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的蓝色字母即可订阅
时间是忠实的记录者和客观的证人。
40年改革开放,40年砥砺奋进。成就辉煌的体现,不仅是成串的数字,还有百姓生活的变迁。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羊肠小道变成了宽阔的柏油马路,高铁从家门口飞驰而过,移动支付让人们可以更加便利地买买买……衣食住行,方方面面,改革开放悄然改变着西青人民的生活。
对于这40年的“黄金岁月”,作为参与者、创造者、见证者和受益者的老百姓,可以说感受最真,情意最切,体会最深。日前,记者采访了我区多位百姓,让我们跟随他们一起来回顾和讲述曾经的、现在的、未来的故事,细细体会“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衣之变迁:单一到时尚
“要说这四十年,咱老百姓在穿衣方面的变化,最能直接反映出来的就是照片了,有时在家没事干的时候,翻开以前的老照片看看,变化真是挺大的。”
说这话的人叫姚华阳,今年58岁了,家住中北镇云锦世家社区,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摄影爱好者。上世纪70年代,家里卖了一头猪,又凑了点儿钱,花了108元为姚华阳买了一台珠江牌照相机,从那时开始,姚华阳只要有空,就骑着自行车串街照相。这一拍,就是几十年,小姚变成了老姚,老姚手里的相机从珠江牌也换到了日本尼康,棕色的底片也变成了电子版的了。翻开老姚的一本本相册,这些照片从黑白到彩色,从模糊到清晰,像一列急速行驶的列车一样,带着人们从过去驶向现在。
“我当时是串街照相,就是去周围的村里给人们照相。只要村里的大喇叭一喊,‘有照相的来了’,就有好多人围着我,让我给他们照相。当时照相是件新鲜时髦的事,每户人家一年也照不了一两次。当时照片还是黑白的,人们穿得也特别单一,男的穿深蓝色、绿色的制服,女的就是衬衣之类的,衣服有的还带着补丁了。也就是过年的时候,还能看见点红色、粉色的,大姑娘、小媳妇儿都带着花,有的头上还扎着彩色的方巾,那时就觉得穿得已经很漂亮了。”老姚一边翻看着照片,一边感慨地回忆着。
改革开放前,由于生活水平的限制,人们的衣着不仅款式单一,而且色彩沉闷,其追求的主要是耐用和保暖。改革开放初期,随着物质慢慢丰富,出现了一种叫“的确凉”的布料,因其鲜亮、挺括等特点曾风靡一时。到了上世纪80年代,更出现了喇叭裤等新时尚,也就是从那时起,穿衣观念开始发生变化,不再仅仅是为了保暖,而开始讲究时髦,那时的照片也逐渐有了颜色,鲜艳了起来。
“后来,我1979年办的营业执照,有了华阳照相馆。到了上世纪90年代,人们的生活水平都高了,收入也多了,到我这里照相的也少了,不过家家都买了照相机,拍完照就拿胶卷来店里冲洗照片,那段时间店里洗照片、卖胶卷生意可好了,特别是过年的时候,通常都得通宵洗照片,胶卷也是一天一箱的速度往外卖。那时看着照片上人们穿着各式各样的衣服,什么颜色都有,开始还是缎子面的花棉袄、大棉鞋,后来又有了太阳裙、呢子大衣,再到现在的棉服、羽绒服,都特别好看,能看出人们的日子是越过越好了。”老姚一边收拾整理着他用过的30多架照相机,一边向记者说。
这时,忙着收拾屋子的老伴儿姚婶也凑了过来,打开了话匣子:“提到老百姓穿衣打扮的变化,我们女同志最有发言权了。以前,我们都是村里人,赶集时买一件能穿好几年,只要穿得暖和,方便干活就行,穿得都一摸一样,不是中山装就是军便装。去趟市里跟‘进城’一样,一看穿衣打扮就知道是从农村来的,看人家从北京来的亲戚穿西装、连衣裙,我们可羡慕了。现在不一样了,我们买衣服都去商场,穿得一点儿也不差,还特别时尚。别看我们现在岁数大了,我们穿衣也追求个性,不比他们年轻人差,家里人都喊我‘时髦精’。这不,我们又要去旅游,我就特地给我们老两口一人买了一身运动服,还置办了冲锋衣,说是抗风抗冻。以前哪儿听说过冲锋衣、发热内衣什么的,现在这不都穿身上了。”
