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杰尔伍德(Nigel Wood,1953-)博士,威斯敏斯特大学名誉教授,英国著名的中国古代陶瓷研究员之一。
他从1970年代末开始从事瓷器的历史和科技研究,尤其专精于远东瓷器。他在WSCA Farnham接受专业训练时,主要从事传统英式陶瓷的研究。从1973年至1984年,他在汉普郡(Hampshire)自己的工作室里从事陶器、赤土陶和瓷器的制作与研究工作。之后,他在伦敦、挪威、荷兰、瑞士、美国等多所大学任教。自1995年,加入威斯敏斯特大学。Nigel Wood
他的两本著作《中国科技与文明 第五部第12部分》(属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丛书)和《中国釉料》(Chinese Glazes)被Choice杂志评为杰出学术著作。
近年来,伍德教授一直关注易县三彩罗汉像的相关研究,在2017年于伦敦大学学院举行的“早期高技术陶瓷”(Early High Technology Ceramic Meeting)研讨会上,伍德教授对易县罗汉像的产地做出了一些新的解释。笔者也借参加会议的机会,与伍德教授对此课题进行了讨教。
易县罗汉像的发现
澎湃新闻:您今天的演讲非常成功。过去我们对于易县罗汉像知道一些,但是许多细节澎湃新闻题还没有搞清楚。您今天在演讲中所提到的一些澎湃新闻题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新的启发。您能大致介绍一下现在易县罗汉像的收藏情况吗?
Nigel Wood:非常感谢你。这些罗汉像在美国有五尊,其中大都会博物馆两尊,纳尔逊艺术博物馆一尊,波士顿艺术博物馆一尊,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一尊。此外,加拿大安大略博物馆一尊,法国吉美博物馆一尊,大英博物馆一尊,俄罗斯冬宫一尊,日本轻井泽町现代艺术博物馆一尊。这里面,波士顿、加拿大和日本所藏的这三尊罗汉头部都是现在重新做的。
我们此前主要是对这些罗汉像的断代进行研究,但是只对三座存于美国的罗汉像做过热释光测试。大都会的那尊罗汉结果是1210+/-200、宾夕法尼亚的那尊是1210+/-100,波士顿所藏罗汉结果是1200+/-200年。大概相当于中国辽金时期。
现收藏于各大博物馆的10尊易县三彩罗汉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分别收藏于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老)、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年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学及人类学博物馆、美国波士顿美术馆、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日本现代美术馆、美国纳尔逊艾金斯艺术馆、大英博物馆、俄罗斯冬宫、法国吉美博物馆。
澎湃新闻:在这批易县三彩罗汉像流失海外的过程中,其中一尊罗汉的经历很传奇。这尊曾经藏在柏林的罗汉像,官方声称其在战火中被损毁,后来又在俄罗斯出现了。您可以介绍一下这尊罗汉像么?
Nigel Wood:1912年,这尊罗汉和其他的罗汉一起被发现。之后被弗雷德里克·帕金斯基(Friedrich Perzynski)购买后运到了德国。最先于1913年在东亚艺术博物馆(Museum für Ostasiatische Kunst)展出,之后被大收藏家哈利·福尔德(Harry Fuld)购买。1932年他去世后,由他的儿子小哈利·福尔德所继承。1937年,纳粹党卫军在法兰克福没收了小哈利·福尔德的全部藏品,因为他们是犹太人,这是对犹太人迫害政策的一部分。1944年,柏林博物馆最终在竞拍中胜过法兰克福博物馆,将这尊罗汉像收到柏林,成为他们馆藏中第一件通过洗劫犹太人而获得的藏品。当时这尊罗汉是由纳粹党卫军组织的小分队专门从法兰克福护送到柏林的。1945年的时候,二战进入了最后阶段,盟军对柏林的高强度轰炸也使柏林博物馆遭到劫难。正因为如此,这尊罗汉像只剩下了一半。但是,在当时人们并不知道这尊罗汉像还有残存的部分。直到2001年,在埃尔米塔日博物馆(Hermitage Museum,即冬宫)东方部的一个库房里发现了这尊依然包裹着的半尊像。这时人们才恍然大悟,苏联红军当时可能在攻陷柏林之后,就将这半尊罗汉像和其他一些藏品都秘密运往了列宁格勒(今天的圣彼得堡)。
冬宫修复室后来对这尊罗汉进行了修复。2015年,这尊罗汉像上提取的一些样本送到了牛津大学,我们的考古学与艺术史研究实验室对之进行了研究。
俄罗斯冬宫所藏罗汉像,旧藏于柏林,因在战火中受到波及,仅剩半身像。
易县罗汉像的可能来源
澎湃新闻:我们发现,在易州当地并没有重要的窑口,所以这些罗汉像是被制作出来之后被运输到那里的。在当时的条件下,如此众多大体积的罗汉像是怎么运送的呢?根据我们现在对于1912年睒子洞中的记载,这些罗汉像很有没有可能是在明代才被运送到这里的呢?
