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男人一辈子
必须生个女儿。
▽
有了女儿后,
“硬汉”“男神”标签都抛了,
不讲身份地位,
不讲究威严,
一切行为都只为得到“小公主”的欢心。
全世界也只有胖七敢这么名正言顺地欺负小贝。
胖七虐他千百遍,他仍待她如初恋。
▽
有了女儿,
从小就开始给她留长发,
做个漂亮的刘海,
扎起小辫子。
给她穿漂亮的衣服,
然后谋杀无数菲林。
春天,
带她去郊游,
感受大自然的清新与美丽。
夏天,
带她去游泳,
还要穿上萌萌哒比基尼。
秋天,
树叶落满楼下的小路,
带她感受秋高气爽。
冬天,
把她包裹成成一个小粽子,
去广场晒太阳。
看她的眼神永远那么温柔无限。
一辈子都要做她的保护神,成为她最可靠的依赖。
恨不得每时每刻都能与她相伴。
▽
于是乎,
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女儿奴”。
女儿奴顾名思义,就是女儿的“奴隶”,指那些有了女儿的爸爸,甘心为女儿当牛做马,任凭女儿撒娇,甚至在外人看上去有要“惯坏了”的趋势。
这个话题之所以引起晚报君的注意,主要是有一个孕妈在朋友圈吐槽:
自打怀孕,老公就一直想要一个女儿,天天对着我的肚子叫“姑娘姑娘”,如果我说可能是个男孩,老公就会连饭都吃不下。老公说,要是女孩,可受不了她吃苦,从小就不会让她受委屈,长大了如果挣不到钱,就养着她,就算他60岁了,也要出去干活。
【案例】
都说女儿是父亲上辈子的情人,爹地对闺女能有多好,说出来小伙伴们可别吓到哦。
给女儿写了8年“情书”
苏先生有一个8岁的女儿,他为“小情人”写了8年的“情书”。一出生,就给她申请了一个QQ号,记录女儿成长中的点点滴滴,至今已经写了好几百条记录和几十篇关于女儿的日志。
“今天我换牙齿了。”
“今天我开始学画画了。”
“今天我参加了舞蹈比赛。”
“今天秋游,爸妈帮我准备了好多吃的,有可乐鸡翅,还有蛋炒饭、饼干、薯片、铜锣烧,还带了王老吉和白开水。书包那个重啊,可是跟背书比起来,我还是更爱背零食”
此外,每篇日志都像是一封封情书,而且每一封都很用心。他的微信朋友圈、博客等,几乎都是“晒女儿”的。
“女儿在妻子的故事声中慢慢进入梦乡,脸上带着微微的笑容。”
因为太爱女儿了,所以苏先生也常常“吃醋”。一次,女儿说,有小朋友说喜欢她,这可把苏先生吓坏了。一直告诉女儿:“你还小,不可以喜欢别人哦。”
七年时间不在外面应酬
李航是在46岁时“意外”获得他的第二个孩子的,那年大儿子刚好读大学。女儿呱呱坠地时,病房里都是他的笑声。
他说,生女儿的感觉和生儿子完全不一样。“很能牵动你的心。”李航是律师,以前中午常常在外吃饭,自从有了女儿后,至今七年,除非是出差,中午都是回家吃饭,晚上也不和同事出去应酬了,就想回家看着女儿,抱抱女儿。只要一看到女儿,李航说,他的心情就会特别好。
【观点】
爹地,如此秀恩爱,真的可以吗?关于“女儿奴”,社会上也有着不同的观点。
正方观点这其实是一种好的倾向,越小的孩子越需要这种满满的爱,特别是7岁以前的小孩,更需要这种“心理营养”。
反方观点这种溺爱对孩子的成长不利,不利于孩子对社会既定规则的遵守,也不利于孩子将来发展平衡、持久的两性关系。
到底如何,听听专家们怎么说吧。
一宽一严孩子无所适从
近日,有调查显示“虎妈猫爸”的家庭关系不在少数,有超过64%的家庭由妈妈“唱黑脸”,爸爸“唱红脸”。
集美大学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副教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巨东红说,但近年来,家庭角色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严父慈母变成了严母慈父,也即“虎妈猫爸”。妈妈成了家里的“管家”,管孩子生活和学习,而爸爸则成了孩子的玩伴。
近些年,由于社会快速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父母担心孩子在未来社会竞争中遭淘汰,所以在孩子身上下了很多功夫,寄予很大的期望。由此,出现了“虎妈”“狼爸”等角色。
虽然教育孩子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教育的时候,态度不一,一宽一严,容易让孩子无所适从,没办法得到确定的规则,甚至会让孩子误以为规则是善变的,对孩子以后对社会规则的遵守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巨东红认为,在孩子教育问题上,家长应该保持态度一致。
