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医学和新闻学相结合的科研项目吗?
2021年第七届中国国际& amp# 039;互联网& amp# 039;随着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正式举行& amp# 039;原油& amp# 039;这个团队通过这样的学科交叉融合项目,成为了高中州轨道校级选拔赛的第二名,进入了广东省比赛。
这支团队的指导老师,是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汕头大学医学院副教授林豪雨。他既是一名甲状腺乳腺外科医生,又是博士后合作导师、硕士生导师;他深耕甲状腺乳腺外科临床领域,又致力发挥交叉学科在科研上的优势;他在医学专业领域做得出色,也想把医学健康科普有效地传达给更多受众。
好奇心让林豪雨成为“多面医生”。身兼数职的他说,要在每个角色上全力以赴,做一个靠谱的人。
◎为临床问题提供创新解决思路
从事甲状腺乳腺外科临床及科研工作多年,林豪雨是青年医师中的翘楚。他曾应邀前往意大利锡耶纳大学医学院、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医学院等进修学习;主持了3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广东省创新强校青年资助项目,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2篇;团队的科研成果在乳腺癌研究三大国际会议之一——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乳腺癌专场上进行展示。
国外进修经历和长期临床工作让林豪雨看到了交叉学科在科研上的优势。“交叉学科项目一定是未来科研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林豪雨解释道,“我们发现,医学临床研究上碰到的棘手问题,如果从工学、生物学甚至理学上探索截然不同的解决思路,往往有奇效。”多种学科间相互碰撞带来的进步火花令他感到惊喜。
而汕大医附一院作为一所大学的附属医院,给不同学科的交叉合作提供了极适宜的土壤。“医学+医工”的研究项目——“CD146靶向的光热免疫杂化纳米药物在三阴性乳腺癌精准治疗中的应用研究”作为交叉学科重点项目的前沿探索应运而生。
林豪雨向记者解释,这个项目主要应用于对难治性乳腺癌的治疗。耐药性的三阴性乳腺癌是临床治疗的难点,团队前期在难治性乳腺癌的耐受机制和治疗靶标方面做了大量基础研究工作,而医学生物工程系提供了一种特殊的材料“二维黑磷”,能够构建出具有靶向性的光热免疫杂化纳米药物,相当于能同时应用靶向治疗、化疗、免疫治疗的手段对难治性乳腺癌进行医治。
“这样的治疗思路是全新的。”林豪雨说。这一项目获得了李嘉诚基金会交叉研究重点项目100万元的资助,或将为难治性乳腺癌的精准治疗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和应用探索,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
为了在合作中能够更顺畅地进行学科间的沟通,林豪雨常常主动到其他学科的研究室观摩和交流。“从事临床工作对于临床问题确实能够有更多的思考,但要把临床问题提炼为科学问题,对能力的要求更高。”林豪雨说。
◎让健康科普焕发活力与生命力
9月8日下午,林豪雨作为教书育人优秀代表在2021年汕头大学教师节庆祝大会上受到表彰。
教龄9年,林豪雨对学生和教学工作始终怀抱热忱。他曾获得第七届全国医(药)学院校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三等奖,汕大医学院青年教师教学比赛第1名,青年全英教师教学比赛二等奖;曾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3项,省级1项。在他的指导下,学生获得“中国大学生5分钟科研英语演讲”比赛二等奖。
正是在执教的过程中,林豪雨有了基于互联网进行创新型科普工作的初步想法。
同样是看到交叉学科带来的能量,林豪雨希望能够借助新闻学的专业知识,让医学健康科普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作为汕头大学医学院硕士导师的他与几个学生一探讨,决定以大学生健康科普为抓手,组建交叉学科团队。
很快,这支以汕头大学医学院、新闻学院学生为主要成员的团队组建起来,又邀请了新闻学院的老师加盟指导。
“原来乳此”团队利用自媒体账号和汕大附一院互联网医院已有的平台,以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号等官方渠道,目前已发布多条优质的健康科普短视频,并开展医学健康科普直播,帮助受众进一步了解乳腺疾病,及时就医。
在视频制作过程中,“原来乳此”团队围绕“如何制作高水平医学科普短视频”开展研究,形成了大创项目。
汕大的“书院制”让这一尝试有了多元融合的机会。偶然之下,汕大商学院也了解到这一项目并提出了深度合作,赋予了该项目更鲜活的生命力,团队接着将围绕“乳腺疾病”的主题,通过医院、企业、学校、农村系统联动各大平台,该项目让常规的义诊与乳腺癌初筛结合,形成系列科普活动。
在视频制作过程中,“原来乳此”团队围绕“如何制作高水平医学科普短视频”开展研究,获得了国家级大创立项。并获得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立项资助,科普作品在广东省医师协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科普作品大赛中获得优秀奖。
“作为老师,能通过最初的引导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在项目中获得真正的成长,就达到了教育的目的。”林豪雨说。
◎保持好奇心,始终做自己
在新的发展阶段,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提出了“内涵+外延”的发展要求。林豪雨解释,这意味着医院不只以单一的维度,去衡量其价值,而是要从急危重症救治能力、高水平手术能力、科研转化能力、教学能力等多重外延的维度来看到医院发展的潜力。
林豪雨的“多面性”,其实也正是从个人的角度诠释了“内涵”与“外延”结合发展的重要性。他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在做好医生这一职业的同时,始终保持好奇心并不断充实自己,探索不同的可能性。
在谈及如何平衡医生与教师乃至其他不同角色时,林豪雨认为,所谓“平衡”,其实是一个伪命题,“在扮演每一个角色时都全力以赴,有始有终,做一个靠谱的人,是我对自己的要求。”
这也是林豪雨对自己学生的期待。
“发现自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林豪雨说,他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保持主动学习、终身学习、批判性思维的习惯,在不断的尝试和提升中学会接纳自己,同时保持好奇心,去发现生活中有趣的事。
“最后,要始终做自己”,林豪雨说,“这是我对学生最重要的一条建议。”
【记者】 王涵琦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作者】 王涵琦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