说到这里,老两口笑得合不上嘴。他们身上衣服越穿越好看,日子也是越过越甜美。
食之变迁:温饱到健康
“饼干,15元;酸奶,12元;牛肉,50元;猪小排,67元;三星牌电视机,3398元……”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家住杨柳青镇青云里的李淑珍,就开始坚持每天记录家庭开支账目。这些看似简单的流水账,却反映了他们一家人几十年来的生活变化。
“过去我们这里哪有那么多超市、商店啊,很少能吃到夹心饼干,更没喝过酸奶这些东西,现在生活好了想吃啥就买啥了;过去家里就几件家电,现在几十样了;十多年前,家里打电话主要用座机,现在每人都用上手机了,座机的话费越来越少……”今年56岁的李阿姨说,年轻时,她是一名会计,由于工作的缘故,练就了认真细心的生活态度。从1983年开始,刚刚结婚的李阿姨就坚持记录家庭账本,三十多年间记账不辍。“如今生活越来越好,日子越过越幸福。这些账本就是我的宝贝,见证了这么多年我们家庭的生活变化。”
车费、话费、请客费……生活中的每一项花费都在账本上没有落下。说起家里的大小琐事,只要翻看账本都可以找到印证。
翻开李阿姨家的账本,所有的费用都按“生活费”“水电煤气费”“生活用品”“其他”等划分开,几乎每天的支出和收入,都用蝇头小字密密麻麻地记录在上面,背面偶尔还会贴着几张收费票据。
李阿姨和记者一起翻着账本,“你看,我们家上世纪90年代,冬天的时候买的最多的就是大白菜和土豆,特别是白菜,一囤就几百斤,码放在房墙根下面。我们那时有的家里还有地窖,萝卜、白菜、土豆之类的全放里面储藏,跟个大冰箱一样。我还记得那时出去买肉,总会跟师傅多说一句‘师傅多给点肥的’。那时,家里的开销还大部分围着‘吃’转悠,就是那几样菜,也就到了夏天蔬菜水果的品种才多了起来。再看看这一本,这是十多年前的,这时候,我们的日子好多了,我们两口子工作稳定了,孩子上学了,家里的开销各种花费的比例也开始变了。”
记者随着账本上的一串串数字,开始了吃方面的穿越之旅。上世纪90年代末,全家人的食物更丰富了,牛肉、猪肉出现得更频繁,蔬菜多了毛豆、芹菜等品种,其中瓜子、花生是最常出现的零食。到了2008年,肉类有鲈鱼、排骨等,连零食都有薯片、虾条、巧克力等七八种。2018年,阿姨的账本上记录下了牛肉、鸡翅、黄花鱼、带鱼、羊肉、排骨、五花肉等荤菜,还有冬瓜、杏鲍菇、茭白、丝瓜、酸奶等。这份“舌尖上的账单”,也清晰反映了近几十年来西青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改善。
“改革开放前,我们是温饱家庭,吃饱穿暖就好了。改革开放后,我家收入提高了不少,基本成为小康家庭。”李阿姨说,“工资从每月几十块钱,到如今退休金每月三千多块钱,生活宽裕了不少。”
如果说高楼大厦、广场花园是一个城市的面子,那么菜市场就是一个城市的里子。这里能清晰的反映出老百姓最真实的生活状况。接着,记者陪着李阿姨来到了她家附近的广汇园菜市场。一走进菜市场,一股热腾腾的生活气息便扑面而来。绿油油的青菜、黄澄澄的南瓜、红彤彤的西红柿、“烫了头”的菜花、“拉长脸”的茄子……它们乖乖地躺在摊位上供人们挑选,各种调料的香味调皮地挑逗着过往顾客的嗅觉,五彩缤纷的水果挤在箱子里,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李阿姨在摊位前走来走去,挑选着心仪的果蔬。她说:“以前都是凭票排队买东西,逢年过节炖次肉,家里孩子得美上好几天,那时候能吃饱就行。到了上世纪90年代这里才有了自由市场,可以随时买到东西了,大鱼大肉想吃就吃。以前都用大碗吃饭,炒菜时各种调味料都放得足足的,觉得特别香。现在,家里的饭碗都是巴掌那么大,因为怕得‘三高’,做饭时都少油少糖低盐,追求健康。有件事挺有意思的,小时候吃多了棒子面饽饽,心里发誓说有钱了再也不吃野菜、窝窝头,结果现在为了身体健康,都提倡多吃棒子面这样的粗粮了,一开春就到处找野菜吃,说是刮刮油水,绿色健康。”
