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
高田(庆州)汽车零部件公司
图:精泉智能生产线
绘画:世纪金元成
图:美丽的生产线
历史给了庆州开发区20年,让她实现了心中的梦想。
从建区初的“慢生长”,到成长期的“快行进”,荆州开发区抓住的,是“十二五”期间的“黄金五年”——
这五年,荆州开发区高擎壮腰大旗,以做大做强工业经济为战略路径,扩平台、壮产业,逐步成长为荆州市工业壮腰的主战场,现代文明产业发展高地;
这五年,荆州开发区立足大开放大开发,以开放促招商,以招商促发展,以优化环境作保障,逐步形成资本聚集的新洼地,撑起荆州产业的新高度;
这五年,荆州开发区向改革创新要红利,以体制规则的“存量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型,逐步成为荆州改革创新的先导区和“探路者”。
这五年,荆州开发区招商引资合同投资总额累计达1385.88亿元,引进项目274个,投产项目161个,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累计达1252.58亿元,年均增幅为9.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幅为13.11%,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848.67亿元,年均增幅为20.78%。
开放开发强产业
经过多年积淀,2011年,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跻身开发区“国家队”方阵,发展进入“快车道”。工业大旗在荆州开发区高高飘扬,指引奋斗的方向。一批大、好项目在这里生根、发芽、结果,逐步构建起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升级转型。
2013年落户的湖北五方光电有限公司,是一家智能手机配件企业。“我今天的目标是什么?我今天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我是否完成了今天的目标……”在厂区办公楼进口处,“清晨六问”、“静夜六思”的“十二问”格外吸引人眼球,这既是对员工的激励,更营造了充满正能量的企业文化。
在临时厂房里,他们紧抓机遇,合理安排生产,抢占市场;在正式厂区里,他们放开手脚,加快研发,实现产品向高端化、精品化转变。仅仅用了一年时间,五方光电的产品已经从白玻产品转为蓝玻产品,完成首次更新换代。
无独有偶。上市公司华讯方舟于2013年5月正式签约落户,2014年,华讯方舟(湖北)有限公司总产值便一举突破10亿元。去年9月,当董事长吕向阳再次来到荆州时,被企业在荆州开发区的快速发展所震撼,“我们将把最新的产品放在荆州生产,力争把荆州基地打造成最大的生产基地!”
五方光电、华讯方舟……一个又一个企业接踵而至,演绎了荆州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奇迹,孕育出集存储、传输、智能终端和软件开发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迅速成为荆州开发区又一具有发展潜力的支柱产业。
新企业的到来为荆州开发区增添活力,本土企业也不甘落后,传统产业纷纷探寻转型升级之路,展现老企业的新活力。“200万!200万!200万!”扎根荆州二十年的湖北恒隆企业集团已经发展为参天大树,这家以研发能力强、产品质量好闻名全国乃至海外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从2012年开始,已举办三届科学技术奖、质量贡献奖颁奖典礼,重奖在科技、质量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员工,每届奖金总金额达到200万元。
恒隆集团斥巨资表彰员工,不仅在荆州企业中尚属首家,更成为全省企业关注的热点。获批国家级实验室让企业的研发水平再上新台阶,恒隆也成为荆州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引领企业。
菲利华、湖北能特科技、金科环保等企业先后在创业板、新三板上市,打破荆州13年上市“空档期”。本土企业的前进脚步清晰而坚定,荆州开发区传统产业依靠科技推动转型,畅游资本蓝海,借市场之力推动升级。
五年来,荆州开发区以“兴产业”为主线,积极发挥县域调度资金、壮腰资金、政府扶持资金和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努力壮大龙头企业、建立产业链条、产生集聚效应、实现上市融资。基本形成了以湖北恒隆集团、法雷奥空调、神电电机、雷米电机、高田汽配、华意压缩机等为主体的装备制造,以美的电冰箱、华讯方舟、凯乐光电、菲利华等为主体的电子信息,以沙隆达、利洁时、能特科技、博尔德化学、郡泰医化、三才堂化工等为主体的医药化工,以奥达纺织、越美纺织、乾盛纺织等为主体的纺织印染四大主导产业,为荆州市工业快速发展、提质增效注入了强大的动能。
招商引资添动力
招商,是与市场的直接对话。五年来,荆州开发区始终把招商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抓手,坚持领导带头、部门协同、市区统筹,大力推进驻点招商、产业招商、以商招商。
2011年至2015年,荆州开发区招商引资合同投资总额累计达1385.88亿元。其中随着同洲电子、华讯方舟、五方光电、沃特玛电池、中星电子、盈方微等电子项目相继引进,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先进通讯设备、新能源电池等部件和成品制造的产业链条初步形成;随着沃特玛电池、常州高博、武汉众宇燃料电池大巴等项目的引进,引领了开发区新能源产业发展;高田汽配等全日资项目的引进,实现了荆州开发区引进外资企业的重大突破。
