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左右,1971年出生于山东即墨市。
中国书法家协会楷书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研究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北京交通大学书画创作研究院研究员,云南大学特聘教授,河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廊坊市文联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授、工作室导师。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览评委。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楷书《颜勤礼碑》主讲教师。书法作品三十余次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展览。曾获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展优秀作品奖,全国首届行书大展一等奖,全国首届手卷书法大展优秀作品奖,河北省文艺创作贡献奖,山东省书法创作突出贡献奖等。
谈行书学习的几个问题
书法水平的提高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越往上走,哪怕是一点点进步,都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行书是常用的书体之一,是通俗的手写体,我们日常的书写和交往也大都以行书为主,但这看似寻常的书体想要达到高水平,也需要经过一番艰苦的学习过程。余十岁自唐楷入手,二十二岁学魏碑,三十岁学行草书,转眼已三十多年矣!尤钟情于行书,日读夜临,略有所得,于其难处,尤为透心,试述之,求教于方家!余认为行书有四难:
节临王羲之《初月帖》
一、 见个性难。
尽管毛笔的书写已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退出,成为少数人的艺术活动,但行书仍然是毛笔书写群体中最常书写的书体,人人能写,但其广阔性要优于其它书体,人们也能对其评头论足,皆能赏析。孙过庭《书谱》云:“趋变适时,行书为要。①”随时俗而应时变化是行书的特点。这样易着时代特色,易入俗,见个性不易。这对于同时代的行书书家,要彰显个性就更增加了难度!如宋四家在尚意书风的大环境下,其个性是非常突出的,但深入分析时我们却发现,米芾、黄庭坚的作品中有苏轼作品的影子,有些字只是改变了用笔,而结字形态完全一致。苏轼的字中亦有蔡襄的结字和用笔的特点,可见他们之间的互相影响。
临苏轼《一夜帖》
单从结字上来看,行书为真书之少纵,牵丝萦带,形体变化并不能像草书那样丰富,相对有一定约束性,这使其形体的变化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无法在更大的范围内展开,影响了其个性的发挥和突出,是创造个性较难的又一原因!为了能打破这一约束,书家多间以草书字,是为行草,增加生动之气和变化之体,疏密、收放、相映,以求得性情抒发,彰显个性!然其最见功力者,恰着眼于克坚攻难,致力于行楷,于难处生发,虽字字少变,而神采毕现,字字珠玑,如王羲之《兰亭序》,故得天下第一行书之美誉!正如清朝书论家宋曹所说:“凡行书要布置,要神采。布置本乎运心,神采生于运笔,真书固尔,形体亦然。
临苏轼《致子厚宫使正议》
②”又说:“务须结字小疏,映带安雅,筋力老健,风骨洒落。字虽不连而气候相通,墨纵有余而肥瘠相称。徐步缓步,令有规矩;左顾右度,起止便灵……,如此作行书,斯得之矣。③”自然的书写是行书的高境界,但在自然中见个性,则需要长时间的滋养和练习。既能左顾右盼,合于规矩,又能神采迸发,达到流畅自然,个性突出,是又一难也!在这里个人的修养与笔墨的锤炼,要融入笔端,没有几十年是不行的。如宋四家的个性风格营造,都有三十余年的临池之功,所以其作品才耐看,耐品!
小楷作品
二、 出新难;
自东汉刘德升创行书以来,历代名家林立。从用笔、结字到章法,每一个方位、每一种体式、每一种章法形式都有书家涉猎,而且有的创立了历史的高峰!如在用笔的丰富性上,以王羲之为最;在外拓笔法的使用上,颜真卿、杨凝式、蔡襄、何绍基,都达到了很高水平,而以颜真卿为最;对内擫笔法的把握,欧阳询登峰造极。在结字上,取字之“向势”而立名者,有颜真卿、徐浩等;取“背势”而立名者,有欧阳询、米芾、杨维帧等。
行书作品
章法疏朗而境界高出者,有杨凝式之、董其昌等;章法茂密而朴厚高雅者,有苏轼、米芾等;章法、用笔、结字俱适中而创造高峰者,有王羲之、王献之、赵孟頫等。在格调的营造上,晋人和宋人都达到了很高的境界......,面对前人已经取得的成就,令我们汗颜,我们的出路在哪儿?我们只有静下心来,认真分析,耐心继承,找出前人的优点和缺点,取长补短,互相融合,寻找一条自己可走的路。还好,现代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不同于古人的学习途径,我们可以现代的手段去比较和分析古人的作品,把握行书的一般规律,既而创造前人没有的风格。
行书作品
古人穷思于用笔和结字,所以古人的字耐品,耐看,看一字便能大致辨别书家风格,我们没下这样的功夫,所以,作品不稳定,即使偶出新样,也固定不住,很快变化,不能够打造的更纯粹,更具有学术高度,因而不具有可比性,这也导致当代出新风格难!当然,也有一些“新花样”,因其火候不到,审美价值不高,不能称为“艺术风格”,而只能称为“新花样”!在快速运转的现代社会,人人浮躁,能出“新花样”已难能可贵,伴随社会进步,定能有人深挖厚积,创造新的风格!