“这位大姐说的对,我卖了20多年菜了,变化太快了。以前,一年四季都是时令菜,地里长嘛咱就卖嘛。谁能想到,现在冬天还能吃上茄子、空心菜、韭菜、西红柿。特别是水果,草莓、芒果、榴莲,还有好多都叫不上名字的。您看我这摊儿上,蔬菜就有好几十种,下午五六点钟就卖完了。现在人们买菜要买新鲜的,吃多少就买多少,不像过去都是囤着吃。我们上货也是少上点儿,保证新鲜。”摊主易华摆弄着眼前的蔬菜,还不忘推荐自己的公众号,“我们卖菜的也有公众号了,您只要手机微信搜索‘菜老包’,或者拿手机扫一下这个二维码都行,您在微信上下单,我这边帮您把菜挑好了,有人给您送到家里,刮风下雨不用逛菜市场了,直接在手机上‘逛’就行了。”
李阿姨笑呵呵地从摊主手里接过了新鲜的蔬菜,小心翼翼地将采购来的蔬菜水果码放在了手拉车里。这辆手拉车里不仅装着她家的菜,更挤满了她家的幸福生活。
群众在菜市场购物
住之变迁:脱坯盖房到智能社区
“房子是一辈子的事,有的时候没嘛事,夏天开着窗户,我就想还是这房子好,以前那个太不方便了……”冯建强的家位于中北镇溪悦园社区的一座高层里,门上贴着一个大大的金色福字,透着一股喜庆劲儿。冬日的暖阳透过向阳的阳台,照在宽敞的沙发和洁净的大理石地砖上。冯建强正搂着小孙子斜靠在沙发上看着电视,任阳光暖暖地洒在他们身上。
溪悦园是为中北镇大蒋村、小蒋村、李楼、祁庄子和中北斜五个村的村民建设的还迁住宅小区。2016年,冯建强一家和周边的近6000名村民一起从住了近20年的平房搬到了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新社区。
“我今年56岁了,是土生土长的中北斜村人,小时候住的都是土坯房,吃饭睡觉都在一个屋里,有时一下雨都漏雨,胡同里也都是泥。后来到了上世纪80年代,我们这一代长起来了,就都是自己建砖窑,自己烧砖头,那样盖房子省钱。那时候特别有意思,因为烧的温度和时间不好掌握,所以每块砖头都有两个鼓包,像长了两个‘瘤子’一样,但是都特别坚硬。再后来,到了上世纪90年代,我们都成家立业了,生活也好了,村里又兴起翻盖房子了。我当时花了5万块钱,盖了新房,按当时最流行的装修风格装的,还装了吊顶、安了护墙板,连屋外墙上都镶上了瓷砖。当时就觉得已经装修得那么好了,一辈子就那么住下去了。但是,就是不太方便,厕所还是公共的,进村的路还是土路,垃圾到处乱扔,有的地方喝水都是问题,还得去别的村挑水喝呢。”冯建强面对记者的采访,他的思维好像一下被拉回到了过去。
“到了2010年,镇里说要给我们建还迁楼了,没想到,我们村里人也能住楼房了,心里别提多高兴了。这才几年的工夫,楼房已经越来越普遍、越建越高了。我和八十多岁的老妈妈住在一起,房子面积大,也很敞亮,儿子就住我们旁边那栋楼,晚上回家一起吃饭时,可热闹了!”冯建强满足地说,他朴素的话语也深刻地印证了改革开放对我们生活的改变。
而这春雨润物般的改变还在持续着。
“现在进门要先扫脸,显示绿灯后才能进入楼道里回家,不住这栋楼的别想随便进出,还有监控摄像头盯着的。”家住大寺镇赤龙鑫园的王阿姨告诉记者,安装了新的门禁系统后,她的安全感明显增强。据了解,大寺镇率先在该社区试点智慧门禁内部网络管理系统。截至目前,该镇已对赤龙澜园、赤龙家园、赤龙锦园、福地产业园、金谊花园、金友花园等小区安装了该系统。
要想进入楼门,得经过身份证载入、家庭信息登记、人脸识别扫描等一系列流程,待相关信息正式进入到赤龙鑫园居委会的智慧门禁内部网络管理系统登记记录后,居民才能进门。对于租房客、不常来的远房亲戚等人员,该系统会将其与常住人口关联,将住户们的家庭成员进行细化分类管理,更好地便于社区工作人员针对所管辖范围的数据掌握、定期排查及管理。
王阿姨说:“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以前去市里走亲戚,就爱在楼房里住几天,觉得新鲜。没成想才几年的光景,我们也搬进楼房了,还用上了高科技。现在发展得太快了,我觉得刷卡进门就已经很先进了,没想到现在直接‘刷脸’就行。过去要是抱着好多东西或者带着外孙出来进去的可不方便了,还得拿卡找钥匙。如今,大门都‘认识’我,自己弹开了。我觉得,小时候的白日梦都成真了,我们真是赶上了好时候啊!”
