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园长 沈丹阳
编辑 | 石灿 Tim
郭少宇是个自行车骑手。一年365天中,他有330天都在骑行路上。他最喜欢的明星是黄渤,“我骑户外的时候满脸沧桑,头发老长,和他特像。”
不过,他们终究还是有些不一样的地方。在郭少宇的快手账号中 ,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个人,一条路,一辆自行车,一个巨大的驼包,驼包上别着一条腿——那是郭少宇的假肢。
这是一个比普通人少了一小半身体的骑手。
在路上的郭少宇 图源:微博@郭少宇环华骑行
郭少宇还向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算了算近三年来的骑行之路——7万多公里,大约可以环绕地球赤道两圈。这7万公里走得并不孤独,在快手,现在有260万老铁注视着他,看他踩动每一下车轮,拐过每一条弯道,翻过每一座山岭。
触电之后
从小时候起,郭少宇就感觉到自己人生的“坎坷”了。
刚出生6、7个月,襁褓中的郭少宇得了感冒。这场小病慢慢发展成了肺炎,送到医院的时候,很多人觉得这个孩子没救了,“你们还年轻,可以再生一个。”医生劝说郭少宇的父母放弃治疗。
郭少宇的母亲不想扔掉他。他们在医院里挨过了新年,但病情始终不见好转,只好先出院,回到村子里。这时,郭少宇几乎只剩下一口气。万幸的是,一个老村医抱着“死马当活马医”态度,居然把他慢慢地救回来了。
现在想来,郭少宇觉得这一切“都是命运”。
读小学的时候,郭少宇学习不好。到了期末,老师怕他拉低班级平均分,就想办法把他留在教室,不让他跟着大家参加考试。
后来,这件事被父母知道,他们给郭少宇换了学校,还降了两级。在新的环境里,他比同学们年龄大,长得也高,喜欢打球的老师经常带着他。直到现在,郭少宇回忆起那段时间,仍然觉得转学后的那两年是一段快乐时光。
命运的轮盘,却往往在不经意间转换了方向。
郭少宇的小时候 图源:央视综艺
小学6年级的元旦,郭少宇和一群同学去滑冰,河边正好有个变电站。正是调皮年纪的他,第一个爬到了变电站的平台上。之后,又有两个小伙伴爬了上来。
郭少宇的记忆,在第三个孩子爬上来后变成了碎片。
一截漏电的电线,把他电昏过去。那一刻,他没有疼痛,也没有其他感觉,只是隐约听到身边有人的声音。郭少宇先是被送到县医院,接着是省会沈阳的大医院。说起来,这还是他第一次去沈阳。
醒来之后,郭少宇看见亲人、老师都在,他也不觉得难受,最强烈的意识来自于恐惧——感觉“自己闯祸了”。这一切如厄运降临,他不得不接受截肢手术,一条腿和一只胳膊几乎被连根截掉。那是2008年春节,这个年,郭少宇又是在医院里过的。
彼时,郭少宇14岁,还不能完全理解这场飞来横祸对于人生的影响。“那个时候还小,根本就考虑不到这么多。”等他长到足够大,开始渐渐明白失去一半的胳膊和腿带来的落差时,事实已经“没有什么可改变的”。
但在当时,郭少宇不愿让身边的人提起自己的遭遇,不想接触,不愿回忆;直到现在,即便面对父母家人,也很少回忆起当年的那些场景。
他觉得,要向前看,先解决问题——“你只能是通过你自己的努力来改变你的生活。”
残疾运动员和“流浪歌手”
受伤后的一天,郭少宇看到了一个公益广告,主角是一个刻苦练习田径的残疾人。这个短片打动了郭少宇,本来体育就不错的他也想当个运动员。
当地残联知道了他的想法,很快就联系到一个辽宁省内赛事。和许多情况类似的残疾运动员一样,缺了手臂和腿的郭少宇被分到了游泳队。
