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MP;quot我拥有的一切瞬间像烟一样消散了。
”这是沈腾在电影《飞驰人生》中的一句独白,一位昔日王者借歌词,戏谑而又端庄地发表回归檄文。
他的王者气、冠军心,那是一种即便与毁灭短兵相接,仍能闪闪发光的信念。
果然,影片里的冠军心触到了现实世界的冠军们。
林丹、何雯娜、冯喆、武大靖、秦凯、林跃……齐刷刷的奥运冠军都来为它打Call。
回到《飞驰人生》。
2018年,上海,单亲爸爸张驰(沈腾饰)靠卖炒饭平庸度日。
他给五岁多的儿子描述,从前的爸爸不是这样的。雄霸中国拉力赛车界、所向披靡才是他曾熟悉的角色定位。中国最顶尖的巴音布鲁克赛道,他是五冠王。
一场非法飙车换来禁赛五年,前途断送、赞助商索赔,一切从天堂入了凡尘。
转瞬五年,禁赛期满,靠炒饭攒下30万元的张驰准备复出,然而,这点财力、物力、人力对于赛车,杯水车薪。光辉岁月,如那荒腔走板的歌声,徒留风中。
王者归来,通常离不开三要素:老对手的阻碍,新王的阻击,以及路人的轻视。
《飞驰人生》在这里做了些改变。
昔日的“千年老二”万和平(赵文瑄饰),没有利用自己仲裁委主席的身份阻碍张驰复出。他只想老对手也尝尝,赢不了是什么滋味。
他的态度也是真实世界里关于赛场的部分真相——人们记住的常常只有冠军,虽然大家也会为努力者、后进者鼓掌;
新王林臻东(黄景瑜饰),也没有利用自己的雄厚财力去阻击张驰。
他只是适时打破旧王的想当然——“我12岁那年……”不是张驰想象的什么因为一则赛车新闻而改变了少年一生,就像他自己那样。而是“我12岁那年,父母送我去了英国学车”。
“你知道你不在的五年意味着什么?”不全然意味着“没有伟大对手证明的自己,才是最好的自己”,还得加上一条“五年来的科技进步,意味着技术革命,曾经做不到的现在能做到”。
林臻东的话里也蕴藏着体育的秘密——财富和技术革命也是推动运动不断向前的关键,甚至可以改变人体的极限。
路人的轻视没有变。
因为重回赛场需要重拿驾照,驾校教练一度掌握了张驰回归的生杀大权。
而值得咂摸的是,教练与张驰的对话里,竟然也刻进了竞技世界的真谛。
“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后会无期》中的主题曲《平凡之路》,在本片里被一分为二嵌进了插科打诨里。
制造笑料的同时,作者似乎在暗示,一首唱了四五年的流行歌,它依然可以是今天“人在旅途”的背景音,和最新的抖音神曲同在,标记着许多寻常人生所经历的不同时刻。
这多少与故事里的赛车世界有那么点互文的意思。五年禁赛,一边是科技的日新月异推动着赛车界的技术革命,另一边则是赛车运动里亘古不变的体育精神——自顾拜旦便约定的“费厄泼赖”、跨越了所有项目、所有语言的“我没有想赢,只是不想输”。
因为导演的亲身经历,自打赛车正式上线,电影从爆笑转向爆燃。
作为专业赛车手,导演在赛车戏上做足功夫,专业级别的赛车技术和赛车场面,在追求安全的前提下让赛车场面做到极致:赛车翻下悬崖、车轮擦沟而过、赛车失控偏离赛道等镜头,一来为了还原真实拉力赛时会遇到的状况,二来给赛车戏份增添几分姿色,也从中铺垫情绪。
“赛车”作为一项较为小众又专业度极高的运动,搬上大银幕并不容易。
导演镜头下,航拍的巴音布鲁克全景、适时的闪回,美景与鸡汤,热血与浪漫共谱,即便赛车运动的门外汉,也为全程窒息的生死竞逐热血贲张。
影片忠诚地捍卫了运动员在赛场上的竞技伦理:还原令人窒息的风驰电掣、连续发夹弯,制造体育世界里永远不可捉摸的下一秒景观。
电影筑起一道竞技体育的结界,走过去了,观众们便不是隔着屏幕看比赛,而是走进作者的生命里享受第一人称的快感。电脑特效向银幕投来了多少组装步骤不重要,赛车磕到弯心碎石后崩坏了哪些零部件也不重要。于观众而言,体会“找到自我能力的边界”才是与电影共情的七彩祥云。
影片里有个细节,慢镜头下机油滴落,这个画面短暂却叫人难忘。
能拍出这个情境,是因为导演曾经从那样的环境中来,这构成他电影里独特的温度。他谈论理想、追梦这样的议题时,踏实地踩着拉力场滚烫的地表。
因着导演对赛车那真实存在的赤诚和笃定,有一种冠军心从大银幕里满溢了出来。
那种冠军心,是“我知道这将是我的一生热爱,我将为此一直奋斗”
也是“必胜绝招,就是把你的全部奉献给你所热爱的一切”
更是一种即便与毁灭短兵相接,仍能闪闪发光的信念。
有位著名的围观群众,也对“冠军心”发表了自己的理解。
“我前半生的体育之路,有成功,有失败,有被放弃,也有相信自己,重振旗鼓。
是的,我不是想赢,我只是不想输。
那年,我受了伤,并做了手术。所有人都认为,我在一年的时间里,没有可能站在奥运会的舞台上。
连我最好的朋友都跟我说,现在的机会是年轻人的了,你认为你的努力和坚持还有什么意义吗?
