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mpquot。)
高丽网络新闻(本网记者刘枫)再过一个月,我的娃娃菜就要上市了。& ampquot白羊村48岁的胡武在他承包的蔬菜屋工作,脸上充满了从未见过的灿烂微笑。
华茂过去是白羊村最贫穷的家庭。妻子常年生病,无法正常生活,胡武照顾上小学的儿子,种植3亩薄地谋生,过着早晚的生活。但是他没有进取的想法,& amp# 039;想等待和依靠& amp# 039;想着,日子越来越穷。
村民们都说:“像鞠武这样的,就是田里的稀泥巴,怎么扶都扶不起来……”。但实施精准扶贫后的今天,鞠武信心满满,还过上了好日子,搞起了养殖、高原夏菜种植等致富产业,还在村里承包了20亩地……鞠武逢人就说:“感谢党和政府,以前我想都不敢想,现在能有自己的产业、过上好日子,妻子的病情也有所好转,我越干越有劲……”说起柏杨树村,离不开穷山恶水的印象。这个位于甘州区最南部祁连山脚下的贫困村,耕地地块小、落差大,干旱缺水严重,基础设施滞后,属省列重点贫困村。现在只有6个村民小组,270户970人,而建档立卡的精准贫困户就有36户117人。这里的农民以前以小麦、马铃薯、豆类等种植作物为主,经济收入主要靠家庭种植、养殖、劳务输出支撑,201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356元。
对于柏杨树村村民们来说,精准扶贫行动无疑是他们的福音。驻村扶贫工作队则是他们的亲人。“这些城里娃来到咋村一年多,就跟钉子户一样钉在了这里,吃住在村上,就像百姓的亲人一样帮助全村脱贫致富,我给他们打满分” 提起柏杨树村驻村工作队,村支书鞠兴更是赞不绝口。
曹海霞,32岁,张掖市财政局副主任科员,驻村工作队队长,柏杨树村党支部副书记。
6个队员中有人是挂职干部,有人是双联干部,还有人是包村干部或者大学生村官,他们有着不同的身份但却有着相同的目标,就是按照省市区“不脱贫不收队”的工作要求,全力做好柏杨树村扶贫工作政策宣传、组织协调、项目推进、资金衔接、大数据管理等工作,努力推进村内各项工作深入开展,圆满完成当年脱贫目标。
要扶贫,得先识贫。2015年的贫困人口登记材料还准不准?什么原因致贫?怎么才能脱贫?……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队员们决定先摸底。柏杨树村970多人,因为青壮年常年外出打工居民点又很分散,一户人家找几遍也问不清楚具体情况。
“要搞就真搞,要扶贫就真扶贫。为了掌握最真实的情况,队员们决定等晚上村民回家了再去走访调查,经常深夜12点还能听到队员们的敲门声,两个月跑下来,整个村平均每户都去了五六次, 村民们发现,工作队来的次数多了,连狗都不对他们叫唤了。在和队长曹海霞交谈时记者发现,柏杨树村的情况她了如指掌,扶贫户的具体情况直接印在了她的脑海中。
在前期走访建档立卡中,工作队严格执行识别标准,多次入户摸底调查,建立贫困户基本情况数据库,通过分析致贫原因,逐户确立帮扶项目,建立脱贫规划台账,明确帮扶责任单位、帮扶人员,填写发放了精准扶贫户登记表、扶贫手册,制定了贫困户脱贫计划,真正做到了“户有卡、村有簿、乡有册”。涉浅滩者得鱼虾,入深水者得蛟龙。扎实的调查,不仅找出了贫困户,也让“穷根子”浮出了水面。
穷在“四缺”:缺劳力、缺资金、缺项目、缺发展动力;“四因”返贫:因病、因学、因灾、因残。
找准了“穷根子”,还得下准“药方子”。
工作队印发了扶贫政策宣传手册,可村民们喜欢眼见为实,见面还是问:“能给我们多少钱?”