郭少宇在运动队很快找回快乐的感觉。练了两个月,他就获得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冠军,拿到金牌,还上了报纸,那时他才16、17岁。郭少宇开始发现,自己其实也“很强大”,甚至可以“带动周围人的变得强大”。
一次游泳训练结束后,省自行车队的教练找到他,想劝他改练自行车。教练觉得,郭少宇颇有些自行车的天赋。就这样,自行车成了陪伴郭少宇至今的运动项目。
在自行车队,郭少宇经历过前所未有的辛苦。
郭少宇在央视的综艺节目上演示自行车骑行 图源:央视综艺
那段时间,郭少宇一个典型的上午是这样的——在自行车训练台上固定着“一直蹬”,从八点半到十一点,除了喝口水的间隙能停,其他时间一直训练,否则会招来教练的斥责。
后来,他开始跟着大家到公路上正式训练。新手期的他掌握不好平衡,摔人。摔车成了郭少宇的常态。最初是每天都摔,稍微适应后,“每周一摔”。这种频繁受伤的状态持续了近半年,等到他习惯了不摔的时候,队友们都已经有些不习惯了。
郭少宇在自行车队里待了三四年。这段时间,郭少宇还收获了爱情——他结识了隔壁健全人运动队的妻子,不到半年,他们就结婚了。
在自行车队的那几年,郭少宇偶尔也会有不长不短的假期。没事的时候,他一个人跑遍了全国的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杭州,不为别的,就是在路边唱歌,一唱就是七八个小时。
“这不是卖唱,不是乞讨。”郭少宇把这件事看得很严肃——“我的出发点是体验生活。”
骑行途中,郭少宇有时也会直播唱歌 图源:梨视频
不过,还是有人愿意为郭少宇的歌声买单。一天下来,往往能有四五百块钱入账。离开运动队后,唱歌一度成了他的主业。
那时,郭少宇“什么都不会”,他觉得,“面试、求职、上班这一块,都不适合我”。结婚后,又得想办法赚钱养家。于是,郭少宇带着老婆前往北京,找了一个专供打工者的群租楼,以每月1500块的价格租下一间15平米的房子,正式开始“演艺生涯”。
京居大不易。对于郭少宇来说,难处还不仅仅是找房子。他们这样的街头演唱者,经常遭到城管的驱赶。至今,郭少宇还记得一声“城管来了”的警报过后,小贩、卖唱者和围观群众像潮水一般飞速退去时的样子。
在一次和城管发生过些许冲突后,郭少宇变得“乖巧”了,他在城管到达他的摊位之前,带着全部家当先行离开,“给个面子”。
街边唱歌的生活持续了近一年。郭少宇算了笔账,竟然有几万块的净收入。他买了一部iPhone6sPlus,又给母亲买了一件东北妇女的标配——貂。
那一刻,郭少宇“感觉还挺开心的”。
硬核“旅行博主”在路上,也在视频里
带着一大堆东西回到家,郭少宇开始觉得,这种生活方式不能再持续下去了。
“以后孩子出生了,看着父亲在街边唱歌,会咋想?”准爸爸郭少宇认为,“卖唱”的工作,对孩子的“影响不好”,必须再次转型。
这一次,“什么都不会”的现实,又一次摆在了这个25岁男人眼前——“要文化没文化;要技术没技术。”郭少宇这样回忆当时的窘境。
对于很多退役运动员来说,这都是一个难题。
也正在那段时间,郭少宇盘算着去户外骑行。在运动队的时候,他天天都和自行车相伴,但那往往都是封闭式训练,郭少宇想真正地来一次天地间的自由旅行式骑行。
路上的郭少宇 和大卡车擦肩而过 图源:中国人的一天
但户外的长途骑行和室内竞赛完全不同,特别考验耐力。风吹日晒不说,阴晴不定的天气和身边呼啸而过的货车,对于每一个长途骑行者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
尽管如此,郭少宇早已习惯了车轮上的奔波,没过多久的2017年11月,郭少宇和他的自行车就出现在了海南岛。他的小目标是环海南岛骑一圈,这也是一个颇为成熟的自行车旅行线路。也正在环海南的骑行路上,他玩起了快手,记录着每天看到的椰林、海浪、夕阳,还开通了直播。
