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眼蝉在美国多个州肆虐。据报道,2021年6月《纽约时报》长2.5厘米、头顶有大红色眼睛的飞蝉(红眼蝉或17年蝉)是美国特有的昆虫。
其中一篇文章这样描述红眼蝉:几十名记者受邀乘飞机飞往欧洲,为拜登首次访欧做跟踪报道。不知何故,数以万计的红眼蝉竟钻到了飞机的发动机里,密密麻麻的一片,导致发动机无法启动。工作人员被迫重新协调新飞机,这才将记者送往欧洲。上述案例仅是红眼蝉种种恶性不起眼的一个,类似行为简直不胜枚举。家住纽约市的戴维斯“被迫”准备了一些塑料袋把庭院里的盆栽、健身器材、车辆、除草设备罩起来,因为在空中乱飞的红眼蝉时不时喷洒尿液,这些尿液气味怪异、还带有黏性,被沾染后像是打了牛皮癣很难清理。
如果住宅附近有密集的林木,恐怕会被红眼蝉“欺负”得没了脾气。和普通蝉种不同,红眼蝉似乎更喜欢群居生活,经常是几十只、上百只聚集在一棵绿色植物上,把口器插入树皮疯狂吸食里面的汁液。成年老树皮糙肉厚经得起红眼蝉折腾,而一些1、2年的树苗养料、水分流失过多干脆枯萎掉。
当把周围吸食得差不多后,红眼蝉像是商量好似地从一片林地飞向另一片林地。由于红眼蝉数量实在是太多,又是低空飞行,经常是一头撞到行驶的车辆、行人。印地安那州的部分居民外出时要戴上透明防护罩,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
更令居民不可接受的是,红眼蝉腹部有个鼓室发出的鸣叫声直逼95分贝,要知道楼房装修时电锯声也才这么大,成千上万的红眼蝉同时鸣叫,附近的居民休想睡个安稳觉。一些景区公园绿树成荫本是夏季避暑的好地方,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但今年因为红眼蝉扯着“嗓子大声喊”,惹得游客烦躁不可,偌大公园游客寥寥无几,多个景区被迫暂停营业。
等到红眼蝉身体僵硬,一个个落地地面后,黑压压一片,人走在上面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胆小的女生压根不敢靠近!
红眼蝉的特殊习性
红眼蝉是一种周期性蝉,每隔17年集中爆发一次。一般是第17年头的4月份蝉蛹苏醒过来,接着向上打洞。蝉蛹对气温敏感,当地表温度低于18℃时,它会躲藏在洞穴里;当地表温度等于或大于18℃后,它会择机破土而出:从5月中下旬到6月底约300亿只蝉蛹爬出地面、脱壳成蝉。
蝉蛹藏匿在30-60公分深土层下,破土后会爬向离洞穴最近的障碍物,比如灌木、电线杆、栅栏、垃圾桶、树,也包括蒲公英的。碰到环境适宜的地方,树木上挂满了蝉壳,美国媒体曾报道过一棵树干、枝叶全被蝉壳霸占的大树,蝉壳数量足足有5、6万个。
目前红眼蝉主要分布在纽约,西俄亥俄州,印地安那州,田纳西州、佐治亚州北部及弗吉尼亚州大部分地区。美国昆虫类专家却对红眼蝉族群忧心忡忡,1749年瑞典博物学家佩厄·卡尔姆在美国新泽西州游行时详细记录的红眼蝉出土、死亡的过程,并在1756年学术期刊了第一次指出红眼蝉繁衍周期是17年。
关键是当时整个美国红眼蝉只有一二十亿只,且集中在新泽西州和宾夕法尼亚州等少数几个州,而现在已经蔓延至15个州,未来若干年很可能扩张到其他州,数量更是达到1万亿只。
红眼蝉的克星
美国的红眼蝉也是有天敌的,比如飞鸟、青蛙、鼠类等都会时不时靠吞食红眼蝉果腹,只是天敌数量有限、效果不明显。事实上,专家指出17、18世纪遍及北美大陆的北美旅鸽很可能是抑制红眼蝉的真正天敌,当年北美旅鸽数量多达50亿只。北美旅鸽肉质鲜美,遭到美国民众疯狂猎杀,二十世纪初期地球上的最后一只旅鸽也死掉了。红眼蝉数量爆发期恰恰与北美旅鸽数量衰减期重合。
那么如何应对现在疯狂增长的红眼蝉呢?第一个相当的方法是吃,美国土著印第安人很早就有吃蝉蛹的习惯,现在美国人也开始尝试着吃红眼蝉了,只是做法令人感到惊悚!比如他们把红眼蝉串在一起油炸,或者把红眼蝉做成寿司,再或者将红眼蝉粉碎制成巧克力,却不知为何不使用蝉蛹,而是用已经脱壳的蝉。在中国吃法要高明的多,这点压根不经吃!
为抑制可能即将来临的红眼蝉泛滥,美国专家曾试图研制一种病菌灭杀红眼蝉,担心会产生副作用,所以研制工作不断被推迟。不过,科学家在红眼蝉身上发现了一种已携带的病菌,可能对抑制快速扩张的势头有帮助。
原来红眼蝉破土而出后在地面爬行的过程中,很容易感染一种真菌,该真菌叫团孢霉。科学家在感染了团孢霉的红眼蝉身上先后发现了裸盖菇素和卡西酮,前者是一种类似“迷幻蘑菇”的致幻剂,后者则是引发身体不适的毒物,由于剂量太少对人几无危害,对红眼蝉却威力巨大。
在两种化学物的催下下,红眼蝉的尾部、腹部不断地被团孢霉蚕食掉,最后竟身体僵硬、下半身消失不见。受化学物质刺激后,雄性红眼蝉交配欲望大增,而鼓室又不能正常发声,所以雄性红眼蝉会伪装成雌性吸引雄性前来交配,一旦发生接触团孢霉立即感染新来的红眼蝉。通过这种方法,每年都会在地面上发现大量没了屁股、身体僵硬的红眼蝉。
科学家还发现,部分红眼蝉产下的幼崽在钻入土壤之前,已经感染了团孢霉。因为团孢霉只对红眼蝉有作用,所以真要是哪一天红眼蝉在美国达到1万亿只,估计他们会培养大量团孢霉蚕食红眼蝉。
原创: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