魏碑作品
三、 见成果难:
行书的学习吃功夫大,学习时间周期长,收效微。
笔法的解决是学习行书的第一步。行书的笔法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它是自汉、晋以来一直流传的“古法用笔”,不掌握这种笔法的行书书写等于乱画,花时间再长,也是门外汉!因此古人穷思皓首,用掘墓,盗窃等手段去获得这种笔法的奥妙,就是这个原因!所以,笔法的获得,必得名师指点,才能有所开悟,正如古人所说,“非口传心授不可得也”。余在教学中发现,仅从行书中去解决笔法,非常慢,不易把握其内在的规律性,而从小草书入手,要快的多。如要学《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直接从《圣教序》入手,因是刻本,所以笔法不易把握,而先花几个月时间从唐朝孙过庭《书谱》入手,则笔法很容易上手。得其笔法后,再临《圣教序》,则要缩短一半的时间即可掌握。董其昌说:“晋书无门,法在唐人处。”这是我在学习中体验到的。
魏碑作品
但不知者,难矣!通过《书谱》的学习,再去临晋人信札,则无不上手。而如果直接从晋人信札入手,则创作时,无法转换成作者的创作能力,效果更是无从谈起!笔法的学习,即使方法对,路子正,有“明师”指导,不走弯路,亦需二至三年,才能顺畅,而要得心应手,时间更长,如方法不对,则如坠雾中,终生不得,可见其难!而结字吃功夫更大,我认为书法各项技巧训练,花时间最长的便是结字,它需要一个一个字的去解决。赵孟頫说:“用笔千古不易,而结字亦需用功。”非虚言也!功夫不到,则字无神,无味,不耐看,薄气。当代很多人书写不佳的原因,便是结字不过关。结字首先要掌握古人所使用的方法,所谓入古是也,了解古人的结字特点,总结归纳,找到古人的“结字思维”,再以此思维去创造自己的结字特点,形成自己的“结字思维”,创造自己的结字风格特征。米芾在45岁以前,做的就是这样的功课,所谓集古字是也。
楷书作品
董其昌说:“余17岁时学书,初学颜鲁公《多宝塔》,稍去而之钟、王,得其皮而。更二十年,学宋人,乃得其解处。”董其昌何其聪明之人,二十年才解其意,可知甚难。他对结字的体会;“古人作书,必不作正局,盖以奇为正,此赵吴兴所不入晋、唐门室也。……,余学书三十年,见此意耳④”对以奇为正的体悟,费三十年而得!而孙过庭在《书谱》中谈平、正之关系说:“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⑤”孙过庭所说“复归平正”之时,即是董其昌所体悟的“以奇为正”之时,而此时亦是通会之际,通会之时,亦为自己的“结字思维”形成之时,而此时已过三十年了!这时候的行书作品,才精妙,为后人所赏!
行书作品
四、 格调高雅难
所谓格调就是书法作品所体现出来的神采和气息,有高雅和低俗之分。唐太宗李世民说:“夫字以神为精魂,神若不和,则字无态度也……,夫心合于气,气合于心,神,心之用也,心必静而已矣。⑥”气合于心,则字神采出。又王僧虔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⑦”字有神采,气格高雅,则为佳品。但要注意神采和气格的协调,若一味求神采,易流于粗野,气格不高,反碍格调高雅。而气息高雅,则书如君子,令人生敬爱之心。高雅的气息从何而来?黄庭坚说:“学书须要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若灵府无程,政使笔墨不减元常、逸少,只是俗人耳。⑧”胸中有道义,乃正人君子之态,则心无羁绊,坦荡荡,如闲庭信步,静而至远,高雅之态乃出。
行书作品
古人书迹仅从技法的角度来看,亦有雅俗之分。如王羲之格调在王献之之上,而献之又在颜真卿之上,苏轼格调在米芾和黄庭坚之上,米芾格调又在赵孟頫之上。学习取法,虽已从吾所好为准,但要以取高格调者为上。
学书最忌者俗,黄庭坚说:“士大夫处世可以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⑨”清朝刘熙载亦说:“凡论书气,以士气为上。若妇气、兵气、村气、市气、匠气、腐气、伦气、俳气、江湖气、门客气、酒肉气、蔬笋气,皆士之弃也。⑩”俗则格调低劣,气息零乱,如刘熙载所说,必为人弃之,徒劳而无功,为学书者戒。但人处世中,吃五谷,迎送往来,焉能不沾染俗气?所以,浩然君子,又何其难哉?