在“东四省”海南,东北人郭少宇“自然而然”地成了一个快手老铁,“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对于很多快手博主来说,这都是个“正常”的路径——它太火了,很多用户都是在使用的过程中,自己也成了快手创作者。
“刚开始就是和网友瞎聊”,郭少宇口才不错,经历又足够坎坷,很快就吸引了不少粉丝,原定半个月的行程,也在不知不觉中延长到了两个半月。等他回到老家,已经快过年了。
这趟骑行下来,郭少宇在快手上积累了3万多粉丝,还挣到了3万多块钱。“直觉告诉我,这是一个可以发展的东西。”他觉得,直播自己的骑行之路,很可能会是一个非常适合自己的工作。
开年之后,郭少宇仔细整理了骑行要用的东西,又一次上路了。这次的起点是云南,一个人的旅程长达三个多月。但在路上,开始有了认出他的网友;当他开始往西藏进发的时候,已经有同行者跟在他身边帮忙拍摄了。
骑行西藏,几乎是每一个自行车爱好者的终极梦想。比普通人少了几乎一半身体的郭少宇,则让这段旅程更加引人注目。
郭少宇和骑友的合影 图源:中国人的一天
翻看郭少宇的快手账号,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执着向前的骑者。有时,也有看到过他视频的骑友赶来同行,帮他拍一段视频,但更多时候,是他一个人的第一视角。大部分时间,郭少宇都是用意志在与崎岖的山路、恶劣的天气对抗。
“越苦我越喜欢,越苦我觉得越好。“郭少宇恰恰喜欢这种苦行僧式的修炼,“只要有命就可以。”
这种修炼的决心,也体现在他自行车车架的驼包上,在那里,郭少宇用黑色的粗笔,歪歪斜斜地写着“坚持”两个大字。
高原上的骑行亦是修行。不论缺氧,陡坡,还是风雨,坚持,只要再坚持一下就好了。
从西藏回来后,情况开始慢慢变化,郭少宇觉得自己要火了。一家西南地区报纸给他做了专访,家乡电视台把他的故事搬上了新闻节目,腾讯新闻《中国人的一天》栏目把他的日常拍成了图集......面对纷至沓来的媒体,郭少宇嘴上说“没什么”,心里却“非常向往”。
郭少宇对媒体的热情很清醒,“不是说接受了这么多采访,自己就一定能变成什么样。“但快手不同,那里可以让他赚到钱,也让他找到了生活的‘目的性’”——“找到了自己的存在感 ,也做了一些有意义的事。”
200多万粉丝,也是郭少宇踩动踏板、扶正车把的动力。有次郭少宇骑行到一座小城,赶上兴致来了,他找了一片空地,给前来围观的粉丝们唱起了歌。天黑之后,他的老铁粉丝们仍不舍离开,用手机把郭少宇的舞台照得透亮,听他接着唱。
因为短视频,郭少宇被越来越多的粉丝看见。这是他从未设想过,也不曾预料到的。
关注者多了之后,郭少宇开始接到一些广告,也借助直播帮忙带货,“卖个牛肉干啥的”。这些收入让他拥有足够的资金应付旅途中的开销,也借此养活了自己的家人。
“短视频平台成就了我们这批人”,郭少宇认真地说,“以前什么都不是,没有想法,甚至找不到自我。”现在,因为这款短视频产品,郭少宇的人生发生了戏剧性转折。
“(平台)给了一个跳板,我们就可以往上跳;没有这块跳板,生活就和原来没什么两样。”郭少宇这样总结快手对他的意义。
郭少宇的新梦想
日子过得很快,2019年已经在车轮上转过去了,郭少宇还想去更多的地方骑行。他想从广东出发,沿着边境线绕中国一圈。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长途跋涉,也需要更多的物质支持。
郭少宇仍然直播着自己的行程。在新疆骑行的路上,他收到了一家国外假肢厂家发来的私信,想请他做“假肢模特”。
在平常的骑行中,郭少宇很少用到假肢,因为不方便发力。一开始他还以为是骗子公司,但对方契而不舍地连着好几天找过来,终于说服郭少宇暂停骑行,和厂家见上一面。