远处高楼上的吊塔还在运转着,像冯建强、王阿姨这样的普通家庭,也将继续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迈向更灿烂的明天。
中北镇溪悦园社区
社会保障:
“从无到有”再到“从有到全”
头发花白,上身套一件蓝色羽绒服,下身穿一条灰色休闲长裤,手里拿着一个小书包,说话慢条斯理。
在中北镇风雨园林广场,记者见到了60岁的陈德海,他住在儿子陈俊平家,帮着带孙女。
“我们全家都是社保改革的受益者。”陈德海对记者说。
陈德海是非农籍户口,他所在的国企参加了社会保险,所以不论企业效益如何,他都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他的老伴儿和儿媳没有固定工作,都是农籍户口。几年前,婆媳正好赶上中北镇的养老保险补贴新政策,也参加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如今老伴儿也在按月领养老金;他的儿子陈俊平在市里一家IT企业上班,“五险一金是必须的”。
老陈一家的经历,正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进程的一个缩影。
“说实话,我们父辈,一辈子省吃俭用,就为了老了能存点钱,过得舒心点儿。我因为在国企上班,有养老金,可我老伴儿没有多少啊。前几年,我们老两口还因为退休养老的问题担心了,就靠我自己的养老金,家里开销还是可以维持的,但是现在岁数大了,花钱的地方也多了。如今,心想事成了,我们都能享受养老保险待遇,老伴儿每个月可以领到800多块钱的养老金。我每个月也有2700多块钱的退休金,而且听说养老金每年都会涨,可把我们乐坏了。生活没有了负担,无忧无虑地享受着天伦之乐,这样的生活,给我金山银山都不换。”老陈笑着说。
这时,老陈又向记者提起了另外一件事。他说:“人老了,最关注的就是养老和医疗了。我是非农业户口,又有正式单位,所以我有城职医疗保险,看病能按比例报销,一刷社保卡就行,但是我老伴儿没有啊。过去最担心她生病了,不过从五年前开始,我们就再也没有担心过了。”
在和记者聊天的间隙,老陈接到了村里的电话,被告知他老伴儿上次住院报销的单据和补助下来了,可以去拿了。在回家的路上,老陈对记者说:“我老伴儿是汪庄子村的村民,有严重的膝关节病,去年10月份,在天津市人民医院做了膝盖半月板置换手术,手术费用花去6万多元。这次住院看病通过四级农籍居民医疗保险报销费用是5万多块钱,我们自己只负担了1万多块钱。要是以前,宁肯忍着,也不敢做这个手术,费用太贵了。其实,我们就是怕给儿女添麻烦了,小病就拖着,大病就扛着,最不敢去的就是医院了。现在,‘医疗’‘养老’这两块大石头终于搬开了,喘气都觉得舒坦了。”老陈的脚步越走越轻松。
据了解,西青区为减轻农籍居民医疗负担,防止出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于2014年出台了《西青区农籍居民医疗保险补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规定,对本辖区内参保农籍居民住院和门诊特殊病医疗费用中个人负担部分进行补助。天津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起付线以上部分至最高限额以下部分,在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政策范围内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按50%补助;天津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最高限额以上部分的医疗费用(扣除自费、增付),按照80%补助。
而更为雪中送炭的是,西青又出台了《西青城乡居民大病扶贫补助办法》,进一步减轻全区患重特大疾病城乡居民和民政救助困难群众的医疗费用负担。
家住张家窝镇的李大爷2010年体检的时候检查出了尿毒症,要通过肾透析来治疗,每周的医疗费用在八九千元左右,经过几轮报销后,李大爷家每年自费也需要5万多元。沉重的医疗负担让这个家因病返贫。直到去年5月,李大爷得到了一笔2万元的大病扶贫补贴,久违的笑容才浮现在了他脸上,他对记者说:“我得这个病就是个无底洞,太拖累人了。有时候都觉得没有信心再活下去了。还好我赶上了好时候,区里有了这么好的政策,解了我们家的燃眉之急。我想,我得好好活着,好好治病,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过。”
