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木龙——揭示了霸王龙家族崛起的谜团
前几天,古生物扫描了杰龙脑河,探索了霸王龙踮脚的秘密,但实际上2016年发现的另一种原始霸王龙类也提供了证据。同样是关于大脑的,但关注的方向似乎不同。
以帝国之名
2016年3月,《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发现于乌兹别克斯坦的白垩纪中期的新暴龙显示了体型巨大化的进化方向和暴龙类中更加灵敏的感知系统》(New tyrannosaur from the mid-Cretaceous of Uzbekistan clarifies evolutionof giant body sizes and advanced senses in tyrant dinosaurs)的论文,在文中命名了一种属于暴龙家族的成员——帖木儿龙(Timurlengia)。
图注:帖木儿帝国,曾经以中亚为中心的大帝国,图片来自网络
帖木儿龙(Timurlengia)的属名来自14世纪在中亚盛极一时的帖木儿帝国(Tamerlane)。帖木儿龙的模式种名为好耳帖木儿龙(Timurlengia euotica),种名“euotica”来自化石中较大的内耳结构。
60+10年的波折
图注:1944年,正在高歌猛进的苏联红军,图片来自网络
帖木儿龙的化石发现于乌兹别克斯坦,地层为贝斯克提组(Bissekty Formation)地层。其实早在1944年,苏联的调查人员就在这里发现了暴龙类的化石材料(我很好奇,在二战正酣的时刻,苏联政府竟然会派人调查古生物化石,这明显不是他们的作风)。
图注:发现帖木儿龙的地点,位于亚洲中部内陆,图片来自网络
60年之后的2004年,一个古生物考察小组在同一地点发现了一块头骨碎片,这块骨头在头骨上的作用可能是固定颈部肌肉并且保护大脑和耳道的,这块化石后来保存在俄罗斯科学院(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动物学研究所库房里的一个纸箱子里。
图注:在动物学研究所纸箱里翻出新物种的布鲁萨特,图片来自网络
10年之后的2014年,英国爱丁堡大学(University of Edinburgh)的暴龙专家史蒂芬·路易斯·布鲁萨特(Stephen Louis Brusatte)来到动物学研究所访问,当他看到库房内纸箱里的化石后立即判断其属于一种未知的暴龙类恐龙。很快,一支由来自俄罗斯、英国、美国的古生物学家组成的联合小组开始对这种恐龙进行研究,除了正模标本(编号ZIN PH 1146/16)之外,古生物学家发现了16块化石标本,这些化石来自不同的个体,包括有下颌骨、方骨、齿骨、颈椎骨、背椎骨、尾椎骨、爪子等。
图注:一张图片告诉你已经发现的属于帖木儿龙的化石,旁边的比例尺参考体长,图片来自论文
大小如马
图注:帖木儿龙与人类的体型对比,图片来自网络
在暴龙家族中,帖木儿龙的体型较小,其体长3至4米,体重在170至270千克之间,和一匹马差不多。
帖木儿龙已经具备了后期暴龙类的基本外形特征,其脑袋较大较长,嘴巴中长着两排向后弯曲的锋利牙齿。帖木儿龙的脖子弯曲,身体较瘦,身后的尾巴也不长。与暴龙一样,帖木儿龙的前肢很短,手上仅有两指,后肢长而有力。
图注:帖木儿龙的头部复原,图片来自网络
尽管复原图中将帖木儿龙表现为长毛的动物,但是其到底长不长毛还是个未知数。
个头不大能称霸
图注:帖木儿龙的发现地,克孜勒库姆沙漠,图片来自网络
前文已经提到,帖木儿龙的化石发现于贝斯克提组地层,这里位于今天乌兹别克斯坦的克孜勒库姆沙漠(Kyzyl Kum desert)中。贝斯克提组地层年代跨度为土伦阶至科尼亚斯阶,时间是距今9000万年前至8500万年前,属于晚白垩世的开始阶段。
图注:与帖木儿龙生活在一起的古似鸟龙,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与帖木儿龙生活在一起的图兰角龙,图片来自网络
别看贝斯克提组地层今天是一片位于大陆内陆的沙漠,在9000万年前这里却被一片浅海覆盖,这是正在退却的特提斯海。根据发现的化石看,贝斯克提组地层代表了海洋、半咸水、淡水和陆生混合的动物群,包括有节肢动物、软体动物、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及恐龙。恐龙包括有安吐龙(Amtosaurus)、比赛特甲龙(Bissektipelta)、吉氏龙(Gilmoreosaurus)、列佛尼斯氏龙(Levnesovia)、图兰角龙(Turanoceratops)、古似鸟龙(Archaeornithomimus)、亚洲近颌龙(Caenagnathasia)、欧爪牙龙(Euronychodon)、依特米龙(Itemirus)、银河龙(Kuszholia)。
从目前在贝斯克提组地层中发现的动物来看,帖木儿龙是体型最大掠食者,是当时的霸王。
霸王的衔接
图注:布鲁萨特正在发布会上展示帖木儿龙的复原图,图片来自网络
帖木儿龙的发现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化石材料来看,暴龙超科至暴龙科之间存在着一个明显的时间断层:距今1亿年前至8000万年前。帖木儿龙的发现为这个长达2000万年前的断层画上了句号,它的发现有助于帮助我们了解在这2000万年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使得暴龙类由二流的掠食者进化成为顶级掠食者。
图注:对帖木儿龙内耳骨的CT扫描,图片来自论文
通过利用CT技术对发现的头骨化石进行扫描,古生物学家发现帖木儿龙已经具备了后期暴龙类所具有的大脑和内耳特征。也就是说,在暴龙类的体型开始大型化之前,它们就已经做好了头脑和感官上的准备,真是头脑先行。帖木儿龙的发现证明,暴龙类之所以能够在晚白垩世成功登上王者的宝座,其原因就是早早抢占了智力上的优势。
图注:帖木儿龙在暴龙进化树中的位置,图片来自论文,由江氏小盗龙翻译整理
尽管帖木儿龙揭示了暴龙类的进化之谜,但是它并不是暴龙的直接祖先,其在家族中的位置在暴龙超科较为先进的位置上,但不属于后期的大型暴龙科。
参考资料:
1.Stephen L. Brusatte, Alexander Averianov,Hans-Dieter Sues, Amy Muir and Ian B. Butler (2016). "New tyrannosaur fromthe mid-Cretaceous ofUzbekistanclarifies evolution of giant body sizes and advanced senses in tyrantdinosaur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United States of America.in press.
2.Michael Greshko PUBLISHED Mon Mar 1415:00:00 EDT. "‘Missing Link’ in Tyrannosaur Family Tree Discovered".National Geographic News. Retrieved 2016-03-15.
3.英文维基
图片 / 部分网络(侵删)
文字 / 史前世界(江泓)
排版 / 史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