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美术学院2125名毕业生中,研究生近400人,毕业创作分布在南山、象山校区约1.5万平方米的展示空间,持续到6月4日。
中国美术学院2015年毕业展外围现场
严格来说,中国美术学院从未将研究生和本科生进行区分性展示,毕业展至今,本科、硕士、艺术硕士等层级的展示都混在一起,只以系别作区分。相对其他美院会进行专门的研展,中国美术学院其实有自己的特色,对此,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处处长毛建波表示:“(不分开展示)好处是互相激励和带动,因为艺术作品的创作不是说一步步读上去肯定会好起来。研究生的创作带有很强的研究性和课题性,和本科生拉开距离就在于他们和课题紧紧结合在一起,偏重从研究的角度进行创作,会更多呈现研究的过程。不能说本科和研究生哪个更好,王希孟十八岁画的东西我们可能八十岁也画不出来,但是八十一岁黄宾虹研究的水平一定比十八岁的王希孟高。所谓‘研究’,是他知道怎么画,画到什么水平,最后可能呈现什么。”
中国美术学院2015年毕业展南山校区展览现场
中国美术学院2015年毕业展象山校区展览现场
中国美术学院相关领导视察2015年毕业展现场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在视察某学院本科毕业作品时颇有感慨:“(他们的)造型感比较好,但是生活的体验较为薄了一些,我感觉是在背书。”
开幕式上作为学生代表发言的油画系研究生赵舒燕则对雅昌艺术网记者表述了另一份源自生活历练之后的深思:“现在时代不一样,我们很自由,语言很开放,但这种开放和自由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挑战,话语太多了,选择太多了,那么我该做什么?我是什么?我选择用绘画的方式去讲故事,讲我看到的、感受到的东西。”
跨媒体学院:策展团队策展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副院长管怀宾表示:“跨媒整体的毕业展都抓的比较紧,启动的也很早,像博士已经独立出来做了展览。这次整体水平比去年有提升,有些作品很出挑。今年的展厅也相对集中,校史馆的三个馆都是研究生的作品,4号教学楼里是本科生,一层是艺术硕士,大致分了这三块。这次毕业展由有经验的学生做策展人,有个策展团队,作品差不多都能代表各自工作室的研究方向,他们个人很多在社会上也是十分出色的青年艺术家。”
中国美术学院2015年毕业展南山校区跨媒体展区现场
本次跨媒毕业展的主题是“格式塔”。据策展人梁庆介绍,“格式塔”起源于视觉领域的研究,作为心理学术语,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并具有“完形”的意指。“我们这次的毕业展主要根据作品自身的特性来进行三个层面的划分,即浮图、光匣和塔刹。它们在于区分不同的作品特点,并没有等级划分之意。”
宋戈文《彼岸》作品
空间多媒体工作室研究生宋戈文的毕业作品之一《彼岸》源自米开朗基罗的天顶壁画《创世纪》中亚当与天父手指相触碰的瞬间。“以床作为灵媒,沟通着现实与梦境,物与灵然在此触碰。”他十分注重肉体和灵魂两种形式的交流与沟通的表达,也思虑限制与自由彼此的制约与豁达。《彼岸 2》便以身体为舟,“岸在何方,静与动的界限是那么的模糊。”
曾晓嵛偶戏作品
跨媒研究生曾晓嵛生于福建漳州,那是著名的木偶之乡,当地的偶戏是他三年研究生的课题。今年的毕业作品《新偶戏计划》以动态装置为主,有五件作品。“对我而言,每件作品都是一种角色,这些角色是从中国历史小说、传记、神话等中钩沉出来的女性形象,包括女革命者、诗经中的思妇、魂、祸水以及神。每种具体角色都有自身的叙事。如女革命者,她首先是追求自由、独立的,因此她也是不受束缚的。落在具体的装置上,这件由磁铁皮制成的女性衣裳,可在展厅中自由行走,当它碰到障碍物,就会改变方向,继续前进(此次展厅受限,没有使其自行移动),我们可能会想到年轻的秋瑾、刘胡兰等。”
李心夷《Dance On The Tips》 木、针、磁铁