Nigel Wood:这个澎湃新闻题徐爱玲(Eileen Hsiang-Ling Hsu)博士在她《釉彩僧侣》(Monks in Glaze)中有详细的讨论。一般而言,烧造建筑用瓷的窑口都会设在建筑工地附近;若附近不便建窑,必定会有便利的水路交通系统方便运输。鉴于在易县境内还没有发现窑址,考古学家推测这批体积庞大的罗汉像是在易县以外的窑场烧制,再运到易县的。事实上,在明朝早期的边境防御中,易州邻近紫荆关要塞,是从北京往山陕、鲁豫等地的要道。而在明清时期,北京到易州的主要运输通道就是永定河和琉璃河。这两条河流也是运输琉璃渠(今门头沟)制造的琉璃瓦到北京的重要通路。如果说这些罗汉是从北京运到易州的,那么最可能的方式就是利用水运。船只通过永定河向西北方向航行进入拒马河,经紫荆关要塞的渡口距易州龙门寺只有大约16公里。考虑到每尊罗汉大约120公斤的重量(不含底座)和数量,水陆结合的运输方式应该最为保险。但至于运输的时间还没有绝对的研究结果。
北京、易县、紫荆关的地理位置地图
澎湃新闻:这批珍贵的佛造像流散世界的故事,已经被广泛报道过,目前在科技研究上有没有什么有趣的发现?
Nigel Wood:有陶瓷学家运用X射线衍射分析(XRF)技术对遗留在睒子洞内的罗汉像碎片做了研究。发现这些三彩碎片的胎体和紫禁城神武门的琉璃瓦成分相似,这意味着,制作睒子洞内罗汉像的原料和制作明代建筑陶瓷的来源很可能是一致的——北京门头沟。从地图上我们也可以看到易县和其他北方窑口以及北京的地理位置关系,这种推测是很有说服力的。
澎湃新闻:这里面就有一个澎湃新闻题了。如果说这批罗汉像是在辽金时代的北京制作的,那么我们上面所说的这些琉璃瓦基本上都是朱棣之后的,那么这几百年间在易州的附近有什么重要的窑口吗?您的最新发现——制作这批罗汉像的窑口,是不是也是试图证明这个猜想?
Nigel Wood:对,这是一个很好的澎湃新闻题,我们就是希望能够通过明朝的制瓷技术来追溯到辽金时代。最初我们对制作窑口提出了两个猜想,一个是易州南边的河北观台窑。观台是制作磁州窑瓷器和金三彩瓷器的主要窑口,在10到14世纪烧制瓷器,主要产品是磁州窑瓷系,这其中就有比较大型的三彩瓷出现。我们在2009年到观台窑参观,看到了13世纪的陶作坊遗址,遗址上有一些打破的匣钵和原料,而且我还从遗址中去了一些制胎原料粘土的样本。
另一个是易县北边的北京龙泉务,在辽代建窑,13世纪中期当琉璃渠窑开始生产瓷雕和瓷瓦后,龙泉务窑口关闭了。琉璃渠窑位于辽金时代的龙泉务窑址南1英里(约1.6 公里),琉璃渠窑口现在还在烧制琉璃瓦。2013年,我也在琉璃渠原料厂收集了一些制胎原料粘土的样本。
龙泉务旧址和琉璃渠的位置
科技分析的新解读
澎湃新闻:这些原料样本之间的科技分析能够为我们解开上面的谜团吗?