工作队根据贫困户的具体情况,为每户制定帮扶计划3-4项,谋划布局产业项目1-2个。按照 “一户一策”的产业扶持办法,对劳动能力较弱的农户每户投放10只怀胎母羊发展养殖业;对有劳动能力,但缺乏资金的农户每户帮助建设钢屋架大棚一座,发展设施农业;对有一技之长但缺乏劳务信息的农户,帮助联系就业工作岗位,以增加劳务收入;对家庭人员患有重特大疾病的农户,联系医院就医,报销费用,解决尾欠费用。鞠旺学是村里出了名的贫困户,在了解到他家里还是80年代的土坯房,破旧不堪,工作队积极和本人沟通,并争取危旧房改造项目,帮助修了一院子小康房,考虑到鞠旺学家紧邻村委会,地理位置占有优势,通过工作队一次次的做沟通与培训,鞠旺学的妻子也在自己家里开起了电商服务点,不仅有事情干了,还能照顾老人小孩,鞠旺学夫妇乐的合不拢嘴。
还有孟吉俊、仁永卫、鞠万刚等等,“帮扶一览表”上,每个贫困户的家庭情况、致贫原因、帮扶单位、帮扶人、帮扶措施、预期目标、脱贫时间等等,全部白纸黑字。养牛、养羊、种植……项目大小不一,五花八门。
帮扶就要见实效。村里、乡里、区里、市里,工作队千方百计找项目、筹资金,和当地扶贫干部们反复斟酌规划方案,甘州区14个部门参与。
修公路、引水源、通网络、改农田、建大棚、装路灯、修新居……多个扶贫项目,量身定制;高起点、高标准,比照新农村标准,整村推进。
经过多部门和工作队的多方努力,两年以来,全村投资73.2万元的13.6公里自来水管网改造项目竣工,解决了全村人畜饮水“难”的问题;投资115万元的2.6公里村社道路建设项目全面投入使用,解决了群众行路“不便”的问题;投资394万元的2500亩土地整理项目、投资88万元的1.4万立方米塘坝建设,为本村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投资12万元的640米低压线路改造项目改善了多年来三四五社村民“有灯不亮”的困境; 21户危房改造均已完成并验收完毕;完成村党建活动室、村级卫生室的标准化改造,乡村大舞台的建设为村民搭建了更加丰富的精神文化平台。2015年,建成农民专业合作社6个;新建钢屋架大棚20座,引导14户精准扶贫户种植高原夏菜20亩;对19户精准扶贫户投放怀胎母羊190只(每户10只),已产羔羊200多只;狠抓劳务输出工作,全村输出输转劳动力350人,实现劳务收入560多万元,并为3户精准扶贫户联系务工岗位3个;扎实开展实用技术和技能培训,组织精准扶贫户赴城郊乡镇、民乐等地观摩学习高原夏菜种植技术5批次,举办肉牛、肉羊育肥、旱地谷子、高原夏菜种植技能培训班6期,劳动力技能培训280人次,技能鉴定65人。完成全村沿街220户房屋门面墙体粉刷改造,镶嵌村社道路两侧路牙石1800米,整理花坛并铺设面包砖1500平方米,绘制文化墙320平方米。
精准扶贫,不仅在物质、项目建设上进行扶贫,工作队还在思想上进行渗透扶贫,通过多部门和工作队的努力,村民渐渐转变了以前守着三亩薄田不出门的老套思想,开始发展自己的产业。今年,柏杨树村和徐赵寨春绿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种植高原夏菜,刷新了白杨树村没种过菜的历史。通过土地流转,一些青壮年出外打工,剩余劳动力直接到合作社上班赚钱。村民谢丽,原来家里种植8亩地,两口子一年四季出不去,每年收入8000元,日子过的紧巴巴。“今年我们村的土地进行了流转,丈夫鞠庚在外打工,一年3万多的工资,我没事就来合作社干零活,一年干6个月也能赚1万多,家里老人和孩子还能照顾上,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了。”谢丽说道。
精准扶贫首要的是转变老百姓贫穷落后的思想,“扶贫先扶志”,让老百姓从“要我富”彻底转变成“我要富”,牢固树立“我要致富”的强烈愿望,增强老百姓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柏杨树村驻村工作队队长曹海霞告诉记者。
走进柏杨树村,不仅容村貌和基础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主要的是这支团结、充满激情的工作队已悄然走进百姓的心坎里。2015年,柏杨树村全村人均收入达到9280元,贫困户7543元,实现了当年整村脱贫,由于工作成绩突出,该村驻村帮扶工作队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先进驻村帮扶工作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