行书作品
行书学习虽有以上四难,但在当代亦有成才的机遇,为历史上少有:
一、 书法学习材料丰富,取法范围广。赵孟頫说:“得古刻数行,精心研习,便可名世。”占有材料是学习的重要环节。米芾说:“必须真迹观之,乃得趣⑪”现代由于印刷技术的发展和大量书法资料的出土,使学习者能够掌握,自商至今的任何资料,而且资料之清晰和翔实,可谓胜于观摩真迹。我们所见的书迹材料之广,超过书法史上任何一位书家,这就是历史送给我们每一个学书者的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可以史学观照去分析、比较和研究我们所要学习的任何一个碑帖,而且其真实程度也是历史上少见。我们不必象赵孟頫那样为几行刻帖而费神,成才的机遇摆在我们每一个学书者的面前。
行书作品
二、 学习方法科学,学习成果共享。
西方科学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我们提供了极好的方法论。这使得我们有了一套全新的方法,去分析传统经典的作品,其视角的独特性,使我们能够更清晰的获得古人的笔法要义,以及结字特征和章法空间布白的奥秘。使我们能够清晰了解古人的优点,有目的继承和学习。现代的电脑技术,借助高清数码影像,还可以对经典作品做深层次的分析解读,甚至还可以演绎、还原其书写过程,仿佛羲、献在侧亲自为我们示范!我们不用双钩,描摹就可以准确把握其位置特征和气脉的通贯,仿佛正当其挥运之时。并从动作的合理性上来理解挥运对笔画形态形成的影响,既而更准确的掌握书写技巧。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也使我们的训练过程最优化。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的理论和“肌肉记忆法”的运用,艾宾浩斯关于人的记忆和遗忘规律的分析,使我们能够高效率的将“练习之功”积累到手上,使其成为“功夫”,缩短了训练时间。使技巧训练的效果更佳。近些年国展作者的年轻化,已经充分证明了这套训练方法的实效性和可行性。但书法不是一场竞技,他需要长时间的体悟和浸淫,才能发出诱人的味道,使人回味无穷,正如陈传席所说:“书法虽未小道,必须以大道之力为之,方能有成。”假以时日,定会有修养全面者,创造出不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行书作品
当代的书法创作,经几十年的发展成果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在展览这一形式的推动下,保持了书法的热度,使书法的发展得以延续。但就行书创作而言,我认为不能尽如人意,究其弊有三:
一、 媚而格调低。
所谓“媚”,是指轻薄、浮滑。故意为巧,做作之态。如美妇搔首弄姿,市井之态,此之谓媚俗。笔涉小巧,必然注重做作笔画之形状,非自然书写,所以如描眉画眼,感觉为“假”,表面化,如花皮枕头,必不美,格调亦不高。刘熙载说:“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又说:“书要心思微,魄力大,微者条理于字中,大者旁礴乎字外。⑫”入精微而致广大,是谓佳书。行书,缺少细节不精致,只重细节则做作,全无味道。其病处,在入古不深,浅尝辄止,得古人皮毛,而未得其理。
行书作品
二、 功夫浅,心态浮。
书法之功,绝非一日可成。见古人书耐看,皆数十年之功也。明解缙说:“学书之法,非口传心授,不得其精。大要须临古人墨迹,布置、间架、捏破管、书破纸,方有功夫。⑬”功夫不到笔画必轻浮,即使才气过人,亦不耐品读,其作品总体“薄气”,再加上心态着急,浮躁,功利心强,即使偶有妙笔,不久亦去,留不到作品中。明朝冯班说:“书至成时,神奇变化,出没不穷。若功夫浅,得少为足,便退落,如严天池二、三十好,后来便可厌,只为从前功夫不多也。大略初学时多可观,后来不学便不成耳。⑭”少时功夫不到,中年便已退落,何须老年?观当代书家,忙于应酬,逐于利,胸中已空,笔下怎能淳厚?由此可知,书法学习的长期性和艰苦性。
行书作品
三、 无思想,向“匠”的方向努力。
书法的技巧训练是必须,一个优秀的书家终生都要去打造一套属于自己的技法系统!但忽略了对思想的锤炼和梳理,也是走不远的。壮岁以前的技巧的训练是主要任务,但如果此时忽略对知识和修养的积累,则中年后,书法的境界和层次的提高就会遇到问题。因此,技道兼修是必由之路,艺术思想体系的建立,是一个艺术家成熟的标志!正如宋朝黄庭坚所说:“学书须要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若灵府无程,政使笔墨不减元常、逸少,只是俗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