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恐龙03发现了狼的沥青湖,还发现了人类的遗骸。
那是一具年龄在18—30岁之间的女性尸骨。之所以没有加上“青年”两个字,是因为在她生活的一万年前,30岁已经是一个接近老年的年龄了。她的出现显示了人类曾经和恐狼这类史前生物并存的事实。值得一提的是,这具被称作“拉布雷亚女士”的女性尸骨旁边,还发现了一头家犬的遗骸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了在北美洲这同一块大陆上,曾经生活过一种叫作恐犬的犬科动物——会不会是这位女士的家族驯化了恐犬,让它们变成了自己的宠物呢?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这是典型的无稽之谈。无论是古代还是今天的宠物犬,都来自于野生的狼,它们倒是和恐狼有着共同的祖先,但是跑到欧亚大陆便自立门户了,其中一部分被人类驯化并变成了犬。拉布雷亚女士是一个古代印第安人,他们是从蒙古高原来到美洲的,如果他们饲养家犬,那也是从亚洲带去的习惯。
那么,恐犬又是怎么回事儿?难道是家犬得了狂犬病异化了?
右侧的恐犬(Borophagus)是犬科恐犬亚科中一系列近缘猛兽的总称,它们在北美洲大陆活动的时间是从渐新世开始的,比犬科要早得多。
它们的个头并不大,大多只有现代狼那么大,但形态十分独特。如果用犬科与灵长类相比,恐狼头上长着一条矢状脊,和大猩猩一样,狼动作灵活体型较小,和黑猩猩一样,而恐犬则有些像灵长类中的人的角色——它有一个隆起的颅骨。
这使得恐犬的头部比一般的狼更圆
可惜的是,这并不代表恐犬有更多的脑容量或者更加聪明,它们只是有着更厚的颅骨,更加粗壮的牙床和牙齿——这昭示着恐犬其实更像鬣狗或者熊(有些不规范的叫法直接将其中部分品种称为“恐熊”),它们可以依靠强有力的牙齿咬碎骨头,是典型的食腐动物。
从这张复原图来看,恐犬被称作“恐熊”也不无道理
恐犬在恐狼和狼的竞争之下最终消失,它们和今天的家犬没有直接的关系,也没有看到它们和人类共生的痕迹。而“拉布雷亚女士”身边的那只狗,后来被证明其埋葬时间比她晚大约7000年——一个合理的解释是该女士死后7000年被后世的印第安人无意中发现,有着诸多迷信禁忌的印第安人可能把她当作了白骨精一类神灵不敢冒犯,将她重新埋葬,至于那条狗,不是献祭的牺牲就是用于殉葬的镇墓兽。
恐犬勉强可算恐氏家族的汪星人,而这个家族的喵星人,对于早期人类来说,简直就是噩梦般的存在,这就是恐猫。
恐猫(Dinofelis)体型和美洲豹相似,在140万年前的非洲经常可以看到这种凶恶的野兽出没于丛林和湿地,这一点也接近美洲豹。
所以,把恐猫称为“猫”,绝对是一个美丽的误解。而科学家们面对恐猫的身材,曾经有些困惑——它们的四肢较短,前肢比后肢长而且粗壮,整个身体的骨骼结构更类似豹子,牙齿介乎于剑齿虎和现代狮虎之间(因此被归为伪剑齿虎),这些特征说明它跑不快,捕食大厚皮动物的效率也不如剑齿虎这类憨壮的家伙,那么,它会是吃什么的呢?
而一些人类先祖南方古猿头骨上的伤痕显示,它们很可能是死于恐猫之口
模拟试验表明,这家伙的上下颌牙齿,无论从前还是从后攻击,都可以像开罐头一样打开古猿的头盖骨
在非洲各地,发现恐猫化石的地方,常常同时发现狒狒、南方古猿的化石。英国BBC科学探索频道曾经专门制作了一期节目,据此分析恐猫是善于攀援的动物,经常能够上树偷袭灵长类动物,并把它们作为食物带回巢穴,将其列为南方古猿最主要的天敌。
想一想这种“猫”居然是把人类祖先当作食物的,难免让我们不寒而栗。
有意思的是恐猫有一双粗壮的前肢,这一点和在澳洲发现,已经绝灭了的袋狮颇为相似
恐猫和有袋类的袋狮血缘相去甚远,它们有着近似的结构,应该属于趋同进化的原因——它们要捕食的都是前后肢较为分化的猎物,在非洲是灵长类,在澳洲是袋鼠。为了防止对方更加灵活的前肢给自己带来伤害,这些食肉兽的前肢也进化得更为强悍。
140万年前,随着非洲森林的衰退和人类祖先开始使用工具,恐猫开始走向了绝灭的道路——这倒解决了一个难题,那就是今天如果捉到活着的恐猫,我们是该将其展出、驯养,还是报仇呢?
并不是每一种恐字家族的动物都和人类有这样的血仇,比如恐象似乎和人的交集就温和多了。
18世纪后期开始,人们开始在从亚洲到非洲的各个地方发现一种独特的长鼻目动物——也就是大象的化石,这些化石包括大象的头骨、脊椎、四肢骨还有象牙。然而,看着它们的上颌下颌,科学家们觉得十分头疼——象牙怎么都装不上。
终于后来有一个聪明人换了思路,把象牙翻了个方向,居然一下子就装好了
于是,一种看起来匪夷所思的动物,便出现在了人们的面前,这就是身高可以达到四米以上,体重14吨的恐象
恐象的生存空间遍布南北半球,亚非欧大陆,说明它们是一种成功的动物。但这些巨兽到底是怎样使用弯曲的象牙,至今还是一个谜。有人认为它们是用象牙掘土,来挖取块根块茎的,有人认为它们会用象牙以“蓝翔”的方式推倒树干,剥取树皮,甚至有人认为公象在谈恋爱时可以用它勾住母象,使其无法脱离——这简直就是动物界的王老虎抢亲嘛。
我个人支持这样一种观点——恐象是一种生活在浅水湖沼中的动物,它们平时隐藏在水中,只把鼻子伸出水面呼吸,而那一对如同耙子的巨型牙齿,则是它们捞取水草的得力工具。
这样悠闲的日子过了很多年,在非洲发现恐象的地方经常可以同时发现人科动物的化石,说明其间不时有人类的祖先和它们共同分享大自然的美好馈赠。这种好日子一直持续到了100万年前,由于气候的剧烈变迁,人类从树上走下来,开始了步行的远征,而恐象未能及时适应新的环境,只留下了化石。
世界发展到今天,大多数恐字号的巨兽都走进了历史,只有部分骨骼遗存下来,让人们平添想象。
不过,偶然也会有意外,比如——
1910年,有人在新西兰发现了怀疑是恐鸟留下的足迹
还有人怀疑恐象依然活在非洲的热带雨林中,它们只是善于隐蔽而已,而上个世纪还有人怀疑非洲几次神秘的河马谋杀案是恐象所为……
今天依然生活在新喀里多尼亚岛的恐蜥
也许这只是回光返照,也许这只是人们的想象,但无论是恐鹤还是恐狼,都有着独特的魅力,让我们感受自然界生生不息的变化。
【完】
欢迎关注公众号【萨苏】(sasu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