2015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荆州开发区对外引资却依然保持强劲势头。仅这一年,全区新引进亿元以上工业项目44个,包括投资51亿元的沙隆达搬迁升级改造及承接安道麦产业转移、投资35亿元的盈方微移动互联芯片、投资24亿元的深圳沃特玛钢壳圆柱电池及电动车零部件、投资15亿元的中星电子氯化法钛白粉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这44个项目中,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5个占比34%,高新技术项目27个占比61%,已开工项目25个占比56.8%,投资强度、科技高度、落地速度进一步提高。
园区是承载项目的平台,身披“国家队”战袍的荆州开发区在全力抓招商的同时,不断提高硬环境,从园区入手,为项目落户创造条件。
2012年,荆州开发区率先在全市探索开发区扩区调区改革。当年4月,荆州开发区跨区托管沙市区、江陵县1镇7村及两个农场,成功实现东扩,面积由64平方公里扩大至209平方公里,为工业壮腰搭建起更大更高的平台。
园区空间拓展,发展方向更明晰。结合实际,荆州开发区出台《国家级荆州开发区概念性规划》,在合力布局、尊重规划、注重环境的基础上,下辖的沙市农场、岑河农场、滩桥镇总体规划出炉。
规划之下,功能分区更明晰。荆州开发区深谙产业聚合之道,划定电子信息产业园、荆江绿色循环产业园等,通过功能分区,完善相应基础设施,企业、项目纷纷而来,依据产业特点入驻园区,集群发展效应凸显。
截至目前,开发区内已建有5座变电站、2座污水处理厂和1座热电厂,水、电、天然气、蒸汽等配套设施建设更加完善。园区内“三纵七横”骨干道路网络初步成型,东方大道、深圳大道、荆沙大道延伸线等道路相继建成通车。
硬环境水平不断提高,创业土壤更肥沃。
与此同时,多项国家战略实施不断传来利好消息,政策红利逐步浸润开发区每一寸土地。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国家产业转移示范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国家战略叠加荆州,搭建开发区工业腾飞的平台。
全国最大规模的运煤专线——蒙华铁路在荆州过江。荆州境内规划同步建设煤炭铁水联运储配基地,适时建设两条专用线,并建设5个车站,其中之一选址确定在荆州开发区岑河农场。煤炭资源成为荆州开发区又一可借之力。
2014年12月,荆州民用机场选址获国家民航局批复,位于岑河场址的临时气象观测站于2015年2月正式启用。荆州人的“飞机梦”即将实现,航空优势再为开发区添砝码。
空、铁、水路在荆州城区东部织就起强大的交通网路,更加凸显开发区四通八达的区位优势,成为开发区发展的交通动脉支撑。
筑巢引凤来。“十二五”期间,开发区人以饱满的热情广迎四方来客,不在招商就在招商的路上已成常态。如今,万事俱备,只待项目到来。
深化改革促发展
改革春风拂面,五年来,荆州开发区着重树立重商亲商文化,积极为产业发展、企业发展营造宽松环境,努力创建全省最优环境开发区。
以招商引资为第一抓手,荆州开发区一改“捡到篮子里都是菜”为招商选资,围绕产业链抓招商、围绕龙头企业抓招商,把好招商门槛关,做到精准招商,有的放矢。明确制定引进项目“五度”量化标准,从产业链的长度、投资强度、单位土地面积的税收额度、科技高度、环保程度五个方面对进区项目进行综合考量,不合标准的拒之门外,确保了引进项目的质量。
在全市内,荆州开发区率先实现本级行政事业性“零收费”和部分中介服务费代缴制度,加快了行政审批速度。
开发区着力向体制机制要红利,学习借鉴省内先进经验,抓紧筹建行政审批局和综合执法局,力争在荆州市率先实现“一个窗口办事、一枚印章管总、一支队伍管综合执法”。
转变政府服务职能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荆州开发区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院墙内的事归企业管,院墙外的事归开发区管。
管什么?怎么管?开发区大力实施项目落地协调督办机制,对重点项目落地集体专题研究,成立专班做好对接服务,强化日常督办,确保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服务环环相扣;成立投资促进中心,负责项目落地等相关协调及服务工作,大力推行企业秘书制度,实现人人都是企业秘书,提供全方位、全时段“一条龙”服务,大大加快进区项目成型投产的步伐。
去年12月投产的高博科技有限公司对此感受颇深。落户仅仅半年,企业当月实现销售300万元。然而在项目落户荆州开发区前,企业负责人已经在各地考察大半年时间,却一直没有找到合心意的地方。“去年初,我们受邀来到荆州开发区,短短两个小时内,开发区就帮我们联系好临时厂房,筹划蒸汽等系列前期准备工作。”高效务实全方位的服务打动了企业的心,高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常开军对项目的未来充满希望。
追逐梦想,步伐稳健,足音铿锵。五年奋进的圆满句号,预示着一个美好未来的开始。今天的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新的增长点正在加快孕育,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加快形成,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进程中,荆州开发区开启了经济巨轮的“十三五”航程。未来如何行稳致远?
面对新机遇新挑战,未来五年,荆州开发区将牢牢把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紧紧抓住“中国制造2025”、经济“新常态”、中省战略叠加、创新驱动、全面深化改革“五大发展机遇”,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围绕“实招商、硬投资、优环境、惠民生、强保障”五大中心工作,既要赶,实现量的增长;又要转,实现质的提升;更要抢,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赶、转、抢”的三维动态中奋力前行,打造荆州经济火车头、工业仪仗队,冲刺全省国家级开发区十强,挺起长江经济带铮铮“钢腰”。
策划:曹筑荣罗成撰文:黄巍薇刘娟图片:荆州日报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