Nigel Wood:我们从之前研究的数据上发现,龙泉务高温白瓷、高温褐釉瓷和低温三彩瓷的瓷胎成分相似,与波士顿和吉美的罗汉像对比后发现化学组成也比较相似,铝、钾和钠的含量都比较高且很相似,这种相似关系是以前未曾注意到的。结合现有的数据结果,我们又对冬宫罗汉、以及从观台窑和琉璃渠捡回来的原料标本进行分析比对,发现易县罗汉、龙泉务和琉璃渠的样本中钾、钠的含量高于寻常值;观台的样本测试结果中钠含量偏低,但这符合观台瓷器的标准特征。
澎湃新闻:那您得到的结论是什么呢?
Nigel Wood:从冬宫得到的样本结果分析,在化学组成和微观结构上,冬宫样本与现代琉璃渠窑口的原料非常相似,但是与观台窑口的原料有差别。与之前对法国和波士顿的罗汉像进行比对分析,结果也非常相似。我们对琉璃渠土样进行分析,晶体分析的结果显示这种矿物是硬绿泥石;而冬宫的罗汉样本中也包含硬绿泥石。我们调查发现,琉璃渠的粘土矿是硬绿泥片岩,其最重要的特征是主要由钾云母和钠云母组成的细小结晶组织基体。大量的云母类矿物是胎体中碱性氧化物含量偏高的原因。这类矿物在烧制过程中分解导致在显微结构中出现的胎体膨胀现象。而目前发现,中国境内唯一有这种原料的唯一地方就是该窑址(龙泉务和琉璃渠)西南方一条宽8千米长50千米的硬绿泥片岩石带。虽然我们目前还不能说这是定论,但是所取得的结果已经具有相当的说服力了。
硬绿泥片岩石带(淡蓝色部分)
澎湃新闻:如果窑口确定之后,我们就可以更为深入地去探究这些造像制作技术工艺方面的成就了。据说这些罗汉像内部都有铁棒支撑?
Nigel Wood:是的,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表明当时的工匠们真得是挖空心思来铸造烧制这些罗汉像。理查德·史密斯曾对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所藏的罗汉进行观察,其内部有5根1/4英尺长的铁棒。这些铁棒曾经被用草包裹,草已经被烧掉,铁也几乎完全氧化。罗汉的体腔内也用草填充。这些铁骨架肯定是在塑形之前就已经完成的。对于大体积的塑像来说,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骨架外加土,进行外部塑形,内部很粗糙。冬宫的罗汉也是内部粗糙土色较暗,外部平滑。因此我们可以推想,当时的工匠很可能先用铁棒、糙土做一个骨架,然后在骨架外粗塑形,再用较优质的土在外修整一遍。这对于雕塑师和烧制瓷器的人员来说都是非常高的技术考验。
安大略博物馆藏罗汉(左)和罗汉内部铁棒痕迹(右)
澎湃新闻:我曾看过一些陶俑的X光扫描片,在比较细的部位都会用金属棒支撑,但包裹草的作用是什么呢?
Nigel Wood:在金属结构周围缠绕的纤维可以提高粘土质量的凝聚力和灵活性,防止干燥阶段的裂缝。而且,这外层的纤维物质是必要的,因为铁在加热过程中会膨胀,这层薄纤维烧掉的同时可以适应这种膨胀。
荷兰国家博物馆藏唐代陶俑X光扫描图,高50 cm。四支有铁棒支撑,体腔内有有机物存在的迹象