李心夷是空间多媒体工作室的研究生,她今年的作品《Dance On The Tips》源自小时候记忆的重组,“小时候治疗眼睛,方法是每天穿1500根针,这是非常痛苦的回忆。每天放学回家的课余时间都在重复这个枯燥乏味的机械动作。但久而久之,这对我的专注与耐心有了潜移默化的影响,‘针’这种在别人眼里并不起眼的东西,也成为我之后艺术创作的重要元素。但在创作中,我并不想一味强调‘痛苦’,更多的是想把它转化为有趣的东西。”
从心出发,专注个人体验
中国美术学院的国、油、版、雕外加书法一直是毕业展中关注的热点。今年国画系分布两个场所:体操房和潘天寿纪念馆。因为潘馆有专业的展厅,因此在这里展出的作品获得了较好的展示环境,观展体验很棒。书法系、版画系、雕塑系则分别占据美术馆的一方天地,也有不错的展示效果,相对而言,被安置在篮球馆和其他教学楼里的作品则缺乏合适展览环境,如油画系,观看效果不太如意。
尽管展示效果有差别,但同学们对毕业创作投射的感情依然让人动容。特别是研究生们,他们在创作中更多地加入个人生活体验,立足反思与思考,在作品呈现方面更加成熟。
赵舒燕《呼吸者肖像》(左)160x 140cm 布面油画 2015、《蓝色的躯体》200x 170cm 布面油画 2015
油画系研究生赵舒燕是一名90后,是“新具象绘画”(第二工作室)一员,她抱着对绘画的热爱,选择“画的方式”生活并在其中寻找快乐。虽然这种快乐不易,甚至绘画的过程充满艰辛。她的作品初期以“病”为切入口,“作为一个存在与人类社会的个体,是无法逃脱大大小小的可以称之为‘病’的状态,它可以是显性亦可以是隐性。事实上,还有更多带有遮蔽性质的行为、事物、事件存在,需要人们不断去思考甚至为此斗争。所以,我创作的主题游走于显性和隐性的状态之间,白色物、头颅、呼吸者等意象符合了我所要表达的感受,并在反复审视中产生作品。”
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孙景刚认为“她的画,也同其主题的庄重和绘画语言的出色,而获得本科毕业创作的最高奖及金陵百家的金奖。也因此成为一个充满潜力的青年画家。”
朱界峰《承受与选择》系列4之双联画之1 200x340cm 布面油画
油画系研究生朱界峰的毕业作品是《选择与承受》系列两组画,是其之前创作的延续。此系列最早源于一次夜景的观看与发问。这两组系列中,他试图通过直观呈现的方式去表达一种“观看”,“面对日常生活场景我们或许已然习惯,却甚少反思。文化的充溢让我们很难再跳出既定思维,去思考文化的选择与合理性。这组画提出的是一个问号,而不是一个句号。”
俞葭《瓷都老厂》系列 尺寸不一 布面油画 2014-2015
俞葭也是油画系的研究生,她的这组作品灵感来自景德镇一个厂区,家家户户在自家房子里制作陶瓷,基本都是大开间,高房顶,朝南窗户有美妙的光线投射进来,地上成堆的素坯和瓷土,墙上的泥点涂鸦,这些元素形成了奇异的氛围,让她产生强烈的作画冲动。为此她前后四次赶赴景德镇取材取景。她的这组作品想表现的是这种特定的空间和气氛,想让观众如实地看到她所体验的这种感觉,画面中的人物形象也尽量融入环境。
包君伟游牧系列:《勒勒车轮》、《蒙古包1-2》、《墙》、《羊》、《道听图说-河马》
雕塑系研究生包君伟是蒙古族人,在他的作品游牧系列里反思了游牧与农耕文化之间的关系,他希望把一直被包含在中国文化大环境下的游牧文化等边缘文化重新挖掘,回归到对游牧文化材料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现场体验当中。他使用了大家常常摒弃的不齿之物如牛粪,骨头等作为基本语汇进行创作,希望把人工与自然,生命与逝去,真实与虚假,美丽与腐朽等体验通过材料之间对抗产生的生理感受展现给观众,探寻游牧民族的存在价值。
施承泽 《芽》16(长)x 15(宽)x 55(高)cm 铸铜 2011
雕塑系博士生施承泽来自台湾,擅于从书法线条和材料之间获取关联灵感。他的毕业作品之一《芽》(展出的是雕塑小稿,实际放大的作品为高600cm的铸铜雕塑)表达了一种峥嵘向上的积极能量,也是一种源自于生命本能求取尽善尽美的旺盛企图。他认为“尽管当下的我们或许正处于纷扰迂回的逆境,或遭遇迎面而来的坎坷考验。但是只要心胸始终怀抱着正面、美好的愿景,让阳光洗炼我们抖擞的精神、让北风昂扬我们踏实的步伐。那么,再难的挑战终将只是成就我们辉煌前景的一个过程。”
孙玄墨《宝石晴雨图》 140x280cm (画心)
