现有些孩子虽然解题实力出众,实验能力却很一般,甚至对物理充满了畏难情绪。于是,依托实验室现有资源,她和同事设立了面向全校开放的“物理现象探索”选修课程。为了让学校文史类的学生也有兴趣选修这门课,课程介绍中特地标明:“这门课程以探索物理现象为主,重过程轻结果”。事实证明这样的物理科普内容在校内很受欢迎,选修这门课的文科生达到了一半以上。
看到反响不错,吴於人开始尝试将优质的科普内容推广给更需要激发学习兴趣的青少年。2007年,在上海市科委、教委的支持下,她建立了同济大学物理实践工作站并担任首任站长。这是上海第一个面向青少年开放的大学实验室,也是不少中小学生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趣味物理实验的地方。
也是在这一时期,吴於人认识了当时正在同济大学读研究生的关大勇,后者后来还担任了工作站的副站长,协助吴於人开展科普工作。关大勇介绍,自己从本科开始,就在培训机构担任兼职老师。上课过程中,他注意到,不少学生疲于刷题,渐渐丧失了对于物理现象本能的好奇心。
吴於人也有相似的感受。她发现,来参观物理演示实验室的人好奇心“分层”很明显:物理系老教师和小学生往往喜欢提问,对实验室里的各种设备都很好奇;初高中生和一些年轻的中小学科学老师总是很沉默,习惯看完实验器材旁的文字介绍就默默走开。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工作站的活动开展得不是很顺利。尽管有同济大学不少教授、学者的支持,工作站组织的科普讲座依然常常无人问津,甚至出现过“面向4个年级举办的活动,最终只有3个人报名”的情况。
“不刷题”的素材来源之一是介绍中国当下有引领性的重大科学装置设备
但吴於人始终相信,高校科研人员做科普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他们往往对其中一两个领域研究透彻,不会停留于蜻蜓点水的介绍,另外他们的视野也往往更开阔,对于不同学科的知识也能融会贯通,进行深入解释。“有的父母只要听到这些科学实验和考试分数没什么直接关系,立马就没了兴趣。”但愿意尝试、能够坚持的,或许就会有意外之喜。吴於人回忆说,当时一位家长曾经咨询自己,是不是可以带家里还没有上小学的6岁小朋友来同济大学物理实验室感受一下,自己动手做做实验。几年后,这个孩子凭着自己的实验成果,作为青少年代表参加了“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
2018年,已经博士后毕业的关大勇联合10位同济大学各理工科专业博士,发起成立了“不刷题”俱乐部。吴於人是俱乐部的首席顾问,除她之外,李光明、郭光普等同济大学教授也为科普讲座提供了支持。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学博士陈全是“不刷题”俱乐部的一员,昔日在“不刷题”账号出镜做群演的他,现在也正在筹划自己的短视频账号。陈全回忆说,博士毕业时自己告诉导师准备专职从事科普时,导师颇为意外。但对他自己而言,科普的种子却是早早就种下了。留学期间,他曾参加过一次海上科考,同船的有一批西班牙的小学老师。采集科考样本过程中,这些小学老师的认真程度完全不输给专业科研人员。他们说,得好好积累这段经历,回去才好更好地讲给自己的学生听。这件事让陈全重新定义了科学研究的门槛,也许不一定非要从事多么前沿的研究,也能对学科的发展有所帮助。
说来也巧,陈全的导师曾师从我国著名海洋地质学家汪品先院士。85岁的老人家现在也在抖音做科普,可能是同济大学年龄最高的科普创作者了。
同样来自同济大学的科普网红——汪品先院士
从汪品先到吴於人再到关大勇、陈全,不同年龄段的同济人,都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自己对于科学、对于科学家的理解。有人因此评价说,同济是一所有着“科普基因”的高校。
相比这些专业的“后援团”,“不刷题”账号的另一位主创人员李浩荣则是理工科的“门外汉”。一开始和吴於人一起做科普时,他心里也没底。“后来觉得没学过太多物理也好,这样我就成了第一个受众,也代表了手机那头很多粉丝的科学知识储备,所以我们的视频到底讲得是不是明白,先要过我这一关。”李浩荣说,对于检验科普内容是否接地气,这是最笨也最有效的办法。
火有什么不好的?
截至目前,“科学姥姥”视频合集的播放量已经超过了6000万。总有人问吴於人:为什么叫这个名字?说起来,这个名字的起源很简单。过去吴於人带过的女学生不少已经结婚生子,宝宝们都管吴於人叫姥姥,“科学”这个前缀则用来描述她随时随地拿出物理小玩具的特点。吴於人自己很少用“科学姥姥”这个称呼,感觉有点倚老卖老,不符合科学探索的平等精神。“总之我不是作为物理专家权威的那个‘姥姥’,就是刘姥姥进大观园里头的‘姥姥’,一路看过去都是新鲜好玩的事。”
对于有150多万粉丝这件事,她没有什么实际感知,也很少想象屏幕另一端的观众会是什么样子。“我希望全民学物理,当然是什么粉丝都越多越好。但是对我个人来说,红不红我觉得无所谓。”
吴於人看重的,是自己的科普内容能够实实在在改变一些人对物理、对科学的态度。当听到一位来采访的记者因为没有听懂短视频里的一个专业名词,把视频看了两遍,她忽然面露喜色,兴奋地把头转向这个年轻人说:“哈哈你能把我的视频看两遍,我很高兴。”
实在按耐不住探讨科学问题的激动时,吴於人会用小号和网友进行沟通。
为了更方便的查看评论,她坚持要李浩荣帮自己注册了一个小号。原本这个帐号少有人发现,粉丝寥寥,最近几天随着“不刷题”的走红,这个小号也得到了6万多网友的关注。细心的网友发现,虽然小号近一年多的时间里并无更新,但却频频闪现“不刷题”的留言区。“无论是哪个账号在回复网友,其实都是吴姥姥本人的意思。而那些直接用小号沟通的,一般就是吴老师实在按耐不住探讨科学问题的激动,一个字一个字慢慢敲下来回复的。”李荣浩说。
翻看评论时,吴於人常常忍不住偷偷笑出声来,有时看到特别有建设性的评论她甚至会腾一下从位置上坐起来说:“这个人说得真不错,我要专门做一期回答他的问题,鼓励他。”评论里也会有人来纠错。一条关于热机的科普视频发布后,有网友私信吴於人进行讨论:姥姥如果换一种讲法是不是更好?吴於人注意到,这位网友其实是在含蓄地指出自己的部分讲述出现了偏差。于是她第一时间进行了修正,虽然彼时视频播放量已经超过50万,吴於人还是让李浩荣下架了这个作品,直到重新剪辑编辑后才再次上传。
“不刷题”账号的两位主创:吴於人、李浩荣
她常常感慨,能拍的素材实在太多了,“我们在实验室里随手拿起一个小玩意儿就能拍一期视频。”李浩荣作为账号运营者也慢慢总结出了一些规律:相比有点“自嗨”的猎奇现象讲述,网友更爱看既有实验现象又有原理讲解的硬核科普。“看起来大部分关注‘不刷题’的都还是理性的科学爱好者,不是为了来看个热闹的。”据他介绍,“不刷题”的粉丝大半集中在30至40岁之间,除了自己看,很多人也会带着家里的小朋友一起学习吴於人的物理短视频。而这正是吴於人他们的追求所在。
“你说我怎么会在乎成为什么网红和流量呢?但要是火了能让更多人来关注物理科普,火有什么不好的?”吴於人说。
文/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