“女儿奴”是溺爱于成长不利
在巨东红看来,教育孩子要把握好度,需要家长根据孩子生活的大环境、家庭环境以及孩子自身的特点进行把握。每天日子正常过,孩子自然就能教育好。
在家庭教育中首先一定要有底线:不做伤害孩子身体的事,不说过分伤害孩子心理的话。教育孩子遵守社会规范,在家庭教育中,不要总是设一个很高的标杆,逼着孩子去超越。
其次,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也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孩子遇到困难时,要与孩子一起面对,共同解决,陪孩子成长。
如今大家所说的“女儿奴”与弗洛伊德所说的“恋父情结”相反。现在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大家都更加关注亲子教育,很多父母觉得“拼命爱”就对了。此外,一些热播的综艺节目也起到了一定的示范效应,比如《爸爸去哪儿》中,王岳伦对女儿王诗龄的溺爱。很多普通家庭的父亲可能也会在无意中效仿,强化原来或有或无的对女儿的溺爱心理。
无论是“女儿奴”还是“儿子奴”,其实都是一种宽容的溺爱,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特别不利于孩子对社会既定规则的遵守。
7岁以下孩子需要“心理营养”
乐道力行家庭教育研究院院长范津认为,其实越小的孩子越需要这种满满的爱,特别是7岁以前的小孩,他们就是需要这么多的“心理营养”,长大以后,内心才有足够强大,有足够爱去爱别人,将来与异性的相处会更正常。
现在的社会女性文化特别重,在家里孩子接触较多的是妈妈、外婆、奶奶;学校里,接触的幼儿园老师、小学老师也以女性居多。“女儿奴”的现象并不普遍,但这其实是好的倾向。应鼓励更多的爸爸们与孩子有多互动、交流,多点亲密的肢体接触等爱孩子的方式。
但是,爱孩子需要把握好度,青春期的孩子希望脱离父母,逐渐需要自己的空间和自由,不再需要这么细腻的爱。但许多爸爸们已把这种爱的方式,当成习惯,还把她们当成小孩,逗她们玩、用小胡子扎她们,这样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孩子青春期是个“坎”
范津说,对于广大“女儿奴”们来说,孩子的青春期是一个“坎”。曾经有一名爸爸来向他们咨询。这名爸爸特别爱自己的女儿,从女儿出生到现在读高一,他记录了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都可以出一本书了。这名爸爸觉得,女儿就是上天赐给他的礼物,是手心里的宝,真的是“含在嘴里怕化了”。但是,女儿现在上高一,和爸爸的关系并不好,而且特别排斥这种溺爱,她觉得自己长大了,需要有女生独立的空间,而爸爸爱的方式一如既往,甚至因为女儿的排斥而感到失落。
一个被父亲溺爱的女儿,习惯了父亲的宠爱迁就,当她成长后发展自己的感情关系的时候,她不会太尊重男人,特别是她的男朋友或配偶。她会要求男朋友或配偶做出如她父亲般的迁就,两人便不能发展一份平衡的、持久的关系。她会失望地看到,对方因为受不了而放弃她,或者不愿放弃而欺骗她。范老师建议:“女儿奴”也是要适可而止,但父亲的角色又不能太边缘化。
范津建议,家庭关系中的序位是夫妻关系优先于亲子关系。丈夫多在女儿面前赞美妻子,妻子多在儿子面前嘉许丈夫,孩子们会以父母为榜样,内心有力量面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夫妻恩爱、关系牢固、充满温情的家庭,才是孩子成长最好的环境。
女儿奴们,和闺女一起经历春夏秋冬轮回,终有一天会明白,四季之于自然,就像她之于我们。
无论给予的是什么,唯有爱不变。↓↓
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记者:李小庆 林珊 见习记者 蔡姗姗 实习生 王芊 综合视觉志及网络 图/刘东华 编辑:林聿晶 值班主任:蔡萍萍
厦门日报社微信矩阵 | ||||||
昵称 | 微信号 | 昵称 | 微信号 | |||
厦门日报 | xiamenribao | 厦门招考 | xiamenzhaokao | |||
厦门晚报 | xmwb597 | 海峡生活报 | lifeweekly0592 | |||
海西晨报 | haixichenbao | 台海杂志 | taihaizazhi | |||
厦门网 | xmnn-cn | 遇见婚恋网 | yujianw5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