但我一直告诉自己,只要自己没有放弃自己,那么我的梦想就不算真正的坍塌。”
这位著名的围观群众,就是前奥运冠军——何雯娜。
这段话是她对《飞驰人生》的观后感。只要心中热血不凉,属于一位冠军的剧情便不会匆匆落幕。
而“不愿坍塌的冠军心”,在另一个人身上更为人熟知。
人们大抵都记得,2004年雅典奥运会横空出世,2008年北京奥运会惊世伤退,2012年伦敦命运轮回。体育盛会四年一期,刘翔的戏剧人生合辙押韵。
但若他的剧情里仅仅剩下奥运金牌与世界纪录,那么我们记忆里的刘翔不会成为举国关注的话题。在他身上,真正打动人的,是2008年直到退役前。
生活从冲上云霄到坠入谷底。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里,他“由奢入俭”,从众星捧月跌到谩骂齐身。再加之力难从心的伤痛与年龄,没有谁能轻易挺得过七天,但他,熬过近乎七年。
博尔赫斯说:“尽管意外层出不穷,尽管我们都是赫拉克利特河中的水滴,我们身上却总保留有某种静止不变的东西。”对一颗真正的冠军心而言,命运虽常常苛刻,他却能拥有始终经受住生活打击的东西——一颗诚挚的心。
诚挚,是竞技体育世界里没有排名的内核。因为诚挚,老兵们一次次重上赛场。因为诚挚,“heros never die”不仅是电竞玩家的暗号,更是“老兵不死”的花开别枝。
《飞驰人生》里的张驰或者现实中的一位位复出赛场、不赢不归的冠军,他们是同一群人——敢向命运叫板。在青春次第绽放的季节,即便容颜老去、英雄迟暮,他们依然不褪盛装、坚守江湖。楼高日尽,醉笑陪君三万场,不诉离殇。
相比前半部分为喜剧而量身定做的插科打诨、抖机灵、埋段子,自从赛车上线,一个简单到纯粹、热血到中二的故事,竟让人热了眼眶。
终于,踏上巴音布鲁克的土地。蹲下身的张驰,抚了抚地表砂砾。赛场、土地,冠军们的灵魂家园。
我们知道太多体育的赤子这么干过,刘翔亲吻过110米栏架:
德约科维奇尝过温布尔登的草:
劳尔吻别伯纳乌的绿茵地……
这样的电影勾勒梦想的轮廓。张驰豁出一切重拾梦想,禁赛期的五年里,他未有一刻忘却过赛车心。五年里,一切圆形物都能当成方向盘,一切杆状物就是他的变速箱。日日夜夜,他在脑海里驰骋过巴音布鲁克的N连发夹弯。如果要谈梦想,这不就是最奢侈最挥霍的梦?
当没有领航员的张驰与他那寒酸的赛车合二为一飞驰在巴音布鲁克的魔鬼赛道上,台词“这不是驾驶的技术,这是驾驶的艺术”不是什么自我陶醉,而是真正懂得体育精神、极限运动的人才能体会的那种看似幼稚的一腔孤勇一腔“燃”。
有人说,张驰的最后一搏缺了点理性,之前能为儿子上户口铤而走险的他,难道没有那么一念想到自己离去后孩子的结局?也许,这是个欠妥之处,但也许,这才是极致情境下的冠军心。
归根结底,这是一部披着赛车运动主题的心灵诉说,是企图用“热爱”“奉献”“执著”“公平”等体育精神给将老之心一管热血的少年意气。
这是为了体育世界里那些“不可为外人感”的精神之物而拍的电影。它不是合乎常规的佳作,却用电影艺术的魅力,催动了体育人生热血不凉的洪荒之力。
相比顾全大局地活着,有那么一瞬,你真想“中二”一把、“童话”一回,抛开世故而精致利己的中年顾虑,只取一腔孤勇,直奔太阳,哪怕焚身以火。
拜伦诗云:
英雄何止一位阿伽门农/
在他前后,也出过不少俊杰之辈/
英勇如他,却又各有千秋/
然而,只因为不曾在诗篇里留辉/
便被世人遗忘了。
世界虽然有时功利,有时刻薄,但传颂热爱与奉献、勇气与爱的诗篇,仍有市场。毕竟,谁都曾为了心之所向而付出过、努力过、执著过。只是有的人依然信,有的人已放弃。
作者:王彦
编辑:王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