这次见面很顺利,郭少宇收获了更加“高科技”的假肢,对方还决定赞助他的骑行之旅。之后,郭少宇还拿到了具有奔跑功能的假肢。
在快手,和郭少宇一样的“刀锋战士”还有很多,右侧为快手用户“内蒙古刀锋战士”
“你听说过‘刀锋战士’吧,就是那个南非的残疾人运动员。”对这个没有双腿却能参加奥运会(不是残奥会)短跑比赛的选手,郭少宇印象很深。在运动队的时候,他就看着电视上的“刀锋战士”羡慕不已,希望能有一天,借助高科技的装备体验一次跑步的滋味。
郭少宇的百米最好成绩是17秒,残疾人的世界记录是“刀锋战士”的11秒17,健全人的最好记录是博尔特的9秒58。这款假肢圆了他的奔跑梦,不适感也被压缩到最小程度,郭少宇的“野心”也变得更大了。
2020年,他的梦想是沿着古丝绸之路走一趟。之前,他骑车走过尼泊尔和越南两个邻国,现在,他想着去更宽广的世界里转一转。他不想让自己闲下来。“我还是想骑车”,郭少宇说。
走的路越来越新、越来越远,郭少宇也更为关注自己内容的质量。
作为二百多万粉丝的视频博主,也会像其他达人一样,为了“给用户看点不一样的”内容思虑良久。郭少宇希望视频和直播都要避免同质化,就算去了新的地方,也“应该去想一些创意”。
郭少宇还打算开办一所体育培训班。他连名字都想好了,叫“少宇训练营”,招收和他一样的肢体残疾孩子,帮助他们进行康复训练。“我现在最想做的就是帮助别人。”他说。
骑行途中的郭少宇 图源:中国人的一天
当年截肢之后,郭少宇一度变得非常敏感,不愿和任何人谈起截肢的事,甚至不愿接受别人对他的帮助。郭少宇觉得,训练营这件事,必须得做,“好多人和事都把我们这个群体抛开了。”他不想看到现在的孩子,再走他当年的弯路。
在郭少宇的设想中,这个训练营的规模在起步阶段可能并不大,而要做好“细节上的保障”,不光是身体上的锻炼,也要帮助孩子们排解压力,“解决各种思想上的问题。”
这也是快手上不少残疾人博主的共同追求——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尽己所能帮助别人。单腿女焊工“雨大宝”、单腿女模特 “闹啊闹”、伦敦残奥会游泳冠军卢冬......他们,都在快手上,向人们展示乐观和进取,同时收获老铁们的尊重和惊叹。
自从成了视频上的“专业骑行博主”后,郭少宇就很少在家。这是他的工作,也是他一心向往的事业。“本来能活到70岁,但因为骑行只能活到30、40岁,我也有考虑过。”郭少宇考虑后的结果,被他用一种“很东北”的方式表达了出来——“爱咋咋地”。
但对于家人来说,郭少宇觉得仍然充满亏欠。
因为骑行,几乎每年都是过完年不久就走,快到过年才回家,平时都是孤身一人“漂”在全国各地,算下来一年在家的时间只有半个多月。为此,他错过了孩子的出生,每年回家,他都觉得孩子“忽地一下就长大了”,再回家的时候,孩子又变成了一个样。
“我是没有办法,这也算是自己没能力。”郭少宇没有抱怨谁,他把一切都归结到自己身上。他也想着找些新出路,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还能骑得动,就不会停止自行车环游之旅。
这个春节 我们看到了郭少宇和家人在一起
今年,为了防范疫情,郭少宇没有继续外出奔波,这个春节也显得格外长。短视频平台,依然是他分享生活的出口,在这里,人们看到了这个骑手在风餐露宿之外的另一面——
为了哄女儿开心,和老婆合拍“踩点”视频,他在地板上满地打滚、大力抖腿,把假肢都甩到了一边。在这团圆温馨家庭中,郭少宇在珍惜这难得的温暖时光,为日后的远行积淀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