山水专业研究生孙玄墨认为山水的清静来自心的秩序,让他感动的是“山水画”而非“山水图像”。山水画家所营造的丘壑与自然同理的道理也暗示观者,一幅作品的生机起始于一回用笔的提按转折,必是一气呵成。画史上的浙派画家很长时间被认为是与文人画家相背离的一种传统,时至今日,他们作品之动人有待更完备的认知。
柯伟业 《溪山飞瀑图》《岩涧江川图》《岩涧泊岸图》 尺寸不一
柯伟业是花鸟专业的研究生,也是一名留学生,其毕业创作是三幅具有禅味的作品。居中的《岩涧江川图》是一幅假唐寅画法完成的绢本山水,气息淳厚。左右二幅作品为根据禅体验之作,均以指墨形式完成,气息古厚且充满生机。作者好禅,喜涉深山古寺访僧体禅,此禅画二幅为其修禅之收获与心得。他认为“指墨亦是一种不拘形式的直接绘画表现方式,其使画者绕开传统笔墨之法和达到一种‘直接性’”。
白伟 《飞天与天使对话》360 x 300 cm 纸本,金,铜,新疆克孜尔泥土,矿物颜料
白伟是人物专业研究生,作为一名波兰的留学生,却“是少有的外国人画中国画画的这么好的。”中国美术学院韩璐教授对他的评价很高。今年他的毕业作品是《飞天与天使对话》,作品结合中西方的艺术体系,悬浮于天下的飞天和天使进行充满博爱的对话,表示在不同的世界之间可以找到共同语言。画面布局透视和颜色搭配联想到西方教堂圆顶壁画。线条及画法突显中国绘画元素。左边有代表基督教文化的三个教堂:中间的文艺复兴风格的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下面的哥特式科隆/巴黎圣母教堂和作者老家的教堂。右边代表佛教文化有:敦煌莫高窟,新疆克孜尔石窟,龙门石窟,大同悬空古寺。
刘元玺 《我生之初》
花鸟专业研究生刘元玺的毕业作品是《我生之初》,作品名源自《诗经》中“我生之初尚无为”这句话,他把这种“无为”诠释为“纯、静、清、淡”四个字,这是他的人生追求,也是他自始至终坚守的创作理念。它可以说是一件“孤品”,其他与之相似的荷花都是用线来强调花蕊与荷叶上的脉络,但这张作品是以大色块的重叠作为主体,再辅之以长款,突出了整体效果。
周保平《沧浪烟雨》(右) 220X320cm
山水专业研究生周保平山水作品《沧浪烟雨》取材于2014年秋季苏州写生。在温润的宣纸中,作者以沧浪亭烟雨的视觉感受作为切入,通过苍劲的用笔、层层积染的墨色、浑然的空间营造,阐释了中国山水画品格中静穆沉雄、瑰丽逸宕美学高度。
汤思佳 《如影随心》 160 X120cm
山水专业研究生汤思佳的作品是《如影随心》,她认为很多人一辈子只知道宅着埋头做事,连窗都懒得去望。心象使然,面对每一扇窗外的景致,每一位观者的心境皆不同。一树一石,即使形似,却仍有各自独特的身影。“。一辈子不长,每个人都该做喜欢的自己,而不是他人的复制品。”
张震《四月物语》
书法系研究生张震的这幅作品名为《四月物语》,源于“我前几年看的岩井俊二的一部电影,给我的印象很深,今年三月构思毕业创作的时候,突然萌生一个想法,也想把自己在四月中的点滴记录下来。我选择每天写一个“开”字,每天接触的人事物不同,对自己内心情绪带来的影响也不同,我通过日书一字表现出来,接下来要怎么去写都是未知的,最终一个月下来,完成三十个开字的时候,这一系列的集合就很有意思。”
祝慈《日暮进帆富春山》
书法系研究生祝慈的作品《日暮进帆富春山》是他铺在地上,跪着四到五小时才能写完一遍的。“每年书法系毕业展总会有很多大作品的诞生,今年因为展厅的原因,我也是在读七年来第一次尝试这么大尺幅的创作。”
“记得当时我拿的那杆笔也是读书这几年来拿的最大的一杆,因为笔太胖太大,拿起来吃力,沾墨沾饱了以后又很重,所以在行笔过程中很费劲,因为书写场地到工具都不是平时所熟悉的,所以磨合了很久才找好书写状态,为了更贴近摩崖石刻的苍茫感,线条在书写上没有很做作,要的就是那种粗糙和行笔中的意外质感。”
何辉《工业8号》局部
玻璃专业第一届研究生何辉从本科开始就执着于玻璃,因为“玻璃自身所带有的一种神秘的美感”。他毕业作品中的《工业》系列是希望通过玻璃材质去表现冰冷的社会现象。现代社会的文明构架在繁荣的工业基础之上,而这样的构建组成使人们的生活变得冷漠、不堪一击正如玻璃的特性一般——冰冷、脆弱。他用相对几何化的大体量去营造一种力量感来表达思考。
段燕俪首饰系列作品
首饰专业的研究生段燕俪的作品灵感来自她的家乡上海,她把对上海的记忆和感悟都投射进了这批首饰作品中,采用钛金属的材料,作品具备独特的手作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