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但星星普遍存在眼神交流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难题,智谋一起来帮助打开这个心灵的窗户。
首先呢,我们必须要有一个先备能力的评估,有的小孩可以追视,左右可以,上下不行,有的小孩从远到近,神经的控制能力不行,每个小孩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一般小孩的视觉是有一定的范围,每个年龄段程度不一样。有的小孩明显眼睛控制能力有问题,从远到近他就是做不了,聚焦有问题,那就先要解决生理上的问题。
如何从用眼睛强化物入手练习用眼睛看
正强化
看人,包括看人的眼睛,持续看人,看人进行的活动,还有共同关注。
我在指导孩子的时候,就看到孩子在我身边走来走去,眼神飘忽不定,一会看这,一会看那,一会看妈妈一会看老师,眨眼功夫,眼神又飘走了。妈妈认为孩子眼神很差,也没有看她。实际上,她看了妈妈,不过跟看物品一样,瞟了一眼。因为在孩子看妈妈的时候,她和那些物品的反应没有区别。
家长们可以设身处地想一下,你们喜欢看哪些人的眼睛,不喜欢看哪些人?抖音上的段子手,也是目不转睛的,不眨眼睛,还有看周杰伦演唱会,这都是强化物。凶神恶煞、不喜欢的同事、不苟言笑的人眼神都会躲开。
我们对于孩子来说也算是中性刺激,孩子看你的时候,你会做出微笑、拥抱、亲亲等反应,或者看他过来,就告诉他“你一过来,我就想起来一件宝贝忘记给你”。
如果孩子看你的时候,都没有反应,或者你就给他发指令,找一些他不喜欢做的事情去做。我们可以比较一下,哪一种表现可以让孩子看人的行为上升。
我们如果变成孩子的强化物,或者给强化物的人,他就会喜欢看你了,他的眼睛就会自然用起来了。我们通常会用孩子喜欢的东西,搭配上眼神,使眼神成为一种强化物。
ABA配对概念
巴普洛夫定律运用在ABA里,把孩子不喜欢的东西配上他喜欢的东西,比如眼神配上孩子喜欢的东西,慢慢眼神就变成一种社交强化物,让孩子喜欢你的眼神,然后再慢慢拉长眼神。
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刚诊断的时候,眼神还不错,但随着干预的深入,眼神就越来越没有灵光。有的孩子不仅不喜欢看人,连物都不喜欢看,这是非常危险的。孩子虽然还会看人,但看人的行为不会上升,也不会被维持。
消退
孩子之前行为得到过强化物,行为出现过上升,一旦没有强化物,被拿掉了,行为就会下降。
如果之前孩子的次数是一天100次,现在看你没有给反应,可能觉得之前眼神练的不错了。不用再给强化物,以及频率,那么看人的次数肯定会下降。
一个行为强化到什么程度可以撤走强化物呢?想要他的行为出现,强化物是必须,一直要给的,但是强化物的级别和频率是可以降下来的,从固定到变化。
惩罚
一个行为之后跟着一个嫌物刺激,这个行为便下降了,这就是惩罚。比如当孩子确诊后,妈妈会出现满脸的不耐烦等等,那么在孩子眼里,妈妈就是嫌物刺激,每天会强迫孩子做训练。孩子每天看到这些嫌物刺激,就不想再用眼睛了,看人和物的行为就会下降,眼神飘忽不定,不知道落到哪里。有时候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了,然后就被妈妈打扰,让看自己指向的东西,甚至用手挡住孩子的视线,孩子看的能力下降更快。
- 有家长指出的问题,看孩子喜欢的东西还行,不喜欢的东西看都不看。
我在上海指导一个孩子,孩子只看了我一眼,找了一次我们,刚看到孩子的时候,他爸爸掰过他的头:“告诉阿姨,家在哪里?给阿姨说欢迎你”这个爸爸认为这就是友好的话语,孩子应该学,而这里面我就成了嫌物刺激。我发现他讲喝水就自己拿水喝,这是自动强化,跟人没有关系。我们可以将自动强化行为中加入社交强化中,增加社交关系,这就是社交的正强化。
比如同样是学习骑自行车,可以让孩子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收银处付款给阿姨,带着妈妈去买东西,得到自己喜欢的东西,练习写字可以列出清单去购物。社交正强化多练习,增加人物关系,那么人就不是嫌物刺激,练习看人就不难了。孩子学习的东西需要对生活进行服务,在自然场景下用起来,和人建立关系,进行融合。
- 有家长认为不能总让孩子做喜欢的事情,这样他就不能适应社会。
即使是普通发育的孩子每天做自己不喜欢的,厌学问题很严重。课堂走神、偷偷看小说、谈恋爱的、不交作业和老师顶撞,有的孩子刚毕业,突然就患上了抑郁症。研究证明,自闭症患抑郁症几率远高于正常人,因为他们是有特殊需求的孩子,调节情绪的能力较弱。
我之前做的IP有让宝贝持续15分钟看人,家长都觉得操作不了,都觉得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可是我们都实现了。
暂且用5分钟看人的目标举个例子,有的家长用手机定个5分钟的时间,告诉孩子说“孩子,你看这个表响了之后妈妈就给你什么东西”的方法操作。这样的方法练的宝贝再也不想看人了。
温馨提示:我们旨在为自闭症儿童提供精准、专业、智能的康复训练工具,关注作者头条号,进入头条主页,几十组训练游戏,5000多组认知图库,让您训练无忧;更有全国最全最准确的机构信息供您选择,让自闭症孩子拥抱蓝天,让世界充满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