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嬉
每当假期来临,在成都上大学的小李总会被人想起他是云南人,“你是云南哪里的?”“你们那好玩吗?”这样的话语总是会围绕着小李展开。
十一即将来临,小李又一次被问到“你是哪里人”的问题,“我是腾冲人呀!”又一次毫不思索的回答,而这次回答让他产生了疑惑,明明自己的家乡也属于保山市,为什么自己不说是保山人呢?
提起云南的极边城市,好像第一个映入脑海的便是腾冲,而说起保山,在旅人们的印象中鲜少有人知晓。
在小李的印象中,被一些人称为“第二春城”的保山城是会让人爱上的,因为她无可挑剔的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花开四季,除此,别无他爱。保山只是保山,却又想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于是学着腾冲的文人气质,学着昆明的都市化建设,学着西双版纳的自然韵味,最后混搭着,毫无特色,“隐身”于滇西边境。
青山绿水藏于“袖中”,只爱“孤芳自赏”
小李回忆着保山的旅游景点,从数量上看,其实并不苍白,但这些千年历史的景点却大多只有他这样的本地人知晓。
高黎贡山对于土生土长的保山人们来说并不陌生,怒江大峡谷旁的山峰,高峻横堰,形势险峻,云雾升腾,变幻无穷,这样一个魂牵梦绕之境,却少有宣传的声音出现。“猪八戒”的形象受世人喜爱,保山的“猪八戒”却没有什么名气,在保山,全国唯一一个供奉着猪八戒的寺庙,一个求姻缘和桃花的灵地,被“藏”了起来,不予外人说道。
世人只知徐霞客在腾冲待了39日,却不知他也曾逛过保山的青龙街,这样的宣传热点也被保山所忽略。农民街与农民公园最初修建是为了宣传保山形象,促进旅游发展,而现在也只是本地人玩乐休闲的地方。
城北16公里的云岩山有座唐代的卧佛寺,佛体之大,造型之精,为中国之最,可只有很少的外地游客知道它存在。城西的太保山还算出名,山上有塔,山下有池,与保山城组成“笔墨纸砚”之景......
整体聚力的缺乏,宣传力度的缺失,导致了只有保山人自己才熟知这些景色的美丽,孤芳自赏,信息不通畅,让这些美景逐渐淡漠在世人的视线之外。
小李思索着,人们何时能知道保山呢?还是离不开腾冲,“腾冲是保山的‘县城’,后来发展成为‘地级市’了”,总是这样的介绍,人们才会“哦”的一声了解到保山的存在。
“数读”文旅:打破传统,才能“拨云见日”
打破自我欣赏的状态,首先要重视宣传。
用数据说话。对比保山与腾冲的宣传效果,如果以“保山文旅局”与“腾冲文旅局”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对出现的前100条词条进行抓取,可以获得相关新闻词频的词云图。
“保山文旅局”为关键词搜索的词云图
在100条“保山文旅局”新闻搜索结果中,关键词只有37个,词频重复率较高,相关搜索关键词中多为政府思想、贯彻旅游精神等,具体宣传时极度依赖“滇西小哥”的KOL效应。由此可见,保山的宣传多“靠天吃饭”,通过民间力量,被动地进行宣传,宣传途径单一乏味,缺乏整体统筹与联动发展意识。
“腾冲文旅局”为关键词搜索的词云图
而100条“腾冲文旅局”的新闻搜索结果中,关键词有49个,相关搜索关键词中多为旅游景点、资源建设等,词频重复率较低,以“和顺古镇”四处发散,以中心带动为主,优化资源,创新宣传路径,不论是设立研学基地还是进行直播带货等线上宣传,渠道多样化发展,就连马云都被“美名在外”的腾冲所吸引。
二者的对比结果一目了然,显而易见,保山在宣传上更加“保守”。保山也尝试过改变,开通“保山文旅”的抖音账号,想要搭上时代流行的宣传方式,但缺乏创意,传统叙事方式充斥视频,没有新意。打破固有模式,促进新发展,这显然是保山现阶段需要思考的事情。
资源富饶,却“固步自封”,发展前路何在?
除去旅游资源,保山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小粒咖啡种植基地,还是全国最大的山葵、石斛、核桃、红花油茶种植基地,是全国著名的“滇西粮仓”。保山南方丝绸古道、滇缅公路、史迪威公路穿境而过,东临大理与临沧,北近怒江,西靠德宏景颇族自治州,与缅甸相交,国境线长达167.78千米。保山还有着南红玛瑙、翡翠和黄龙玉......
天然的地理优势、资源优势,却往往只见于搜索百科里;扯着嗓子说发展,却止步不前。
除去腾冲,保山还剩下什么?小李在查看保山市的各类官方报告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都是腾冲的内容、腾冲的成绩、腾冲的辉煌,而保山,一如既往的低调,继续“隐身”于世。
“用传统的宣传思想做着传统的事情,按部就班,创意苍白,如此,前路何在?”对于自己的家乡保山,小李可谓“爱之深责之切。他认为一座城市若是在睡眼惺忪中求发展,这样的态势必然前途堪忧。
保山已然沉溺在“隐身”的状态中,缺乏意识的保山文旅产业何时能清醒地对自己、对人们大声喊出:“我要改变,我要进步”?
出名要趁早,改变更要趁早。
一方面,产业资源与旅游资源相互转换,相互结合,共同发展。山葵、石斛、核桃、红花油茶这些天然资源带来的红利可以与旅游资源共享,开发观光式生产基地,让人们体验“滇西粮仓”的魅力。
另一方面,早已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交流方式也早已不只单纯的线下交流,短视频占据社交绝对时间的今天,搭建智慧平台,提升“一站式”服务质量是必经之路。数字经济、数字文旅产业的概念也不再是接触不到的陌生概念,而是常理,借助各类数字平台的力量推动产业发展,高效利用资源,这是创新之路的开端。
至今,对于保山,原本是“家乡宝”的小李仍怀有希望。希望她能看到不足,重新出发;希望她张扬个性,闻名于世;希望这一个十一假期,她有所改变;希望在未来,可以自豪的说一句:“这里是保山,我的家乡!我是保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