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梦龙的小说《新列国志》第八十三回,说卫庄公宠臣浑良夫跋扈,太子忍无可忍,劫持卫庄公逼其处置浑良夫,卫庄公表示,自己曾与浑良夫约定“免其三死”,不太好办,太子表示一定会等到浑良夫犯满四次死罪再杀。几天后浑良夫在一次公宴上“紫衣、狐裘、不释剑”,被太子抓住要杀,浑良夫大喊“有盟免三死”,太子指责浑良夫试图召回被驱逐的卫出公(庄公儿子、太子哥哥),是“第四大死罪”,将浑良夫杀死。
虽然是小说情节,但按时间线算这却是最早有记载的“免死金牌”,此后许多朝代都有俗称“免死金牌”的“铁券”。现存最早的铁券,是唐昭宗乾宁四年(公元897年)颁赐给镇海、镇东两军节度使钱镠的,《履园丛话.丛话二.阅古》说其“形如瓦,高今裁尺九寸,阔一尺四寸六分,厚一分五厘,重一百三十二两,熔铁而成,镂金其上。文二十四行,行十四字,共计三百四十二字”,19世纪中已剥落约一半字样,后一度失传又找回,能辨认的字更少,所幸后来当上吴越国王的钱镠和他这块铁券都非常有名,《全唐文.卷九二》全文录入了这三百四十二个字:
维乾宁四年,岁次丁巳,八月甲辰朔四日丁未,皇帝若曰:咨尔镇海镇东等军节度浙江东西等道观察处置营田招讨等使兼两浙盐铁制置发运等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兼中书令使持节润越等州诸军事兼润越等州刺史上柱国彭城郡王食邑五千户食实封一百户钱镠,朕闻铭邓骘之勋,言垂汉典;载孔悝之德,事美鲁经。则知褒德策勋,古今一致。顷者董昌僣伪,为昏镜水,狂谋恶贯,渫染齐人。而尔披攘凶渠,荡定江表,忠以卫社稷,惠以福生灵。其机也氛祲清,其化也疲羸泰。拯于粤于涂炭之上,师无私焉;保馀杭成金汤之固,政有经矣。志奖王室,绩冠侯藩,溢于旗常,流在丹素。虽锺繇刊五熟之釜,窦宪勒燕然之山,未足显功,抑有异数。是用锡其金版,申以誓辞,长河有似带之期,泰华有如拳之日,惟我念功之旨,永将延祚子孙,使卿长袭宠荣,克保富贵。卿恕九死,子孙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承我信誓,往惟钦哉!宜付史馆,颁示天下。
所谓“免死金牌”就是铁券,最初是西汉封授侯爵时办法的契约,在铁牌上庸朱砂写上“使黄河如带,泰山若砺,国以永存,爰及苗裔”的字样,作为皇帝和封爵者之间的契约信物。由于朱砂年久字容易脱落,南朝梁武帝改为在铁上镂空填银,隋文帝灭陈时又改为镂空填金。由于南北朝及以后列侯基本都是空封号,并无国土,甚至未必能世袭,铁券转而用于预赦大臣及其亲属未来可能的犯罪行为,但“皇帝与臣下契约信物”这一点却保持不变。
正像浑良夫能不能免死要看君主态度一样,铁券是否有效,关键在于皇帝是否愿意遵守这一契约。唐德宗大臣李怀光有奉天救驾之功,却在立功后和皇帝相互猜疑,皇帝颁赐铁券,他却大惊失色,说“圣人疑怀光邪?人臣反,赐铁券,怀光不反,今赐铁券,是使之反也”,匆忙造反,结果被杀。唐德宗好友兼智囊李泌曾就此评价,认为德宗轻率许诺他人免死,却又轻易反悔,令君臣间缺乏最基本互信,从而让原本是信用凭证的铁券,反倒成了令功臣谈猫色变的催命符。后唐明宗李嗣源未即位时因流言蜚语见疑于后唐庄宗李存勖,被逼起兵夺位。天成三年(公元929年)他和大臣赵凤谈及铁券,说庄宗一共只颁赐了三块铁券(郭崇韬、李继麟和他本人),结果前两人因被谗言中伤“寻皆族灭”(李继麟妻子临死时还故意自称“不识字”,让催命使者李绍荣读一下铁券上的字,让后者很不自在),自己也“得脱如毫厘”。明太祖朱元璋颁赐给所封公、侯、伯爵铁券二十八块,但最终得以在其大杀功臣中幸免的,不过寥寥五六家而已——事实上就连“免死金牌”前身“丹书铁券”。汉高祖所封侯爵以百计(《史记索隐》说有一百四十三家),至(汉武帝)太初“百年之间,见侯五”(只剩下平阳、曲周、阳阿、戴、谷陵侯等五家),可见皇帝对这类君臣契约的信守度,大抵不过如此。
正因如此,唐代李泌、明代李贤等都认为,铁券制度应该废除,理由是“预赦死罪”等于纵容他人犯法,有铁券者会有恃无恐,更容易犯罪,一旦犯罪,容忍则枉法,制裁则失信,无论怎么处理都会留下很多后遗症。事实上这只是捡好听的说,前面提到的几位铁券领受者中,真正犯法或想造反者是少数——但真正能好端端活下来的也是少数。
迄今存世铁券一共4块,除了钱镠的都在少民地区,也就是说,四块传世铁券拥有者,其实都是天高皇帝远、皇帝想杀也够不着的“羁縻之臣”,看明白这点,就该明白“免死金牌”的“免死功能”要怎样才能被激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