据了解,《西青城乡居民大病扶贫补助办法》审批标准分为病种补助和额度补助两种。其中,病种补助是指居民患晚期恶性肿瘤、白血病、终末期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严重脑损伤、重症肌无力、红斑狼疮六种疾病的,由区相关部门根据医学诊断标准进行确认后,可享受一种病一次性2万元定额补助。同时,额度补助是指经区民政局认定的城乡特困供养人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低收入、低收入边缘家庭成员,申请补助年度内因病住院(含门特)累计发生的医疗费用,经本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和本区农籍居民医疗保险补助、住院补贴等市和区相关医保政策支付后,个人实际负担超过1万元的部分按80%给予补助。截至目前,全区第一批符合该政策救助条件的共有604人,目前已总共发放扶贫款1208万元。当下,西青区民生保障的网越织越密,越织越牢。
如今,老陈家老两口晚年生活有了保障,看病能报销,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李大爷也得到了扶贫款,病还在治,生活有了希望。
张家窝镇家贤里社区服务中心
思想观念:封闭保守到文明开放
改革开放以来,西青的经济发展在升级,老百姓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升级,特别是农村妇女。她们不仅是治家好手,还愿意走出家门,乐于展现自己,充实自己,把“半边天”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时值严冬,王稳庄镇泰康家园社区服务中心里却暖意融融。一群身着靓丽服装的妇女正跳着欢快的舞蹈,她们或扭动着腰身,或挥舞着双臂,或原地跳起,谁能想到她们平均年龄已经56岁了。其中,最大的68岁,最小的也已经39岁了。在她们中间的王凤芝因为动作到位有力,显得十分打眼。
今年58岁的王凤芝是土生土长的王稳庄人,年轻时除了看孩子、种地、上班、操持家务,去亲戚家串门,几十年来,很少离家。在家闲着没事的时候,就是看电视,常常因为看电视这样的琐事和家人吵架,生活像一潭死水。直到王阿姨参加了巾帼舞蹈队以后,生活亮了起来。“我那时天天就是围着灶台、孩子转,当时觉得守着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才是好媳妇,去趟杨柳青能美上好几天。后来,我们都搬进了还迁楼,周围多了休闲广场,看到有些姐妹们在跳广场舞,我就想孩子也大了,在家呆着还不如出来跳跳舞,散散心。但是起初,也怕别人笑话,等广场没人了,我们几个才跳,一有人看,我们就停下来。过了些日子,我们也想开了,跳得这么好,就是要展现给大家看。”王阿姨讲述着初进舞蹈队的故事。
阿姨们的舞是越跳越来劲,成员也越来越多。她们不仅在家门口跳,还跳到了区里、市里的比赛上,获得了多个奖项。舞蹈在愉悦队员们身心的同时,更向她们打开了通向广阔天地的大门,她们的眼界宽了,思想也越来越开放,走得也越来越远了。成员丁树爱、陈长虹、张庆艳纷纷向记者展示了她们的手机,“微信”“抖音”“优酷”等时下最受欢迎的应用软件都可以在上面找到,打开她们的微信朋友圈,就像打开了一张中国地图。“年轻时,哪里也不敢去,觉得舍下家里是不对的,怕别人笑话我们。现在,我们家里人都支持我们出去。所以,一有时间,我们姐妹们就约好,不是去逛街,就是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我们去过港澳台、云南、四川、厦门、西安,在好多地方都玩过了。日子富裕了,看见好东西就买,什么好看就穿什么,怎么时尚怎么打扮,谁见我都以为我也就三十刚出头。”丁树爱喜滋滋地说。
王稳庄镇巾帼舞蹈队在排练
像王稳庄巾帼舞蹈队里的农村妇女们,在西青的大地上还活跃着很多,她们或在家里孝老敬亲,或手持毛笔绘丹青,或致力于公益事业……总之,她们已经不再是人们固有观念里的农村妇女了,她们懂得学习、学会了生活。
邓店村女子工笔牡丹班学员进行创作
改革开放没有止步,老百姓的幸福生活还在继续。
因为通讯科技的进步,50岁的刘文强可以时不时地和远在福建的儿子通过微信视频聊天;
因为打造智慧门诊,45岁的陈树平在西青医院护士的帮助下学会了用自助挂号机挂号,用手机预约、缴费;
西青医院智慧门诊
因为西青医院与全区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协议,组建了西青区医联体,53岁的王海燕在辛口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得到了西青医院医生的诊治;
因为迅速崛起的商业购物中心,26岁的王丽丽和家人可以经常带着孩子到永旺购物中心、社会山广场娱乐消费;
西青区永旺购物中心
因为交通的便利,地铁二号线、三号线的相继开通,刘瑾从滨海新区的工作单位回到张家窝镇的家,仅仅用了一个多小时,又由于南站的建立,也圆了她早晨在家吃早点,中午在上海吃午饭的梦……
群众在曹庄地铁站候车
群众乘坐公交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